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长成一棵树: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尊与自爱
16685700000015

第15章 尊重与宽容——尊重他人,获取幸福(3)

总之,同学和朋友是需要我们用心尊重的,友谊是需要我们用心去重视和经营的。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美丽又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朋友》这首歌吧!让友谊永远伴我们左右。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

劳动无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人们都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劳动也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还得献出生命。因此我们说,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称赞,受到尊重。

劳动不仅伟大,而且神圣。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双手和智慧,辛勤劳作,艰苦奋斗,创造发明,改造自然,对全人类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劳动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做工是劳动,务农是劳动,教书是劳动,保护、美化环境也是劳动。当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那些被称为“大地的美容师”的清洁工,早已忙碌起来,他们不辞辛苦,默默地在为人民奉献着。当人们吮吸着新鲜的空气走在清洁的马路上时,心情无比舒畅,但他们已悄然离去。

然而有一些人不但不尊重清洁工的劳动:随便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时还出言不逊,刻意嘲笑别人,取笑别人。这种人不但不尊重人,还侮辱别人,真是不道德!

让我们看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年轻姑娘遇到什么尴尬事吧。

一天下午,一位穿得很时尚的年轻姑娘走进美国著名企业“亚联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她一屁股坐在长椅上,对着手机说着什么,一脸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打扫垃圾。

天气很热,年轻姑娘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擦着额头上的汗,随手把纸丢在地上。老人瞅了年轻姑娘一眼,她也满不在乎地看了老人一眼,老人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来捡起那团纸扔进一旁的垃圾桶内。

年轻姑娘不停地打着电话,过了一会儿,她又把擦汗的纸扔在地上。老人再次走过来把那团纸捡走,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老人刚刚弯下腰准备清扫时,年轻姑娘又丢下了第三团卫生纸……就这样,她扔了六七团纸,老人也不厌其烦地捡了六七次。

老人依旧没有动怒,他只是平静地对年轻姑娘说:“小姐,这个花园是亚联集团的内部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年轻姑娘理直气壮地说道:“那是当然,我就在这座大厦里上班!你难道没长眼吗……”她头也不抬,骂骂咧咧将一张名片丢在老人的身上。

老人从地上捡起名片,扔进了垃圾桶。并且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开始拨电话。年轻姑娘瞥见老人竟然看都没有看一眼自己的名片,就丢进了垃圾箱,十分生气,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正要理论时,发现有一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老人对男子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小姐在‘亚联集团’的职务!”

“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老人说完后对年轻姑娘说:“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每一个人。”说完后,就朝大厦走去。

年轻姑娘由生气变成了惊呆,她当然认识这个来的男子,他是亚联集团所有分公司的总监。“你……你怎么会对一个清洁工毕恭毕敬呢?”她惊奇地问道。

男子用同情的眼光对年轻姑娘说道:“他不是什么清洁工,而是亚联集团的总裁。”

年轻姑娘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

在这个故事中,年轻姑娘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老人一眼,她除了不尊重老人的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不尊重老人的劳动者身份和人格。在她的眼里,这些清洁工是没有什么尊严的,是可以任意侮辱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使远古走向未来,劳动使人类走向文明。

人们通过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人们通过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人们通过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人们通过劳动,使浩瀚的荒原变成了广袤千里的良田。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和延续了人类的文明一直到今天。

所有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把火红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胜利和进步,并将崇高的信仰、百倍的信心和无限的希望,一丝不苟地融入了共和国的座基。

是无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人类征服宇宙的愿望写进了历史,把人类向自然挑战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幸福的!

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尊重劳动就是尊重自己!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尊重劳动吧!

推己及人:不断进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对他人的尊重,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和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先看一个年轻姑娘是如何用换位思考,圆满解决了一个难题的吧。

一天,英国伦敦一家珠宝店的业务员珍妮在接待顾客时,不慎将一粒价值连城的钻石滚落到地上。

当时,人多手杂,钻石滚到一位男青年脚边时就再也寻不见了。珍妮必须找回这颗钻石,否则她不但要被“炒鱿鱼”,而且终生都难以赔偿。无人能体会珍妮当时的心情。

凭眼力,珍妮断定那位装作若无其事的男青年多半是一位失业者。这就意味着,那颗钻石足以改变他的下一段人生,这无疑增添了珍妮索回钻石的难度。

珍妮来到他跟前,眼含泪花,轻声地说道:“先生,在这样艰难的时期,找一份工作真是不容易吧?这才是我上班的第三天!”

男青年怔住了。细心的珍妮看在眼里,她于是又将这话重复了两遍。

终于,男青年将背在后面的手抽出来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等他转身快速奔出大门的时候,珍妮看到了自己手中的那颗钻石。

这个故事大家看明白了吗?故事中珍妮的要求非常简单,就是“请把那颗钻石还我”。但是,她却没有那样直接表达。如果她那样说,等于向公众宣布了青年的不义行径,很容易导致意料不到的极端事件,甚至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所以,在这个时候,聪明的珍妮选择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博取同情,从而顺利地达到目的,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没有你赢我赢,只有双赢或双输。很多双输者的教训都是当事人一味地打自己的算盘,寸土不让,结果导致两败俱伤。

要想实现双赢,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这是一种逆向思维,需要拿出过人的眼光、勇气及大度的心胸,还要做好舍己为人的准备。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及时调整心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就会转被动为主动,迅速博得谅解与认同。实践证明:对善于“投桃”的人,现实总会对他“报李”,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与人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其法宝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甚至对立,双方应本着商量讨论的原则解决问题,这样误会甚至怨恨会更少。

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只有做到这些的时候,才能够更多地理解别人,宽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