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建筑故事
16664600000032

第32章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美籍华人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而且他更是一位伟大的建筑艺术家,他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贝聿铭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著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都是苏州的望族,父亲曾是中国银行的行长。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时期。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本来,父亲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是,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照自己的爱好,进入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1963年,美国费城莱斯大学赠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这一年,美国建筑学会还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章。《华盛顿邮报》也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多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除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他说:“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贝聿铭经常说:“只要我能为中国做出一点贡献,我一定要做。”

1983年,他领到国际“普茨克”奖的十万美元的奖金后,全部赠给了中国留学生作为奖学基金。他认为,学习建筑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课堂教育,还必须实地考察世界各地杰出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这笔“奖学基金”,就是专门用来帮助学习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周游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