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太阳系之谜
16610100000026

第26章 综合篇(1)

太阳系探索之谜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八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忽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它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当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颗,对这五颗星,各国命名不同,我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并不是因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树木才这样称呼的。而欧洲,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的名称来称呼它们,在中文里便相应译为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与太阳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为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它们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除此以外,太阳系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彗星和无以计数的天外来客——流星。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被燃尽成为一束光,这种现象叫流星(如果没有燃尽就是陨星)。通常所说的流星指这种短时间发光的流星体。俗称贼星。大约92.8%的流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5.7%是铁和镍,其他的流星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宇宙中那些千变万化的小石块其实是由彗星衍生出来的。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强大的引力会使彗星一点一点地瓦解,并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许多气体和尘埃颗粒,这些被遗弃的物质就成了许多小碎块。如果彗星与地球轨道有交点,那么这些小碎块也会被遗留在地球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产生流星雨。

揭秘太阳身边的神秘天体

在茫茫宇宙中,飞行已久,一直在为人类辛勤工作的“先锋10号”宇宙探测器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大惊喜:一个新的神秘天体正在绕日运行着。这是天文学界一个新突破。

观测者们虽然还没有见到这一天体,但他们坚信它的存在,因为“先锋10号”的轨道因它而发生了变化!

如果这一发现属实,那它将成为因重力这一唯一原因而被发现的太阳系中的第二颗行星。第一颗是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科学家在1787年发现了天王星,后因发现天王星的轨道十分异常,从而发现了对其具有引力的海王星。

这颗神秘的新星是由英美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的,它极有可能就是所谓的“Kuiper带”天体。而“先锋10号”的轨道数据则来自于国家宇航局“深度空间”网络,一系列大型射电望远镜构成了这一网络,主要目的是为了观测太空深远处的情况。

早在1992年12月8日,“先锋10号”已飞离地球84亿千米,该天文小组就敏锐地发现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出现偏差,他们一直积极的在研究这一现象,希望找出原因。直到最近,在经过多种方法分析研究“先锋10号”发回的数据后,他们才肯定了自己的推论:新成员加入了太阳系。

在近几个星期中,他们力图计算出此天体可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以及具体位置。他们初步预计,此天体是在猛然撞上一大行星后而被抛到太阳系边际的。

该天文小组的一位英国博士称:“我们对这一发现欣喜若狂,它真是天文学上一个极好的标志性事件!”

据称,这一天体可能是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已知的数百个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的一个,它们远在冥王星之外,并大都由冰及岩石构成。这些天体在行星大家族中辈分很小,直径仅有几百千米,但天文学家坚信,有几百万个这种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并形成一条庞大的“星带”。

1972年3月,“先锋10号”被成功地发射升空,它是第一个要穿过火星及木星间小行星带,飞向遥远太空的探测器。但对于它是否能安全闯过这一地段,科学家们便无从所知。

“先锋10号”也是第一个到达气体行星——木星的探测器。随后,它又成功飞离太阳的行星系统。虽然还未进入星际领域,但这已开了太空探测器的先河。

在“先锋10号”飞了25年后,虽然它仍在不断地发回信息,但在1997年美国宇航局还是暂停了对它的监控。

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于这个“老太空旅客”,但一时又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后来,这股力量竟将它向一个方向推移。

据天文学家预计,在200万年后,“先锋10号”将会到达金牛座星群,那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让人类拭目以待!

是否真的有第九颗行星

太阳系有几颗大行星?我们现已知道太阳系里有八颗大行星。

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认识,有悠久的历程。古时人们在天空中仅能看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行星。我国古代称金星为太白,木星为岁星,水星为辰星,火星为荧星,土星为填星或镇星。

在国外,古罗马神话中各种神的名字被命名为星的名字,如称水星为商神麦邱立、火星为战神玛尔斯、木星为爱神朱庇特、金星为太阳神阿波罗的先驱和使者。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让太阳取代地球坐上了“宇宙中心”的宝座,人们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从此,天文学上有了“太阳系”这个名称,太阳系的行星也不断被发现。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发现了海王星。

太阳系里的八颗大行星,如同一母所生的八个兄弟,它们不但排列得很规则,而且像赛跑运动员在一个场地上比赛一样,非常有秩序地沿着各自的跑道,一刻不停地朝同一个方向绕着太阳在转圈子。虽然它们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从来不争抢跑道。

太阳系是否有第九颗大行星呢?这是不解之谜,不少科学家长期寻找着第九颗大行星。

科学家认为,现在的八大行星轨道之间是找不到第九大行星的,只有在水星轨道以内,或者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才能找到,前者称为“水内行星”,后者称为“冥外行星”。

科学家从20世纪就努力寻找水内行星。虽然有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且到水星的身边去实地观测,1976年美国专门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在那里整整寻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存在水内行星的痕迹。由此看来,存在水内行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甚至可以完全排除了。

科学家寻找冥外行星也做了许多工作。天文学家根据观测资料计算,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质量为地球质量的5~10倍。现在,科学家已用了超大型望远镜对准这颗未知行星可能出现的地方,拍摄了数以万计照片,正希望从这些照片中沙里淘金似的找到它。此外,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宇宙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附近做了大量观测,企图找到冥外行星。

1987年7月9日,美国“先驱者号”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研究人员称,太阳系可能存在第九颗大行星,但它的轨道很不寻常,几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成直角倾斜,行星的质量比地球大4倍,公转周期至少需要700年。

太阳系究竟有没有第九颗大行星?至今说法不一,仍然是一个没有肯定答案的谜,期待今后的长期观测能够回答。也许,这个谜将由你来揭开谜底。

太阳的儿女们

太阳是一颗恒星,在这颗恒星身边诞生了行星世界。这些行星的成员众多,运行活泼,变化万千,使太阳永不寂寞。古人早就发现,在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附近,常有几颗明亮的星星,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它们在众恒星背景上有明显的位置变化,给它们起了有别于恒星的名字,叫行星。

中国古代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统称为“五星”或“五行”。

行星世界成员的共同特点是: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基本上都很靠近,叫共面性;都朝同一个方向绕太阳运动,叫同向性;同时,它们的轨道又都是似于圆的椭圆轨道,叫近圆性。真是“家有家规,生活有序”。因此,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各行其道,非常稳定。八大行星都是近似于球形的天体,本身一般不发可见光,所见行星的亮光是表面反射太阳光的缘故。如果你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行星,会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视面,而恒星就没有视面了。因此,行星有视面不闪烁。恒星是点光源,由于地球大气抖动,引起闪烁的现象。由于行星绕太阳运动,各自有各自的运行周期,我们从地球上看去,它们就出现了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时隐、时现,时进、时退的现象,这叫行星的视运动。眼睛可直接见到的几大行星的亮度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金星最明亮,木星次之,火星发红,土星有些发黄。这些也可以作为判别行星的依据。天文学家们还常常以地球轨道来划分行星,把地球轨道以内的水星和金星叫内行星;把地球轨道以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外行星。按行星的质量、体积、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又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而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行星世界是人类最近的地外邻居,也应作为人类的家园。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发射了数以千计的探测器,对行星世界和行星际空间进行探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太阳家族的邻居

我们居家总要了解自己周围环境和邻居的状况。地球的空间环境和邻里就是太阳系内的行星际空间。那么,太阳系所处的恒星际空间又有哪些邻居呢?

它们的状况如何?我们知道,在银河系内约1000亿颗恒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它离太阳约4.2光年,目视星等为11等星。可见,在距太阳4光年半径的恒星际空间是没有任何恒星的。只有太阳和它的家族在这里安居乐业。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在距太阳5光年之内,有3颗恒星。

它们是上面介绍的比邻星,还有与比邻星在一起组成目视三合星的另外两颗恒星。一颗是半人马座a星(甲星),叫南门二,它是全天第3颗最亮的恒星,约为0等星,它与我们太阳属同一类恒星,体积和质量比太阳稍大一点,距太阳约4.3光年。另一颗星亮度为1等星,距太阳约4.3光年,体积和质量略比太阳小一点。第三颗星就是比邻星。在距太阳10光年内共有11颗恒星。除上面介绍的3颗恒星外,还有着名的蛇夫座巴纳德星。它是1916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发现自行最大的恒星,它每年自行一年10.31义,为9.5等星,距太阳5.9光年;大犬座天狼星,它是目视双星。甲星就是天狼星,是全天最明亮的恒星,距太阳约8.6光年,为1.5等星。另一颗乙星是天狼星的伴星,为8.5等星,距太阳也是8.6光年,它是一颗典型的白矮星;鲸鱼座中UV星也是一颗双星,距太阳都是9光年。其中UV星B是1948年发现的特殊型的变光恒星。它在3分钟内,光度可增强11倍,然后又慢慢暗下来。它为13等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耀星。狮子座佛耳夫359星距太阳8.1光年;大熊座拉兰德21185星距太阳8.2光年;人马座罗斯154星距太阳9.3光年。距太阳21光年内,则有100颗恒星,其中包括天鹰座中的牛郎星,小犬座中的南河三和天鹅座61星(两颗)等。太阳的这些近邻各有特色,天文学家们早已把它们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太阳风暴之谜

2000年7月14日的太阳风暴刮过之后,并没有出现原来预测的种种险境,只有商场的防晒霜、防晒伞一时间成了抢手货。但是面对媒体沸沸扬扬的炒作,专家指出中国不是太阳风暴重灾区,应冷静对待,不要掀起太阳风暴过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