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
16611200000024

第24章 趣闻战争篇(1)

“飞鸟”——特殊的防空兵

飞鸟与高速航行的飞机相撞,会像子弹一样击穿机身,使飞机坠毁。第一次鸟撞飞机造成飞行事故发生在1912年,现在全世界每年约发生1万起鸟撞飞机事件。军用飞机因其速度快,与鸟相撞的机会不仅多,而且损失惨重。据统计,荷兰空军1/3的事故是鸟造成的;美国空军的鸟撞飞机事件每年多达700多起。每年由此带来的修理费用和飞机停飞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亿~10亿美元,飞行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防止鸟对飞行的危害,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如在设计飞机时,对飞机的挡风玻璃、机身和发动机前沿等部位,考虑到预防与鸟相撞;清除机场周围的杂草、垃圾堆;控制草坪生长不超过10厘米;迁移机场附近的肉店、餐馆、居民区;排干池塘积水等。有的机场还使用鸣笛、施放恐吓弹、雇佣猎人枪杀或诱捕飞鸟等,但是收效都不大。喷气机依然容易把鸟吸入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飞机的挡风玻璃、机翼也常被鸟撞坏。

后来,加拿大首先把一种名叫游隼的猎鹰用来制伏鸟类,减少了鸟与飞机相撞事件。多伦多国际机场1976年鸟与飞机相撞事件有47起,使用游隼第二年只有22次,1978年减少到10次。尽管鸟类繁殖增加,近几年来仅有少量鸟撞飞机事件。这种方法,被荷兰、美国、英国等军队采用,效果极好。

如英国皇家空军在露西莫斯机场使用这种方法,鸟撞飞机事件几乎减少了一半。

现在,一些国家还根据飞鸟与高速飞机相撞会使飞机坠毁的道理,发展了“飞鸟防空兵”,在敌军可能空袭的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及其附近空域,放养大量飞鸟,利用这些“鸟兵”来阻击敌机。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鸟兵”所起的作用,比派机群迎击敌机更为有利。

“军犬”——反坦克兵

“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德军坦克群,苏军专门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

每连编制是126条受过训练的军犬。

作战时,反坦克军犬连预先进入伏击圈,当德军坦克驶近时,引导员将事先捆在军犬身上的炸药引信点燃后,及时向军犬发出指令,于是军犬直奔敌阵,卧于坦克底下,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德军300多辆坦克被炸。

有关资料表明,“二战”期间出现于战场的军犬达25万条之多,它们执行着探雷、警戒、传令、侦察和拉雪橇等多种任务,在战场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动物——战争立功

信摇摇摇鸽

1942年夏天,英国一艘潜艇在大西洋上准备袭击德国巡洋舰,却被德国军舰发现,并遭到追击。潜到海中浓盐层下的潜艇被德国军舰投下的一串深水炸弹击中,沉到海底,艇内仅有28人幸存。艇长将指挥室里的一对信鸽装在一个特制密封舱内,然后通过鱼雷发射管将其发射出潜艇。关鸽子的密封舱从海底迅速漂到海面。密封舱盖是定时装置,时间一到就弹开,鸽子带着SOS紧急呼救信号,向英国潜艇基地方向飞去。其中一只中途迷航,可另一只鸽子成功了。

海底艇员最终获救。为感谢这只信鸽的救命之恩,英国水兵特意为其修建纪念碑,并保存至今。

鳄摇摇摇鱼

1945年2月,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一天在孟加拉湾兰里岛,英军包围了一支侵略缅甸的日军部队,走投无路的日军,企图从海上突围。

英军得知日军企图,立即派军舰封锁海面,1000多名日军被挤到一片齐腰深的沼泽地里动弹不得。

这一带沼泽地是鳄鱼巢穴,白天在英军猛烈炮火袭击下,这些鳄鱼都藏在水下。到了夜间,炮火停止轰击,沼泽地安静下来,潮水又刚退下去。日军企图爬到岸上寻觅食物,但却遭到水下鳄鱼攻击。水中士兵被鳄鱼咬得碎乱不堪,仅幸存20余名。这场混乱持续到天亮,当英军赶到现场一看,都惊呆了,没想到鳄鱼参战,帮助他们把日本兵给歼灭了。

战争中动物的奇闻轶事

鲸摇摇摇鱼

1942年6月10日,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舰艇带着大批水雷,在汤加王国的汤加塔布岛周围布下水雷。

但此后仅一天,海上突然传来爆炸声,美国人以为他们布下的水雷,准是让敌军军舰触着了。可到了天亮,海面竟没有一艘军舰,却漂浮着数十条炸死的鲸鱼。

海摇摇摇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苏联中校斯罗夫早晨在港口散步。突然,他感到奇怪,刚才海鸟还是各自四散飞翔,现在为何突然都朝着港口方向飞,而且还在海面抢食鱼虾?

原来深海鱼群被德国潜艇推进器搅昏了,被赶到了海面上来,于是引起海鸟争食。苏军出动四艘猎潜艇,跟着海鸟指引的方向,搜索水下德国潜艇,并最终将德国潜艇炸沉。

动物三豪杰

人类利用动物参战,至少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在同罗马人的战争中,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曾经在一次战役中向敌人放出了500只受过驯养训练的狮子。甚至,凶猛的鳄鱼也曾立过战功。罗马军队包围了一座希腊城市,被围困的希腊人发现敌人挖了地道,于是就把装有点燃了羽毛的大桶推入地道。尽管地道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焦煳味和烟雾,但罗马军队并未因此而停止前进。希腊人又把蜂箱塞进出入口,蜂群也不能使罗马军队后退。最后,当市民们把两条巨大的鳄鱼放入地道的时候,罗马军队彻底崩溃了,他们惊叫着惶惶涌出地道。

骆摇摇摇驼

公元前500多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就曾建立过一支“骆驼兵”,并在征伐中立下了战功。公元前547年,居鲁士开始西征吕底亚。公元前546年,两军战于撒尔迪斯之前,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以骑兵布阵迎敌,居鲁士则以载重的骆驼为前队。吕底亚的战马第一次见到骆驼这样的庞然大物,因为害怕不肯向前冲锋。无奈,吕底亚的骑士们只好下马作战,导致一场惨败。居鲁士率军攻占了撒尔迪斯,活捉了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

“猴兵”——抗倭奇兵

我国的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在镇守我国福建沿海的福清县时,也曾让动物参战,并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部队”——猴兵。

有一次,倭寇又来进犯。他们穷凶极恶地冲上岸来,并占领了一块不太大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与戚继光的人马拼一死战。

正当倭寇积极准备的时候,忽然,只见远处嬉嬉闹闹地跑过来一群猴子。

这群猴子连蹦带跳,很快来到了倭寇的营寨跟前。这时候,倭寇才看清,在每个猴子的手里,各举着一支小火把。倭寇莫名其妙地正在发愣的时候,只见猴子们呼啦一下,钻进了倭寇刚刚搭好的营帐里。倭寇大惊失色,立刻大呼小叫地去追赶猴子。可是,已经晚了。倭寇的营帐里,此时已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了。

就在这时,戚继光率领着明朝兵马趁势杀来,倭寇措手不及,结果,死伤大半,剩下的慌忙逃向海边,跳上船,远远地逃去了。

原来,这些放火烧敌营的猴子,就是戚继光专门训练的猴兵。当时,戚继光在福清练兵的时候,附近山上时常有些好奇的猴子远远地观望。时间一长,猴子渐渐地学会了模仿士兵们的操练动作。戚继光发现以后,就决定把猴子“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部队”,专门训练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和训练,这些猴子果然学会了许多动作,尤其是放火,是它们最拿手的“好戏”。

于是,戚继光就利用这一特长,派出了他的“猴兵”,烧毁了敌营,并歼灭了大部分来犯的倭寇。在这次战斗中,猴子立下了一大功。

“海豚”——特殊间谍

冷战时期,有一次,美国情报部门想了解一艘苏联刚刚研制成功的核潜艇情况,于是,他们派出了一条海豚……在风平浪静的一个苏军港湾里,刚刚下水不久的核潜艇平稳地停泊在严密的军港之中。周围除了有许多巡逻快艇以外,还安装了探测敌舰和潜水艇的雷达。一切都显得非常谨慎。

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此时,就在他们这艘核潜艇的底部,一个微型探测仪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几天以后,美国情报部门通过那个微型探测仪,已经把这艘核潜艇上的全部有关资料掌握了。他们再次派出了那条海豚,执行特殊任务的海豚飞快地向苏联军港游去。它巧妙地避开水下的雷群,悄悄地来到潜艇底部,摘下了那个吸附在潜艇上的探测仪,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游出了苏军的警戒区,顺利返回美国海军基地。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间谍”任务。

“苍蝇”——超级间谍

说到间谍,还有一种更不易被人们发现的动物间谍,那就是令人作呕的苍蝇。由于苍蝇体积小,又不易引人注意,因此,许多科学家就专门为苍蝇设计了一种超微型窃听器。这种窃听器,只有一枚大头针的针头那么大小,重量也很轻。把它安装在苍蝇的背上,再经过简单的伪装,就很难被人发现。

把装有超微型窃听器的苍蝇放出去,使它飞进戒备森严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就能执行窃听任务。

苍蝇间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飞出去后,一去不复返型的。这种“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