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54

第154章 预防、预防模式与理论研究

(第一节)精神障碍的预防概述

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减低和减轻不良结局的发生是精神障碍预防工作的目标。预防精神病学(preventivepsychiatry)是临床精神病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提出预防的定义是:凡是改变疾病的病程、促进康复的干预措施统归为预防,并将预防分为三级:(1)一级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增进健康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三级预防:为了疾病的康复。因此,从增进健康至疾病康复可看成干预措施的连续体。

预防的分级及内容,各家意见不尽一致。一般认为,从精神疾病预防的实际工作出发按以下三级来分较为可行:(1)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良好的预后,预防残障发生;(3)综合使用康复手段,减少疾病导致的能力丧失。

精神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而且精神疾病在整个医学中研究发展较晚,因此,有相当多的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阐明。由此,一级预防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二、三级预防也相当重要,不容忽视。据估计,全球有数亿人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儿童少年,他们均处于身体迅速发育、心理快速发展及不稳定的时期,是最易于发病的群体,应作为重点的预防对象。

危险群体一部分包含在发育性精神疾患中,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例,WHO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初级预防指南”(1990)中报道:各型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为4.6%,其中重度为0.5%—1.6%;在发达国家患病率为0.5%—1.6%,其中重度为0.3%—0.4%。在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中(1982),在7—14岁儿童中,仅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就达到2.88%,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7—14岁儿童中患病率为1.21%。而2001年我国6省市地区6万名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患病率为0.931%。这是精神疾患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并且发病年龄小,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在这一时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变革,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趋向紧张激烈,家庭结构的变化及不稳定性,使得儿童情绪障碍、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有研究提示青少年人群中20%—30%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刘贤臣,1997)。儿童抑郁症以情绪抑郁为主,发病多见于8岁以上儿童。年幼儿童语言发育尚不完善,难以表达其内心感受,以焦虑不安、惶恐、哭闹、不易安静、“分离焦虑症”的形式表现的情绪障碍也日渐多见。慢性焦虑和抑郁会对人格形成、适应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少年儿童精神疾患的防治任务,遵循预防疾病发生,增进健康,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及疾病的全面康复,任重而道远。

(第二节)预防模式和理论研究

早在20世纪初期,对精神疾病的预防便有组织地开展了。1924年美国提出的行为精神病学便是研究少年儿童犯罪和某些边缘疾病的,并且不仅从儿童个体来探索疾病的发生,还从家庭环境入手,开展精神预防。时至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专门设置了心理卫生管理机构,执行协调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学术交流。

我国精神病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一直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渐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预防体系。在儿童青少年的预防方面更是取得长足的进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它基于以下的模式和理论思考:

1.大多数精神、神经、心理障碍是由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诸多因素相互影响所致,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绝不应是单一的。

2.预防应针对大众健康水平而并非只从个体水平来里。

3.预防应制定一系列目标。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比较人口中各种患病率或发病率应看成是一级预防的范畴。

在预防工作中,预防的评估不仅有用而且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给予评估:

1.预防功效某种服务、预防措施、药物治疗进展及其他控制措施对个人的效用和好处。

2.实际效果给人们的实际效果,对人群产生的最终结果、结局或利益。

3.预防效益为达到目标所花费的金钱、资源和时间。

实际效果应是选择预防措施的指标之一。对预防的评估还应包括质量,可考虑从以下的顺序来进行:(1)专家和权威的意见伴有或不伴有干预的多次系列研究;(3)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化对照研究至少一次全面随机化对照研究。

另外,也可考虑选择以下指标作为预防工作及评估的目标,或者称其为优先选择:(1)频率:对某一特定疾病发生率或患病率的测定严重性:测定标准是某一特定疾病引起个体损害、伤残、缺陷的程度或死亡率,或给家庭、社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卩(3)重要性:对某一特定状况、所关注的程度来测定;—控制的能力:对特定疾病干预的实际效果和效益的总测定,也是这种干预“预防能力”的测定;(5)费用:对提供特殊干预费用,包括仪器设备、物资供应和人员配置方面的评估,也就是从卫生经济管理的角度的评定。

我国有较好的三级预防网络,各省、市、县(区)三级妇幼保健院(所、站),从新生儿起便建立保健卡,按时(定期)追踪儿童健康状况,预防注射,同时也进行心理发育方面的筛查,在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有可疑者便推荐到上一级保健机构直至市(省)保健院进一步评定、诊断,或者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

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以及中小学生,在学校集体中,健康预防教育工作主要由学校来承担,定期组织身体健康检查。幼儿园3—6岁儿童的健康检查由保健站(所)负责。

中小学生有健康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还配备了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咨询室,由政府主管卫生预防的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校医、心理老师进行培训,并在学校开展促进健康教育、儿童行为指导、情绪和社交技巧指导、青春期心理咨询、学习指导、生活技能指导、休闲指导、消费指导、择业指导等等。学校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主动应对各种危机和压力,预防危险和意外行为,维护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除了学校发挥积极核心作用以外,目前还建立和提倡的“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联模式,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最有效的保障模式。学校在对保障学生健康、预防疾病发生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和发挥父母的职责,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把预防和应对心理危机的知识教给家长。在社会中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动员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全各级精神卫生组织,以社区为主提供心理保健支援服务,开办家长学校和多种形式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设置热线电话,开展心理救助,向处于家庭暴力和离异家庭的少年儿童和离家出走、厌学逃学的高危少年儿童提供积极主动的帮助与干预。

在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方面,对于预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还在继续和发展,如深圳市依据自己城市的特点,在“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联模式基础上,将医疗服务系统和社区资源特点相结合,并取得教育机构支持和配合,建立了少儿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管理网络,采取以医疗机构为少儿心理卫生核心单位,将医院、社区、学校、家庭四者结合起来,建立“群体、心理保健模式”,其中核心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发挥其业务指导和技术核心职能,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分级管理。

(陶国泰杨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