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6693400000046

第46章 肺炎喘嗽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萍芬主编。“肺炎喘嗽”章节)制定。

(1)轻症仅有发热咳嗽,喉中痰鸣,重症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初生儿仅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

(2)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罗音。

(3)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儿科诊疗规范》(陈吉庆,吴升华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制定。

(1)症状: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闻及中、细湿罗音。

(2)X线检查: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或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强或降低。

(3)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气喘鼻煽,痰稀白易咯,可见泡沫样痰,或闻喉间痰嘶,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清涕或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声高息涌,胸膈满闷,咽红肿,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面色红赤,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3.痰热闭肺证:发热,有汗,咳嗽,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4.毒热闭肺证:壮热不退,咳嗽剧烈,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气急喘促,喘憋,呼吸困难,鼻翼煽动,胸高胁满,胸膈满闷,张口抬肩,鼻孔干燥,面色红赤,口唇紫绀,涕泪俱无,烦躁不宁或嗜睡,甚至神昏谵语,呛奶,恶心呕吐,口渴引饮,便秘,小便黄少,舌红少津,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数,指纹紫滞。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闭肺证

治法:辛温开肺,止咳化痰。

推荐方药:三拗汤加减。主要成分:麻黄、杏仁、甘草。

加减:恶寒身痛,加桂枝、白芷;咳嗽痰多,加白前、远志;如兼见内热,可加石膏、黄芩。

中成药:小儿咳喘糖浆(院内制剂)。

2.风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成分:银花、连翘、荆芥、竹叶、牛蒡子、薄荷,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芦根、淡豆豉、桔梗。

加减:壮热烦渴,则重用石膏,加知母;喘息痰鸣,加葶苈子、瓜蒌皮、枳壳;咽喉红肿疼痛,加射干、蝉蜕、板蓝根;热重,加大青叶、黄芩、鱼腥草。

中成药:小儿咳喘糖浆(院内制剂)、喜炎平注射液。

3.痰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推荐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主要成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细茶、生姜、葶苈子、大枣。

加减:热重,加栀子、虎杖;伴大便干,加用生大黄或礞石滚痰丸包煎;咳嗽重,加前胡、款冬花;痰多,加鲜竹沥、浙贝母、制胆南星、猴枣散;紫绀,加紫丹参、赤芍;高热惊惕,加紫雪丹;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急,加用牛黄夺命散。

中成药:小儿咳喘糖浆(院内制剂)、喜炎平注射液。

4.毒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推荐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加减:热毒重,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伴便秘腹胀,加生大黄、玄明粉;烦躁不宁,加白芍、钩藤;口干鼻燥、涕泪全无,加生地黄、玄参、麦门冬。

中成药:小儿咳喘糖浆(院内制剂)、喜炎平注射液。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

中药雾化吸入:自配中药“肺舒吸入汤”(主要成分:麻黄、杏仁、银花、连翘、石膏、黄芩、海浮石、地龙、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甘草等),熬汤去渣取汁,待药液凉后,每次取30ml——50ml中药加入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收。

2.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明显好转。

3.有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

4.无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他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

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的改善情况。

2.体征:肺部罗音改善情况。

3.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的吸收情况。

(整理:林德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