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16685700000009

第9章 培养与调适——尊重自己,健康成长(3)

四是心理分析法。心理分析法,即有自卑感的人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其要点是在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经分析找出导致自卑的深层原因。经过心理分析,让求助者领悟到,一个人之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

以上是克服自卑心理的主要方法,各人情况不同,采用的调适方法也应各有侧重。要真正克服自卑,不仅要懂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积极行动,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能步步向前,最终达到预定的目的地。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是生活的强者,对于一时的挫折可以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发愤努力、拼搏进取、克服困难,最终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强者的形象是不难的。

保持理性:把握自尊的弹性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这话指出了人的脸面的重要性。所谓脸面,不过是人的自尊心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心理学认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尊严不容冒犯。

自尊心和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自尊是人天性使然。在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强弱程度因人而异。

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把面子看得高于一切,脸皮很薄,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过分敏感;只要稍有一点儿冒犯,哪怕是开个玩笑就受不了,常常失去理智,要么火冒三丈进行反击,要么拂袖而去从此结仇。这样的人很难获得交际成功,其结果只能是心理承受力越来越脆弱。

相反,有的人脸皮太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厚颜无耻,不惜出卖个人尊严,即使受到羞辱,脸也不变颜色,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这种人在交际过程中也许可以成功一时,但最后是要遭到人唾弃的。表现在自尊心上的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不利于自己良好形象的树立。

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脸皮太薄可能是主要问题,这是影响他们开拓交际圈的主要心理障碍。初涉世事,必然会遇到很多不曾遇到的新问题,面对复杂情况,如果自尊心缺乏一定的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如此看来,为人处世若无自尊,脸皮太厚,不行;反过来,自尊过盛,脸皮太薄,也不好。正确的原则是:从交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把握好自尊心的这个“度”。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课间活动开始了,我班轮到在走廊上做操,一群孩子在走廊上叽叽嘎嘎地讲话,整个群龙无首的样子,体育委员则在教室后门,对班上一个办黑板报的女同学大声嚷嚷着什么。我看见了,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大声地呵斥了体育委员几句“你怎么不顾及大多数的同学,你应该到前面去整队,组织同学呀,去招呼一个同学,因小失大!”

体育委员是个自尊心特强的女生,顿时眼圈就红了,带着哭腔赌气整完了队,做完操,回到教室,只见她气呼呼地回到座位上,使劲一拍钢笔,钢笔里的墨水顿时溅了自己一身,手臂上也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个孩子平时表现很优秀,自尊心特强,容不得老师、家长的半点批评。

此时,她的反常表现也在同学们的视线内,如果不及时帮助这个孩子,势必会给其他学生造成一个反面的榜样,现在的独生子女本来就不好教育,话怕说重了,批评也怕过火了。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当今独生子女的普遍毛病,长大后,他们怎么能经受生活中的风雨呢?

面对学生们疑惑的目光,我知道,我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于是,我马上组织同学们安静下来,把这个气冲冲的体育委员叫到了讲台上。

我擦去她眼角的泪水,温和地说:“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流泪?告诉大家你的心里话,好吗?”

体育委员哽咽地说:“我就是觉得心里委屈。”我说:“你现在听听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好吗?”“我认为李超太小题大做了。”“虽然你成绩优秀,可人无完人,接受批评应该虚心点,不应该跟老师赌气。”“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挨这点批评都受不了,那我妈妈经常批评我,我还不哭死才怪呢!”“你应该坚强点,不要有一颗玻璃心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看见她渐渐平静下来。下午,我又联系了她的妈妈,跟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后,她妈妈也教育了她。

后来,体育委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妈妈也意识到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能只夸奖。批评后,也不能纵容她的无理。

这个女孩是班里的班干部,可是因为“脸皮太薄”,自尊心过强,仅仅因为老师的两句批评,就受不了,可见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问题的,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位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在文艺晚会上独唱时走调,引发大笑,回到家里竟自杀;某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管教过严,考试成绩不好,自尊心受到伤害等就离家出走或自残,甚至用自杀等极端方式解决……这些事例都说明,我们有些青少年没有把握好自尊心的弹性,没有掌握好度的问题。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我们最常见的问题:同学之间开玩笑。这虽然是个小事情,但却往往引发一些不愉快。也许别人只不过是随口开玩笑,可是我们却觉得受到了侮辱,怎么办?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需要我们注意:

打铁先要自身硬,先从自身找原因。

团结大多数同学,学会包容很重要。与同学们关系融洽了,绝大多数同学就会支持你,尊重你,个别素质差的同学也会尊重你,也不敢侮辱你。

互相尊重不可忽视。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叫同学的绰号,不轻易给同学戴“帽子”,不说同学“素质差”、“没教养”、“小流氓”,等等。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要端正,讲文明礼貌,热爱学习,遵守纪律,等等。

另外,分清是玩笑,还是恶意攻击。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习惯了,说话、嬉戏、打闹,很可能不拘小节、随心所欲。无意中的一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无意中的一个动作,有失分寸,有失场合,可能会触动同学深藏内心的敏感处,可能会伤及同学的自尊心。这是无意所为,一笑而过,大可不必在意。

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爱开玩笑,会开玩笑。有的同学文质彬彬,性格内敛,不善玩笑。但都是年轻人,都是小朋友,都有高兴、快乐、游戏、玩笑的欲望,稍有不当或过失,以原谅为好。

如果太失分寸,有意恶搞,经常拿别人的短处取笑,把别人的缺点或失误爆料,侮辱别人、攻击别人,那就需要私下交谈,或请要好的同学从中调解,奉劝其尊重同学、爱护同学、帮助同学,而不是取笑同学和侮辱同学。

在个别交谈不起作用时,就要汇报老师或家长,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如果再严重,发展到人身攻击,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隐私权,造成了危害,还可寻求法律救助。不过同学之间,多以玩笑居多,一般不会发展到那么严重的程度,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与同学私下交谈,即可了结。不必兴师动众,造成更大的影响。

以上的这些选择,是不是让你的自尊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另外,在交往中,要把握自尊心的弹性,还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从思想上认识,认清自尊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凡过于自尊的人,总把自尊看得很重,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因此,我们应把看问题的立足点变一下,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面子,还要看到比这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学习、工作、友谊,等等。如果遇事我们多想想这些,那脸面就会找到其合适的位置。

另外,还应坚持把实现交际的宗旨看得高于自尊,让自尊服从交际的需要。有了这种思想,对自尊就有了自控力,即使受到了刺激也不至于脸红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办不成事不罢休的姿态。懂得了自尊与交际目标的关系,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理智,就能在交际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二是在交际过程中,要审时度势,准确地把握自尊的弹性,追求最佳效果。在两种情况下你要特别注意。

首先,当你受到冷遇时。有时候,你出现在交际场上,可能被当成不速之客,坐了冷板凳,你的自尊心面临着挑战,但是千万别发作。这时,你不妨多想一想你的职责,为了完成任务,迅速加大自尊的承受力度。

其实,在陌生人之间,给予冷遇是常有的事。如果你太敏感并与他人计较,交际八成不会成功。你可以假设对方的冷遇不是成心的,也不必在意,你的心理就不会过分倾斜。才能继续和对手周旋,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比如,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篇小说,他信心十足地进到编辑部,一个编辑看后直摇头,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这写的是什么?连句子都不通,哪儿像小说!”

从编辑部回来后,青年没有泄气,反而更加奋发,坚持写完又厚着脸皮去找这个编辑,真是不打不相识,这次编辑态度发生了变化,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后来小说发表了,他和编辑还交了朋友。

其次,当你受到批评时。有些人害怕批评,一听到批评,自尊心就受不了,特别是当众批评与日俱增更是令人难为情。此时对批评要能够正确理解,不要把批评当成是别人有意整自己,而应看成是为了自己好,采取承认的态度,如说:“你批评得对,我以后注意”,“这件事我没有办好,对不起,我马上改正。”这样的态度,不但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改变对方的看法,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最后,要指出的是,脸皮不妨“厚”一点儿,这并不是不要个人的尊严,而是说要把握适当的度,当然,在一些特定的问题上、特定的场合中,为了维护尊严,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至于有人极力维护的自尊,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所以,要对自尊心进行分析,要维护真正的积极的自尊,不要维护虚伪的消极的自尊。这样,当我们出现在社交场上,才能恰当地把握自尊的弹性,成为交际的强者。

相信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之人

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是因为它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浪花之所以能拍击礁石,是因为它有战胜恐惧的勇气;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有克服困难的毅力。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在他科学研究过程中,面对困难他从不低头,以坚强的毅力顽强攻关,终于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如果没有克服重重困难的毅力,他怎么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殊荣呢?

自信是能够战胜挫折的勇气。马克·吐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19世纪有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自信的力量是伟大的,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在美国,专门研究智力的人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在学校10000名学生里面抽出20名学生来,然后召集所有的人集中在操场上,校长宣布这是我们国家最顶尖的专门研究天才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测试和研究后,发现在我们学校有20名天才。校长把名单公布了出来。

然后这20名学生站出来了,让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他们。这20名学生当然很激动,很兴奋,“哇,我们是天才,而且是测试出来的。”

20年后,这些人都长大了,这20名当时被称为天才的人究竟怎么样了?最后发现,这20名天才他们有的成为顶尖的企业家,有的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成为最优秀的职业人士,有的人成为行业专家。

无论他们在什么领域,都不负众望,表现出超出一般人的业绩,在这10000名同学当中成为最卓越的人群,因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说:“我是天才”。

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并不是真的经过专业测试筛选出来的。既然没有真正的测试,最后结果怎么会都真成了天才呢?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就是天才。

相信自己是天才,真的就成了天才,这就是自信的伟大力量。当然,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谁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因一时受挫,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保持头脑清晰、面对现实、勇敢面对、不要逃避。冷静地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分析一下是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或是由于外来因素而引起的,还是两者皆有。假如是自身因素的话,那么自己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以后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呢?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急于去追究责任或是责怪自己,而应该想想事情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呢?要是有的话,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损失或伤痛减到最低呢?应该怎样做自己才会感觉好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