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
16611200000002

第2章 传奇英豪篇(1)

“白登脱身”——刘邦

历史上汉与匈奴之间著名的“白登之战”也称“平城(今山西大同,是白登之战的发生地)之围”,它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关系产生过深远影响。在白登之战中,汉高祖刘邦最后究竟是如何脱身的这一问题一直为世人所探讨。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夏代,匈奴就已存在,当时称为荤粥。周代称猃狁,秦代称匈奴。其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秦汉之际,匈奴统治者冒顿杀死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统治了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初期的汉朝,由于长期疲于兵事,无暇北顾。冒顿利用自己兵强马壮的优势,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直接威胁到汉王朝在中原北部的统治。

为了防御匈奴南进,汉高祖刘邦曾派韩王信坐镇晋阳,守卫太原以北之地。

后来,韩王信以“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为理由,上书刘邦,把韩国都城从晋阳迁到马邑(今山西朔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秋天,冒顿带领大队兵马进入长城,一直打到马邑城下,把韩王信围困在马邑城。韩王信是战国时韩国的旧贵族,曾响应刘邦起义,带兵攻打韩地有功,被刘邦封为韩王。但刘邦对他很不放心,所以,把他调到远离都城的地方。韩王信也知道刘邦对他有疑心,所以,当匈奴兵临城下后,他一直不愿与匈奴交战,几次派使臣与匈奴谈判,要求和解,以便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汉朝援兵赶到马邑城后,见韩王信不但不出兵交战,还不断派人与匈奴频繁来往,怀疑韩王信可能要叛变,就把这一消息报告了刘邦。在紧急情况下,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刘邦亲自给韩王信写了封信,申明大义,对他进行劝告并加以指责和警告。信中说:“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汉书·韩信传》)。刘邦的这番话不但没有挽回形势,反而促使了韩王信的叛变。他见刘邦如此口气,深知处境的危险,怕被问罪杀头,于是,献出了马邑城,投降了匈奴。接着,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起来,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攻下太原郡,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山西大部分地区。

为了进一步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汉王朝统治,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汉军进入山西后,连连取胜,特别是铜鞮(今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其部下将领王喜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之后,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拥立战国时赵国后代赵利为王,收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重整旗鼓,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冒顿派左、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与王、黄等屯兵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又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收复了晋阳、离石等六城,攻下楼烦等三城。汉军由于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来到晋阳后,听说冒顿驻兵于代谷,就派人进行侦察,冒顿故意把精锐部队隐藏起来,不让汉军发现,而把老弱病残摆在阵前,以示溃败的样子。汉军侦察人员几次往返阵前,也没有看破匈奴的假象,信以为真,就把侦察的情况如实地报告给刘邦。刘邦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没有识破匈奴的计谋,盲目带领大军北上。汉军刚刚过了勾注山(今雁门山),正碰上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刘敬(娄敬),刘敬对匈奴的设防产生了怀疑,提醒刘邦不要贸然进兵。他说:“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刘邦不但不听劝告,反而破口大骂刘敬说,你这个齐国奴隶,一贯以能说会道升官,今天还想胡说八道,扰乱军心。于是,把刘敬抓起来,囚禁在广武城,准备凯旋后处理。接着,刘邦带领骑兵快速前进,也不等步兵赶上,直抵平城。冒顿见汉兵蜂拥赶来,就在白登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马上指挥四十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把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使汉军失去联系,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才知道上当受骗,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组织突围。结果,虽经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西面的骑兵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把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正值隆冬季节,气候严寒,还飘着雪花。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冻伤很多人,其中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

有首歌谣说:“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汉书·匈奴传》)可见这次战争是多么艰苦!在不利的形势下,为了扭转败局,刘邦凭借白登地势居高临下的有利条件,指挥汉军昼夜加强防守。

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最后,汉军是如何突围出去的,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只是说刘邦采用了陈平秘计,才得以解围。陈平秘计是什么?“其计秘,世莫得闻”(《史记·陈丞相世家》)。有人说,陈平让画家画了一张美人像,派人送给单于妻子阏氏,并对阏氏说,汉朝有一个美女,长得如同画上的一样美。

现在皇帝被围,汉朝准备把她献给冒顿,以作为解围的条件。阏氏嫉妒心很强,她害怕冒顿得到美女后自己失宠,就说服单于收兵。这种说法不一定可靠,但刘邦确实派人与匈奴进行过谈判,并给阏氏送过一批厚礼,阏氏收到礼物后,就对单于说,长期围困,久战不决,也不是个办法。就是占领了汉地,也不是匈奴久居之地。匈奴习惯于快速作战,冒顿原打算一次伏击,就结束战争,结果,相持不决,消耗了不少兵力,使冒顿的决心动摇。另外,冒顿与韩王信部将王黄、赵利约定,共同在白登合击汉军,其后,约会日期已过,却没有等到韩王信的军队。于是,冒顿有点猜疑,怕韩王信再与刘邦联合起来,腹背受敌,就逐渐放松了对汉军的围攻,准备撤军。正好当时起了大雾,无法交战,冒顿收回兵马,主动让开包围圈的一角。刘邦乘着大雾,命令士兵持强弩,拉满弓,从匈奴解开的围角冲出,顺利地进入平城,与主力部队会合。冒顿见汉军突围而去,也带领大军撤退而走。

更有一些人说,陈平用数百个傀儡做成美女登城的样子,阏氏看见之后,怀疑是汉军献给单于的,唯恐夺了自己的宠幸,因此才为汉军解了围。

白登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双方均倾全力之决战,却绝无仅有地戏剧般收场,汉高祖刘邦的脱身之术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草原铁骑”——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成吉思汗是他的称号,他的真名叫铁木真,意为“钢铁”,姓孛儿只斤,蒙古乞颜氏。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个在国内外史学界、政治界乃至平民百姓中很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以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言与论著。

蒙古骑兵向来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攻城略地,少有败绩。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征服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成吉思汗为何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区,并且攻必取,战必胜呢?西方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别人更精良而且更适合于实战使用;成吉思汗兵制比较完善,军纪严明;将领多巧于计谋,擅长兵法和战略。”(《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34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所以,蒙古骑兵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快速灵活,当然所向披靡,无可匹敌。

蒙古骑兵都是当时训练得最好的士兵。他们从小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严厉的学校,进行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他们成为具有坚忍的耐力和毅力的老兵,具有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惊人本领。他们很能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他们体格强壮,只要一点点或者根本不需要医疗条件,就能保持健康,适应战斗的需要。各单位的指挥官都是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选出的。他们对自己的部队拥有绝对的权威,同时受其上级同样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随时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人人都能严守不怠,纪律已形成制度,这在中世纪时期的其他军事组织是不可能有的。

在作战原则和战法上,成吉思汗部队的机动性从没有其他的地面军队能与之匹敌。13世纪,欧亚等国的军队多以步兵和重骑兵为主,而蒙古军队却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轻骑兵具有突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适合远程奔袭。重骑兵防护性能好,机动性差,适合阵前对抗。所以,蒙古军的轻骑兵,恰如“二战”中机械化部队,它常以绝对的军事优势,迫敌解除武装。这就使成吉思汗时代所营造的战场,完全是一种飓风式战场。如果把它与“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作对比,就会发现在成吉思汗指挥的战争中有与德国“闪击战”相似的内容。当时欧洲人对成吉思汗子孙的惧怕,从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并不清楚蒙古人为什么不可阻挡,有人甚至把蒙古军后来因窝阔台去世而退兵之举,归结于他们教皇和皇帝的英明。后来法国的拿破仑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蒙古军西征,不是亚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动,而是有严密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由于他们比对手更快因而才能所向无敌。

此外,蒙古大汗还有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蒙古兵学中的大迂回战略,它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长期的征战中所形成的作战韬略之一。蒙古军的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许多坚固的城堡,变成了他们围困中的野兽。因此,蒙古军队大迂回战略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猎人那双狡黠、深邃的目光,盯着敌人的后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条生路,那完全是一种战术运用。这种大迂回战略,与古代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大相径庭,它不直接对敌列阵挑战,而是更讲实际,手段更隐蔽。并力图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计谋”将对方制服,与孙子的“诡道”思想一脉相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能在脱离根据地作战的情况下屡建奇功,就在于他们“羊马随征,因粮于敌”。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蒙古军队有一套独特的、与此不同的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障了蒙古军队的远征。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合一,完全是受生存条件的驱使。蒙古人行军打仗,一反牲畜走到哪里,人跟随到哪里的游牧常规,而是军队走到哪里,羊马也驱逐到哪里,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队的军需供给问题。《蒙鞑备录》记载:蒙古军队“食羊尽则射兔鹿野豕为食,故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烟火”。这说明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自带食物耗尽时,依然有强大的野战生存能力。正因为有了超常的生存潜力,与敌较量就有了超常的战斗力,战争机器也有了连续运转的动力。

关于成吉思汗的铁骑,还有一个让人难解的谜就是成吉思汗已攻下大半个欧亚大陆,为什么强大的蒙古骑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内,并很快撤军了呢?

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气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瑞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率军返回蒙古。

关于这段史实的记载有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手法。关于蒙古骑兵为何唯独不取印度的具体原因,因历史久远,已无法准确考证,所以只能是个不解的谜。

不管如何,成吉思汗和他的铁骑统一了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代天骄将草原的旋律借助雷鸣般的马蹄声传到了西亚、东欧,奏出了宏伟的乐章……

“黑寡妇克星”——嘉兹尼

“黑衣女谍”是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代称。美国空军从1956年开始装备U—2高空战略侦察机,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等军事任务和搜索失踪船只与飞机以及收集地热能资料等非军事任务,它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间谍飞机。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U—2飞机曾经肆无忌惮地飞行在前苏联的领空上,进行各种侦察活动。尽管前苏联当局十分恼怒,但在初期却拿U—2飞机没有办法,因为U—2在当时来说飞得实在太高了(2万多米),高射炮打不着,战斗机又跟不上。然而,正当美国扬扬得意之际,1960年5月1日,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一架U—2飞机被前苏联空军击落,飞行员弗朗西斯·鲍尔斯被生俘,飞机上所有的侦察设备基本上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被作为了间谍活动的罪证。这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使美国颜面扫地,也使前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张。然而,U—2飞机究竟是怎样被击落的呢?前苏联在当时尚未拥有2万米以上升限的歼击机,而地空导弹的射程也够不着。这在当时是一个不解之谜,如今依然是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