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是个体在生命进程中发生的系统性、连续性变化。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生物成熟与社会学习这两个过程促成的。整个人类的成熟进程大致都是相同的,如6个月左右会坐,个月开始爬行,1岁左右开始走路并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岁掌握母语的基本语法和简单句子,幼儿时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性转化,青少年期开始发展理性思维,10—15岁经历性成熟并由此开始形成个性的自我同一性等,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脑和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个体大脑的逐渐成熟的变化,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或情感的理解能力等,均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基础,心理是生理成熟和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累积,具有整体性和可塑性。儿童大多数的心理能力和行为都是通过自身观察父母和经常遇到的其他成人或在与同伴交往中习得的,受个体经验、各种形式的学习以及社会整体环境、家庭、文化和历史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连续过程,其复杂性是心理学研究必须的关注点。比如,七八个月的婴儿与养育者形成的依恋关系不仅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转折,也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将养育者与陌生人区分开来的认知能力。又如,运动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爬向依恋对象,从而巩固其安全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世界,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儿童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可见,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是生理、认知、社会化和情感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心理某一方面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顺序,而且呈现出阶段性,使早期发展成为后期发展的先决条件。犹如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遵循语音、单字词、词汇、语法、简单句、复合句的顺序一样,心理的发展也遵循着诸如感觉、知觉、思维的顺序,注意、记忆的顺序,基本情绪、复合情绪、人格特征的顺序等,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的程序进行的。而每个发展阶段标志性的转变又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而成,它们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转变做好了准备。
三、发展的可塑性
如果能够得到充足的养育和细心的情感照料,由于营养性发育不良而表现出社会能力和智力迟缓的婴儿,有可能追上或接近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早期经验的潜在损伤就能够得到良好经验的补偿。如果早期的不良经验一直持续下去,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补救,预期个体得到正常、良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有计划的强化教育教养条件下,具有可塑性的个体就会有明显的自动复原倾向,最终形成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
如果仔细观察婴儿的气质倾向、生活节律或发展速度,就会发现,在生命之初,新生儿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活动水平、反应速度、情绪状态、生活节律的建立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别。
随着儿童的发展,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个别特性上,而且在整体行为上表现出来。如儿童气质上的差别——诸如内倾或外倾倾向,安静或活泼,紧张或轻松等方面的差别;性格上的差异——如勤奋或怠惰,勇猛或懦弱,直爽或缜密,严谨或轻率等特征上的差别;人际沟通和适应性上难易程度的差别等,均在社会生活中处人处事的整体行为上得到体现。因此,发展总是在整体规律性和个体独特性的融会中进行着。
儿童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智力与人格两方面,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发展环境的不同造成的。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和弱智儿童各占同龄群体的2%—3%,其他95%的个体都属于正常水平范围,但他们的智慧品质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记忆的编码,提取和遗忘的广度和速度的个人特征,思维的形象一抽象特征的转化倾向等,均能显示出个体之间的不同。
由于遗传因素和发展环境的不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原本的(先天的)差异在恒定的社会影响下会有所掩盖或改变。但个体差异的心理基础主要来源于先天气质的不同,它渗透在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气质类型受遗传的影响,它本身较为稳定。即使成人的个性也是带有其原本气质的烙印的。
根据世界许多地区的研究发现,岁内婴儿的气质可划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是儿童日后个体差异发展的根源:(1)容易型(约占40%)。这类气质的儿童脾气平和、情绪积极、生活有规律,而且喜欢接近新鲜事物,也容易适应新环境。(2)困难型(约占10%)。这类儿童适应能力差,容易发脾气,生活习惯难以建立,对生活常规的改变常有过度反应,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但接受较慢,对陌生人更为警惕,交往困难。(3)迟缓型(约占15%)。这类儿童行动缓慢,表情平淡,对新环境和陌生人适应较慢,表现得漠不关心,愿意独自玩耍。但是与困难型儿童不同,他们对新异刺激的反应比较温和,自主性强。有一些儿童同时具备以上几种气质特点,成为一种混合类型。儿童气质虽然受遗传的影响,但父母和成人适当的养育方式和抚养方式的调整,也会对儿童气质特征的形成起作用。
(第二节)婴儿心理及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早期的生物社会反应与亲子交往
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整合机体活动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身体器官活动的自我调节
如吮吸、吞咽、睡眠、觉醒、呼吸、消化、吸收、排泄等生物节律的自动循环和维持,为有机体输送生存所需的能量资源。
(二)感觉器官的自我调节
这是对外部环境主动接触的调节,如注视、静息、倾听等。发出、保持和终止与成人或环境在身体上、感官上的相互作用。
(三)表情活动与感情交流
如饥饿、疼痛、寒冷时哭叫,对不良气味刺激皱眉、扭脸,舒适时微笑、发出咿呀声等,使自己与成人间不断进行感情交流,为生存和发育提供条件。
上述三种自动调节功能是在社会环境中和成人哺育下发生的。因此,建立在成人哺育过程中婴儿的行为反应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这些自动调节功能是婴儿的活性或生命性的表现,是唤醒母性意识的信号,是建立亲子间相互交往的基础。
二、亲子交往的感情中介婴儿的生物社会反应是以心理因素为中介的。在亲子交往中,沟通亲子之间联系的桥梁,不仅是双方的生物活动本身,而且是他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更确切地说,母亲的养育行为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心理沟通之中的。这种心理沟通的信号,在婴儿方面,不是语言而是感情性信息。婴儿得以生存和生长的这种心理社会前提是在进化中获得的,他们具有先天的情绪反应能力,这种能力使婴儿成为适应生存的心理承担者。
婴儿情绪是先天预置的程序化模式,基本情绪及其外显表情是不学而能的。诸如婴儿的欢乐、痛苦、愤怒、惊奇等情绪表现,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而相继出现。它们的发生,对婴儿和成人来说均无可选择,是在自然地适应中发生的。2—3个月的婴儿对趋近的母亲面孔和高频语声发出微笑和活跃反应,随后发出喁喁细语,并以“哭叫一等待一哭叫”模式呼唤成人。这些早期行为既是对成人哺育的反应,也是进一步唤醒母亲爱抚感情的激活器,双方的感情交往互相强化,成为亲子双方快乐的源泉。婴儿情绪的发展和情绪种类的增加,依赖于这种人际交流的强化。得不到社会交往的婴儿,表情活动则逐渐趋于淡漠。
早期婴儿的心理社会反应还表现在情绪行为上,婴儿在6个月时已具有如下特点:
(一)婴儿已学会认读成人不同表情信号的意义
其发育有如下过程:
1.0—2个月的婴儿尚无面容知觉这时婴儿的视觉扫描还不能在面孔边缘和各注视点之间进行整合,不会接受情绪信息。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更喜欢人的面孔或类似面孔的物像,不过婴儿这种对面孔的偏爱在1—2个月就会消失。Johson等(1991)对这种现象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这是由大脑皮质下中枢控制的一种反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残余的适应机能。这种机能可以帮助婴儿辨认自己的抚养者,并促进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2—5个月的婴儿对面容知觉不具评价意义婴儿能对成人表情报以情绪反应,但不能评价成人表情的含意。克林根(Krengen)1973年曾报道4—5个月婴儿对成人的忧愁或愉快一律报以欢快反应。
3.5—8个月的婴儿可对成人表情作出反应Izard于1983年指出,—8个月婴儿对成人不同的正、负性表情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对成人的愉快报以欢快,忧愁或愤怒则引起呆视、惊恐或哭泣。
4.8—12个月的婴儿可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坎普斯(Cos,)1983年报道过,这一时期婴儿不但会识别成人的表情,而且据此导致认知的发展,且能支配自身行为。
(二)婴儿已学会区分熟悉的人与陌生人
包尔拜(BowllyJ.)早在1973年即指出,3—5个月的婴儿已产生对母亲的偏爱,但是拒绝陌生人的行为尚不明显。5—8个月以后,陌生人的出现和接近会引起婴儿的警觉、躲避或哭泣反应,并开始发生日益明显的分离焦虑。
(三)亲子交往基础上的情绪恒常反应
这是情绪在脑内储存的一种模式化反应形式。那些与成人间经常发生欢快交往的婴儿,将会有快乐的恒常反应;而缺乏与成人间经常感情交融或经常受到粗暴对待的婴儿,则趋向于感情淡漠或爱激动、爱哭泣的恒常反应。这种情绪恒常性给婴儿的气质特征赋予一定的情绪性特点,并带有人格化的倾向。由此可见,婴儿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情环境。
三、亲子依恋
尽管婴儿刚出生时就会向外界传达他们的感受,但当他们与养育者建立起亲密的情感依恋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养育者的交往中会感到愉悦,当他们感受到压力或不安时,养育者的出现会是一种安慰。真正的情感依恋是在父母和婴儿最初几个月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最亲密的情感联系。包尔拜(Bowlly,,1988)认为,婴儿有关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对个体终身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产生影响。依恋与依赖不同,依赖是指儿童缺乏独立性而过多依靠成人的心理行为;依恋则是婴幼儿与养育者双方在感情上相互感染和同步互动中形成的感情情结。婴儿与成人共处时,他们共同分享欢乐和痛苦,双方感情经常处于同一状态中。这种成人对婴儿感情的共鸣以及对婴儿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满足,使婴儿对成人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依恋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婴儿的积极探索行为,婴儿会变得更加好奇并引起探索行为。
研究表明,母婴依恋关系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同时,在不同类型中还存在着依恋建立的质量问题。
安恩沃斯(Ainsworth,M.)1969—1978年采用和建立“陌生情境法”,对1岁婴儿进行研究,把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及矛盾型三种类型。她的分类标准和方法至今仍被沿用,曾被许多研究者重复实验所证实。后来又有研究者提出了第四种类型——方向混乱型。
(一)安全型
大约65%的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母亲离开时表现出痛苦反应,母亲归来后很快恢复平静;懂话了的婴儿学会等待,对母亲有信赖感。安全型的婴儿情绪稳定,经常处于快乐之中,愿意玩耍和接近陌生人。
(二)回避型
大约20%的婴儿经常独自玩耍,对母亲的离去与归来漠不关心。据分析,回避型婴儿的表现是一种防御行为。由于婴儿的情感需要经常受到忽视、冷淡甚至粗暴的对待,这些遭遇给婴儿带来挫折和被拒绝的痛苦。婴儿意欲亲近母亲时却被忽略、拒绝,在此冲突中导致婴儿主动产生回避行为。
(三)矛盾型
大约10%的婴儿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强烈的痛苦,母亲归来时会大发脾气,他们既要母亲又拒绝母亲,表现出矛盾行为。这类婴儿没有安全感,他们不能预期在需要时母亲是否能在身边,不敢独自玩耍,也警惕陌生人,一有机会就抓住母亲不放,是典型的焦虑型。
(四)方向混乱型
最近的研究发现,有5%—10%的婴儿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类型(Hergaard等,1995)。这一类型混合了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的模式,他们似乎对接近还是回避养育者犹豫不决。当母亲出现时,这类婴儿看起来不知所措,还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两种依恋模式。
母亲的抚养质量、家庭的情感气氛、婴儿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气质特点是影响婴儿依恋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者(DeWolff&vanIjzendoorn,1997)回顾了66项相关研究后发现,安全型亲子依恋的抚养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养育者对婴儿的积极态度;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他们的需要;能与婴儿建立同步的互动关系;能为婴儿提供情感支持并引导婴儿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是照料婴儿的惟一角色,也不意味着由一个人照料婴儿,婴儿不接近他人是最佳的照料条件。婴儿能否得到情绪上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母亲代替者”的照料质量。在集体养育条件下,多个人比一个人对婴儿的照料更能使他们的心理社会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实际上母亲的角色常常是不可代替的。
四、分离焦虑
在婴儿与养育者建立起亲密的情感纽带的同时,他们会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这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社会行为,它们出现在明显的依恋类型建立之前。(1)婴儿在4—5个月时已表现出对母亲明显的偏爱,但这时还没有发生明显的分离痛苦,他们能接受任何人的爱抚与照料。
(2)8个月时,陌生人趋近时婴儿就会表现出紧张、哭泣或躲避行为;母亲离开时,婴儿也会感到威胁,别人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使他平静。(3)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一直要延续到1岁半至2岁以后,大约需要到3岁,当儿童扩大了与他人交往的范围时,才会趋于稳定。从此时开始,儿童能更多地忍受与父母的分离,并愿意和主动地接近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