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诸因素。自从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形成合子,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并一直持续地发展下去直到死亡,生命才告结束。合子分化发育形成人的最初的各器官和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而成熟,都影响着心理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成熟最终是以人格的发育成型为标志,一般男性到23岁、女性到21岁才形成稳定的人格。
一、遗传因素
研究儿童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不可忽视遗传的重大作用。遗传(heredity)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内在因素。如机体的因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心理现象中的气质、思维模式等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断,通过RNA为媒介控制蛋白质或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着个体的发育。根据内外刺激,基因提供特定酶的编码或信息,调节酶的作用。如变动酶作用的启动和过程,或使之停顿,从而支配着机体发育的某一过程加快,另一过程减慢,或等待环境改变后再引发。基因还支配机体对某一特定环境按某一特定方式作出反应,其作用不仅影响机体在胎内的发育,而且影响人的一生。
(一)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
一般认为生物学结构的单元是基因(gene),它具有上面所述的各种特征。但更高的结构层次的现象(包括发育、生理、行为现象),则很难用单个基因的表达来解释,它应由这些复杂现象所限定的基因群(genome)来综合解释,因而,这些基因群才是相关的功能单元。
人的心理的产生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而脑是心理的器官。由于反映是通过每个主体的头脑进行的,受主体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与个性特点所制约,因此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和校正,才能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促进心理的发展。
儿童少年心理社会发展是在其生物学基础一脑神经系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离不开脑神经的发展,其成熟过程也与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密不可分,而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是与遗传和基因紧密相关。
基因及基因群在神经系统发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说明遗传对脑神经及心理发育的重要作用。反复的神经活动可引起神经结构的重塑,反复的神经活动可引起突触传递的易化,如长时程突触传递增强(longtermpotential,LTP)现象。
神经营养因子(nervegrowthtactor,NGT)也参与神经结构重塑(remodelofnervousstructure)。当神经兴奋时,它们可能作为突触后逆向传递的信号,促进突触的结构的重塑。
外界兴奋性刺激(兴奋性依赖)可引起神经环路重塑(remodelofneuralcircuits),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赖于突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精确的突触环路。虽然早期的环路形成由分子互相作用来引导,但环路形成初期至成熟,还有许多新的突触形成,同时有些早期突触消退,这种现象就是突触和神经环路的重塑。
孕母、胚胎以及发育着的儿童机体的内外环境,包括孕母的状态,疾病、情绪、营养状态,正在发育着的神经部分所处的位置、时间、周围细胞的特征(种型、基因表达、递质及调质、受体以及特殊的生化成分等)、中继细胞站等,它们通过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对正常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产生影响,进而对儿童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产生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发育也有与神经系统发育类似的基因表达,以及环境对其影响的过程。由于基因表达的多态性及周围相关细胞和生化成分的变异,可导致很多变异,出现身体特征的变异,如眼球虹膜、皮肤、头发的颜色,头发是否卷曲,脸型的长相以及身材的高矮等的不同,严重者可有先天缺陷(如神经管畸形)。
由于人类基因序列图谱的初步完成,各种基因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基因研究已经步入超高速发展阶段。人类个性、气质、智力、性格等等的基因调查研究工作也已做出不少的成绩。对于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研究也在大量地进行中,例如儿童孤独症、多动性障碍、抽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等基因及各类受体的表达研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和进步。
(二)遗传因素在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的作用
人们对遗传因素在人类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认知,促使临床遗传学成为医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随着在发达国家营养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明显减少,人们对人类疾病的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愈加重视。业已证明,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如全面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多动性障碍和人格障碍的病因具有重要遗传因素。与此同时,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定位的进展促进了基础遗传学理论知识的爆炸性发展。已鉴定大约600个染色体的基因座,在每个位点上都有一个或多个特异的致病性突变;许多这些新资料的信息资源被直接应用于深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完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更恰当地讲,遗传学这些新进展的重大贡献就在于预防和(或)防止这些疾病,这一方面必然是现代医学的焦点。
(三)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
一些常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常是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所引起。多基因遗传是不同位点基因的联合作用所致,而基因的联合作用在各个病例中是不同的。即使环境条件相同,有的病人发生某一特定障碍会更受遗传素质的影响。各个人对紧张因素的敏感性也可有差别,所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某种反应。
多基因遗传的表现之一为多态性变异,主要涉及那些基因的内显子(intom)、外显子(exon)的多态性变异,它们将表达到一些边远的和间接的效应,并且带动其他功能,其中与生物化学效应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神经生化、神经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有表达。除了这些基因的直接效应,还有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介入,可影响内显子、外显子的结构,使其产生多态性变异,或者说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总是交织在一起,改变机体某一方面的功能及形态。由于同一病种各个病例一般是由一些主要基因组作为介导,并伴有多种原因所产生不同的多态性变异,最终联合而引起某种疾病。所以疾病的治疗方法不会是单一的或常规的,而是需要个别病例个别治疗或处理。
(四)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
影响智力发展的诸因素中,以遗传及环境因素最为重要。
1.儿童智力发展的遗传及环境因素在讨论遗传及环境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个体的智力表现水平中,它们各占多大比例;二是个体之间在智力表现水平方面的差异中,它们各占多少份额。为了弄清问题一,我们需要知道若干绝对的量值,目前尚无法解决;但问题二只需知道若干相对的量值就可由推论而得出结论。
(1)在个体智力发展中有关遗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学者们已经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仍无法精确地表达。总的来说,有三种理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相互作用论。其实质是智力发展的条件问题。我们倾向于相互作用的理论,认为智力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现象,与许多条件有关。只有具备必要的条件,智力才能发展,但这些条件的性质及其在智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学者多数认为:(1)遗传即基因的作用,是智力发生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如上所述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的生理条件,但脑的发展与基因表达有着太密切的关系和影响;(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教育是智力发展中的主导性因素;—实践是智力发展的直接基础和源泉。
儿童的智力发展主要受着遗传及脑发育的影响。孕母和婴儿的营养状况以及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智力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的儿童营养严重缺乏,可使脑细胞减少20%—30%,突触减少30%—40%,严重阻碍智力发展。如果婴幼儿丧失了获得早期经验的机会,如“狼孩卡玛拉”,则智力发展将严重滞后,并很难得到弥补。
个体间智力发展差异中,遗传及环境所起作用的大小,可通过大量的、一系列的、不同类型双生子的遗传及环境作用调查,其中包括单卵或双卵双生子的同地同家庭或异地异家庭赡养观测,其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等途经加以解决。最终我们可用下述公式表达这些研究的成果:
V(P)==V(G)十V(CE)十V(TSE)十V(EV)
V(P):智力发展总差异,其值为1.0;V(G):遗传变量,其值为0.69±0.02;V(CE):共同环境变量,其值为0.18±0.02;V(TSE):真性特有环境变量,其值为0.08;V(EV):误差,其值为0.05。
其意义是在个体间智力发育的总差异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占69%,环境因素的影响占31%。在环境因素影响中,共同发展环境因素占18%,个体特有的发展环境因素占8%,误差占5%。说明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是基因和遗传,环境影响只占较小的一部分。
智力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模式斯卡尔等人提出的理论可展示这种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儿童的遗传类型(genotype)将影响其对环境的选择和经验,即个体的遗传特征将决定他(她)组织和体验世界的方式,虽然环境在智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究竟让什么样的环境因素来起作用和怎样起作用,还是要由个体的遗传特征决定。儿童的认知(智力)表现类型(phenotype)受着儿童自身的遗传类型和其被养育的环境的影响,而儿童的遗传类型又受父母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父母的遗传类型和儿童自身的遗传类型也将对儿童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儿童的智力表现受到儿童自身遗传特征和生长环境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影响。
2.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可用以下模式表述: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初是在受基因特征影响下形成的脑神经类型及其心理水平1的基础上,儿童主动适应环境及教育所提出的新需要,反复不断地完善及内化,使心理水平螺旋式地由水平1上升到水平2,然后再次内化环境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及行为,使心理水平由2上升到3,如此螺旋式地发展和上升,这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儿童智力正是以这种量变到质变的形式得以发展的。
二、气质因素
两个儿童可能会以同样的熟练程度自己穿衣或骑脚踏车,他们从事这些活动的动机也完全一样;两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可能完全一样,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可能相同。但他们在从事自己的活动时的速度可能有显著差异;他们在接触一个新的自然环境、社交场合或任务时,各自所表现出的自如程度可能差别甚远;要将他们的注意从各自的活动中转移到其他方面的难易程度也可能大不一样。他们的这些不同点即构成了各自的气质特性。也就是说,他们的能力和动机可能一样,但气质(temperament)去P有差别。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主要是生物因素(遗传天赋)决定的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行为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特点。Thomas和Chess曾指出气质是一种先天的素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连续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某些改变的特点。
(一)气质中活动水平、趋避性和心境特点
在很多研究中,将活动水平作为个别差异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故将此编到各种气质测定图式中去。应用活动计可以测定胎儿的活动度,并且发现出生后保持日常的稳定性,甚至3—7岁还始终如一地保持一致的水平。现已有足够证据说明这是遗传决定的。
年幼儿面临陌生环境或生人出现社交退缩和恐惧相当普遍,实验研究还发现麻烦型气质的儿童比平易型气质的儿童更加如此。在追踪观察中,还见到这种差异长久地存在。由此进一步说明这种差异具有遗传基础。
活动度和社交趋避性也用作测定人格的内向或外向,并据此,可预测少年期的人格特征。心境特点是稳定还是不稳定,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婴儿早期就可以观察到。这一气质特征也是艾森克(Eysenck)评定人格的第二大特征。至于将此作为评定儿童气质与人格的特征与成人的人格特征是否相当则无定论。
(二)气质的结构
儿童气质由气质维度(dimesionsoftemperament)与气质类型(temperamenttype)组成。
儿童气质包括九个气质维度,即气质因子。它们是:
(1)活动水平(activitylevel):指在活动中(游戏、进食、穿衣或睡眠)身体活动的数量,即活动期与不活动期之比;(2)节律性(rhythmicity):指饥饿、睡眠、大小便等生理活动是否有规律趋避性(approachwithdrawal):是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特点,即接受或躲避;(4)适应性(adaptability):是对新环境或新刺激的适应过程的快慢,即快、中等、慢等,又称容易性;—反应阈限(thresholdofreaction):指唤起一个可以分辨的反应所要的刺激强度,如光、噪音或其他,(6)反应强度(intensityofreaction):指反应的能量,不管它的性质或方向,(7)心境特点(qualityofmood):指友好的、愉快的、高兴的行为数量与不友好的、不高兴的行为之比,即主导心境状态分心程度(distractibility):指注意力是否容易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9)注意广度和持久性(attentionspanandpersistant):指专心于活动的时间,分心对活动的影响,即从事单一活动时稳定注意时间的长短。
根据一定的气质理论及九个气质维度的得分情况,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五个类型:
1.平易型(easy,E型,随和型,容易抚育型)生物活动有规律,对新刺激(如陌生人、物、景)的反应是积极接近,对环境的改变适应较快。情绪反应温和,心境积极,看到生人常微笑。醒后很愉快,不哭吵,能接受新食物。
2.麻烦型(difficult,D型,困难型,抚育困难型)生物活动无规律,成人难以掌握他们的饥饿和大小便规律。对新刺激的反应消极、退缩、回避,环境改变后不能适应或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且常为消极反应。醒后未睁眼就哭吵,遇到困难后大声哭叫,心境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