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16685700000027

第27章 博爱与奉献——奉献爱心,关爱他人(1)

关心他人:一份心意一份爱

青少年朋友,你知道吗?爱心不仅包括对我们自己的关爱,还应该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因为,关爱是相互的,只有学会关心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

关心是一种付出,更是付出后的收获;关心是一种奉献,更是奉献后的喜悦。关心他人是一种真挚的行为,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幸福。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来看一个关心他人的故事吧。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毛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

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给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数年之后,那位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这时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

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施以爱心,不图回报。这个女孩做到了,因此她不仅让小男孩得到了一杯牛奶,更让小男孩得到了一份永恒的关爱。这份关爱在传递,传递给了所有病人,也包括她自己。

其实,互相关心并不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朝阳出来了,云彩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小鸟鸣唱,蟋蟀为它伴奏……天地间的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有用爱来编织才能天长地久,如果你留意,你就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生活在周围人的关爱之中,你是不是也产生了关心他人的想法呢?

早晨,妈妈有些发烧,你悄悄地把药品放在她的枕边;路上,有小孩跌到,你轻轻地把他扶起来;课后,同学们满头大汗,你悄悄地递上一张面巾纸……关爱他人,就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某天,你发现同学闷闷不乐,就主动陪他散步,跟他聊天,驱除他心中的烦闷和迷惑……关心他人,就得从小处做起。

学会关心别人吧,它会使你在人群中不被孤立,不被排斥,永远得到别人的关爱。你遇到了麻烦,正当焦头烂额之际,就会有许多人出现在你面前,帮你解决问题。当你向他们道谢的时候,他们会说:“没什么,你不是也帮过我们吗?”

学会关心别人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到处充满阳光,充满欢笑。那些被你关心过的人,大多成了你的朋友。朋友之间,谈笑嬉戏,互相吐露心声,互相憧憬未来,快乐幸福共同分享,烦恼苦闷一起分担,大家一起品味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关爱是人生中温暖的春风,送心灵远航;关爱是人生中皎洁的月光,伴着人们走向远方;关爱是人生中重要的元素,让人们的精神拥有无尽的力量。

人世间,沧海桑田,高山有崩塌的时候,河流有干涸的时候,唯有关爱,超然于一切事物之上,永远永远……青少年朋友,现在让我们唱起《让爱满天下》这首歌,并开始学会关心别人吧。

你伸出温暖的手,我说着贴心的话。齐心协力肩并肩,共建和谐幸福家。让爱传天下,困难都不怕。温暖每一个心灵,平安你我他。

……你离开温馨的家,我捧出关爱的心。万众一心渡难关,建设强盛大中华。让爱传天下,困难都不怕……理解万岁:用爱搭起心的桥梁青少年朋友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但也要学会理解别人。理解就像一座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理解就像一盏明灯,驱走我们心中的阴影。

如果少了理解,我们就少了太阳,因为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少不了理解的“催化”。有位哲人曾说过:善于理解别人的人,发现世界上到处都是一扇扇门;不善于理解别人的人,发现世界上到处都是一堵堵墙。

理解是对别人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默契的一种升华。或许我们做不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宏,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诚、恳切和充满爱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温暖;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感动;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美好。

可是,我们却往往因为各种不必要的原因,忘记了理解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青少年朋友,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理解的故事吧。

那天,阴雨绵绵,也许心情也和天气一样吧!一个人在家,无聊得很,直到晚上吃饭时,才和父母说上几句话,结果没想到,聊不上几句话,就因为分歧大吵了起来。

一气之下,我夺门而出。一路狂奔,内心不知道在想什么,也许是愤怒和恨吧,脑子一片空白。我真恨自己也恨父母,心里面非常矛盾!

不知不觉地,跑得很远了。过了会儿,肚子饿了,一摸口袋没带钱,怎么办?无能为力。

一个人在马路上游荡,反正不想回去。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摆小馄饨摊的。肚子是真饿啊!可惜没钱。挣扎和徘徊,真希望那位摊主老阿姨能免费送一碗充充饥也好!可惜哪有这种好事。

扭头正准备走,那位阿姨叫住了我,说:小伙子,看样子你肚子饿了吧!想吃小馄饨吗?坐下来吃吧……我说我没带钱,她说:“没关系,一碗小馄饨算我送你吃的。”

我心里暗想,哪有这么好的事,可是还是不由自主坐下了。

肚子真是饿了,馄饨刚端上来我就全吞下肚了。我一下子感觉好温暖。虽然还没吃饱,不过我真的很感激她。

她看我一脸的疲惫,问我说:“怎么回事啊?年纪轻轻的看上去像个老头子一样愁眉苦脸的?”

我说:“我和我的父母不和,吵架了,不想和他们再待一块儿了,有代沟。”

听完我讲的,她若有所思。我说:“谢谢您,钱我会给你补上的!”刚准备走,她却说了一句我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忘了的话:“小伙子,我们素不相识,我就免费给你下了碗馄饨吃,你真的很感激我对不?那么你的父母养育你这么大,烧了多少顿饭给你吃,你有感激过他们吗?”

是啊!父母养育你这么大,烧了多少顿饭给你吃,你有感激过他们吗?父母的辛苦操劳你理解了吗?你是否曾因为妈妈的一句严厉批评摔门而去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哪位母亲不关爱自己的子女?见微知著,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丝丝爱意。然而我们却往往看不见这心酸的泪,看不见这关爱的心。

理解是风,吹散战争后曾经硝烟弥漫的纱幕;理解是雨,点点滴在阴霾笼罩的心灵上,洗去尘埃。理解就像品茶,品出了苦尽甘来的香甜;理解就像一团火,将冰冷已久的心灵一点一点地融化。

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而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理解和帮助,但我们只想到自己需要理解,而有没有更多地考虑别人也需要理解。

当我们理解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们只有去理解别人,才会得到别人更多的理解。当我们都能相互理解时,世界就将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只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就能理解许多自认为错误的举动,就能抚慰许多受伤的心……学会理解,并不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立场,掩埋了自己的自尊;而不学会理解,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出卖了自己灵魂!

理解亲情,让我们学会感恩与回报。亲情是我们面世的第一份感情,深厚而浓郁,倾尽了父母的一生,也蕴涵了手足的同心。

爱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或含蓄,或直接,或温柔,或激烈,别用我们的不理解去大意地伤害、也别让我们的偏执去无端误解,请理解亲情的无私与博大,学会在点滴中去感动,继而感恩,只有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时候,我们才会用更深的爱去回报。

理解友情,让我们执着于感动与拥有。友情是我们人生里的一面帆,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盏灯,是生活历程里长久的一种快乐,也是坦途坎坷中融合的一种温暖。

理解笑容里的坦诚,理解问候里的关切,用宽容去包容疏忽,用热情去化解矛盾,感动与平时生活一路相伴,领略互勉互助里的一生拥有。

因此,请理解忙碌之后的满身疲惫,请理解等待之中的漫长寂寞,请理解唠叨里隐藏的关爱,请理解平实里蕴含的真理。理解多了,抱怨少了,伤害少了,爱也就浓了。

青少年朋友们,敞开你的心扉,让自己去理解别人,也让别人来理解自己吧!

感恩社会: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宁

和谐,有人就文字结构对此二字作出颇为形象的诠释:和,从禾从口,意即人人有饭吃;谐,从言从皆,就是个个可发言。由此观之,和谐社会便是人人有饭吃,人人可说话的友爱社会。

这种以高度现代文明为特征的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具备感恩意识。因为不懂感恩,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何来社会和谐呢?由此可见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来看一个懂得感恩的小女孩的故事吧。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儿,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依娃,赶快去!”

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一朵花,一个世界;一滴泪,一个天堂”。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处处都藏着值得我们感恩的地方,感恩往往是转化成了一个个自发的充满爱意的行为,播撒在每个平凡而实在的日子里。

如果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沉淀出许多的浮躁和不安,消融掉许多的不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意识是使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一种重要的“润滑剂”。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我们需要有心存感激的意识,需要有知恩必报的良知。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这些真实的故事,体现着人对生命的关爱,体现着人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我们要感谢那些保洁工作者;当我们迁入新居时,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出行,要感谢司机……懂得感恩,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