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知一行为理论
一、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
华生(JohnBroadusWatson,1878—1958)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分为:(1)习得的反应,包括我们的一切复杂习惯和我们的一切条件反射。(2)非习得的反应,指我们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婴儿期所做的一切反应,如排汗、呼吸、心跳、消化、瞳孔收缩、眼睛朝向光源等。从发生的角度看,先有非习得的反应,然后才有习得的反应。
华生把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称为刺激。任何复杂的环境变化,最终总是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转化为刺激作用于人的身上。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将这思想简化为一个公式,便是S一R(刺激一反应)。于是S一R成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最基本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称之为反射。任何复杂的行为,说到底,不外乎是一套反射。
与刺激一反应的思路相应的是观察在研究人的心理中的重要性。行为主义强调反应是对刺激作出的运动或动作,那么,观察这些实际发生的运动或动作,就是研究的人的心理。因此,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
至于研究婴儿,研究方法有其特殊性,华生认为“一个人在生理学和动物心理学方面尚未接受相当多的训练之前,是不该试图对婴儿开展研究工作的。他应当在研究工作即将进行的那所医院的育儿室里接受实际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了解与婴儿有关的什么东西是安全的,什么东西是不安全的。”
(二)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认为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当关闭嘴巴后内隐地运作的言语,即是无声的言语。不同的思维,究其实质,只不过是不同的言语形式。
思维的机制是什么呢?行为主义不承认思维是脑的机能,而认为它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活动,基本上与打网球、游泳或任何其他身体活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思维比其他活动更为难以观察、更为复杂、更为隐蔽而已。
(三)行为主义的习惯
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
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呢?华生认为:
1.年龄虽然关于人类年龄对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知之甚少,但从对老鼠的研究中发现,年纪小的老鼠比年纪大的老鼠在学习走迷宫的实验中成绩更好些,即花在每次成功尝试上的时间较短,最终达到准确无误地完成整个实验所需的时间较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年纪大的老鼠与年纪小的老鼠都能学习。华生特意指出,人类停止学习的时间太早,在条件优裕的情况下,人很容易满足现状,不再迫使自己学习。他相信,“如果形势很急迫,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的人也能学习”。
2.练习的分配华生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华生主张分散学习,不主张集中突击训练。
(四)行为主义的情绪
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
1.惧突然的巨响会引起新生儿惊跳、呼吸停顿紧接着呼吸加快、血管运动变化、眼睛突然闭合、握紧拳头、抿起嘴唇。大年龄儿童会哭叫、摔倒、爬行、走开或逃跑等。身体突然失去平衡也是引起惧怕的直接刺激。
在环境之中,儿童经过条件反射能形成习得性惧怕,如怕陌生、怕狗、怕黑暗、怕打针、怕挨打等。
2.怒身体运动受阻是引发“怒”的反应的刺激。这个反应可以在呱呱坠地的新生儿身上观察到,而在10—15天的婴儿身上更容易看到。发怒的通常表现是整个身体僵硬,双手、双臂、双腿乱舞,屏息、哭叫、脸色发青等。成人在看管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不经意地限制儿童的身体运动,导致孩子发怒。有时,一天会引发很多次。因此,华生特意提醒家长和保姆们对孩子不要粗手粗脚或匆匆忙忙。
3.爱华生认为,产生爱的反应的刺激包括皮肤抚摸、挠痒、轻轻地摇晃、轻轻地拍打。通过刺激“性感带区域”,如嘴唇、乳头、性器官等特别容易唤起这种反应。所有能引起最初爱的动作的人,都能激发儿童爱的情绪的发展。如母亲的抚摸、轻拍和喂奶的动作,引起儿童的爱的情绪,以后,母亲的形象便与爱的情绪紧密相连。再以后,与母亲相联系的人也能引发儿童同样的情绪。爱从非习得的情绪转化成习得的情绪。
综上所述,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情绪是以后在环境中发展为习得情绪的基础,而导致情绪发展的机制便是条件反射。华生十分强调情绪的内脏器官的机制,但他也并不否认文明的作用。
(五)行为主义的人格
华生认为,“人格由占支配地位的习惯所构成”,“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至于人格中的哪一个系统如何支配人的行为,则受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取决于环境。
此外,当两个相冲突的习惯系统同时发动的话,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为肌肉或腺体在两种不同类型活动中产生不活动、笨拙、颤抖。持久的冲突会导致个体心理失常。
华生还十分重视儿童早期行为习惯对成人的人格的影响,“婴儿期和童年期会使成年人的人格颇具色彩。”早期形成的不良行为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现出来,这些早期的遗传对一个健康的人格来说是严重的障碍。为了适应新环境,随着个人的成长,我们应该每年脱落一些孩童时期的习惯。
在华生看来,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华生认为,“彻底改变人格的惟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重塑个体,用此方法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他们改变环境越彻底,人格也就改变得越多。”
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任何一个介绍华生理论的论著,都不会遗忘华生那段标志性语录: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这里,华生既否认遗传的重要性,又否认儿童主观状况对发展的影响,肆意夸大教育、环境的功能,都是片面的。
二、斯金纳橾作行为主义
(一)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BurrhusF.Skinner,1904—1990)认为,行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第二类被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时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发放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称为“强化依随”),那么这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提高。被强化了的操作性行为在类似的环境中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习得的,还是非习得的,都是个体的强化史与他的遗传素质的产物。
(二)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有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之分。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一部分正确反应予以强化。一般说来,间歇的程度不能使强化的比率低于25%。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一次偶然的结合能增强反应的概率,几次偶然强化能产生反应效率的积累。
此外,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的作用。所谓消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
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有时在惩罚之后反应会暂时地得到压制,但并不导致消退过程中反应总次数的减少。因此,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的方法,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
消退的效果与强化的方式有关。斯金纳发现,动物学习的消退曲线在学习期间使用间歇强化的情况下要比使用连续强化时降落得缓慢些。因为当消退开始时,如果是从连续强化突然转变为无强化,消退曲线便迅速下降。而如果是从间歇强化过程中开始消退,机体的许多操作行为是没有强化的,因而无强化的含义到底是间歇,还是消退往往一时不太明确,从而延长了消退的全过程。这一规律对训练儿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也有必要指出的是消退不同于遗忘。消退是由于不加以强化而使操作性行为不再发生,而遗忘是随时间的流逝而使行为逐渐衰退。
(三)儿童行为的变化
操作性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点一滴地逐渐习得,斯金纳把我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这是因为强化使得越来越好地向人们所要求的反应接近。行为是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每一个塑造出来的行为可以连接成统一的完整的反应链。斯金纳的这些概念,对儿童行为的变化至关重要。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研究表明,这种矫正工作并不太复杂。如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不加以强化,予以“忽视”,便能逐渐消退不良行为。
(四)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根据斯金纳的观点,人格可以看做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种方式的组合。对人格的研究,应该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和独特遗传背景的系统考虑,或者说,就是去发现有机体的行为和行为的强化之间的独特联系。做这种分析时,不要违背有机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遗传能力。而且,人格的研究必需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斯金纳利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观察学习比模仿更复杂。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这个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注意决定的。而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包括观察者本人的特征,范型(榜样)的活动特点,范型所具有的成功、威望、权利的装饰及其他引人注意的特性等。
观察者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注意过程的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也是影响注意过程的重要因素。班杜拉认为,一个人通过观察所学到的行为,与他的团体归属有关。
2.保持过程当观察者吸收了榜样的行为之后,要成功地模仿一个行为模式,就必须先在头脑中保持所见内容的符号形式。这种符号形式既可以是视觉表象,也可以是符号转换。
3.运动复现过程在观察学习中,人们首先要依靠示范掌握行为的要领,然后在实际中尝试复现。最初的尝试可能会有失误,但经过精心的练习和自我调整,模仿动作会变得越来越准确。
4.强化和动机过程班杜拉认为,新反应的习得与新反应的操作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新行为,但他可能去操作这一新行为,也可能并不去操作新行为。这就要取决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强化除直接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即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也是有效果的。此外,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
以上四个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强化过程直接影响我们注意的对象,对其他过程有不可分离的影响。
(二)观察学习的模式
范型向观察者(即学习者)提供的示范,具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八种不同形式:
1.行为模式通过范型的操作而形成有系统的活动,以此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行为模式。
2.言语模式通过言语指导或指示来传达榜样行为的模式,称为言语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就是典型的言语模式。言语模式对学习语言尤其重要。
3.象征模式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电影、小说等,象征性地传递榜样行为的模式,称为象征模式。当今电视是象征最有影响、最广泛的工具。班杜拉认为,“视听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是社会行为模式的极为丰富的源泉。在大多的时间内,年轻人接触到的主要是通过电视而呈现的形象化的榜样。这些榜样在塑造行为和矫正社会规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儿童长期地每天连续几小时看电视,对身心的影响是很大的。象征模式具有广泛性、可重复性,对于观察学习的影响必须充分认识。
4.抽象模式通过榜样的多种行为,让学习者从中接受指导这些行为的原理和规则的模式,称为抽象模式。如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的句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某一句子结构,进而掌握特定的语法规则,就是抽象模式。让学前儿童从“只苹果加3只苹果等于5只苹果”、“匹马加3匹马等于5匹马”……的大量练习中得出2十3二5的规则,也是抽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