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麦克阿瑟传
1667000000030

第30章 人类之壮举(1)

麦克阿瑟在国会中另一个强大的政敌地是来自密西西比的国会议员罗斯·科林斯。民主党在1932年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科林斯成为了国会军事拨款委员会主席。他这样一个来自南方的尖刻地称黑人应该安于现状,一个对私刑不予指责而是怂恿的民主党籍国会议员可真撑不的民主党的门面。在日记中艾森豪威尔这样写道,“罗斯·科林斯要么是蠢,要么就是个江湖骗子。”对科林斯反感的可不仅是艾森豪威尔一个人。现在的新职务真是得偿所愿,这下科林斯可够麦克阿瑟喝一壶了。

胡佛竞选失败后,麦克阿瑟调整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职务,将其调离了陆军部副部长的位置,安排在麦克阿瑟宽敞的大办公室旁边的一个小屋子。两人的办公室之间仅隔了一道木板。不用大声讲话麦克阿瑟就能给这位少校下达指令。艾森豪威尔现在的新职位是总参谋部部长高级助理。这使得他成为了麦克阿瑟打造的“核心班子”成员。

艾森豪威尔无疑是军队编制整顿方面术语行家里手。他能成为总参谋部部长的左右手完全是因为他出众的能力和远大的抱负,如果一个人不能看清前面的路,就不可能在像军队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得到提拔。

在20年代艾森豪威尔曾出差去巴拿马遇上了同在军中效力的好友布拉特德·G·查诺维斯,他告诉这位朋友这里面的门道,“我每到一处军营,就要先观察谁是这里最强最有能力的人。我会忘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人所说的正确的事情我会不遗余力地去推介。”查诺维斯认为,他的这种方法,很像一位演员在接受导演交给他的角色时扮演的角色。

麦克阿瑟依然每晚都要回家和母亲共进午餐。伊莎贝尔此时却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她的那位“环球旅行家”在华盛顿是是如此之忙,甚至比在马尼拉时还要忙。她几乎见不到他的人影,也见不到其他人。

1933年,她开始接受教育,这时她开始想离开查尔斯顿酒店,结识一些同龄人。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她遇上了一位年轻的攻读法学的学生,对年长男人的兴趣便衰减了。当麦克阿瑟得知他的“小心窝”有了新欢而不是在家里描描指甲,涂涂口红等着他这个武士的临幸时,他的情绪变得相当恶劣。1924年4月,两人的关系正式结束。

7月,他见了伊萨贝尔最后一面,给了她一些钱并给了她一张返回菲律宾的船票。然而,她没有离开的意思。她退了票,在华盛顿找了个便宜处住了下来。9月底,她破产了,她需要麦克阿瑟给她更多的钱。麦克阿瑟十分恼火,写了一张便条给她,“如果你在收容所,叫你的父亲或哥哥来帮你吧。”麦克阿瑟还落井下石地特意找了华盛顿时报的6英寸的“女人——求助”的版面剪下来送给她。上面的工作信息和今天的广告没有太大区别——挨家挨户推销中档产品,当个又苦又累又不赚钱的家政工,或是到美发店做一名学徒。不过,以伊萨贝尔的能力,她还能做什么呢?

麦克阿瑟当然知道,将她带到华盛顿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他的“小心窝”就是一枚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他面前爆炸。当然,接下来就真的发生了。

很多自由媒体对麦克阿瑟都很轻蔑。当时,麦克阿瑟所遇到的和他敌对最严重的——当然这个超有很多竞争者——是一个名叫德鲁·皮尔森的专栏作家。此人对报道并不怎么在行,但对挖掘政府丑闻和政府过失很在行。他利用自己的专栏对麦克阿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麦克阿瑟被深深刺痛,他决定迎头反击。但是实践证明这是他平生所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大约在麦克阿瑟送给伊萨贝尔的收容站的便条和报纸剪纸6周后,麦克阿瑟以诽谤罪起诉了德鲁·皮尔森。皮尔森的“华盛顿,旋转的木马”专栏在过去的一年中多次批评麦克阿瑟,并对他横加指责。专栏控诉麦克阿瑟对罗斯福和邓恩不忠,他为了高升拉关系,不仅虚荣而且不学无术。空穴来风,皮尔森对麦克阿瑟的指控并非完全捕风捉影,他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露易丝。

在和麦克阿瑟离婚一年后,露易丝嫁给了英国演员赖恩内尔·阿特维尔。然而,这场婚姻也注定不会持续下去。有流言称阿特维尔沾染上了好莱坞的一些坏习气,包括集体淫乱。虽然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化妆师。和一个如此奇怪的人禁锢在怪诞的婚姻里,露易丝只能自叹自艾,她的体重也更加胖了。

皮尔森将从露易丝那儿得到的的很多东西都写进了他的“旋转的木马”。结果是文章充斥着一个不快乐的女人对男人的仇恨与责难。例如,她告诉他,麦克阿瑟在某方面不行。这种谎言是如此荒诞不经,即便是一个喝醉酒的人也会对此错愕不已。她会举起一只弯曲的手指,模仿一种软弱的器官,并告诉皮尔森,“这就是麦克阿瑟的那玩意儿,在他那里,他就认为是撒尿用的!”

她所说的不都是谎言,但是麦克阿瑟并非无能。从麦克阿瑟在他们婚姻之初的几年里给她的信中可以读到两人关系中大量的诱惑性词语。而当两人不在一起时,信中充斥着对性的暗示和绵绵不尽的回忆。两人的夫妻生活就像是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他扮演着种马的角色,她扮演者母马的角色。而他们的卧室就是圈养两头牲畜的马圈。在他们婚姻的最后几年中,他渐渐地失去了对她的性趣。但是她不应该将这些告诉给皮尔森。

露易丝对其它几件事所做的声明也不真实。例如,她声称是她让麦克阿瑟擢升少将的梦想成真。她仅仅是她动用了自己家财万贯的继父,共和党的主要赞助人爱德华·T·斯托兹伯里对柯律治总统的陆军部部长约翰·韦克斯的影响力,就帮麦克阿瑟了却了心愿。这实在是荒唐,但皮尔森竟对露易丝的话深信不疑。事实上,斯托兹伯里对韦克斯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小,以至于连调整麦克阿瑟的任务这件事都做不到,使得麦克阿瑟和露易丝当年不得不郁郁不乐地再次回到菲律宾。

麦克阿瑟起诉皮尔森希望得到175万美元的赔偿。但是他能够得到100,000到200,000美元已经算是不错了。当时的损害赔偿额度远不及今天。但是如果判皮尔森赔偿100,000美元也足以将他从这个行当扫地出门。皮尔森并不富裕,他的专栏开办也才两年的时间。如果皮尔森败诉,他的专栏将不得不紧急停办。皮尔森当然不愿意输掉。露易丝对麦克阿瑟的恨恨之入骨,她当然会愿意在法庭上将这些话重复一遍。此外,她讲的不都是真的吗……不是吗?

然而,当皮尔森将露易丝带到陪审团面前让其再将内容复述一遍时,她怕了。她坚决拒绝出面作证。在记者面前,露易丝经常欺骗大家让人觉得她和自己的前夫麦克阿瑟关系良好。如果要讲出实话就会让自己的真实面目——一个满心幽怨,哭哭啼啼的离异女人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她当然不会这样做。于是,她浇灭了皮尔森的希望,她守住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在得到一笔意外之财的希望,却将皮尔斯抛进了无底的深渊。

正当皮尔斯陷入绝望之际,罗斯·科林斯赶来救场了。听起来倒真像是狄更斯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科林斯告诉皮尔森麦克阿瑟在华盛顿的某处藏着一位“中国情人。”如果皮尔森能够找到这个人,那么他就可能从她那里得到些能够打赢这场官司的爆料。皮尔森及其合伙人罗伯特·艾伦立即开始着手疯狂地搜寻这个女人的下落。他们查明这个人已经离开了查尔斯顿酒店,爱巢已是空空如也。他们还查明伊萨贝尔并非来自中国。当时的华盛顿远没有今天这么规模庞大,一个十几岁的可人的欧亚混血儿还是很醒目,比较容易找的。

不到一周的时间,皮尔森就找到了伊萨贝尔。她手中正有他要的东西——敲诈材料:23封书信,电文和明信片,内容涵盖她和麦克阿瑟从初次相见的倾慕陶醉到最后的诀别。这些通信记录可谓个个都是爆炸性的新闻,但是还有更猛的料。

和露易丝一样,伊萨贝尔愿意出面作证。她准备在宣誓之后作证麦克阿瑟曾经吹嘘“邓恩是一个昏昏欲睡的老糊涂蛋,什么事都要靠着我,”“胡佛很怯弱,但是我会在背后支持他,”以及“我已经超越了我父亲立下的功绩。”她还还称麦克阿瑟经常将罗斯福称作“白宫里住着的那个瘸子。”很容易相信麦克阿瑟说过这些话。然而这些话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男人在疯狂迷恋女人时为了打动女人而绞尽脑汁的吹嘘。皮尔森的律师莫里斯·厄内斯特在会见过伊萨贝尔之后通知麦克阿瑟的律师他不光掌握了那些信件、明信片,而且得到了伊萨贝尔愿意出面作证的保证。她不光要坐实露易丝的话,而且还会添加一些新的内容。

伊萨贝尔愿意用15,000美元的价格出售手中的信件、电文和明信片。而麦克阿瑟愿意在皮尔森赔偿1美元后撤销对他的诽谤诉讼。各方就证词和赔偿问题讨价还价,伊萨贝尔方面,她保证再也不向麦克阿瑟索要钱财。

伊萨贝尔嫁给了学法学的学生几个月后便离了婚前往好莱坞。她希望自己能够进去影视圈。皮尔森很快忽视了她的存在。他经常去见哈罗德·伊克斯,两人交换着他们同仇敌忾的敌人麦克阿瑟的消息。两人的判断是如此的不靠谱,他们竟然以为麦克阿瑟为了湮灭自己的罪证已经秘密做掉了伊萨贝尔。

事实上,伊萨贝尔在试图成名失败后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她压根就没有出演过什么电影。她在洛杉矶找了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并一直生活到1960年。那一年她吞下了一大把巴比妥盐酸,结束了她短暂而凄惨的一生,时年47岁。

流传于华盛顿的关于麦克阿瑟及其身边的女人——他的母亲品基,露易丝以及伊萨贝尔的故事——仅仅是为这个总参谋部部长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在陆军部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将军如此迷人。麦克阿瑟的传奇故事在增多,而麦克阿瑟自己,有意或无意,每天都在为这些故事添油加醋。他在自己的办公室立了一面从地板到天花顶的大镜子,有时甚至还厚着脸皮当着客人的面在镜子前精心打扮自己。

他似乎一定下来就不会思考。只要是谈正事,他就会从离开桌子,一边踱步一边沉思。他声如洪钟,说话的时候他模仿拿破仑用一只手拍打着前胸。让陆军部大小官员吃惊的是他竟然在制服外面套了件丝织和服,手里还握把日本扇,另一只手上炫耀的是用来装幸福牌香烟的宝石烟斗,他大口口地吞云吐雾。在当上总参谋长这个军中最高职务后,那些种种约束他个性的条款都被他置于脑后。登上了职业巅峰所带来的成就感使他愈加古怪,更加具有领袖的魅力,也更加以自我为本位。

对于他的敌人共和党来说,麦克阿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是一个在等待时机的军事法西斯主义者,一有机会他就会发动政变。大萧条对民众对民主政府的信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政治激进主义开始抬头。共产主义者也认为当前是美国历史上最好的机会。30年代人们对政治的狂热不仅鼓舞了“极左”势力的增长,而且滋养了极右势力。伊克斯和皮尔森之流确信麦克阿瑟已通过联合华尔街财团在打白宫的主意。而据已经退休的两度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海军陆战队少将斯麦德利·达灵顿·巴特勒的说法,这项计划一直在实施中。

1934年11月,巴特勒在刚刚创立的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作证。他告诉处于亢奋中的国会议员,他曾经和华尔街股票交易员杰拉德·麦奎尔保持过联系。麦奎尔曾是康涅狄格州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组织者。他想让巴特勒为了华尔街的利益组织军事政变。

麦奎尔选择巴特勒真让人觉得奇怪。尽管巴特勒也曾面对集结的发疯似的军役补贴军团公开发表同情言论并且为参议员能够通过支持军役补贴军团的议案奔走呼号,但是没有证据显示他和华尔街走得很近。恰恰相反,在他的晚年,他因为不愿做“资本主义的雇佣兵”而离开了海军陆战队。他虽然没有竞选上参议员,但是这反而使数千名曾经的老兵更加亲密,并赢得了“目光敏锐”的美名。

麦奎尔和他的同伙告诉巴特勒,300万美元足以资助一次军事政变。他们说,资金由格雷森·马里特-普雷沃斯特·墨菲出。墨菲不仅是纽约一流的股票经纪人,还是他们的亲密朋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西点同窗以及战争年代的挚友。依据该计划,巴特勒将组织500,000老兵在华盛顿发起一次新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他们将控制政府,把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前任组织者汉福德·麦克奈德送上白宫的宝座。老兵们的报酬是他们将得到更多的退休金。至于华尔街上的财阀——包括J·P·摩根——一旦他们成功地推翻罗斯福政府并且控制了政局,他们将把美国重新带回到黄金时代,并保护富豪们的利益。巴特勒认识麦克奈德,他对麦克奈是否有这个能力表示怀疑。麦奎尔对他讲,呵,这不是个问题,我们会让麦克阿瑟来取代麦克奈德。

事情败露后,墨菲,麦奎尔和J·P·摩根对此概不认账。麦克阿瑟认为这种故事实在令人捧腹。他将巴特勒的证词称为“年度最佳笑料。”但是,30年代中期整个国家笼罩在一层可怕的情绪之中。人们都是疑神疑鬼。因为除了麦克阿瑟处理军役补贴军团事件没有什么能够支持巴特勒的证词,一些自由媒体就认为麦克阿瑟就是那个传说中“骑着高头大马”的,总有一天会推翻民主制度的人。这种想法过于夸张,耸人听闻,只有近乎偏执的人才会有,也许只有当麦克阿瑟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才会偶尔这项胡乱想一通。他真是怕了这些极左的人士,而那些人也真是怕了他,他们之间几乎没有相同之处,除非他们的判断同时都出现了失误。

连罗斯福也只是拿麦克阿瑟可能成为一个军事独裁者的事当个笑话。他告诉首席智囊团(该名来源于总参谋部)雷克斯福德·G·塔克威尔说,麦克阿瑟是“全国最危险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著名的煽动性演说家,路易斯安那州民主党籍州长“王鱼”休伊·皮尔斯·朗。

麦克阿瑟和罗斯福之间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军事很感兴趣的总统。他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都是专家,自己可以胜任陆军部部长和海军部部长的职位,甚至不需要找邓恩或麦克阿瑟来征询军事上的意见。

而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两人都是巨人,过度自我膨胀的巨人。正如总参谋部一位军官讥讽地写到的那样,“他们都是主角……然而同一个舞台上不可能出现两个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