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16685700000019

第19章 感受与体验——直面自己,理解自爱(3)

“倾诉……担心……”心中默念着这两个词,“呵,可能吗?为什么从来不会有人这样告诉我,他们一直以为我是坚强的,我是不会被任何事情打垮的,可是,我并不是超人,我是需要别人关心的!难道她是一个例外吗?”

我不明白一切的一切,我只知道那个时候是我最无助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关心就会让我感动。我扑到你的怀中,痛哭起来。边哭边向你倾诉着很长时间以来的事情。也不知哭了多久,也不知我带着哭腔的倾诉你是否能够听懂。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倾诉的感觉,真的很好!

在哭过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但是你却莞尔一笑,说:“原来你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我不好意思地笑着。

“你笑的样子真的很漂亮,以后应该常笑哦!”你的语气中带了些许幽默。我笑着点头。

压抑了许久的情感在一瞬间释放,顿时使自己轻松了不少。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快乐。或许我就是这样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一点点的关心,就让我如此幸福。

从那以后,每每遇事之后,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找你,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你说,我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热情了,变得不再自闭了。我说,我变了,只是因为你。谢谢你,让我学会了倾诉。

倾诉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们感情倾泻的渠道,但许多人却因各种原因,人为地遏制了这种本能,堵塞了这个渠道,就像文中个性要强的女孩那样,从来不把自己的伤痛说给别人听。

可是事实正如这个女孩子自己的表白,她不是超人,也是需要关心的,也是需要倾诉的。因此在朋友的鼓励下,她终于倾诉了淤积在心中的情感,也获得了化解后的幸福。她对于自己的朋友是多么感激啊!

对于倾诉,就如同泄洪。堤坝内的蓄水,超过警戒水位了,必须要泄洪,否则将溃坝酿成灾害。但却有许多人,因工作压力大或出身的卑微而无端地封闭自己,无端地沉默寡言,无端地羞于开口。将溢满的“水”强咽下,内心必然会更为痛苦,以至无法承受。

我们在报纸或者网络上会经常看到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心中淤积了太多的情感,却不会向别人倾诉,而且觉得自己没人能理解,从而积重难返,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实在可悲可叹!

人作为高级动物,不但有感情而且感情复杂。现代社会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我们为了生存和在竞争中获胜,每天为成功而多方努力。

遇到的人各式各样,遇到的事错综复杂,心情也会随着感觉而不断变化:成功的兴奋,失意的沮丧、痛苦的悲伤、不公的愤懑。

这些情绪长期在心里积存,并不断地产生很微妙的变化。那种压抑和郁闷产生的能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和调节,必将对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不只是我们人类,世间万物也是如此。花儿凋零,花瓣随风飘逝,那是花儿在对季节无声地诉说;树叶随风飘荡,那是大树对生命轮回无声诉说;叶儿花儿枯萎,随风雨融入泥土,那是大地在默默倾听;霞光挂在天边,白云飘在天际,那是天空在静静倾听。此时此境,无论是倾听还是倾诉都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自然中的幸福。一般来说,女孩子比较善于倾诉,也最容易被接受倾诉。眼泪一流,又排毒又让心中的忧愤排空。而男孩子往往自认为是强者,遇到天大的难事,碍于面子和强者无敌的心态,从不愿意向人袒露心声。

有泪往心里流的男孩子,被誉于刚毅硬汉;咬碎牙齿宁折不弯的男人,被罩上了英雄铁汉的美名。男孩子不能轻易地倾诉情感,是因为舆论和世俗,把你推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要冲破禁地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而这种不能轻易倾诉的无形桎梏,也让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为历史书写了多少遗憾。不知倾诉和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悲壮地自刎于乌江。

我们在为项羽的刚烈和悲壮而欷歔的同时,也为他缺少倾诉的勇气而慨叹。如果他能和部下理性地交流倾诉,返回江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楚汉相争可能会是另一个结果。

倾诉是一种能力。每个人在人生的长河中漂流时,都会经历险滩,有平缓、有跌宕,人生的河流有时会涨满水,也会由于各种情绪不断填充而淤塞。能不能引流和疏通,则看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了。

倾诉让人们在倾诉中获得安详宁静,释放心灵,获得心灵的慰藉,看到一个安然的世界,孤独在倾诉中化为烟云,痛苦在风中漫天飞舞、袅袅飘散……青少年朋友,学会倾诉吧!无论是忧愁还是烦恼,只要你善于倾诉,把话说出来,一切不快都将随着话语的吐出而烟消云散了;甚至于你能在你叙述的过程中思路大开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宁智生,智生事成。

青少年朋友,学会倾诉吧!让倾诉成为我们交友的桥梁,成为我们沟通的驿站,成为我们释放心灵的场所。

青少年朋友,学会倾诉吧!倾诉可解脱心灵的重压,排遣不良的情绪,从中获得轻松感和解脱感,使心理得到平衡。

独立自主:不受别人的左右

自爱就要有独立的人格,就要成为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人不能和他人完全一样地活着。

不同人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学历和行为习惯都有差异,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独立自主,要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主人,不能随便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青少年朋友,让我们来看一个爱因斯坦的小故事吧。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父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去做,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他一直是我行我素。

16岁那年秋天的一个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是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他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用别人做自己的镜子,无异于是拿别人的人生当作自己人生的评价标准,无疑这样的人生也不可能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爱因斯坦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开始找到了自己,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历程。

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如果一个人一生总是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把精力全部消耗在了应付环境之中,以致没有余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有多么愚蠢啊!

我们此生不一定要干大事成大业,但一定要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一定要对自己所走的路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请留意我们的周围是不是有这样想法的人,诸如“假如这样做,人家会怎样评价我呢?”、“别人会对我有什么看法呢?”、“他们该不会笑话我吧”。

这种人,让他人的评价占了主导地位,并且将其看得比自己的主张更重要,就很容易被其所左右了。如果自己的行为取决于他人的评价,那么一旦听不到了他们的赞许,必会失去动力,最终一事无成。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独断专行,不顾是非黑白。而是说,他人的评价,只能代表他们的看法,并不一定是真理,也不一定是神圣不可改变的。你认为有道理你就听;认为不正确就可以不去理会,主动权应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如果凡事都一股脑儿接受,其结果必定是失去了锻炼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古人曾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们又何必过于介怀他人怎么说、怎么想呢?人的思想、环境、修养不同,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也会不同,哪能对我们的所作所为统统理解呢?

我们只要做到自己所作所为不是凭感情用事,符合自己的良心,即是说,只要问心无愧,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即使别人有误解,也要在进行解释的同时,坚持下去。

他人的评价,我们可以用耳朵去听,但决不可以徘徊不前。所以,认定正确的事,就要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千万别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这样,就不会在“不知究竟怎样才好”的窘境中犹豫不决了。

滚滚红尘,有不少人看到别人有地位、有名誉,总想着做别人,不想好好做自己,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啊;芸芸众生,平凡也罢,不平凡也罢,做一回自己,不枉活一世,这是多么可喜可赞的事情啊!

请朋友们相信:你永远是你,只有你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同做自己的真正主人。为了我们不变的信仰,付出一生的心血只为一个梦:永远做自己的真正主人。那么你将必定是宇宙天地之间最可爱的伟大幸福之人。

青少年朋友,愿我们每个人践行“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在世上做自己”,做了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幸福的、伟大的人!

改变自己:要学会适应变化

自爱不是让我们自我封闭,更不是让我们脱离外部世界,相反,自爱需要我们自觉融入人群。因为只有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够更有幸福感和成就感,也才能更好地爱护自己,健康成长。

社会生活变化万千,其中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必然惨遭淘汰。可是有些年轻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血气方刚,凭借匹夫之勇,非要拿鸡蛋碰石头,结果是事事不顺、时时受阻、处处碰壁。

青少年朋友,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从省重点高中以高分考入矿业大学。他自认为在矿业大学做个好学生对他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沉湎于高考的分数而对周围同学努力学习不以为然,以为基础好,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于是,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学习上得过且过。第一学期期末,高等数学没有及格,但他并没有汲取教训,以此为契机认真调整,班主任、辅导员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家长的忠告,他都置之脑后,大一下来已经是红灯高照,当面临退学的残酷现实时,他深深地后悔,付出了不可挽回的代价。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也应该随着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更好地生活和获得幸福。这个大学生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能适应大学里的新生活,因此惨遭淘汰的命运。结果当然谈不上保护自己,更对不起父母,真是可悲!

青少年朋友,请记住:调整自己与适应变化!

曾经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想改变全世界,青年时期想改变自己的国家,中年时期想改变家庭,在老年时,他惊奇地发现:“他只能改变自己”。

地球并非是围绕着我们旋转的,因为我们不是太阳。地球有自己的运转规律,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毫无作为,更不要妄自菲薄。相反,这更需要我们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因为世界正是由我们这样的无数个体组成的,无论个体的力量多么弱小,也是促成社会变化的一个部分。

朋友们,不知你们熟悉不熟悉非洲的草原:当晨曦来临的时候,狮子早早地醒了,用它强壮有力的身体练习奔跑,因为它知道:没有风一样的速度,便只有挨饿;而羚羊也深深地知道:如果它不能快速地奔跑,它只能面临被吃掉的命运。所以,要生存,就要努力。

朋友们,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麦田:麦苗努力地生长,它们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贫瘠,也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干旱,它们总是努力地生长,当酷暑来临时,它们总会用或多或少的果实来回报农民的汗水。所以,抱怨没有用,努力才是硬道理。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适应社会吧!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一连串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观念开始的,要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就要改变自己。

适应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

生活不可能静如止水,我们时时都会面对各种变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我们也会遭遇失败和挫折;生活不可能总是如歌行板、水乡夜曲,我们也会碰到厄运和灾祸。当变故出现时,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当厄运和灾祸降临时,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学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