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1665300000039

第39章 心有理想,春暖花开(16)

不要叫我比赛,不要再看我成绩单,不要再无奈,不要再忍耐,不要再让我伤肝;

天天都火腿蛋,天天都排骨鸡腿饭,我需要扭转,我需要意外,我需要感觉存在;

当阳光很冷淡,心情很吉普赛,没人能挡住我,跟平凡掰掰。

——五月天《春天的呐喊》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高级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私塾弟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

编者语

同龄人的言论,比你如何?私塾即将闭塾,我每位弟子毕业前夕都要提交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是我在读毕业信的过程中给私塾弟子们发的一个帖子。这里转发给商学院同志必读,用意在于:此帖子中摘录的一份言论,是完完全全的商学院同志同龄人的言论,希望商学院同志看后对自己的修学和成长有所启迪。大家都是同龄人,看看别人是在什么状态上,你跟这种状态对比一下,你在这种状态之上,还是之下,抑或是比肩?这个帖子在和君论坛发表之后,一位清华经管博士(某省高考状元,以理科高考满分进入清华)跟帖说:“反思自己,不及万一”;一位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跟帖说:“羞愧和自责,佩服和致敬!对比之下,发现自己是如此浅薄……”私塾同学之间向来有相互赞美和捧场的习惯,这些跟帖的弟子本身素质一流、才华出众,如此跟帖不过是一种捧场和自谦而已,但以身边人为借镜,促自己省思和长进的态度,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私塾真的要毕业了,我希望自己在感受上尽量淡化这一事件,以免放任情感泛滥成灾。近来我在温哥华天天收看私塾弟子的毕业信。意料之中的是,作为师者,以很肃穆、很恭敬、很遥远的那种感觉看弟子的来信,也真是一种人生意境,古典味道的那种。意料之外的是,从信中看到了私塾弟子的很多“内幕消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吃惊和佩服。让我吃惊、佩服和感动的是从毕业信中我所读到的弟子们的成绩、学业、悟识和未来规划,以及很多信中表达出来的弟子们对私塾的那种无限深情和眷恋。说心里话,要是不在一个遥远和安静的地方用“心”去阅读这些来信,我还真的不知道弟子们的“那些事儿”和对私塾的留恋之情。读着“那些事儿”和那种深情,想到私塾真的要关闭了,止不住泪水盈眶。一位弟子居然在《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等这样的刊物上都发表了学术论文。我深知,作为一个学生,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是殊为不易的。说老实话,我也发不了。想当年自己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做梦都想挤入这些刊物的作者行列,我读书时完成的很多深度阅读都跟这个梦有关。现在是否变容易了?应该不会吧。

这位弟子以很诚恳、很惭愧的情绪表达说,自己发表的文章“仅六篇”:分别是《在两种不同理论框架下探讨通胀率路径的形成》[《经济学(季刊)》]、《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Tick Size的减小是否改进了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质量》(《管理科学学报》)、《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变更的因素分析与实证检验》(《金融研究》)、《政府税收对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软科学》)以及《警惕“逆向激励”》(《证券市场周刊》)。

这位弟子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显得理性和有认识深度。他毕业信中说:

我给自己提出一条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原则:深入到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内核,研究体现价值,以对资本市场的远见卓识为势,力促中国资本市场从简单原始的初级阶段走向成熟规范的稳态。我曾经跟随的一位老师是做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这门学科主要是从高频的交易数据中去发掘群体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行为习惯,从而指导制定相对占优的交易策略,甚至帮助设计新的金融衍生品,以满足市场投资需求。我相信任何一个在华尔街和北京金融街都干过的资深投资人士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中国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太少,而另一方面投资者需求还处于未被开发的初级阶段。当一个市场供给和需求都处于很原始的状态时,拓荒的机会就来了。由于中国政策和投资环境的限制,目前要照搬欧美成熟体系的金融产品显然不现实,比如利率掉期产品原本是为了规避市场系统风险,达到保值增值目的,但在目前中国政策市的大性质下,任何企图预测市场累积系统风险爆发区间的努力都是徒劳;又比如外汇市场上面人民币对外币的汇买业务,如果近期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而汇票的托收汇兑又有一个时间差,如果有外汇期货产品就能够锁定当前的汇率免受托收汇兑期间的风险波动,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但由于中国银行一行主揽人民币外汇业务,对小额客户来说根本没有这样的业务,客户的需求很难满足,这也相当影响中国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事实上,对于中国银行等来说,它们也不是不能够开放这样的业务,这是因为时机未到,目前的诚信体系等大环境会导致管理成本很高,谁开谁死。对它们来说,也是在被动地等待时机,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那些“国字号”的金融机构在资本充盈到一定程度时,总会思考自己在国际上所要扮演的角色,国际化接轨便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为了迎接那个时刻的到来,作为一个数量经济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潜心下去,为此“修炼”是值得的。具体来说,我希望能把自身读博期间积累的方法和技能在业界继续下去,做一名基于资本策略交易和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研究人员。虽然这样的定位就注定以后跟数字、模型、逻辑脱不开干系,但我始终相信数字和模型的背后是有被设计或被控制的情绪在游走其间,科学的研究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探索、总结的地方,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为此需要多跟有见识的人物接触和学习,用好势能,在金融市场拓展出功能指向相当强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在以后相对稳态的成熟市场一定会派上用场。

“十年磨一剑”,用心去了解资本市场的深核,并积极准备迎接相对稳态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到来的机会是我未来若干年都要做的事情,但我并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我希望在我40岁的时候能开始人生的第二次挑战和尝试——转入实业,具体做什么我想根据以后的资源和机会来定。我很庆幸自己能拥有和君这样的平台,很多产业中的研究人员都是和君同学,大家共同成长,分享彼此的感悟和信息,在各自的事业上必定会体现出乘数效应。在此真的要感谢您,身为私塾的一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这位弟子信中还说:“我现在已经习惯用‘兄弟’称呼私塾同学了,尽管有些同门现在我还不是特别熟悉和了解,但每次喊出‘兄弟’,内心中是真的把对方当作值得信赖和托付的朋友。也正是以诚相待,我才真正结交了好些好兄弟、好哥们,大家不仅是图个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痛快,更多的时候在生活中能够互相照应和帮助……”

【拥有J.P.摩根那样的影响力——我的中国投行家之路】

(和君商学院第二届学员,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金融危机”,这无非是最近充斥各国媒体头条的字眼。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第一次如此鲜活地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一场风暴席卷天下,全球金融系统无一幸免,顿时到处一片狼藉,人心惶惶,恍若世界末日。冰岛,这个人均GDP世界第四的“世界最幸福国家”,如今却面临国家接近破产的境地!美国,这个昔日睥睨天下的世界霸主,现在居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国家衰退危机!

“美国历来有困难都会让全世界替它承担,这次也不会例外。”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如是说。美国的对台军售计划,这种令人不齿的小人行为,也无非是逼迫中国购买其国债,来为美国人过度消费和信用膨胀造成的金融危机埋单!如此局面,中国该如何应对?依我看,“乱世出英雄”,这次金融危机绝对是一个全球格局转变和利益关系重新洗牌的大好机会!如果中国有足够强大的金融体系,有J.P.摩根这样一呼百应的金融巨头,那么这个“乱世”无疑将会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中国没有。中国的金融体系依然脆弱得不堪一击,中国的投行家们又缺乏足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操守。在这样历史性的时刻,只能担当一个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参与者,这莫不可谓是中国的悲哀和中国金融业的悲哀!生逢其时,却有心无力。我痛恨自己的弱小,不能在这民族复兴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施展一番作为,何其哀哉!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拼上性命来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的一生也终将如烟花般有那么一次灿烂的绽放!先生言:“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如晴天霹雳,直逼弟子内心,顿时眼前豁然开朗,一条清晰却布满荆棘的泣血之路浮现开来……

一、发散开去,雄心万丈,人不轻狂枉少年

至于职业理想,我的定位是做一个像J.P.摩根那样有影响力的中国投行家。1907年,美国爆发了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当时还没有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J.P.摩根几乎凭一己之力担当了中央银行的角色,力挽狂澜,挽救了整个美国经济!依我的理解,J.P.摩根之所以能担当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角色,与他的身家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因为他那惊为天人的影响力。在1895年的经济萧条中,连美国的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联邦政府面临破产的时候都不得不低头来请教他:“摩根先生,你有什么建议?”

对我而言,真正有吸引力的不是富可敌国的财产,而是影响世界的能力。所以在巴菲特和J.P.摩根二者之中,我更欣赏后者。如果说前者是发现价值的高手,那么后者就是创造价值的智者。J.P.摩根不但精通金融业务,更是一个资产重组的高手。他主持建立了垄断全美的钢铁公司,使其成为美国确立世界霸主的物质基础;重组了当时美国过度发展的铁路系统,使之重新正常运作,而不再被指责为是一个浪费资金的行业;对海洋运输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组建了一个行业卡特尔。就连美国危难之中挽救金本位制度,也被赫然记在摩根的功劳簿上。而这每一件事,都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国家的盛衰!

“全球化,是全球的中国化。”先生如是说。弟子深信不疑。未来的世界领袖,非中国莫属!不妨想象一下,若干年后,中国足够强盛了,势必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我一直期盼着有那么一天,国际流行的商业聚会,并不再像现在这样西装革履地拿着高脚杯,用着英语你来我往,而是各个身着古汉服坐在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式建筑里,举着金樽吟诗作对!为了这番情景,即使献出我的生命,又何足挂齿?

“为什么我的眼中总是含满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内心里,我还是个很爱国的人。每当听到国歌响起,都有一种感动得想要哭出来的心情。我愿意,为了我爱的国家,奉献一切。而每当看到目前国内诸如山区儿童辍学、无良厂家生产毒奶粉、社会诚信缺失的种种现状时,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忧虑。在我狭隘的理解下,这一切问题的源泉正是经济问题。当经济足够发展,物质生产极大丰富,贫富差距得以适当消除的时候,我觉得公民诚信道德体系就能真正有望建立起来。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十分薄弱,资本市场的落后直接限制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J.P.摩根重组了新大陆。” 我等顽劣小儿,也不妨于此大肆狂妄一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有生之年能够学得诸葛孔明般经天纬地之才,像J.P.摩根那样建立一个摩根财团那般规模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重组中国自己的经济格局,并最终将世界金融中心从华尔街搬到中国内地。我坚信,只有金融业强大起来,中国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二、收敛回来、脚踏实地、十年泣血磨一剑

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就是因为和现实之间有很大差距。而人的一生,应该不停奔跑在这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漫漫长路上。我的理想,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就像是痴人说梦一般不切实际。不过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我坚信,自己应该做一个有梦想、有故事的人,哪怕是个悲剧人物。将来,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我的J.P.摩根之路上!

说实话,我对自己的这条职业理想之路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规划。但是凭直觉,觉得自己需要在如下三个方向努力。脚踏实地,潜下心,揉进心血来铸造我的干将、莫邪:

一是底蕴。“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我现在最薄弱的一环,便是金融底蕴的欠缺。在这方面,目前的计划是考取光华管理学院或汇丰商学院的金融学研究生,然后花三年时间沉下心去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同时,按和君商学院的培养计划建立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独立的思维模式,并将产业研究作为重点来修炼。记得在《三度修炼》上曾经看过一句话:“在金字塔的顶端转身很容易。”也就是说,当在一个领域做到一流水准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领域都是相通的。我的计划便是认准投行这个领域,用“十年不抬头”的精神去攻克金字塔的顶端!

二是人脉。如果把底蕴这个硬件比作内功,那么人脉这个软件可以比作招式,一个上乘的武功秘籍可以使功力产生数十倍的乘数效应。有了足够强大的人脉网络,就有了资金、信息、资源等等一切条件来支撑事业的发展。而如何发展人脉,需要用心,亦要用情。向先生学习,我也将努力在五个领域广结英才:产业界、投资界、政策届、学者圈、媒体界。在广交天下豪杰的时候,我的原则是人一定要正直——这也是J.P.摩根看人最重要的标准。卡耐基说过:“除非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否则伟大的事业难于创立,即使有也非常少。”正直远比金钱和地位更重要,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交友的原则。

三是执行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超强的执行力是J.P.摩根得以成为华尔街国王的资本。在今后的数年里,我将竭尽全力在各个产业领域开拓自己的视野,独立思考自己的职业路径,并严格执行自己的规划。“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做到。”读书人、职业人、职业高手、组织领袖这个成长路径我深信不疑,而这个升级链中大部分过程是在原生态环境中的实践完成的。在修完研究生的学业之后,我的方向定位在创业而不是就业。也许创业的准备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相信,只要底蕴足够深厚,人脉网络足够强大,再加上一个科学合理的金融商业模式,成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