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是现代医院中一个重要的诊断科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实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已日益突出,检验工作要应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检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各种样品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检验,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对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临床实验室任务很重,临床及病人对实验室要求很高,实验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才可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加强行政管理必不可少。
(第一节)制度化建设
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分述如下: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科主任是临床检验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2.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与规程,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临床检验工作。有计划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
3.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检验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
4.承担并完成医院交给的有关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
5.检验申请单(含电子申请单)由医师逐项清楚填写,急诊检验应有特殊标志,检验申请单必须有申请医生签名或唯一标识。
6.接收标本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检查申请单,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可拒收。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处理及保管。
7.建立标本采集、运送、签收、核查、保存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检验报告授权制度和审签、发放制度(检验报告双签,急诊报告除外,电子签名有效),建立检验“危急值”处理程序,保障医疗安全。检验科应明确出报告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
8.登记或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审核检验结果,填写检验登记和检验报告单,签名后发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应重复检验,并与临床科室联系。对于超过临床限定范围的生命指标(危急值)的结果,应及时报告临床医护人员。
9.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符合国家规定;定期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分析仪器及相关设备和项目进行校准。
10.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11.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12.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包括生物安全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
14.应征求临床科室对检验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尽可能满足临床诊疗活动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为临床科室提供临床检验信息服务。
二、检验科值班制度
1.检验科根据承担的任务在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如需短暂离开,应在门诊窗口上标识明显标志的去向牌。
3.值班人员负责检查各种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立即处理;如处理有困难,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需的准备工作。如有尚待处理的工作,要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5.值班人员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应立即上报以取得指导和支持,不得回避和推诿。
6.值班人员对门、窗、水、电、气等的安全负有责任。
三、检验科岗位职责
1.生化室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生化室设岗位1,2,3。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负责生化常规检验项目的检验,各台生化分析仪及相关仪器设备室内质控、操作、日常、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以及与岗位2相互审核记录内容。
②岗位2:负责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记录和环境消毒及记录,生化电解质检验项目的检验与岗位1相互审核记录内容。
③岗位3:负责生化杂项检验项目(血气分析、风湿四项等)的检验及生化常规检验标本的编号、离心、标本吸取,填写血气分析的操作、日常、定期维护的相应记录。
2.免疫室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免疫室设岗位1,2。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负责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记录、每日环境消毒及记录,乙肝两对半检验工作及室内质控、酶标仪操作、每日及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与岗位2相互审核记录内容。
②岗位2:负责岗位1之外的其他免疫化学发光检验,及室内质控;3.分子生物室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分子生物室设岗位1,2。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负责分子生物室常规检验,PCR定量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操作、每日及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及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记录,与岗位2相互审核记录内容。
②岗位2:负责分子生物室检验项目的试剂准备工作,与岗位1相互配合,相互审核记录内容。
4.微生物室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微生物室设岗位1,根据情况增加岗位2。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负责微生物常规检验项目的检验,本室仪器的室内质控、操作、日常、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以及环境温湿度、消毒状况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记录,与岗位2相互配合。
②岗位2:负责微生物室培养基的配置、院内感染监测部分标本检验,与岗位1相互配合。
5.临检室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血液临检室设岗位1,2,3。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实验室台面、地面消毒,记录各项记录,临检室血常规、血型鉴定、血沉的检验工作,并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血细胞计数仪的每日及定期维护及填写相应记录,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记录,与岗位2相互审核血型结果。
②岗位2:负责临检室尿液、大便、分泌物的检验工作,并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负责尿液分析仪的每日维护并填写想应的记录,与岗位1相互配合审核血型结果。
③岗位3:负责凝血四项的检测,以及一些临床的急诊项目的检测。
6.科主任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主任岗位1,2(周一至周五)。
(2)岗位职责。
①岗位1:负责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行政管理等,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定期如开科委会,根据院领导要求布置和检查全科各组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岗位2:负责科室排班,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检查科内人员的工作质量,开展新项目;在细菌室负责补充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7.检验科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1)岗位设定:设岗位1,由全检验科人员轮流担任。
(2)岗位职责。负责节假日下午(12:00以后)和夜班期间临检室的各项常规检验、急诊检验工作。保持工作场所和值班室卫生,做好交接班记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事与总值班联系。
8.护工岗位职责。
(1)负责科内清洁卫生工作及后勤勤杂工作。
(2)在检验人员的指导下,担任试管、吸管和各种器材的消毒、清洗和干燥工作。
(3)正常工作日收集病房标本。
(4)分送检验报告单到门诊及各病区。
四、教育培训制度
1.各专业组固定与轮转相结合,副主任技师以上相对固定,主管技师及技师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轮转或调整,在每个组都要熟悉掌握该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同时也应避免过勤的轮转,形成工作人员不稳定和临时的观念。
2.主管技师及以上的人员以参加各种专业学习班,参观性学习,专题讲座,自学国内外“三新”知识;并担负本组低年资人员和进修人员的指导及实习同学的带教工作;参加本科举办的各种讲座和教研室的教学活动。
3.主管技师及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发表1篇省级以上论文;参加本科室及合作科室的科研工作1项;参与本专业开展“三新”工作1项;并制定出个人规划。
4.技师以下人员在轮转中应练好“三基”本领,尽快提高工作能力;尽量多参加各种专业讲座;参加对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参加本专业的“三新”和科研工作;制定个人五年培训计划,在现职任期内早日达到上级职称的条件。
5.对各级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存入个人技术档案,生化、临检、微生物、免疫、凝血均应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按结果计入参加人员的考核和档案。
6.每年派人员参加夜大、研修班等多种模式的学习,2~5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或学习班,不断改进方法学,开展新项目,应用新技术。
7.坚持由科内举办各种辅导讲座,并积极外请专家进行讲座。
8.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外语学习,举办外语讲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外语水平。
9.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撰写论文,交流经验,互补长短,共同提高。
10.全科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时事、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11.根据工作表现、专业需要和科室条件,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或学术交流会。必要时选派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派人员回科后有责任向全科传达、交流学习情况。
12.对进修、实习生要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定期检查、考核。带教老师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进修实习人员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3.科主任应每年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定期检查、考核、总结,促进计划落实。
五、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1.科主任对各专业组(室)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尽快解决。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科质量管理和监督,协助主任进行质量管理。
2.积极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认真的做好每次质评样本。
3.每次接到质评结果后,要认真总结优缺点,找出问题,改进工作。对失控的项目,要特别重视,限期改进达到要求。
4.每天进行室内质控,及时发现失控和漂移现象。
5.各专业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三基”训练,努力做好检验工作,认真审核检验结果。
6.按规定及时完成当天的标本检验工作,不能当天完成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存。
7.对临床或病人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复查,寻找原因,吸取教训,对推诿塞责,造成误诊等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8.结合医院质量检查的同时,定期对各专业组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如人员操作规范化;仪器的完好率、精密度、敏感性;试剂的质量;方法学的评价;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等。
9.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和思想素质,是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有计划的实施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加强技术考核。
六、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制度
1.档案管理范围,包括科室人员业务技术情况、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教育及科研资料、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
2.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写,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3.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
4.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室领导审批。
5.档案资料过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
6.外来人员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
7.上述档案亦可存入计算机,并按上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查阅。
或用加密措施保护档案的安全。
8.人员技术档案内容。
(1)证书或证明材料。
(2)以前工作单位情况。
(3)工作描述。
(4)继续教育及成就的记录。
(5)能力评估。
(6)免疫接种记录。
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检验科主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2.检验科设专人保管高致病性菌种和剧毒试剂,应有两人保管,并建立菌(毒)种使用登记制度。
3.检验科易燃、易爆物品的贮存,应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
4.设在检验科内的普通试剂库房,应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检验科各种设备,如大型仪器、电炉、水浴箱、恒温培养箱、冰箱等,设专人保管。
6.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
7.人人掌握防火知识,能熟练使用灭火器,防止失火事件的发生。
8.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9.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生物安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注意个人安全防护,防止中毒或职业暴露事件发生。
10.值班人员要做好防盗和安全保卫工作。
八、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实验室要求。
(1)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实验室在门口贴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室内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2)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备有存放个人用品的设施。
(3)实验室台面和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4)实验室应备有消毒用品,消毒器材及设备,如各种消毒液,室内紫外灯和可移动紫外灯车,非手触式流水装置,洗眼器,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必要时准备眼罩、眼镜、隔离衣等。
(5)实验室应配备用于医疗废物消毒的设施,如医疗垃圾袋,废液缸,高压蒸汽消毒器等。
(6)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
(7)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8)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9)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
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他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10)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11)应设置洗眼装置。
(12)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3)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并设置纱窗。
(14)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5)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2.安全操作。
(1)工作人员应熟悉生物安全制度、操作方法和消毒技术。
(2)实验室内不得进行饮食、吸烟、化妆、会客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3)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带出实验室;私人和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
(4)工作时应严格按照防护措施进行,如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帽子、鞋套,必要时佩戴眼罩、眼镜,穿隔离衣。
(5)工作中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小心使用尖锐和易破碎物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6)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操作过程中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