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的家庭观念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与养儿防老等家庭观念已有很大变化。但不可否认,有些家庭仍存在某些程度不等的陈旧观念。曾文星等1988年发现,独生女孩的父母若期望再生一个男孩,此独生女的情绪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农村独生女孩的情绪问题与攻击行为尤为显著。由此提示,某些家长存在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着独生女孩的心理成长。
(二)“特殊”的家庭地位
一个拥有独生子女的小家庭,具有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家庭心理观点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的主轴,父母对独生子女则是抚育、管教与培养的关系。目前,某些家长则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中心,给予“特殊”的家庭地位,一切活动均围着独生子女转,处处受到“特殊”照顾,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颠倒了家庭关系中的主次地位。邱景华等1988年录像观察了11个追踪的独生子女家庭,均毫不例外地让独生子女坐在父母中间,整个谈话焦点集中在独生子女身上。此种“特殊”家庭地位,会使独生子女养尊处优,高人一等,逐渐变得骄傲自满,没有礼貌,没有同情心,助长“自我中心”意识,扭曲了性格,从而形成任性、骄横跋扈、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
(三)家长期望过高
如今,望子成龙”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普遍心态。正如Lewis所述,可能某些家长是非本意的只生一个孩子,望子成龙”的主观愿望便十分心切。他们不顾子女的素质与兴趣,也不重视子女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硬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独生子女身上。在学习上提出过高要求,进行过难训练,超越子女的实际水平。一旦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就恨铁不成钢,对子女施加压力,或处以惩罚,致使某些独生子女对学习产生恐惧,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伤害了子女。有专家认为,父母期望越高,越容易对子女不满,子女一旦犯了过错,就越难容忍,遂而导致体罚子女的家庭暴力与家庭悲剧。而且父母的过高期待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日久会导致子女人格扭曲、心理变态或发生反社会行为。高志芳1993年报道,个别独生幼儿家长不惜采取极端措施,逼子女学英语、书法、绘画、弹钢琴,盲目超前,抑制兴趣,一味拔高,造成子女精神紧张、心理偏异而悔之莫及。
(四)错误的“爱”
父母爱子女,人之常情。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独生子女不但得到充足营养、玩具、图书和参观游览机会,还独自享受父母的爱。爱给儿童温暧与安全感,给予力量,使之情绪愉快,易于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但某些家长溺爱独生子女,事事迁就放纵,想方设法满足独生子女的要求,放弃教育,或者事事包办,百般侍候,不让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或者“保护过度”,惟恐受到伤害,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动。有人列举溺爱独生子女的十种表现:特殊待遇;过分注意;轻易满足;生活懒散;不让劳动;祈求央告;大惊小怪;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据某小学统计,家长替独生子女值日打扫卫生,全年高达792次。北京2294名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平均每日只有12分钟。家长溺爱的独生子女,势必变成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一旦受点挫折,就发脾气,或者胆小怕事,神经过敏,依赖性强,自理生活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常常难以适应社会,使本来性格脆弱的变得更加脆弱,而本来性格倔强的则激发更加强烈的反抗。
(五)管教方法不一致
家长管教子女,不单纯是惩罚,主要在于对期望的行为加以鼓励和赞扬,使之建立起分清是非好坏的标准,建立自我控制机制。为了提高管教效果,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行为检点,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但是某些独生子女父母在管教子女时,一方批评,另一方袒护;一方严格,另一方放纵,管教态度极不一致。甚至当子女面相互责备或争吵,不但在子女心目中难以树立威信,也造成是非不辨,好坏不分,无所适从,以及养成看人行事的不良品行。
最近某些教育界人士提出,家长与教师管教方法不一致,会使某些独生子女出现心理不平衡。如某些独生子女在校规矩,回家任意胡闹;在家事事得到满足,到校受到挫折,失败多于成功,则会形成既自尊又自卑的个性特点。
(六)过早进入成人世界
陶国泰等1985年曾发现独生子女“常述寂寞”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独生子女缺乏与小朋友共同生活的体验,渴望与同伴交往。许多父母将独生子女送入托儿所、幼儿园,或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们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培养“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道德情操。但某些父母不懂得同伴关系的心理价值,只让独生子女生活在成人之中,灌输成人的言行与思考模式,过早将他们拖进成人世界,失去与小朋友一起生活、模仿与在交往中磨炼的良机,失去童年的快乐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在精神上形成极大的损失。
三、预防与矫治
如前所述,某些独生子女出现的行为与个性特点,或是心理卫生问题,主要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所致,因而预防与矫治也应从家庭入手。
(一)摆正家庭中的位置
王振宇等1993年指出,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一些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中心状态,严重危害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与地位”要维护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首先必须摆正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使其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逐步培养自我服务的习惯,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
(二)爱与教育结合,去除溺爱纵容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父母把爱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是极大的错误。”“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爱子女本身是教育,爱得合理、恰当,使子女感到安全、温暧、激发求知欲与探索动机,成为健康成长的力量,但若溺爱纵容则是害了子女。
为使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家长要做到:(1)既爱又不溺爱给予宽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又有严格管理和要求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又不忽视个体差异;(4)使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和谐结合,且不姑息迁就;(5)对独生子女的优点,鼓励称赞而不过分,对其缺点则予批评教育。做到这些,有利于使小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及良好的个性、品德与行为习惯。
(三)教育统一,要求一致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共同的责任。在家庭教育中,所有家长均是子女的教育者。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家长必须加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知识素质,以身作则。循序渐进教育之外,还需掌握一个原则:统一教育态度、要求与方法。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家长应该相互合作,统一口径,是非要明确,既要有说服力,又要有权威性,以增强教育影响。至于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亦必须采取一致态度,互相联系,互相支持,方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以儿童教育儿童
同伴关系是发展儿童认知与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的支柱,也是儿童社会化必由之路。在同伴关系中,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而儿童的道德发展正是建立在这种平等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国外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以儿童教育儿童”最科学,也最重要。皮亚杰认为,同伴关系是道德成熟的脊梁。Lamb1979年与Vandell1980年发现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相互影响。独生子女家庭的一个明显特点,便是缺乏儿童之间的社会生活经验,终日与成人为伴,失去天真与童趣,有些儿童“以物为友”,出现“想像中的朋友”,久而久之变得孤僻、不合群,性格过于内向。因而,家长应当让独生子女从小多与邻里儿童玩耍,分享玩具、图书和食品,闲暇时可以让他们与小朋友一同出游,从中得到快乐与教益,弥补家中无兄弟姐妹之不足。有条件的家庭,应该送独生子女去幼儿园,使之在集体生活中,充分体验“合群”的欢乐,与同伴建立友谊,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要求与评价、信赖与理解,培养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进一步促进父母与独生子女间和谐的亲子关系。
(五)掌握规律,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既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又有个体差异,即使年龄相同的儿童,其表现可以极不相同。顺应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具有相同的心理发展规律,家长应当按照发展规律,并根据子女的兴趣与才能,进行早期教育,开发智力,但切忌期望过高或强行灌输,甚至拔苗助长,违背发展规律。
许多研究结果提示,重视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树立远大理想,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反之,消极的个性品质会制约与妨碍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某些独生子女的弱点或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品质方面。为此,在促进独生子女智力发展同时,必须从长计议,既重视生活与学习,又关注其个性、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身心全面发展,克服那种重智轻德、考分至上的不良倾向。
(六)心理卫生问题的矫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陈学诗、郑毅等(2002)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了历时8年的全国“培养独生子女健全人格”的长期研究。发现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重营养、重知识,忽视能力和人格培养的现象严重。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独生子女本身无关,这些弱点并非与生倶来,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独生子女的弱点几乎都可以在教育上找到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正视我们教育中的弱点,对这些弱点进行批判和改造,以使我国独生子女能在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既然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大多属于发育上的偏异。家长可以参加一些座谈会、家长学校,或者阅读有关儿童心理发展书籍,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增强这方面知识。一旦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发育偏离现象,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效果良好。如果某些独生子女有认知、情绪或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家长应当带他们去心理卫生咨询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测与访谈,取得指导,及时矫治。
特别是,家长应走出养育孩子的误区,理解儿童心理卫生的重要意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预防为主,进行科学养育,独生子女一定能心身健康地成长。
(邱景华陶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