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13

第113章 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1)

ICD一10分类系统将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又disorders)、环性情感障碍(cyclothymia)、重性抑郁障碍称为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粗分为双相障碍(bipolar(majordepressivedisorder)以及恶劣心境(dysthymia)。

由于儿童青少年处于发展阶段,脑神经发展不够成熟,病儿的临床表现常较为不典型,多与其他精神疾病共存,往往被视为常态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反应或个性问题。加上儿童青少年表达能力有限,此障碍难以被察觉或诊断。在精神分析理论盛行之时,甚至认为儿童不会发生抑郁症或躁郁症,理由是他们的超我发展不够成熟,无法运用内射(introjection)的心理防卫机制,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内射是形成抑郁症的主要机制。20世纪80年代,部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叛逆或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也曾被认为是抑郁症的表现,而被称作隐匿性抑郁(maskdepression)或抑郁等位症(depressiveequivalent)。也有不少双相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品行障碍。截至目前,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在儿童青少年的适用性虽有颇多争议,但是日益增加的临床个案报告、追踪研究或系统性家族研究,足以证明儿童与青少年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情感障碍,且此种情况并不罕见,只是诊断很困难。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自1970年,躁狂症(mania)的研究自1980年以来逐渐受到重视。研究结果纷纷发现这些疾病对儿童青少年的主观感受、学习、人际互动与生活品质产生严重的损害。不少报告指出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增加家人与社会的负担。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持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双相障碍犫ipolardisorders)早期学者,如Kraepelin研究报告在9QQ名躁郁症病人中,约0.4%的病人发病年龄在10岁以前。Barrelt观察了100名20岁以前发病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发现其中12岁以前发病者占5%。Biedernan报告22例儿童双相障碍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岁,其中有55%在6岁以前发病。Wozniak等(1995)对262名12岁以下的儿童精神科门诊病人中,发现16%为双相障碍病人。因缺乏流行病学研究,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患病率并不很清楚,但被认为与成人相似,约为1%。美国纽约某医院青少年精神疾病住院病人中,0%为双相障碍病人。林节(1986)报告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住院病人中,1%为躁郁症,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0岁。在特殊人群中此障碍的患病率也有人探索。例如:Pliszka等(2000)发现20%的服刑青少年犯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Youngstrom及Duax(2005)最近综合美国一些文献,总结出各地区住院、门诊(诊所)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门诊病人中,有2%—17%为双相障碍病人。青少年双相障碍对于精神科医师来说尚属多见,也为急性精神科儿童青少年住院病人中最常见的诊断,但儿童期则罕见,小于10%的医师曾诊断过儿童期双相障碍。

(二)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s)

抑郁障碍包括重性抑郁(majordepression)及恶劣心境(dysthymia)。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incidence)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为5%,其中重性抑郁障碍为0.03%—6.2%(Patton等,1999;Olsson&Knorring,1997;Fombonne等,1994;Costello等,1996;Mathet等,2003)。由于各研究方法及诊断标准的差异,患病率有所不同。与双相障碍相似,年龄对重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也有影响。英国Rutter调查发现年龄愈小,患病率愈低。至于儿童期恶劣心境(dysthymia)的患病率估计在4%—5%之间(Goodman等,2000)。Mathet(2003)发现在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症患病率为10%,其中儿童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为6%、恶劣心境约为4%。台湾地区有几个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学生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0.5%—4.4%、恶劣心境为0.2%—0.6%,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高。陈为坚等(2004)报告台湾地区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2%—8.6%,恶劣心境患病率为0.7%—4.7%;重性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7.1%—25.8%,恶劣心境终身患病率为1.2%—8.6%;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有相当高的比率共存其他精神疾病,9.2%共存焦虑症,1.8%共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各种行为障碍;无论重性抑郁障碍还是恶劣心境,女孩患病率皆高于男孩。沈武典等(2004)在台北市中学生抑郁症的研究中,用自填问卷调查,发现重度抑郁的时点患病率为5.05%。另问卷调查台湾地区高职学生,显示48.5%的学生具有抑郁倾向,其中抑郁倾向中、重度者可能达14.5%。

基本上,青春期前儿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男稍多于女,尤其躁狂症住院病人,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男女比例相当,抑郁症女略多于男。

二、病因

如同其他精神疾病,无论何种形式的情感障碍,其病因仍不完全清楚,都是以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模式来阐释。下面分别从生物生理、心理及社会等角度予以探讨。

(—)家族史及基因遗传

研究皆提示情感障碍为高遗传疾病。约5.7%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及1.1%的单相情感障碍病人的亲属罹患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早者,其亲属患病的危险率也较高,遗传率为71%。同卵双生子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一致率为40%—70%。Findling等(2005)报告与正常人的子女比较,父母患有躁狂症的子女常有轻躁狂或躁狂症的部分症状,虽程度较真正病人轻,但社会功能却已受影响,即可能为环性情感障碍。Geller与Tellman(2005、2006)也发现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正常儿童的家属比,儿童青少年双相性情感障碍病人的家属罹患双相情感障碍显著增多。此结论支持此病在儿童青少年与成年病人具有相同的特异质(diathesis),罹患该疾病的家族倾向在儿童青少年病人高于成年病人7—8倍之多。至于遗传基因,至今已有多方面研究探讨,但并无定论。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家族聚集倾向十分明显,有17%—46%的病人有情感障碍家族史,为一般人的2—3倍。父母患抑郁障碍,其子女罹患抑郁障碍的几率高达15%—45%。最近Strauss等(2005)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Val66Met多形性变化与儿童期发病的抑郁障碍有关。

(二)大脑生物生理因素

有关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的脑影像学检查或研究很少。少数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病儿脑室较为扩大,视丘的体积缩小,且减少的幅度与注意力以及情感调控困难程度有关。与常人相比较,当双相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进行视空间记忆测试时,其脑神经影像于两侧前扣带回、左侧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壳核及视丘等处呈现明显的较高的活动(Chang等,2004)。对抑郁障碍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大脑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PFC)及扣带回尾部的活性与抑郁得分成正比。精神药物的使用经验也表明,成人抑郁症5一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减弱也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至于双相障碍与钠钾三磷酸腺苷(Na一K一ATP)活性降低的关系,目前认为与躁狂发作有关。

(三)内分泌因素

极少数在儿童青少年病人的研究显示,当胰岛素引发低血糖时,存在抑郁障碍的儿童青少年病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较正常者为低,这种现象甚至持续到疾病缓解以后。但青春期前的抑郁症病儿,无论基线或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其血清皮质醇分泌并无异常。此方面仍有待研究。

(四)心理因素

如同西方研究,失落、习得无助感、自我贬抑、负面与扭曲的认知思考方式及不良的压力处理方式皆常见于抑郁障碍病人,这些心理特质也屡见于患抑郁障碍的儿童青少年身上(Asrnow与Bates,1998)。这些心理特质与抑郁障碍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但会影响病人对负性事件的应对,在抑郁症的诱发与持续上扮演重要角色。台湾地区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倾向与神经质、内向及低社会期望相关。抑郁障碍青少年较非抑郁障碍青少年对生活事件呈现较多的负面认知,也较常以逃避退缩、缓和延迟、伤害性等负性方式应对。也有研究显示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悲哀刺激的注意力较大,且应对反应也较为冲动(Kyte等,2005)。

(五)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压力与抑郁症的关系密不可分,生活压力事件被视为诱发或持续风险因素。抑郁障碍儿童较常人有较高的非其自身可操控的生活压力事件,尤其是女童。抑郁障碍青少年则有较多与其本人相关的生活压力事件。也有报告认为父母的抑郁情绪、严厉或不一致的管教态度,会导致青少年抑郁情绪。儿童时期遭受身心疏忽与虐待,是日后罹患抑郁症的潜在原因之一,创伤经验促使儿童对生活压力事件趋于敏感,即使小小生活事件,也感觉难以掌控。台湾地区的研究发现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压力来源以学业压力为主,其次为来自家庭、经济物质需求及同伴压力。父母高关怀、少过度保护及民主开放的管教态度与子女抑郁倾向呈负相关,而专制、冷漠、批评、过度保护则反之。

三、临床分型与表现

(―)临床分型

临床上常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一10)及美国精神医学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一IV)的分类,两者内容相近,CD一10较注重疾病严重程度,而DSM一IV偏重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这些分类同样被运用于儿童青少年病人。

(1)双相障碍296.xx双相障碍I型

(2)抑郁障碍296.xx重性抑郁障碍

标示早发病或晚发病或具非典型表现双相障碍基本上是指心境情绪上出现持续且显著的起伏波动,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功能。诊断时,病人必需既往曾有或目前正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可能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或以混合状态来表现,也有病人从无抑郁发作或抑郁发作很轻或不显著。DSM一W根据病人是否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而将双相障碍分为I型(bipolarIdisorder)和H型(bipolarITdisorder)。

“I型”指病人既往曾有躁狂发作,尚有不少时间为抑郁发作,躁狂或抑郁的发作之间往往有较长的缓解期,少数个案会出现长期慢性躁狂发作。“T型”为轻躁狂发作加上大部分时间的抑郁发作,发作之间较少明显的缓解。重性抑郁障碍以前称为单相抑郁障碍(unipolardepressivedisorder),病程中只有抑郁发作,并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混合型”指躁狂和抑郁发作同时存在,两者在同一天中迅速转变。除非是轻躁狂发作,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或重性抑郁障碍的每次发作,至少持续2周以上,甚至数月,症状及功能障碍较为严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依严重度及病程,ICD一10及DSM一IV皆将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但无精神病表现以及重度具精神病表现;同时以严重度加上病程分成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或慢性三种状态。

重度的双相情感障碍无论是狂躁还是抑郁发作时,都可能会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DSM一IV将此精神病症状进一步区分为与心境一致(moodcongruent)或不一致(moodincongruent)的精神病性表现。与心境一致的幻听或妄想内容包括躁狂期的夸大、权势、特殊能力或抑郁期的罪恶或自责;与心境不一致性的幻听或妄想包括被害、被控制、思想传播、思想插入、被附身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和妄想。在儿童青少年病人中,与心境不一致的精神病性表现较成人明显,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弱。

环性心境障碍及恶劣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分别对应于双相障碍或重性抑郁障碍,只是严重程度较轻。环性心境障碍以轻度情绪亢奋夹杂情绪低落、恶劣心境障碍以长期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同时其情感异常持续较为短暂,情感正常时段也较短暂,情感的转换快速,极易受生活事件影响,几乎很少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无症状期。对于青少年只要这种异常情感症状起伏长达1年(成人需2年),损害日常生活功能或人际关系,即可加以诊断。恶劣心境障碍往往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时期就发病,较为悲观与负面,有如一种长期的人格,过去被称为“忧郁性人格”或“忧郁性精神官能症”。

(二)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根据DSM一IV,躁狂发作是指情感持续1周以上的高昂、兴奋愉悦或者焦躁,同时伴有其他生理及心理症状,且影响社会心理生活功能。躁狂发作的基本表现如下:

(I)情绪高涨、愉悦、亢奋、昂扬或暴躁,易被激惹(imitability)。

内在驱力明显增加,精力充沛,食欲及性欲增强。

(3)睡眠需求减少。

(4)思考变快,联想多且敏捷,或意念飞跃,思考内容或话题转变快且突兀。

话量变多、好吹嘘、喜争辩,音量大且高亢,严重时呈快速量多,甚至语无伦次。

兴趣及活动量增加,会出现好管闲事、计划多、缺乏组织,喜外出交友、爱打电话、爱上网。

鲁莽行事,如不当批评他人,不当购买物品,开快车,从事过度冒险性的活动,不当社交或性关系随便或过多。

容易冲动,当遇到挫折或被限制时,则易怒,乃至出现暴力攻击行为。

注意力比平日更易分散,无法专注。

(10)自信心大增,出现自夸或狂妄。

(II)妄想、幻听,如夸大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妄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