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阴道由松变紧,阴道腔由大变小,3周后阴道皱襞重现。产褥期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至孕前状态。产时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天内自行消退,处女膜因分娩时裂伤,仅留黏膜残痕,称处女膜痕。产后大阴唇不再完全覆盖阴道口,致阴道口暴露于外阴部,多产妇更为明显。
产时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过度扩张而失去弹力,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撕裂。虽能逐渐恢复,但极少能恢复原状。如能坚持产后运动,盆底肌肉弹力有望恢复到接近孕前状态。如盆底肌肉及其筋膜有严重撕裂,未经修补,或产褥期内过早劳动,可导致产后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
(二)乳房的变化
产褥期乳房的变化主要是泌乳。产后垂体分泌泌乳素,加之婴儿吸吮,乳腺分泌增多。哺乳有利于母体生殖器官及有关器官组织得以更快的恢复。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含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产后7—14天内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乳糖含量增加;产后14天以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母乳含大量免疫抗体,如SIgA,经新生儿摄人后,存胃肠道内不被胃酸及消化酶的破坏,大部分黏附于胃肠道黏膜,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肠道感染者甚少。但多数药物可经母血渗人乳汁中,故产妇于哺乳期用药时,应考虑药物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产后由于胎盘循环停止,组织间液回收,血容量在产后最初3日增加15%—25%,心脏负担加重,故心脏病患者在产后24小时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血液高凝状态在产后早期仍存在,应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静脉血栓,产后23周内降至正常。
(四)消化系统变化
产后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易便秘。此时应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五)泌尿系统变化
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经肾排出,产后最初数日尿量增多。这时需特别注意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水肿、充血、肌张力减低、膀胱敏感性差、会阴伤口疼痛等引起的残余尿增加、尿潴留。因此,在产程中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助产手术前导尿,产后2小时内排尿。
(六)内分泌系统变化
分娩后,肾上腺素(E)、黄体酮(P)、胎盘升乳素骤降。哺乳产妇泌乳素于产后数日降至60g/L,不哺乳产妇降至20g/L。不哺乳产妇610周月经复潮,哺乳产妇推迟或一直不来。不哺乳产妇产后10周排卵,而哺乳产妇可能推迟至16个月。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二、产褥期保健
分娩虽是妊娠的结束,但产褥期仍是围产保健的重要一环。分娩给产妇在精力和体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消耗,抵抗力也有所减弱,若再加上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会更差,容易引起产褥期感染,影响正常恢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必须做好产褥期保健。
1.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产耨期的最初2小时,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因为这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如有产后出血等情况发生,应迅速通知医师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
2.产褥期卫生指导
为了预防感染和有利于康复,居住环境应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室内理想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50%—60%;可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产妇和婴儿要避开窗口,并防止过多的探视。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特别要保持外阴部清洁。产后早下床活动,多喝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畅通。不要憋尿,以免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3.保护乳房
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在母婴接触的同时,婴儿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每次哺乳都要吸吮干净。一旦发现乳头破裂,应在哺乳间隔时暴露乳头。哺乳结束时,存乳头上留一滴奶,以促进破裂皮肤的愈合。产后3—4天,乳房嘭胀、变硬、疼痛、发热等,应将乳房托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热毛巾敷,轻轻按摩,直至乳房变软,腺管通畅为止。乳头平、凹陷,可用手或负压吸引器经常往外牵拉。
4.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营养品,哺乳能促进子宫的复旧和正常体型的恢复,因此要提倡母乳喂养。虽在孕期已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教育,但在产褥期内仍需不断地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的重点:应做到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哺乳姿势要正确,乳晕含进乳儿口内,乳房不要阻碍婴儿鼻孔;哺乳后将婴儿立起抱好,轻拍后背,以防胃中胀气。
5.心理保健,防治产后心理障碍
产妇中50%—70%会发生郁闷,表现为从开始分娩至产褥期7天内,出现一过性哭泣或忧郁状态,产妇往往仅因一时激动便可泪流不止,但病程较短暂,一般24小时内可恢复如常。抑郁的原因一般与婴儿或丈大有关,自责自罪,甚至有自杀企图或他杀念头。产妇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发生改变、性激素比例重新调配以及家庭关系、家庭环境等因素都可能有关。因此,做好产褥期产妇的心理适应工作及保健是非常必要的。可在孕晚期用心理评定量表测试产妇的抑郁状态,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妇女,特别是孕晚期易激惹、情绪不稳定表现明显者实施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首先应向孕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的过程,并教会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孕妇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心理。根据孕妇的个性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家庭尤其是丈夫的关爱和协调作用最为重要,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努力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产后不仅要给产妇补充营养和充分休息,还要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怀,以促使其早日康复。
6.注意饮食营养
产褥期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汤汁为主,以利于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主食不应过于精细,应粗细粮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粗纤维的食物。不宜饮酒或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
7.适度休息与活动
产后卧床休息24小时可以起床活动,并逐渐加大活动量或做产褥保健操,以促进子宫复旧、腹部及骨盆肌肉张力恢复、增进食欲,对防止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有重要作用。
8.产后访视和健康检查
产妇在产后28天和42天,应带婴儿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如在产褥期发生产褥感染、破伤风、晚期产后出血、产褥中暑、产后抑郁症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可延误病情。
9.性生活与计划生育
为了产妇的身心健康,产后2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以免发生产褥期感染。不论是否哺乳,只要开始恢复性生活后,就应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因产后妇女卵巢恢复排卵功能是在月经来潮之前,所以同房时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很容易怀孕,而此时子宫充血、柔软,一旦做人工流产,极易造成子宫穿孔。如产后哺乳,应选用避孕工具;不哺乳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进行避孕。
(第五节)孕产期口腔保健
许多妇女怀孕后都很重视自我保健,包括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做些安全的体育锻炼、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不吸烟,不喝酒等,但准妈妈们的口腔健康常常被她们自己和家人所忽视,总觉得与其他疾病比起来,口腔里的“小问题”不会带来大麻烦。然而,在我国卫生部颁发的《2004—2010年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中口腔保健具体目标第1条内容便是农村孕妇接受口腔护理培训率为50,城市孕妇为80%。2005年全国爱牙日的主题为孕妇口腔保健(oral health care during pregnancy),其中心口号为关注孕妇口腔健康(care formaternal orahealth),为什么把关注孕妇口腔保健提高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呢,这是因为维护孕产期妇女的口腔健康可增进妇女及其孩子的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对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影响巨大。
孕产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
(一)躺病发生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龋病是孕产妇容易罹患的口腔疾病。妇女在妊娠期间牙齿容易发生龋病,且妊娠后期孕妇的患龋率增高,多产妇的龋病程度较重。这一系列现象使人们普遍认为妊娠会使龋齿增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失去一颗牙齿”成为孕产妇关心的问题。在一项对无牙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失牙比例高的女性中多数认为怀孕生子导致龋病为失牙的主要原因。但现有的研究表明,妊娠不会改变个体对龋病的易患性,提示孕妇龋病好发的直接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
对孕期妇女容易发生龋病的原因还存在另一种错误认识,即不少母亲相信发育中的胎儿从母体的牙齿中吸收钙质,使母亲牙齿的钙质减少,导致其对龋病的易患。实际上,胎儿所需的钙是由母亲摄入的食物提供的。实验证明,当饮食中摄取的钙不能维持血钙浓度时,母体骨骼中储备的钙就会转移人血,而其牙齿中的无机物无任何改变。
妊娠的母体处于特殊的生理变化中,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口腔环境不洁,并影响着孕产妇龋病的发生发展。由于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存在代谢与内分泌的改变,孕妇进餐次数和餐间零食次数增多,并可能出现偏好甜酸食物等,但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妇女口腔内产酸菌数量升高,菌斑内产酸量大。妊娠早期的呕吐等也使口腔环境PH值有所下降。口腔软组织因激素影响敏感度增高而容易发生炎症,增大了孕产期妇女保持口腔清洁的难度。有孕妇因局部组织的敏感或日常生活不规律而放松甚至中断刷牙,加之对口腔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妊娠期间存在流产可能的担忧,使这些孕妇不愿进行口腔治疗。上述细菌、食物和宿主方面的变化均有利于龋病的发生。预防龋病发生和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龋病治疗直接关系到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和胎儿的安全。
妊娠期妇女龋病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预防龋病发生为重点,及早发现病变。龋病若没有得到及早的治疗,在妊娠期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及激素改变后,妇女的口腔卫生难以保证,产酸菌明显增多,龋病很快发展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症,不仅增加孕产妇的痛苦,还让孕产妇处于不用药无法控制疾病,用药又担心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两难境地。而且,口腔是人体营养摄人的重要器官,龋病可以影响咀嚼和吞咽,从而妨碍营养的摄人、消化和吸收,直接影响到妊娠期及产期妇女的全身健康,间接影响到胎儿及婴儿的生命质量。所以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定期的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妊娠前期及妊娠期的口腔检查与治疗使母体全身健康不受口腔疾病的影响,保障营养摄人及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在怀孕前6个月进行1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彻底治疗口腔中的龋齿。如果在妊娠期发生龋病,则应选择母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妊娠中期进行治疗,避免因剧烈牙痛而诱发流产和早产。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避免精神紧张可能对胎儿的不利影响。检查龋坏牙齿时使用X线片应慎重,妊娠早期和中期不宜作X线检查,妊娠后期可在良好防护下拍摄X线片。
(二)牙龈炎发生的特点及治疗
妊娠期妇女容易罹患有特定症状的牙龈炎,国外有调查报道36%—100%的怀孕妇女可患牙龈炎。患者一般在妊娠前即有程度不一的龈缘炎,从妊娠2一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牙龈炎大部分消退至妊娠前水平。
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vitis)可发生于全口牙龈或个别牙龈,以牙间乳头处最为明显,前牙区重于后牙区。其主要特点为牙龈鲜红或暗红,极度松软光亮,轻触之即极易出血,有时甚至自发出血,常为患者就诊时的主诉症状。一般无疼痛,但重症者牙龈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疼痛。牙齿可出现松动,龈沟加深。
妊娠期龈炎的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多血管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炎症。牙龈上皮增生水肿,钉突增长,上皮内有炎症细胞移出,表面可有溃疡。结缔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妊娠时体内的女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而牙龈是女性激素的重要靶器官,有研究认为雌性激素,尤其是黄体酮水平的增高可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狱血,炎症细胞和渗出增加,牙周局部的酶活性升高,牙龈结缔组织松懈,凝血不全,是引起妊娠期妇女出现牙龈炎的原因。另有研究指出内分泌的改变使组织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牙龈对菌斑的反应变化而出现炎症。近来对牙周厌氧菌的研究发现,妊娠期妇女体内的孕酮与萘酿的结构相似,可能为中间普氏菌生长提供营养,使该菌的数量在菌斑中达到可致病的高度,从而引起牙龈炎的发生。
妊娠期牙龈的病变局限在个别牙间乳头,呈瘤样生长,称妊娠瘤(pregnancytumor),实际并非肿瘤,组织学表现为明显的毛细血管增生,其程度超过了一般牙龈对慢性刺激的反应,致使乳头肥大,以下前牙唇面乳头较为多见,也可在颊、舌侧乳头同时发生。据报告在孕妇中发生率为1.8%.5%。通常开始于妊娠第3个月,迅速增大。牙龈颜色鲜红光亮或暗紫色,质地松软或略带韧性,表面上皮薄而呈半透明状,极易出血。牙间乳头常呈扁圆形肥大,向两侧扩展,可有蒂或无蒂,一般不痛。有的病例在肥大的龈缘处呈小分叶状,或出现溃疡和纤维素渗出。严重病例可因巨大的妊娠瘤而妨碍进食。分娩后,妊娠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除去局部刺激物才能使病变完全消失。
有学者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菌斑控制和牙周保健后观察到只有少数妇女患牙龈炎,对已有炎症改变的部位仔细、轻巧地除去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彻底清除牙石、菌斑、不良修复体,同时进行细致的口腔健康教育,牙龈的大部分炎症和肥大能明显减退或消失。这一结果表明妊娠并不一定引起牙龈炎,提示口腔卫生状况对该病的影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