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46

第146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

(一)根据治疗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分类

1.精神分析集体心理治疗精神分析集体心理治疗是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于团体成员的一种形式。

在精神分析集体心理治疗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启发并鼓励成员作自由联想,对成员的梦与幻想进行解析、分析阻抗、揭示移情与反移情、解释等。有效而又及时解除团体成员对自由沟通与交流的抗拒和防御心理是治疗主持者最关键的技能。适应证主要是神经症和人格障碍。

2.行为主义集体心理治疗行为主义的集体心理治疗是把行为疗法用于团体治疗。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个体的不适应行为或各种神经症都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学习到的错误行为,它可以通过重新学习而被改变或使之消退。行为主义的集体心理治疗常用技术与方法包括:集体系统脱敏、集体放松训练、示范疗法、角色扮演、社交技能训练等。

3.认知一行为集体心理治疗认知一行为集体心理治疗是指在团体情境下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结合,帮助团体成员产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一行为集体心理治疗技术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重新构想技术、认知家庭作业、合理情绪想像、角色扮演、脱敏技术、技能训练等。认知一行为集体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各类焦虑症、抑郁症、冲动行为等。

(二)根据参加治疗成员的背景相似程度分类

1.同质团体指治疗团体成员本身的条件或问题具有相同性。如都是社交恐怖症的病儿。如此安排的优点是使参加对象相互认同,很快就能产生“同病相怜,有病相助”的集体关系。

2.异质团体指治疗团体成员自身的条件或问题差异大,情况比较复杂。如将住院病人中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的病儿放在一起组成治疗团体。这类集体心理治疗的好处在于:可使其他成员成为问题者的协助人,不同成员可从不同角度提供经验、资料和分析,使受助人从多视角洞察自己,获得多方面的帮助和启发。这类治疗常以“个案为中心”。

五、进程

参加集体心理治疗小组的病儿,一般拥有5—7人,最多不超过8人,否则就难以使大家分享足够的时间。治疗小组每周聚会1次,一个疗程聚会8—10次。学前儿童,每一次1小时或不满1小时。通常由母亲带来。治疗者可乘机与其母亲交谈,了解1周内情况,并作必要的指导。学龄儿童,一般在下午放学后进行,持续1小时。他们知道彼此有共同的问题而聚在一起,目的在改变这些问题。可以男女同在一个小组,一般的比例为3个男孩1个女孩,或者男女等量,多数为6人一组。青少年的集体心理治疗,参加者多为同性别病儿,至多不超过8人。

集体心理治疗小组从开始到结束,中途可能有病儿要退出。如果拥有8名病儿的小组,可以承受一两名病儿离去。此外,缺席或迟到都有损小组的顺利发展,治疗者须反复强调,让大家定期、准时出席,因为小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发生迟到、缺席就要加以讨论。

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一个试探阶段,即让参加治疗的病儿互相认识,漫谈各人有什么问题,对此治疗有何期望等。开始促进相互交往,并建立一些共同的规则。例如约定每人谈及的事,会后不外讲等。渐而形成一个有规律、互相合作和认同的小集体。

第二阶段:是依赖治疗者的阶段。参加集体心理治疗的病儿都把治疗者看成是知识渊博、善于关心他人的专家,所以都想取悦于治疗者,但对小组发展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尚认识不足,他们试图以最佳的表现留在小组内,也试着帮助他人,又小心翼翼避开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冲突的阶段。这时对立一依赖取代了单纯的依赖,也是充满冲突的阶段。病儿知道自己能够表示愤怒,不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们会有更大的信心去承受困难。而治疗者便是一个领路人,帮助他们认识正在经历的困难和影响因素。此时,正是使治疗组通向气氛健康的一个阶梯。

第四阶段:是亲密阶段。病儿彼此间“相互靠拢”替代了“相互排斥”,在整个集体心理治疗小组里表现出更大的信任,彼此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时,可以使用录像作为辅助手段,让病儿能直接获得反馈,提供一个“亲眼看到”自己所作所为的机会。还可以运用舞蹈、音乐、绘画、角色扮演等方法融合到集体心理治疗中去。如在集体心理治疗同时,运用操作性条件治疗,将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终止集体心理治疗时,全体参加治疗小组的病儿同时结束。通过病儿相互“评议”和治疗者对病儿原来拟定的治疗目标,对每个参加的病儿作出疗效评定。如在集体心理治疗前,每个参与的病儿进行了社会适应量表与儿童行为检查等量表检测,则在治疗结束时,以相同量表再作一次检测,将可提供另一个疗效恒定的客观指标。

(邱景华陈一心)

(第五节)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是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或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充分运用从实验与研究所获得的有关“学习的原则”,企图按照具体的治疗步骤,来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的心理与行为。与分析治疗比较起来,较不关心病儿的早期过去史,也不注重病儿的内在精神,也不采用潜意识的学理,具有特殊的治疗模式。

一、历史由来

雪切诺夫1865年主张人的行为可完全归咎于对外在感觉的刺激的反应结果,认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都可从心理反射的观点来说明。20世纪初的巴甫洛夫在实验室里证实的条件反射的现象建立了行为科学发展的基础。以行为学的立场来了解儿童的病理行为,是由心理学家华生开创的。华生跟他的同事在1920年曾报道他们的临床实验。他们让一个9个月大的婴孩跟一只白鼠接近,每当此婴孩看到白鼠时,就同时制造不悦的噪声,经由条件反射,让婴孩对白鼠产生惧怕的情感反应。结果此婴孩不但害怕看到白鼠,连看到类似白鼠的东西,包括白兔子、白棉花或其他有毛的白色东西也都很害怕。可说是经由实验制造了人工的恐怖症,也证实了儿童的“恐怖”行为(或非适应性的精神症状)可经由“学习”而产生。

1924年,琼斯(MaryCoverJones)运用学习的原理治疗了一个惧怕白兔子的幼儿。琼斯让此患有恐怖症的3岁幼儿跟其他幼儿在一起,制造能让他安心的环境之后,一面给他吃喜欢吃的食物,一面按程度逐渐从远而近的,让幼儿与白兔接近,如此逐步把惧怕白兔或其他类似物的恐怖症治疗好,可说是行为治疗的临床始例,也是采用所谓“减敏法”或“脱敏法”的原则与技巧治愈了儿童的恐怖症。

日后的心理学家与精神学家继续发展了各种行为治疗的方法,如敦拉浦1932年发展了“负性强化法”,沃尔甫1958年提出“相对抑制法”等,运用于各种病情。

二、治疗原则

虽然行为治疗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是其治疗上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行为治疗的基本态度是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还是病态的,都经由学习而获得,而且也能经由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所谓学习的原则是指一个个体的行为,假如是受“正性反应”的,如受鼓励或夸奖,或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就容易学习到且能维持;相反是受“负性反应”,如被处罚或获得令人不悦的结果,就较不易学习或维持,或者逐渐放弃该行为。因此操作这些奖赏或惩罚的条件,适当地选择且即时地供给正性或负性的反应,就可控制行为的增减或方向的改变。

对于成人的行为治疗,在临床上施行时,首要工作乃在明确且适当的认定想更改、除去或养成的行为,跟病人说清楚,取得同意及合作以后,就可依其治疗目标的行为性质,去选择一套可描述的、事先拟定的治疗策略与方法,就其方法与技巧来进行治疗。除了治疗者之外,病人也可以自己去操作如何供给正、负性的反应。可是对于儿童的行为治疗,特别是年幼儿,就不一定需向儿童一一说明,只要治疗者自己清楚,并且获得儿童的父母的理解,就可进行。假如儿童的年岁大些,能了解治疗者的说明与用意,就可适当地给以说明,以便能获得较多的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青少年或成人要讲解道理,培养动机,来改善其行为。可是对年幼儿童,则不适合此方式,要用儿童的方式来诱导行为的改变。对儿童最合适的办法,乃是采用直接且具体的奖励方法。譬如,给儿童奖励,发给他们一个纸星星,可贴在他的桌上,给一块糖,可吃在嘴里,或让父母高兴地与其拥抱一下,比什么都有诱惑和效果。有些小儿很喜欢比赛,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奖赏,对小儿很合适。

跟成人比较起来,治疗者较不宜向儿童使用处罚性质的负性反应来纠正行为。尽量采用正性反应来更改行为。比如,对于一个不肯离开母亲上幼儿园的幼儿,不用太花费精神去向母亲解释如何因母亲自己的心理需要,而舍不得让自己的小儿哭哭啼啼地上幼儿园,也不用费心去考虑如何处罚哭泣的幼儿,而可跟母亲共同向幼儿询问小儿想要什么奖励,向幼儿建议,明天好好上了幼儿园,回家后就可以吃一块糖,可以在墙上贴上一个纸星星,或者到动物园去玩等。从而以正性的反应来督促、训练儿童去更改其非功能的行为。

行为治疗的要领有:(1)要适当地选择将供给的正性或负性反应量。所供给的奖励或处罚要与要求更改的行为的努力程度有个适当的比例。小的行为改变要给小的赏罚的反应。大的行为改变则给大的赏罚的反应。(2)在适当的时候供给赏罚的反应。对年龄小的儿童,要马上供给,才能发生条件反射的作用,才能学习到为了何种行为而受到奖励或处罚。假如拖久才获得反应,小儿会不晓得为了何种行为而被赏罚,会混乱,缺少效果。年龄大的儿童,能接受说明,则较没关系,可延迟供给反应,但也不宜拖得太久,否则效果会随时间而减弱。(3)要有一定的原则与固定的方式去进行奖励的给予。不能同样的行为,一下子给反应,另一下子却没反应,或甚至给正负相反的反应。有些父母就是随自己的情绪与关心而随意更改对儿童的赏罚,让儿童混乱不知如何反应,就是犯了这个最后的赏罚的要领。

总之,行为治疗的理论通俗易懂,常人也可理解。对于儿童特定的行为问题,如对某对象的恐惧,某行为的重复发生,或者特别可观察到的“行为上”问题,都可考虑使用。由于不用太依赖言语上的沟通和心理上的分析或解释,对于年龄小的儿童较容易施行。再者,学习的原则可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包括儿童的管教与教育,也容易教导父母如何在自己的家里运用,儿童心理卫生人员都宜熟习这种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三、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几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减轻他们所体验到的恐惧和焦虑。

适应证:躯体疼痛、睡眠障碍、处于压力的病儿。

应用于儿童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放松训练法,它们是腹式呼吸法、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法。

1.腹式(深)呼吸法选择安静、光线和室温柔适的房间,让孩子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宽松衣带,脱鞋,取下眼镜等附属物,保持安静。让他(她)肩膀不动,腹部鼓出,深吸一口气,屏住并保持3—5秒,然后缓缓呼出,重复练习。

2.渐进性肌肉松弛法要求孩子依次紧张全身每组肌肉群5—7秒,反复做3次后才进入下一组肌肉群。每次紧张间隔5—6秒放松,让孩子体验这种放松的感觉。紧张肌肉群顺序和方法如下:

(1)优势侧的手和手臂(握拳,向肩部屈臂、屈肘(2)非优势侧的手和手臂(握拳,向肩部屈臂、屈肘)。

前额和双眼(睁眼抬眉,皱额纹)。

上颊和鼻子(皱眉、闭眼、皱鼻)。

腭部、下颊和颈部(咬紧牙关,口角后咧,翘下巴)。

肩部、背部和胸部(耸肩后曳肩峰向中间靠拢)。

腹部(腹肌坚挺或收缩)。

臀部(收紧臀部向下推压椅子)。

优势侧大腿(推挤肌肉,使之紧张变硬)。

(10)优势侧小腿(脚趾向上翘,伸展并紧张腓肠肌)。

(11)优势侧脚(脚趾向外、下分开,伸足)。

(12)非优势侧大腿(推挤肌肉,使之紧张变硬)。

(13)非优势侧小腿(脚趾向上翘,伸展并紧张腓肠肌)。

(14)非优势侧脚(脚趾向外、下分开,伸足)。

3.注意力集中训练法首先询问孩子想到哪个场景(包括颜色、气味、声音和皮肤触觉)会让他(她)感到愉悦、放松,然后让孩子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闭起眼睛,或注视相关画面,治疗者用轻柔的语调向孩子缓缓描述这幅场景,使得孩子被催眠以致放松。

(二)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

Wolpe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像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像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像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Q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像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像,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入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三)实践脱敏法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像,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desensitization)。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