Spitz等1946年观察到婴儿在6—8个月时若与母亲有3个多月的分离,则会出现一种情感依附性抑郁症。表现为时常哭泣、退缩,睡眠障碍,失去食欲,生长发育不良或迟缓,甚至威胁生命。
各学派对本症的病因有不同的解释。本症女性较男性多见。以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为多。也有学者认为部分病儿是因担心离开其依恋者后,依恋者将发生意外伤害或自己将遭到伤害而引起。不过“容易焦虑的父母将养育出焦虑的儿童”这一现象确实存在,故认为本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结果。Klein1981年发现本症儿童的警觉阈较低,对激惹性刺激容易引起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警觉反应。
治疗方面应注意:对较小的婴儿,在其母亲离开前找一个对婴儿同情和爱护的专职照料人;对较大的婴儿,在依恋者离别前,给他们说清楚以取得理解,但必须找一个病儿所熟悉的替代者照料。
2.婴儿心身疾病情绪反应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又与生理活动相伴。婴儿受惊吓时,会激活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引起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尤其是网状结构对刺激更敏感,增加了呼吸频率,心跳加强加快,血糖升高,胃肠痉挛等一系列生理反应。机体不少器官对此反应特别强烈,如“胃”有情绪器官之称。这些器官又称之为“易患性器官”,常由遗传素质决定。情绪反应,如愤怒、苦恼、忧郁等在婴儿尚不能以言语表达,故这些反应常转向机体器官,而引起心身疾病。并且婴儿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特别明显,所以心身疾病在婴儿期尤为常见。据英国Ganalda1987年报道,在儿科住院的病儿中有33%出于心理问题,而在婴幼儿人群中有7%—20%患有反复发作头痛、腹痛和四肢痛等症,但查无器质性病因,在其发病机制中心理因素占主要地位。
肠绞痛不明原因的肠绞痛(colic)常见于婴儿第一个月起病,第三个月消失,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腹痛,一次持续几分钟,表现为尖声叫,身体蜷曲,四肢伸直,面色发红,通常以夜间发作为多,后因精疲力竭而入睡。发作时不能因安慰而终止。父母常因安慰无效而发怒,甚至感到无能为力,以至绝望而怨恨。但父母越是激动和愤怒就越加重病儿的发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据Foran1983年报道,约25%的婴儿肠绞痛可持续1小时、1日或更长时间。
肠绞痛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些可能出于父母不能满足婴儿的某些特殊需要而引起。也有些学者认为肠绞痛属于一种依恋行为。
肠绞痛的治疗,首先要排除内科和外科腹痛。然后再考虑作精神科的治疗。过去有人试用过一日多餐,做有节律的运动,喂食时和喂食后采用半屈姿势,以及减少饮食中的乳糖和奶油含量等,均未见效。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帮助父母忍受孩子的哭叫,不要发怒和自责,并分析婴儿与母亲相互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打破恶性循环。针对母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营造融洽愉快的家庭气氛,使病儿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解决父母自身的矛盾等,常能取得很好效果。
(2)婴儿反刍反刍(也有人称反胃)常原发于1岁的婴儿,7岁也可偶见。婴儿反刍(infantregurgitation)常将原先咽下的食物自动地回涌入口腔,再加咀嚼后部分重新咽下。DSM一R的诊断标准是:(1)并无恶心,也不伴有胃肠疾病,只是反复地将咽下的东西又重新吐出,至少在正常胃肠功能之后持续一个月体重减轻,或不能达到预期的体重增值。
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反刍常是非器质性发育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长期持续,可引起极度瘦弱、失水、低氯性碱中毒,甚至死亡。
五十年前,反刍较常见,死亡率高达25%。近年来较少见。起病年龄通常在婴儿期3—12个月。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反刍常是有意和愉快的,且有自我迷恋现象,婴儿反刍通常发生于母亲或替代者离开而不与之相互交往之时,或由于过分紧张而作为自我缓解的方法。
发病原因多因母亲陷于婚姻矛盾之中,不能从母亲那里得到情感支持,并且这些母亲本身精神上常有问题,与婴儿建立不起亲密而又愉快的关系所致。Richmond等认为“任何因素剥夺母婴亲密和使婴儿兴奋的关系都可提高反刍的易感性。”另一方面,有些病儿曾有过病毒性胃肠炎引起呕吐的病史,或有过食管贲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功能性胃肠道动力障碍等躯体疾病。但习惯性反刍婴儿的反刍明显是有意的、愉快的。而在反刍之前作腹部肌肉有力的收缩动作。
反刍的治疗可在预期将发生前,将病儿身体直立起来,抱着边走边说话,说些安慰和坚信父母真诚亲爱的话,重建健康的亲子相互交往关系。
婴儿湿瘆婴儿湿瘆(infanteczema)是常发生于婴儿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皮肤病,又称特异反应性或神经性皮炎。特异反应指病儿有免疫球蛋白升高,对于枯草热和哮喘有同样易感性。过敏机制涉及IgE,在婴儿易感素质和病理机制中占有关键地位,而情绪因素在症状出现和消退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其特定的环境因素和食物过敏原在疾病过程中起何作用尚不明确。严重湿瘆的发生受焦虑、紧张和发怒的影响,奇痒难受,反过来又加重了焦虑、紧张和发怒。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父母不能提供安慰和亲近,使婴儿变得与社会隔离。于是病儿的注意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皮肤,从抓痒中缓和焦虑和紧张并从中得到安慰。
该病的治疗既要治疗皮肤,又要恢复病儿和父母的心理功能。局部皮肤可涂含糖皮质激素的油膏,去除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食物、灰尘、花粉等。建立愉快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可在一起进行游戏活动,尽量减轻病儿皮肤的痒感,如用冷水浴和抗焦虑药等,同时使其注意转向外界。帮助父母理解病儿的内心活动,解除其困境,促进他们处理好与难养婴儿重建关系的信心。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onchialasthma)是心身疾病中最为典型的疾病,可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心理因素、免疫、神经化学和遗传因素决定哮喘的病程。本文只着重介绍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其他详见儿科学。
该病常在3岁或3岁以前起病,婴儿期患病率为1%—5%,男女发病比为(—3):1。少年期哮喘几乎无性别差异。
哮喘可有肯定的家族史。哮喘病儿大约50%的一级亲属也有哮喘发作史,并且家属中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干草热和湿瘆也较多见。
很多临床观察提示情绪因素对引发哮喘发作和决定其病程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哮喘病儿和他们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强烈的情绪激动可引发哮喘发作。这类情绪有恐惧、发怒、抑郁或焦虑,以及正性情绪,如长期愿望得到实现时的过度快乐。当时可无情绪的动作表情(如大笑、哭泣、过度激动等),甚至只是在谈论个人痛苦的遭遇,或病儿沉思默想发作的经历时,也可引发哮喘发作。
有些学者认为哮喘病儿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焦虑水平高、依赖性重和缺乏安全感。但近期的研究将住医院的哮喘病儿和其他慢性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作比较,提示这些个性特征是长期生病带来的后果,而非病因,或者是对迁延不愈疾病的适应方式。有学者观察到有些哮喘病儿在迁离家庭,或住入病房后,症状即刻改善。由此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病儿与母亲相互关系中存在某种矛盾造成的,如病儿逐渐长大,要求自主,而母亲始终认为病儿是婴儿,需要过多保护。但另有学者则认为这可能因家庭里存在某种过敏源,所以当病儿迁离后症状好转。但是婴儿的离别性焦虑又成为引发哮喘发作的诱因。总之,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有遗传、过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但心理因素不可忽视,该病发病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哮喘的治疗除儿科治疗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Conners1983年曾指出“综合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或消除哮喘症状,还在于培养病儿成为自主的、有胜任能力的和可自我管理的人”。心理治疗还在于减少因情绪波动加重疾病,消除医学治疗取得最佳疗效的心理障碍,以及因慢性病程给个性发展带来的有害影响。
心理治疗并不是针对哮喘本身而是针对引发哮喘的情绪因素,以及干扰医学治疗取得最佳疗效的心理因素。心理治疗在于消除一切外来的、内在的不良刺激,与病儿建立友好关系,与病儿进行亲切交谈,帮助病儿了解什么是哮喘病,消除紧张心理,学会自我放松,保持愉快的情绪。在可能情况下,鼓励病儿参加集体游戏、文娱与社交活动,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和克服挫折的能力。
家庭治疗也是治疗哮喘的一种形式,主要研究的是病儿哮喘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家庭因素又如何影响哮喘的发作和结局。可告诉父母不要对病儿哮喘过分关注,在病儿面前要保持愉快和乐观的情绪。帮助父母消除彼此间的矛盾,建立一个融洽愉快的家庭气氛。可将哮喘病儿的父母组织起来,传授哮喘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各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彼此鼓励与支持。
(第三节)婴儿精神医学展望
婴儿精神医学范围广阔,内容丰富,本文只是简介。其正式命名仅20余年,因发展的迅速、影响之大和意义深远,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1)婴儿精神医学是研究婴儿心理卫生和发生于婴儿期的各种障碍。随着社会改革,家庭结构及养育观念、方式的改变等,以及紧张因素增加,其发病率已呈现上升趋势。(2)人们对才智开发、心理素质的提高及防治各种障碍的发生,一致认为应从婴儿抓起。(3)现今认为国家的兴盛在于人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体现人才的竞争,欲早出人才,应从婴儿期加强潜能开发和培植。若从战略高度出发,婴儿期是开发的关键期。从婴儿精神医学发展来看,现在对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脑的科学研究已有诸多发现。对婴儿期心理卫生和多种发育偏离,情绪、行为障碍和心身疾病也有了防治措施,这些都是好的开端,但存在的问题仍很多。日本学者曾应用新技术检测有一些新发现,如:Kobayashi应用计算机印象法发现新生儿的动作与母亲的语声之间,以及与母亲咀嚼动作之间存在同步。他们还发现,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会因紧张情绪使前额和鼻区的温度下降。这方法不仅可用于研究最初亲子关系建立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还可用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临床检查。有关母婴之间存在感应、传导机制尚不清楚。不少学者对婴儿时期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的长期追踪观察,是研究途径之一。婴儿的心身疾病为何部分好发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处,其病因机制也未明。这些说明婴儿脑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研究空间,其奥妙远未被揭开。我国对婴儿精神医学的研究不多,重视不够,当前应根据我国实情,组织心理、教育、社会、儿科、精神医学等有关学科共同协作进行综合研究,从实际到理论,从实验到临床,从治疗到预防,以探索婴儿精神医学中尚未阐明的问题,为兴起和发展我国婴儿精神医学的早日到来而努力。
(陶国泰杨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