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16662200000014

第14章 一条没有迂回的路

如果说比尔的才华与睿智让美琳达倾倒的话,那么比尔的胆略与前瞻性更让美琳达所折服。在美琳达的眼中,比尔的魅力并不在于他的言表,更不在于他的举止,而在于他的一种个性——永远都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说:不!即使这时比尔只会给自己留下一条没有迂回的路。美琳达就是欣赏他坚定地向劲敌举起拳头的样子。

同样,在美琳达与比尔的情感与生活旅程中,他们也携手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如同比尔在市场生存中一样没有迂回的路。虽然其间充满了曲折与苦涩,但是他们始终能心心相印,在最患难的时候都可以奉献出自己最真挚的那份情感。所以有人说,如果读懂了比尔先前创业与守业的胆识与经历,那么你也就读懂了他全部的内在情感世界。

无疑,美琳达便是读懂比尔的人,所以直到现在,她依旧在尽着自己的一份努力,帮助比尔延续着微软神话。

比尔也许永远都会记得,在自己创业伊始,为了能寻求与IBM的合作,他很下过一番“苦心”。有一次,他与自己的老搭档艾伦等人乘飞机赶往佛罗里达,向IBM提供有关新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开发报告时,为了能给这位老大哥留下好的印象,他竟不怕其他员工的嘲笑,抽时间到路边的一家零售店买了条领带,然后赶在会晤前把它系在脖子上。与IBM合作5个年头后,比尔发现,IBM的企业文化显得保守、刻板。相比之下,微软却充满了青春活力,有着勃勃生机。

在1985年的时候,微软与IBM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但是这次合作并不像先前想像的那样顺利。与IBM的看法不同,比尔希望开发视窗操作系统,但最后还是依了IBM,双方开始开发DOS系统的扩展本——OS/2。这种系统只能运行于英特尔的80286产品上,但80286产品在那个时候已经濒临被淘汰的命运。

比尔不再听任IBM的使唤了,他一面与IBM合作开发OS/2,一面独立着手开发视窗操作系统,因为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特尔会开发出更高性能的80386芯片。直到1987年,OS/2系统还是没有开发成功,这时的IBM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成了莲花与甲骨文软件同行们的笑谈。于是比尔开始权衡利弊,决定全力开发视窗操作系统。

后来,比尔干脆放弃了与IBM的合作。这次,比尔似乎走到了悬崖的边沿,他向温布莱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多少年来,我们总像是傍着大款的小妞,一直在巨人的肩膀下生存,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这种受人牵制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我想,我们不应该再在IBM的羽翼下生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行动,从IBM的掌心中走出来,去呼吸自由市场中的空气,从今以后,我要让他们另眼相看。”温布莱德非常支持比尔这么干,但她还是告诫比尔“这是一场与IBM叫板的生死战”。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比尔并不想马上惊动他们,直到OS/2系统快要问世的时候,比尔还坚持让自己的一部分员工为IBM效劳,更多的员工却在悄悄地开足马力为视窗系统工作。1986年,微软Windows2.0与一个386版正式上市,于此,决战正式宣布开始了!

市面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大家又是心惊,又是兴奋,甚至IBM也拍手称快,加入到微软的行列中来,从不服软的IBM的死对头康柏更是不肯就此罢休,也开始拉拢微软。比尔着实成了一个诱人的馅饼。

1988年,IBM终于推出了他们的经典之作OS/2,但是并没有给微软的视窗带来有力的冲击,由于其价格昂贵,并且在许多硬件上不兼容,所以市场很不理想。直到1989年,OS/2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而同期微软的DOS却占据着66%的市场份额。在微软的Windows2.0取得成功后,比尔决定继续推出Windows3.0,他发誓要在PC机上实现像苹果机那样容易进行的图像操作。

1990年5月22日,是比尔生命中又不平凡的一天,这天,美国纽约市立戏剧中心过起了微软大节,万余人在这里庆祝Windows3.0上市。比尔的母亲玛丽也专程从西雅图赶到纽约,参加微软盛大的“庆典”,她激动地告诉人们:

“这是我儿子最伟大的一天,他可以不再依靠IBM了。”

的确,比尔不再依靠IBM了,甚至在日后,他还想骑在IBM的脖子上。这也是微软创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产品发布会,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城市,微软同时举行了这样的产品发布会。有上百万美国订户的《个人计算机》在1990年发表了“电脑社论”般的颂词:

“在我们要替1990年撰写年度报告的时候,5月22日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微软推出了Windows3.0,从此个人电脑及其兼容机进入了一个******!”

《今日美国》也称Windows3.0是有史以来最受人欢迎的产品,随后的《个人计算机报道》甚至将Windows3.0列为1990年最佳软件的榜首,《字节》杂志也高度评价说:

“Windows3.0是第一个受到热烈欢迎的IBMPC图形用户界面。”

就连那些不曾将视窗系统看在眼里的人们也开始变着声调说话了,国际数据公司的麦克董事甚至表现出一种无奈:

“是的,我从来都对视窗无动于衷,但当我看到它的出色表现之后,我也就成了视窗的支持者。”自从Windows3.0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它都以每月售出10万套高居所有软件之首。到1992年,两年间Windows3.0销售了近700万套。随后微软又推出了Windows3.1版本。正是这些比尔情有独钟的视窗操作系统,让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打败了老巨人IBM。从与IBM多年的合作经营伙伴,到成为这位巨人的劲敌,或许道出了商场的生存规则:合久必分。也有人开玩笑说:

“蓝色巨人IBM喂养大了一只狼崽子。”

在比尔轻易打败巨无霸IBM后,莲花、苹果等都立刻做出反应,他们在静静等待着巨人的命令,准备随时回击微软。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微软与他们的这种较量便开始了。在美琳达担任营销部门经理的时候,比尔就时常召集中高层人员商议营销战略,其中一项战略任务就是击败“莲花1-2-3”。

“莲花1-2-3”是莲花公司刚成立时推出的一种新软件。这种软件可以帮助那些不能使用电子表格的客户使用相关软件,这个软件一度使莲花成了全美最大的软件公司。“为了能战胜莲花的1-2-3,我们要推出一种世界最好的电子表格软件,所以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出自己的见解。”在1984的一天,比尔在红狮宾馆的会议室里向所有开发部门的人员交待了下一时期的奋斗目标。微软开始了名为“超凡”软件的开发,开发速度很快,第二年,该软件便宣布开发完成。微软特意举办了一次新产品发布会,结果又一次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1985年5月,“超凡”在亚特兰大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再次引起了用户的强烈反响。比尔于是决定,在10月份的时候,让“超凡”进入全美各大电脑市场。在10月1日之前,“超凡”软件预期运送到各大电脑超市。在这一天的早晨,美国的几大城市如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几乎同时听到了一个庄严的男中音宣布:

“微软公司的‘超凡’软件从今天起正式上市。”

这时,突然出现了另一个声音:

“是真的吗?”

“真的!它是最出色的个人电脑使用的电子表格软件。”

“它还有出色的图形界面,一流的数据文字处理速度,简单易学的使用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买得到吗?”

“当然了。”

……

这段广告几乎每天都要在各大城市的电台播放几次。

很快,“超凡”得到了人们的欢迎,包括美国航空、波音、可口可乐等一些大公司也都用上了这种软件,这给了莲花一记重拳。

微软终于在1987年领先莲花,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尔有一股一往无前、大无畏的精神,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

“最好的选择就是选择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早在1981年的时候,比尔就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加州硅谷施乐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的一项新技术——图形用户界面,是未来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方向。从1982年开始,微软集中了20多位优秀的程序设计人员开始“界面管理者”的设计。几乎与比尔注意到这项新技术的同时,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注意到了PARC的这项新技术,他为此不惜重金招集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研制以图形界面为操作界面的个人计算机。显然,这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产品,但是这在当时却是一项十分困难的研发项目。在这其间,比尔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尴尬。那时为了全力压倒苹果等一些公司的竞争气势,比尔召开过多次宣传会,他对新闻媒介称,微软可以在1984年的年底推出这种新产品,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比尔没能如愿,他只好再一次承诺:

“在1985年的第一季微软将推出并交货。”

虽然比尔加倍努力,没日没夜地与员工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开发中,但是他的诺言又一次没有兑现。比尔再次发誓:

“我们5月份一定可以开发出这种产品。”

后来,比尔再一次将期限延长到了8月份,完全想像得出,比尔那时有多狼狈!一提起这件事,比尔还心有余悸:

“简直太可怕了,我总是在劝大家要将手中的钱捏得再紧一些,不要急着购买可视的Vision软件。”后来的情况依然很糟,直到第二年的8月份,微软才正式向人们推出了演示版的视窗软件。那时,微软才只标价95美元,一个月之后,微软正式发布了Windows1.0测试版,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接下来,比尔又经历了无数的官司,其中最让他怒不可竭、又深感沮丧的是与劲敌苹果的较量。1985年的时候,比尔曾给苹果的总裁考斯写过一封信:

“苹果必须使麦金塔成为一种标准,可是没有任何一家电脑公司,包括IBM,可以不依靠别人就可以塑造一种标准。”

在信中,比尔建议苹果向其他厂家授权自己的技术,其中包括麦金塔相容机。比尔还提供给苹果20多家公司的名单,希望苹果能与他们合作。但是考斯并没有接受比尔的建议。

1988年,当比尔已经着手开始开发自己的新视窗系统的时候,这位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业界精英——苹果公司向联邦政府提起诉讼,称微软在其最新的视窗系统中窃取了他们的图形显示方法。

比尔的头都快被气炸了,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苹果公司提起诉讼的前一天,他还与苹果的总裁约翰·斯考共同参加一次商务会谈,会上,约翰还频频向比尔传递微笑。比尔被激怒了,他一刻也安静不下来:

“这无异是向我宣战,是在公共关系上的重大突袭!苹果对我们的控告完全是一场把戏,他们想让我不得不卷进繁琐的法律漩涡中,可是我又不能告诉他们,我讨厌与法官打交道,但我坚信,我会证明我是清白的。”

比尔非常愤怒地在传媒上向苹果的“挑衅”举起了“拳头”,他对外界称,是疯狂的妒忌心让苹果发出了霉烂的味道,有机会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品尝一下烂苹果的味道。当时已有好几家公司采用了苹果公司的麦金托斯图形显示方法,其中,也包括IBM,苹果在起诉微软的同时,也在警告自己的合作伙伴,但这场官司最终以苹果的败诉而告终。

在一连打败三个主要竞敌后,微软士气更盛了。1995年8月24日,微软的新一代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95正式问世,这次,微软又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这一天,2500多位新闻记者,几百名工业、商业家们,以及美琳达与比尔的好友齐聚加利福尼亚州蒙德“校园”的帐篷里,倾听微软向人们讲述Windows95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美国40多个城市,以及其他国家的许多城市同时也在倾听。当时,比尔让营销部门投入了近2.5亿美元的宣传费用。美琳达还特别受鲍尔默委托取得了滚石合唱团“启动我”的使用权,用来作为Windows95的正式广告歌曲。

从世界各大城市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最受人们欢迎的“美国早安”等节目内,都有关于Windows95的报道与比尔的身影,而在文字媒体上更是连篇累牍。可以肯定,在美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任何一件事情如此轰动,这也是许多微软人有生以来经历的最激动人心的事。在长岛,涂有微软公司标识的食品车,整齐地停靠在出售Windows95的商店外。在那里,排队购买Windows95的用户还可以免费获得美味可口的比萨饼吃。在英国,整个乡村田野都被Windows95视窗多彩的商标所装饰,微软甚至买下了《伦敦时报》的整个广告版面,并计划在产品推出当天赠阅一百五十万份。许多人还记得那句标题语:

“Windows95,好得连《伦敦时报》都免费。”

在新西兰,数以万计的Windows95购买者在午餐后就沿着惠灵顿的街道排起了长队,由于时差的原因,一位青年很荣幸地成了全球第一个买主。

……

一时间,全球形成了抢购Windows95的热潮,仅头一天,全世界就售出100多万套。

这是现代的一个神话,创造这个现代神话的人就是这个其貌不扬、外表邋遢的比尔,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使这个精采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他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独特而又无与伦比的领导艺术、惜时如金的工作作风令世人为之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