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生命溯源探幽
16612300000015

第15章 植物世界的生命探幽(1)

植物生命溯源与进化

那些曾经郁郁葱葱覆盖地球表面的植物,如今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已经完全灭绝了,例如大多数陆生植物的祖先———裸蕨,在3亿多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有的经历了若干次全球性的大灭绝,至今仍有少数存活下来,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勉强延续着种族的“香火”,也就是所谓的“孑遗物种”,例如桫椤;也有一些种类丢弃了原始性状,进化为现代物种。

很显然,在植物的这段历史中,不同的物种所经历的演化时间大相径庭。

一般说来,越处在进化的早期,低等生物完成非常基本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比如说,从太古代到元古代早期,低等的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经历了从单细胞个体到多细胞群体、从形态种类单调到多样化、从分布局限到分布广泛的演化。这个过程历时十几亿年,相当于从鱼类进化到人类所需时间(大约4亿年)的3倍。

而越处在进化的晚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出极其精巧的构造。例如,最初的有花植物大约出现于侏罗纪晚期,但仅仅几千万年之后就进化出兰花这样精致的种类。

藻类植物

单细胞藻类

池塘里或者水沟里的水常常呈现出绿色,我们用肉眼看不出这种水里有什么东西在活动。可是在显微镜下,这样的一滴水就变成了一个小世界。

在我们的视野里,除了有多种小动物之外,还会发现一些绿色的藻类植物生活着。

其中有一种小小的单细胞藻类,名叫“单胞藻”。它有两根长长的鞭毛可以摆动,能让它在水中游动得很快。它有一个红色的“眼点”,具有感光能力,能使它向着有光的方向游动。但是,这个眼点不能像眼睛那样成像,所以对于单胞藻来说,这个世界只有明暗,没有形状。

单胞藻已经具有了叶绿体,但它不是像大多数高等绿色植物所具有的椭球形叶绿体,而是呈杯状。

群居藻类同样是在一些绿色的水体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球形体,在水中滚动着游来游去。它由16个细胞聚成一团,外面包着一层透明的膜。其中的每个细胞都与单胞藻非常相似,并且每个细胞都单独生活,互不依靠,只是在行动上是一致的。它就是“实球藻”。这种植物很像是由单胞藻经过细胞分裂以后,那些相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有时候,在这种水里还可以看见一种比实球藻更大的圆球体。它是由更多的像单胞藻一样的细胞集合而成,叫“团藻”。组成团藻的所有细胞都分布在球体的表面,外面有共同的膜包围,所以团藻的结构看上去是中空的。

与实球藻不同的是,组成团藻的细胞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流。而且在繁殖后代时,有一部分细胞进行分裂,产生新的群体,或者形成卵和精子,而其他不育的细胞就供应养料给这些生殖细胞。所以,团藻这种群体已经不再是多个细胞的简单堆积,而是在细胞之间形成了某种联系和初步的分工。但是,团藻在形态上还没有上下前后之分,而且在营养生长的阶段,各个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没有分别。因此,它还只是一种低等的多细胞植物。

多细胞藻类

紫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海产植物。它的身体很简单,只是由单层细胞所构成的薄片,这种薄片的面可以伸展得很大。紫菜生活在较深的海水中,那里的阳光比较弱,紫菜这种平展形的体形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紫菜身体上的某些部分比较肥厚,可以用来附着在海底的岩石上。这种一端固定、一端游离的身体构造,显示出紫菜的身体两端已经出现了初步的分工。它的固着生活也有利于让它“定居”在合适的环境中,而不至于被海水冲到条件恶劣的地方。

海带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海藻。它和紫菜一样过着定居生活,但是它的结构要比紫菜复杂得多。它有宽阔的叶状部分,也就是我们要食用的部分,由多层细胞构成,具有相当的厚度。在叶状部分的基部,有一个类似于圆柱形的柄,在柄的基部,存在着根状分支,可以用来固着在海底的岩石上。

海带不仅是身体两端存在分工,而且在身体内部,不同的细胞也具有不同的功能。由于叶状部分和柄部由多层细胞构成,很多细胞位于身体的深层部位,不能直接与海水接触来获得必需的水分和养料。但是,海带体内有些细胞十分细长,就好像是输送养料的管道,贯穿在身体内部,以此来解决深层细胞的“生计”问题。

像海带这样的藻类多半生活在浅海,当退潮或者海底地形隆起时,它们就可能暴露在空气中。但是,这类植物的体表往往存在一些胶状物质,可以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再加上柄的支持,也就有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可能性。

从这些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虽然它们基本上是适应水生生活的,但是在一些比较高级的种类中,已经逐渐发展出可能适应陆地生活的相关构造。这也说明了植物从水生向陆生发展的趋势。

蕨类植物的产生

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出现在晚志留纪到早泥盆纪的沉积物中,这说明在距今4亿年前,植物已经开始由海洋向陆地推进,实现登陆的伟大历史进程。

植物的登陆改变了以往大陆一片荒芜的景象,使陆地逐渐披上绿装。不仅如此,陆生植物的出现和进化,完善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它们不仅以海藻所无法比拟的生产能力制造出碳水化合物,而且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大气中的CO/—2,并放出O/—2,进一步改变着大气的成分。

因此,4亿年前的植物登陆是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如果没有植物的成功登陆,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化石资料表明,担负起登陆使命的是裸蕨植物,它们属于蕨类植物门中一类早已灭绝的原始类型。裸蕨身体矮小,大多高不到1米,少数可达2米,没有根,只有假根,表皮上长有绒毛状或刺状突起,担负起类似于叶的功能。

表皮有角质层和气孔,体内还有尚不发达的输导组织———维管束。

它们身上所具有的很多特征,使古植物学家认为它们起源于绿藻。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期,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少生长在海滨或浅海潮间带的藻类植物,经历了无数次间断性的曝晒后,其中一部分未被淘汰的种类,开始越来越适应陆地环境。某种绿藻的后裔最后终于舍水登陆,产生了以裸蕨为代表的第一批陆生植物。

裸蕨能够成为开创登陆大业的先驱,并非是因为一时的运气。它们为了完成登陆而发展起来的很多制胜“法宝”,在今天的植物身上依然能够看到。

蕨类登陆

裸蕨登陆以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吸收足够的水分,因为在陆地上就不能像在水中那样用全部的身体表面来吸收水分了。既然地表无水,那就得用根系从地下吸水。不过裸蕨还没来得及实现根、茎、叶的真正分化,只是形成了类似的结构,即假根。体内已经拥有的维管组织尽管还不发达,但已经能够实现水分和养料的运输功能了。

裸蕨作为陆生植物的始祖,的确是功不可没。经过4亿多年的演化,它们所发明的假根已经被今天的植物进行了出色地完善,很多植物为了寻找更多的水分,它们的根系已经发达得超乎我们的想象。一株4个月大的燕麦,所有根系的总长度可达700多千米;沙漠中矮小的灌木———骆驼刺,它的根系能深入地下30多米。

除了吸收水分和养料这个基本功能外,很多植物还发展出支持根、储藏根、寄生根、呼吸根等功能各异的“变态根”。所有这些根的祖先,都要追溯到几亿年前裸蕨登陆时所发明的原始假根。

保持水分

植物到了陆地上,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如何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也是一个重要的生存问题。尽管裸蕨作为登陆先锋的构造还非常简单,但保水措施已经相当高明。它的表皮细胞分泌出糖和脂类,这些物质在氧气中被硬化,形成可以防止水分散失的角质层。只有少数表皮细胞特化成气孔,作为水分蒸发的通道。

裸蕨的这套保水机制依然在今天的植物中被广泛使用。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缺水环境,白天将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晚上才打开气孔进行气体交换。它们的储水能力相当惊人:北美洲沙漠中的仙人掌高达15~20米,储水量可达2吨;西非的猴面包树,已经发现的最粗的一棵就连40个人都合抱不过来,被称为“最胖的树”,其储水量可达40吨。

直立问题

裸蕨登陆后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直立。毕竟脱离了水中浮力的依托之后,水生植物原来的身型实在是显得太柔弱了。实际上,在陆地上生存就好像是踏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而绝不是走上展示苗条身材的舞台。

如果裸蕨不能直立,那么细长的身体就很容易纠缠在一起,不利于光能的吸收。因此,裸蕨必须增强自身的支持力,它们在茎的中央形成了坚实的中柱。这种机械组织的出现,让陆生植物能将地上部分支撑起来。尽管和今天的植物相比,这些“登陆先锋”的身体要柔弱得多,但这毕竟是植物第一次在陆地上挺起了“腰杆”。也正是它们的这种创造,奠定了今天所有参天大树的基础。

利用阳光

植物对阳光的向往常常可以诱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森林中的参天大树就是在年复一年竞争阳光的过程中越长越高的。

植物除了尽可能地将身体往高处生长,并拓展横向面积之外,还发展出另一个巧妙的办法。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植物,就会发现其中的玄妙。无论叶片的排列方式怎样,在同一株植物相邻的叶片之间,绝不会互相覆盖。这就是“叶镶嵌”现象,它能够保证叶片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

而且,植物在分枝的时候,新生的枝条总是伸向不同的方向,这也同样保证了植物能尽可能多地利用周围空间来享受阳光。

我们今天在众多植物身上看到的这些特点,都能在裸蕨那里找到原始的痕迹。可以说,现代植物都应该感谢裸蕨把它们“培养”成利用阳光的“高效专家”。

苔藓

多数科学家认为,在早期征服陆地的战场上,至少有两条“进军”路线:

一条是以裸蕨为代表,发展出维管植物,它们完全摆脱了水生环境的束缚,成为真正的陆生植物,也由此占据了植物界的统治地位;另一条是以苔藓为代表,始终没有完全脱离水生环境。

苔藓是一类古老而原始的植物,它的起源尚不明确,古植物学家们推测可能也是从某些藻类进化而来。可是它们登陆以后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眼中的苔藓很可能与恐龙所见过的苔藓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因为苔藓的繁殖过程始终离不开水的帮助,所以直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种类的苔藓还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说它们并没有完全适应陆地生活,只能“羞答答”地躲在阴湿的角落里,无奈地看着大千世界的沧海桑田。

而且,在苔藓的身体里也没能发展出维管束,这样它们既失去了有效的输导组织,又难以支撑它们所“向往”的高大身躯,所以也就只能做个矮个儿生灵了。一般苔藓的高度都不会超过10厘米,哪怕是新西兰现存的最大苔藓,也只能长到半米左右。

可是,大自然的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令人费解。与裸蕨相比,苔藓原本是登陆大军中并不成功的派系,而裸蕨则作为陆生植物的始祖,曾经盛极一时。然而进化的结果却是裸蕨被自然界淘汰,彻底从地球上消失,只在地层中留下它们的遗骸让人慨叹。而其貌不扬的苔藓却在数亿年的岁月里饱经沧桑,延续至今,尽管它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进化迹象,也没有夺得植物王国的统治权。

蕨类植物的繁盛

志留纪之后的泥盆纪,气候变得干燥,池沼干涸,很多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被迫适应陆生生活。所以,从泥盆纪开始,陆生植物有了新的发展,由裸蕨植物演化而来的蕨类植物出现并很快繁荣起来,到石炭纪达到顶峰。从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裸蕨在这段时间里繁衍出3个分支的后裔,即鳞木类、芦木类和真蕨类。

不一样的鳞木

在石炭纪的森林中,有一种主要的乔木叫“鳞木”。它们不断长粗,树干的直径可达1~2米,整个植株可以长到30~40米高,有的甚至高达50米,并且有一个枝叶繁茂的巨大树冠。即使是现代的高大乔木中,体型能与之相比的也只是少数。

从已经发现的鳞木化石来看,它们最早出现于3.5亿年前的晚泥盆纪,在石炭纪中期发展到顶峰,而且种类繁多,是当时热带沼泽森林中最重要的代表类群。进入二叠纪后,这些巨大的蕨类植物迅速衰落,在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地球表面的气候趋于干旱,它们几乎全部灭绝。

鳞木的叶片长度可达1米以上,脱落后在茎干表面会留下清晰的螺旋状排列的鳞状痕迹,“鳞木”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令人称奇的是,鳞木的高大身型和巨大树冠,居然主要是靠坚固的厚“树皮”来支撑,而维管柱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或许这也是导致鳞木类最终灭绝的原因之一。

芦木

芦木是繁荣于石炭纪的另一类古植物,它也是高达二三十米的大型乔木。

与现代乔木不同的是,它有明显的节。各个分支从节上生出,狭长的叶也是轮生在节上,整个枝叶就像一把巨大的“扫帚”。芦木在地下还匍匐生长着巨大的根状茎,从根状茎的节上再生出根。

现代植物中的“木贼”,也有明显的节和根状茎,枝叶也是轮生于节上,很多特征都与芦木相似,被认为是芦木类植物残留下来的种类。不过现代木贼的体型远远小于古代的芦木,而且都是草本植物,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惜的是,这些比现代木贼大几十甚至几百倍的“巨人”,在二叠纪迅速地衰落。它们的身体深埋在地下变成煤炭,成为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

真蕨

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潮湿,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而且很容易产生比较宽阔的叶子。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中,哪怕是宽大的叶子,蒸腾作用也不会过于强烈而导致缺水。于是,真蕨植物在鳞木、芦木那样的高大“巨人”中间也繁盛起来。

真蕨虽然不比鳞木、芦木那么高大,但却有着长而宽大的叶,茎内还有发达的维管束。今天地球上许多有大型叶的蕨类植物就是从古代的真蕨类演变而来。尽管现存的真蕨基本上都是矮个的草本,但是它们的祖先也曾经在地球上辉煌过。我们从“蕨类植物之王”———桫椤的身上,或许还能窥见当年真蕨类植物的雄风。

大多数的桫椤可以长到1~8米高,茎干直径可达10~20厘米,羽状的大型复叶丛生在茎的顶端,树形有点像椰子树。产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的白桫椤,高度可达20米,而新西兰的一些桫椤甚至长到了25米。其实,2亿多年前的很多真蕨类植物远比桫椤要高大得多。

古代的真蕨传承至今,它们的经历真可谓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