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16685700000005

第5章 知耻与自尊——了解自我,认识自尊(4)

在第二年的健康查体中,医生惊奇地发现,他竟然又开始长个儿了。虽然对他来说想达到正常身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重要的是,他正在恢复健康,正在获得成功,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来,没有哪个人再嘲笑他、戏弄他了。恰恰相反,他们欢呼着冲上去请他签名。他在滑冰场上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观众如痴如狂。他已经退役了,但他仍然是冬季运动中受人尊重的教练、顾问和评论员。他就是身高只有1.59米的奥运滑冰冠军:斯科特·汉密尔顿。他的成功源于心里深深埋下的自尊。

自尊是人的底线,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因为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自尊是一种力量,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自尊,没有自尊有了金钱也会失去,有了自尊也就有了自强不息的动力,任何财富都是可以创造的。

自尊是一种高尚,因为自尊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尊重自己的人同样也能够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

可以这样说,正是有了自尊,我们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正是有了自尊,我们才有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正如歌曲《尊严》里唱的:

决定向前,就决不后退,拥有梦想要展翅高飞。一心去追寻,自由的美,我要自由的美。我要奔向那旷野,禁锢的自由将要幻灭,拥抱拯救的坚决。投入无边的黑夜,胸中澎湃的血液,在身体里流出尊严……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在自尊的激励下,一起唱着歌曲,迎接我们胜利的曙光吧!

快乐幸福:自尊是获取快乐的源泉

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尊是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的。自尊是属于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它源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它会带给我们快乐的感受。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这些都会带给人持久并且富有意义的快乐。相反,低自尊的人比较容易感到无助、焦虑、自卑、不快乐。

一个初二小姑娘这样在自己作文中写道:“进入中学一年多了,我从童年步入了少年,我的心理明显变化,我开始注意我的举止言行,也开始修饰自己的容貌,我更加知道了学习成绩不好,会让人看不起。深深感觉到:得到别人的赞赏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没有自尊的人活得真不快活。”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因为互相尊重而快乐的故事吧。

儿子这些天显得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经过小区门口时,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

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啊!原来保安是在问候他。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仓促地向保安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他几乎是逃开的,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的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如果是那名保安,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的脸上,也早已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这不能怪他们,谁能忍受自己的问候,像哈出的一口气一样,无声无息啊!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经过小区门口,那名值班的保安问候儿子和我:“你们好!”儿子看看我,又看看他,自豪地问候他:“你好!”

儿子一脸灿烂,我注意到那个保安的脸上,也红光满面。我想,我的儿子和他的保安朋友,都是因为受到尊重,而无比快乐吧!

自尊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并且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赞扬时,就会感到分外高兴,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注意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自尊心,不断挖掘自己的价值,生活就会更加富有意义,生命就会更加精彩。试想在某方面获得优异的成绩,当有人采访你时,你那种自信和热情一定会溢于言表吧!

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是常常得到他人认可与欣赏的。如果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和缺陷,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和感动。

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进一步的努力,找到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啊!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若找到了原因,就会奋起直追,会向自己宣战,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超越自我定下的目标,会让别人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我们……知耻才能获得自尊。今天你感到成绩不好,让你在同学面前难为情,抬不起头;在父母面前,因辜负了他们的厚望而觉得很惭愧,很内疚。你就会奋起直追,超越自己,超越别人。从而树立自尊。自尊始于知耻,有了羞耻心,人才能节制自己往日虚度年华的行为,有尊严地生活着。

自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要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找到自己突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要有正确的方向,应当懂得把个人的自尊上升为集体、民族、国家的尊严高度。

让我们在短暂的青春岁月中,“发现自尊,展现自尊”吧!让我们大家在一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的歌声中彼此祝愿,让我们都能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出风雨,看见彩虹!让我们相互激励,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努力,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赢得快乐的自尊,珍惜无价的自尊吧!

心灵感受: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

你对自己感觉怎样呢?你喜欢自己的外表吗?你满足自己现在的成绩吗?你对自己的个性有怎样的看法呢?你对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满意吗?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涉及你的自尊,它反映的是你对自己的现状和价值的主观评价。

一般来说,从两三岁开始,儿童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欢的活动,如“我是个男孩”、“我两岁半了”,等等。到了三四岁时,儿童能够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于是便出现了自尊的萌芽,如“我长得漂亮”、“我是个懂事的孩子”,等等。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与这三个方面相对应,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又有区别,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如“我是个中学生”等,而自尊则在这种描述的基础上还带有评价和情绪情感色彩,如“我是个优秀的中学生”,等等。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的自我评价和体验,很大部分都来自外部,年龄越小就越明显。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成人,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评价有反应了,这种反应日积月累会成为孩子日后解决问题的动力或障碍,这就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获得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反,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对集体生活不适应相联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一天下午,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