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07

第107章 睡眠障碍(4)

哌甲酯为中枢兴奋剂,可增强觉醒,对睡眠发作效果好。对睡前幻觉也有效。儿童每次5—1Qmg,每日1—2次。

氯米帕明为三环类抗抑郁剂,可阻滞REM睡眠,对猝倒发作效果明显。儿童少年每次12.5—25mg,每日2—3次。

莫达菲尼(modafinil)—种新型的觉醒促进药物,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激活包含oexin(食物激素)的神经元。据报道,该药物比常规兴奋药物更有效,而且副作用少(Chemelii等,1999)。

2.心理治疗主要对病儿及其家长或教师进行支持性心理咨询,解释本病性质和症状内容,消除焦虑情绪,协助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并应避免参加危险性体育活动,如登高、游泳、驾驶汽车等。

发作性睡病病人通常难以适应其生理性失调,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出现许多问题。相关的精神障碍有重度抑郁症、焦虑症以及药物滥用。心理行为治疗是主要措施,必须鼓励病人遵循规律的就寝与起床时间,应该有计划地开展每日为时20—30分钟的小睡2—3次。在制定学校和工作进度表时,需要把病人的睡眠需求考虑其中。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系指在睡眠中多次出现呼吸暂停、打鼾,以及白天过度嗜睡、人格改变等。可发生于各年龄的儿童,以青少年多见,男孩多于女孩。英国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C)所著《匹克威克外传》中所描述的一个肥胖、嗜睡、打鼾的胖少年乔(oe),可能就是一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故本病又称为Pickwik综合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生理性睡眠呼吸暂停人类呼吸是通过两个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来进行。一种主动的皮质机制在人清醒时发挥作用,同时将呼吸与发声同步化—’另一种不受意志支配的皮质下机制维持睡眠过程中的氧饱和度,当这种不受意志支配的系统在睡眠中失灵时,血液和氧的饱和度便会下降,引起短暂的觉醒,这个唤醒足以使呼吸调控回到主动系统。一旦这种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在觉醒之后停止,个体则会重返睡眠。睡眠中的觉醒多数是一种“微觉醒”,不会被睡眠者觉察到。但是,呼吸暂停、觉醒与重新回到睡眠的顺序将会在晚上重复发生多次。

正常人睡眠时发生短暂呼吸暂停,多在REM睡眠时出现,每晚不超过30次。9—13岁正常儿童每晚睡眠中可有3—30次(平均17—18次)短暂呼吸暂停,每次持续约3秒钟,男性多于女性。有报道本病在低体重儿容易发生,其原因尚不清楚。

2病理性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型胸腹部呼吸运动停止,无口鼻气流,可能是脑干呼吸自动控制系统衰竭所致。

阻塞型因胸内压力变化,虽有膈与胸壁的运动,但口或鼻无气流通过,可能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口肌肉萎陷、衰退、松弛而导致呼吸道机械性梗阻所致,儿童可因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造成梗阻。

混合型实际多数病儿都伴有呼吸道梗塞,有中枢型呼吸衰竭而无呼吸道梗阻是极少数,只不过是某一型占优势而已。

(4)不全阻塞型气流减少,呼吸力量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多次出现口鼻气流受阻,呼吸暂停。短者每次1Q秒,长者1QQ秒以上;轻者每晚发作30—50次,重症数百次,常发生在NREM睡眠第I、H期。由于呼吸道阻塞,病儿发出响亮的打鼾声,是呼吸暂停的明显表现。

由于肺换气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心律失常等症状。重症病人常因心肺功能衰竭而致死。

生长激素的分泌通常在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第W期,如果这种觉醒会对生长激素的分泌造成严重影响时,对一个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会表现出轻微的生长发育停滞。

此外,由于夜眠不好,引起白天过度嗜睡。有些儿童可出现晨起头痛、多动,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智力和执行功能受损等认知方面的改变;少数可有遗尿和性格改变。SangalRB等(1998)应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发现,SAS病人的视觉P300潜伏期延长,表明病人知觉反应迟缓;Valencia一FloresM等(1998)应用Rey言语听觉回忆测验,发现病人的言语听力下降,一定的时间/空间障碍和语言反应迟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每次持续10秒以上,一夜中超过30次,并有粗大鼾声和白日嗜睡,或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一hypopnea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十低通气次数)超过5次/小时,即可诊断本病。

该病需与其他疾病所致嗜睡相鉴别。

(四)治疗

1.消除病因身体肥胖者应减肥;有扁桃体或腺样体增大者可施行手术切除;鼻中隔偏曲或下颌畸形者需采用矫形手术。

2.对症治疗有低氧血症者可间断吸氧;合并感染者要抗炎治疗。个别严重病例可考虑作气管切开。

3.改善环境安静的睡眠环境、新鲜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4.药物治疗可选用三环抗抑郁剂,禁用安眠药。

三、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与环境所允许的睡眠一觉醒节律不同步,病人在该睡眠的时间失眠,该醒的时间嗜睡,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本病多在青春期发作,青少年患病率较高,约为7%;男女之比为10:1。

(―)病因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对睡眠的需求相对增加,尤其需要NREM睡眠第W期。这种需求同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相矛盾,其中包括繁重的学习或社交直到深夜,以致晚上就寝时间推迟,早晨起床时间晚,睡眠生理节律失调,生物钟发生紊乱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

病人睡眠的正常昼夜节律紊乱,在该睡眠时难以入睡,而在应该清醒时嗜睡,难以清醒。一旦入睡,则可保持睡眠没有问题。病人为此产生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学习和工作能力减弱,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三)诊断

ICD一10有关本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1.个体的睡眠一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及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睡眠一觉醒规律不同。

2.在主要睡眠相时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3.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病人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

(四)治疗

1.有报告使用维生素B12或抗抑郁剂治疗本病者。

2.时间疗法让病人每日将睡眠时间提前3小时,直到睡眠一觉醒周期符合大多数人认可的规律为止。

四、青少年失眠失眠(insomnia)是指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醒后不能使人精神振奋或恢复精力。可见于青少年,儿童较少见。失眠若仅持续几天为短暂性失眠;而失眠超过一个月应考虑为慢性失眠。国外资料报道青少年有睡眠障碍者占10%—15%。

(―)病因

1.急、慢性心理应激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父母不和或意外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升学考试失败等均可导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而引起失眠。

2.环境干扰居住环境不良,喧闹嘈杂,温度过冷、过热,长期影响生活及睡眠的规律性。

3.躯体疾病影响一些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失眠。如患有关节痛、牙痛、心悸、气促等而使睡眠不安。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常引起慢性失眠。

4.继发于精神障碍如患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可导致失眠。

5.服用兴奋饮料或药物睡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或服用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哌甲酯(利他林)等药物。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在床上辗转反侧,过分担心失眠后果,许久不能安睡;或睡眠表浅多梦,睡中醒转增多、早醒等。上述情况可表现为任何一种,有时是几种情况共同存在。

失眠可引起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乏力、疲惫、精神不振和注意力涣散等。重者可使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三)诊断

ICD一10中对失眠症的诊断要点为:

1.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于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甚至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四)治疗

1.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引起失眠的诱因,清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以迅速恢复正常睡眠规律。

(1)刺激控制训练旨在帮助病人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从而建立规律的睡眠一觉醒周期。(1)只在想睡时才上床只有在睡眠时才用卧室,而且睡前不看书、报,不看电视若上床15—20分钟后不能入睡,则应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直到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无论夜间睡眠如何,清晨要定时起床;—白天不打盹,不嗑睡。

放松训练可采用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气功和太极拳。

2.药物治疗轻症以心理治疗为主,无需用药。重症可选用氟安定30mg、羟基安定30mg、三唑仑Q.25mg,每晚1次,以解除紧张情绪,延长生理睡眠时间。

(张世吉梁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