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6693400000065

第65章 胸腰椎骨折病(胸腰椎压缩骨折)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老年,多由跌倒摔伤致伤。

(3)腰背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叩击痛敏锐,骨折严重者可呈后突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2.西医诊断:参照《骨折》第1版。

(1)严重的外伤病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砸伤。

(2)胸腰椎损伤后,病人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肌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无力,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3)胸腰段压缩骨折常有后突畸形,有明显压痛,腰背部活动受限。

(4)X线、CT检查示骨折征象。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

症状表现:腰背部疼痛,肿胀,青紫,局部压痛,活动障碍,舌青紫、苔淤,脉弦。

2.营卫不调证

症状表现:腰背部疼痛,肿胀缓解,瘀斑已去,活动受限,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3.气血两虚证

症状表现:腰背部疼痛减轻,局部压痛不著,活动受限,腰背部力弱,舌淡红,苔白,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1.血瘀气滞证

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红元胶囊(院内制剂):主要成分:红花、土鳖虫、三七、自然铜锻、延胡索醋、当归、冰片、大黄。

加减:肝气瘀滞加柴胡,血气虚者加黄芪。

2营卫不调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马骨续筋胶囊(院内制剂):主要成分:土鳖虫、骨碎补、续断、麻黄、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制、自然铜、甜瓜子。

加减:血气亏虚加黄芪、当归,血瘀气滞加三七、苏木。

3.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强筋壮骨。

推荐方药:坚骨胶囊(院内制剂)。主要成分:黄芪、三七、制川乌、制草乌、乳香制、没药制、川芎、红花、胆南星、鳖甲、珍珠粉。

加减:营血不足加当归,筋脉挛缩加伸筋草。

(二)中西医综合治疗

1.治疗原则

发现伤者后,迅速、正确的急救对预后十分重要。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保证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手法或手术使骨折复位。

2.治疗措施

(1)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伤员3日后开始腰背肌锻炼。2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第3个月内可以下地稍许活动,仍以卧床休息为主,3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2)椎体压缩超过1/5的青少年及中年伤者,可用2桌法过仰复位,再给予镇痛剂或局麻后,用2张桌子,1张较另一张高约25—30cm,桌上横放1软枕。伤员俯卧,头端置高桌侧,两大腿放在低桌上。注意胸骨柄和耻骨联合处必须露出,1助手把住伤员两侧腋部,另一人握住双侧小腿,以防止伤员坠落,利用悬垂之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者1手托住髂嵴,另一手扪摸有后突的棘突,观察是否已复位。棘突重新互相靠拢和后突的消失,提示压缩的椎体已复位。复位后即在此位置包石膏背心固定,石膏干硬后即鼓励伤员起床活动。固定时间约3个月。坚持每日作腰背肌锻炼3—4次,每次10—30分钟。逐渐增加。椎体后部有压缩,椎板、关节突有骨折者,不宜用双桌法,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宜用双踝悬吊复位法,因其纵向牵引分力过大,是在纵向牵引的情况下过伸,二双桌法是在过伸的同时可使脊柱后方互相挤压,所以双踝悬吊法对这类骨折较为安全。复位后包石膏背心固定。在炎热或严寒季节,或伤员心、肺、肝、肾功能不良时,不宜选用以上2法。

(3)爆裂型骨折的治疗,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裂型骨折的伤员,经CT证实没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可以采用双踝悬吊复位,因其纵向牵引力较大,比较安全,但需小心谨慎。对有神经症状及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可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前柱压缩、爆裂严重者必要时需前后路同时植骨固定。

(4)Chance骨折需作经前后路复位及内固定手术治疗。

3.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30分钟静点抗生素,术中根据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2次创伤情况选择是否术中追加抗生素。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污染的程度、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等酌情使用。但要避免使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抗生素,同时应注意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4.按摩疗法:采用循经按摩,主要以补法为主。

(五)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急性胸腰椎骨折伴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保守治疗截瘫症状未恢复且逐渐加重者;CT或MRI显示有椎体骨折片突入椎管内;小关节突交锁者;开放性脊柱脊髓损伤;不稳定的新鲜或陈旧脊柱骨折。

2.术前中医参与手段。患者入院即给予红元胶囊(院内制剂)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

3.手术步骤

(1)疼痛伴不稳(椎体后缘完整,不伴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2)有神经损伤:间接间接减压法—后路内固定器械;直接减压法—侧后方减压术+内固定术—前路减压内固定术;(3)无神经损伤伴不稳(椎体高度下降50%,椎管狭窄T11—T2≥35%,L1≥45%,L2以下≥55%;后突畸形,后柱损伤)

4.术后中医参与手段。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马骨续筋胶囊(院内制剂)以接骨续筋,促进骨折愈合。

5.并发症、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主要并发症为术后伤口不愈合、术中失血较多及脊髓、神经损伤,断钉发生几率也在临床存在。处理如下:

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运用各种方法尽量减轻肿胀。

正确的手术入路、保护好软组织血供。

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者及早手术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也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戒烟、控制糖尿病。

力争解剖复位,预防畸形愈合。

断钉,术中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及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长阶段固定或椎弓根钉孔植骨或加用骨水泥。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评价: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截瘫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显效: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

有效:骨折未愈合,疼痛明显缓解,胸腰段外观基本改善,截瘫减轻。

无效:骨折未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截瘫无改善,功能障碍。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参照骨科疾病疗效诊断标准制定。

治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截瘫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显效: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

有效:骨折未愈合,疼痛明显缓解,胸腰段外观基本改善,截瘫减轻。

无效:骨折未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截瘫无改善,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

依据卫生部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依据患者受伤时间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

依据胡永成、邱贵兴等主编骨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制定。

(整理:王景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