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16666700000012

第12章 出口成章(11)

读罢这副对联,父亲在心中禁不住对儿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赞叹不已。望着眼前这个和所有家人一样历尽贫苦,然而却十分懂事的孩子,父亲感觉到一阵阵的欣慰。

左宗棠不仅饱读经史,而且博闻强记,凡是当时能找到的有效益的书他都要找来读一读。有一次,他在书铺里买到一部顾祖禹的《读史舆纪要》,如获至宝,他十分喜欢书中描绘的山川险要,钦佩作者对战守机宜的了如指掌。他还读过顾炎武、齐如南等人的书。广泛的涉猎使左宗棠作了大量详细的笔记。这些对他以后率兵征战、兴办洋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宗棠的博学在当时沉湎于科举的文人们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为此,他常常遭到这些人的嘲笑。然而左宗棠对这种种嘲笑毫不理睬,仍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求学道路。

左宗棠15岁那年,赶上大旱,家中无粮,只能以糠屑充饥。母亲因此患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为了给母亲治病和办丧事,左家向人借了一大笔钱,这使得本来就穷苦的左家生活更加困顿了。3年以后,也就是左宗棠18岁那年,父亲又一病不起,左家的栋梁摧折了。家境从此一落千丈。左宗棠家原来是个有十口人的大家,如今,父母双亡、长兄夭折、姐姐出嫁,只剩下左宗棠与二哥左宗植二人相依为命,共受熬煎,好不凄凉。不久,二哥又谋食他乡,客游武昌,只留下左宗棠孤单一人。幸好,在“湘水校经堂”读书的左宗棠,因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校方的生活资助,才得以维持住自己的生活。

贫苦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把左宗棠压倒,反而更加磨练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他把自己比视为卧龙岗隐居的诸葛亮,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读书籍、增长学识上,期待着能有一天脱颖而出,重振家威。

后来他终于成长为著名的洋务派的首领和英勇御敌的爱国将军。

魏源读书数月不下楼

魏源,湖南邵阳隆回人,清代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我国近代闻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19世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魏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智慧超群,被誉为邵阳的神童。他读书刻苦,博闻强记。凡他读过的书,没有不能背着默写下来的。

魏源7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楼上刚看完一部书,觉得有点累,就下楼同一群孩子嬉戏。他们在楼下跑来跑去,东躲西藏,把一只猫吓了一跳。只见这只猫径直地窜上楼。

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追赶着猫在楼上乱跑。突然,猫窜上魏源的书桌,“砰”地一声踹倒了墨汁,把魏源刚看完的一本书污染得不象样子,几乎无法辨认书上的字了。魏源十分惋惜。不过,不一会他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把那部被污染的书放在一边,取来一个新本子,当晚就把那本书背着默写出来了。第二天拿着旧本子一对,一字也不差。

魏源9岁那年,他随哥哥进城办事。他的一位同窗好友张某托他买《府学应试文选》和《县学应试文选》各一本。回家后,他只交给友人一本《县学应试文选》,对友人说:“很对不起,我带的钱不够用,只帮你买了这本《县学应试文选》,下次进城一定帮你买到。”

友人显得有些不高兴。魏源见了,牵着他的手笑着说:“张兄不要难过,幸好这本书我在城里书市上读过,还可记得许多。如果你急着用它的话,何不我背你写,把它默写出来呢?”

姓张的友人不相信魏源的话,以为他是同自己开玩笑。禁不住魏源的一再相求,张生只好坐下来抄写。这样背写了3天,一部《府学应试文选》重新写了出来。

过了不久,姓张的朋友来见魏源,他兴高采烈地告诉魏源,他们合作默写的那部书同原书没有什么差别。姓张的朋友十分敬佩魏源的才能,称魏源是“天才”。

魏源真的是“天才”吗?如果不是,那么魏源博闻强记的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魏源生在一个世代做官的读书人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有功名,魏源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外面做官,所以他是由爷爷和二伯父教养大的。

魏源刚生下来时性情特别,很少嬉笑,常常独自坐着沉思,显得呆头呆脑,有时提一些古怪的问题,家里人以为他是个呆子。魏源的爷爷不认为魏源呆,爷爷十分钟爱魏源,他常对家里人说“这个孩子性情相貌不寻常,将来是会有异绩的呀,不要用教养一般的孩子那样教育他。”爷爷明白魏源发呆是在想问题,知道孙子外表平静,脑子灵活。爷爷亲自教孙儿读诗书,对魏源要求很严格。

魏源的二伯父魏有邦此时刚好在家,他也常教育侄子。他不惜重金,寻访名师,请到家里来教魏源。

6岁时,魏源入了家塾,但他并不爱学习,玩心特大。一本《启蒙三字经》念了10天,还吱吱唔唔半天背不出几句。他的先生火了,拿起戒尺就打了魏源一下,戒尺打中了脑门,他当即昏倒在地。老师见状,慌了神,只好亲自向东家说明原因并赔礼道歉。

魏源家里人一听气就来了,说:“果真死了?这样的蠢才,死了也不足惜。先生不要自责。”

不久,魏源渐渐地醒过来了。他环顾四周,忍受着疼痛,记起了刚才发生的事。当即他坐起来,对众人说:“刚才我做了一梦,梦见我走到一条大河边,看见河上有4只大船,每只船上都装满了书。不知怎的,正走着我肚子饿的慌,就拿船上的书吃了起来,已经吃了3船书,却被母亲的哭泣声唤醒。”

从这以后,魏源立志吃尽“三船书”,勤奋攻读。白天他听老师讲课,夜里通宵达旦地读书。母亲为了他的健康,常责令他灭灯就寝。他总是等到父母睡下去了以后才爬起来,在床边的凳子上放一盏油灯,用一个方凳罩住,蒙上衣服,仅在向床的一边留一小口,借着灯光读书。书看到入神之处,他就数月不下楼,菜饭都由家人传送。

一年端午节,家人送来一串粽子和一碟白糖,放在他的桌上请他过节。他头也不抬,边吃边看书。等家人来收拾碗筷时,发现他满嘴乌黑,像个雷公菩萨。原来他在吃粽子时,把砚池的墨当糖吃了。

书读多了,魏源也就聪明起来了。9岁那年,魏源到县城里去考秀才。县令喊到他的名字时,见他相貌不凡,有心考考他,就指着茶杯中的《太极图》说“杯中含太极”,要魏源作对子。魏源想到“吃三船书”的故事,马上脱口而出“腹内孕乾坤”。县令对其才思敏捷十分惊异。

魏源12岁那年,当地有个不学无术的举人,剽窃了别人的诗作。魏源发现后,当众揭了他的老底。这个举人恼羞成怒,寻机报复。

一个夜晚,举人提着灯笼上门挑衅,他指着灯笼里的蜡烛出了上联,想难倒魏源: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看出了举人的用意,当即灵机一动,应声答出一联: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魏源机智地讽刺举人“有眼无珠”,岂敢来戏弄我!举人狼狈地逃走了。

15岁时,魏源中了秀才。19岁获取了上京赶考的机会。进京后,他名气很大,名声在京师远扬。但也不骄傲,依然努力读书。

京师是个大地方,公私藏书很多。魏源利用一切机会拼命读书。据记载,魏源进京后,几个月不出来拜见老师和朋友。他的老师以为魏源病了,就亲自去看魏源。老师一见到魏源大吃一惊,只见魏源蓬头垢面、衣衫很脏,一脸倦意。先生爱惜地对魏源说:

“你为了读书抄书几个月不离小楼一步,实在可佩。但你不能不注意你的身体呀!”

就这样,魏源终于成为我国有名的大文人。中年以后,魏源仍然刻苦攻读,他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了《海国图志》,成为我国近代了解西方的第一批中国先进人物之一。

郭沫若“肚内有文章”

翩翩少年郎,

骑马上学堂。

先生嫌我少,

肚内有文章。

1896年,年仅4岁的郭沫若要求同五哥一块儿去上学。父母不准,说他年纪还小,过一两年再去上学吧。郭沫若又吵又闹“我要上学,我要上学!”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同塾师商量,请求先生收下这个不够上学年龄的学生。这样,郭沫若就成了沈焕章老先生所教的年纪最小的学生。

郭沫若为何对读书这么感兴趣呢?这不能不说起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

郭沫若1892年出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商贩,早年失学,深切体会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当他有了钱以后,就在家里设了塾学,请沈老先生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郭沫若的母亲出自于一个官宦家庭,后来父亲死了,由别人收养。母亲聪明善良,能写会画,还能背许多唐诗。郭沫若两三岁时,她就教他读和写,教他背诵唐诗。郭沫若后来曾回忆母亲说:“我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首先给了我以决定影响的就是我的母亲。”

最使年幼的郭沫若激动不已的是妈妈讲的我国古代少年成材的故事。这些一二十岁就成名、成家的古代少年的故事,激励着郭沫若,他渴望早上学早读书,早成材。“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那该是多么有趣呀!

上了学以后,郭沫若学习认真,勤于思考,寻找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尽管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才气却是班上最高的。

有一次,老师带他们一块出去钓鱼。钓鱼回来后,沈老师挥笔写了“钓鱼”两个字,问“你们谁能对上这两个字?”

对对子,可不那么简单,它有一套严格的规则,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出句和对句字数要一样多,文字的读音要平仄相对。

十多个学生都低头不语,沉思静想,绞尽脑汁。郭沫若这时想到了“打虎”,便脱口而出。“打虎”对“钓鱼”不仅音韵对应,而且“打虎”二家铿锵有力。在封建社会,这被视为出语不凡,大富大贵的象征。

沈先生听后,十分吃惊。他对郭沫若的父亲说:“这孩子出语不凡,才思敏捷,将来准有出息。”

沈先生有了一位好学生,郭沫若也有一位好先生。沈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教育有方。他思想开明,拥护变法,很早就实行了塾学改革,把地理、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引进塾学里来,郭沫若如鱼得水,学习兴致一直很高。

在沈老先生塾学里读了8年,郭沫若在诗文、历史、经学、自然科学方面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功底,尤其是在文学方面,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

13岁时,郭沫若就已经写了不少美丽的诗篇。他有感于峨眉山的美丽雪景曾作诗吟道:

早起临轩满望愁,

小园寒雀声啁啾。

无端一夜风和雪,

忍使峨眉白了头。

诗的大意是说:早晨起来,听见小鸟在冬天的园子里啼叫,我倚窗远望,到处是一片银白,不见巍峨的峨眉山。峨眉哪里去了呢?原来是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埋下了峨眉山,使它看上去就象白了头一样。

1905年,郭沫若考上了高等小学。当时清政府刚刚取消科举制度,只办新学堂。报考高等小学,就等于考秀才,所以报考的人特别多,大多是三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郭沫若考了第27名,他考中了,父亲十分高兴。

夏天,郭沫若入了学。在班上,他又是最小的。第一学期过后,考试发榜,郭沫若考了第一名。不料,这却引起了一阵风波。

那些老学生派代表到校长办公室,要求查郭沫若的试卷。他们认为像郭沫若这样的来自农村的孩子,年纪又小,怎么能考过他们呢?

他们一大群人围在校长办公室外,大喊大叫“不公平,不公平”,“有假,有假”。

“可惜我的面孔不好看罢了。”

“我们也去买根红头绳来缠缠辫子罢!”

“最好买点粉来打点打点面孔,买点胭脂擦擦脸蛋,这样先生会轻饶你的,让你高分高中。”

这么一大群老学生在校长办公室外折腾了半天,搞得先生们没办法,硬是扣了郭沫若6分,降为第3名。风波才得以平息。

这些老学生只晓得郭沫若的年纪轻,哪晓得郭沫若的天赋和才能?他们更不知郭沫若在入学前已受过8年良好的私塾教育。“人家嫌我小,肚内有文章”,少年郭沫若凭的是真功夫!

第二学期一开学,学校进行了分班考试,因为嘉定府在第二年要开办中学了,从高等小学抽一班人出来提前毕业。郭沫若又考了第一。这次题目是校长出的,郭沫若的考卷是校长批的,大家该没得话说了吧。可校长先生嫌郭沫若年纪小不让他上甲班,后经过郭沫若据理力争才允许进甲班。少年郭沫若,这时在嘉定府已经名气远扬了。

1947年,郭沫若谈到他少年时代的成就时说:我自己没有什么天才,“大体上是一个中等的资质,并不怎么聪明,也并不怎么愚蠢,只是时代是一个天才的时代,让我们这些平常人四处碰壁。我自己感觉着也就像大渡河里面的水一样,一直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地流着”。

郭沫若生活的少年时代是新学和旧学交战的时代,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守旧都在争夺青少年。郭沫若在大哥的影响下,走上了反叛清政府,为救国而读书的道路。

这样,郭沫若不仅成了我国现代有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戏剧家,而且也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家、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