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知晓的濒危动植物
16609400000015

第15章 濒危动物篇(6)

穿山甲一般一次只哺育1只200~500克重的幼仔,虽然曾经有报道称亚洲有些种类一胎会生2只甚至3只幼仔。在树栖种类中,幼仔出生之后马上就爬到母穿山甲的尾巴上并紧紧地抓住,可能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被母穿山甲带着直到3个月后断奶。当有危险出现时,母穿山甲会蜷起来把幼仔裹在中间以保护它们。陆栖穿山甲在出生时有着很小很软的鳞甲,在最初的2~4周里一直待在母穿山甲的尾巴上。所有的穿山甲分娩一般在11月到次年3月之间,性成熟大约需要2年时间。

“热带雨林之王”美洲豹

美洲豹是西半球最大的猫科动物,又称美洲虎,曾被人们奉为“热带雨林之王”。南美的印第安人总是把美洲豹描绘成能够在智慧上和搏斗中战胜所有对手的动物。美洲豹栖息在森林、丛林、草原上。它们总是单独行动,白天在树上休息,夜间出来捕食,它们善于游泳,也很善于攀爬。美洲豹捕食鱼、貘,以及一种叫水豚的大型啮齿类动物。美洲豹的捕鱼技巧与它们的捕猎技巧同样高明。当它们在水中活动时,比其他任何一种大型猫科动物都更为潇洒自如。

美洲豹的生态习性

美洲豹十分强壮,即使搬运一只个头很大的鹿,走很远的路,对它来说也是轻而易举。它把猎物运到丛林中一个十分寂静的角落,隐藏起来。捕猎之后,美洲豹先休息,然后去喝水,似乎完全忘记了它十分饥饿的事实。喝完了水,解了渴,美洲豹才漫不经心地绕回到它贮藏猎物的地方,卧下来享受它的美餐。

在它休息好之前,它既不会碰,更不会吃它的猎物。这是一种让人迷惑不解、鲜为人知的行为模式。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平均体重大约有150千克,一次进食将吃掉7~8千克的肉。

美洲豹的生存现状

美洲豹曾经活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所有的热带雨林中。在南美洲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连极南边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不例外。但是现在,只有在亚马孙河流域,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因为这一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地球上最大、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即使是在这一地区,森林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美洲豹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美洲豹毛皮上那些美丽的颜色和斑纹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色,但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灾难,数以千计的美洲豹遭到人类的屠杀。至于北美洲,不久前美国南部各处还能发现美洲豹,但现在已经绝迹。

犀牛

犀牛有庞大的身躯、坚韧的皮肤、突出的触角,这些使得人们一看到它们,就容易将其和恐龙家族而不是随后出现的哺乳动物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犀牛确实有着古老的祖先。

犀牛和大象以及河马都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曾经繁荣且多样化的巨型草食动物的代表性物种。40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有很多种犀牛,而直到1.5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川期,欧洲才出现了羊毛犀牛。尽管那些灭绝的犀牛有着不同数量和排列类型的触角,但它们都是很庞大的。

目前在5种幸存下来的犀牛中,2种处在灭绝的边缘,另外3种也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哺乳动物中的恐龙犀牛因为它们那与众不同的身体特点而被命名(名字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鼻角)。和羚羊、牛、绵羊的触角不一样,犀牛的触角没有多骨的核,其触角由位于头骨上粗糙区域集中起来的角蛋白纤维组成。黑犀、白犀(两种非洲种类)和苏门犀有一前一后2个触角,前面的通常大一点;印度犀和爪哇犀在其口鼻部末端只有1个触角。

犀牛有短而结实的四肢,以支撑它们巨大的身体重量。每只脚上的3个趾常使它们留下特殊的梅花状的印迹。印度犀皮肤上有着突出的褶皱及块状物,所以看起来有装甲板的感觉。白犀颈背有着突起的肉块,使得韧带可以支撑住其巨大头部的重量。成年雄性白犀和印度犀比雌性要大很多,相比之下,其他种犀牛的雌雄大小很相似。黑犀有着适于抓取东西的上唇,可用于握住木质类植物的枝梢;而白犀则有着延长的头骨和宽大的唇,来获取它们所喜爱的短草。

这两种犀牛的颜色没有多大的改变,它们得到的通用名字很可能起因于当地的土壤颜色渗到了那些首先被发现的样本个体身上。

犀牛的视力很差,在超过30米的地方就无法侦察到静止不动的人。它们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所以为了看清正前方的东西,它们首先用一只眼凝视,然后用另一只。它们有着很好的听觉,通过转动管状的耳朵,收集细微的声音。

但它们几乎都是凭借嗅觉来感知周围的事物,它们嘴中嗅觉管道的容积超过了整个大脑的体积。

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犀牛有时能发出嘈杂的多种声音。不同种的犀牛发出不同的喷鼻息、噗噗声、吼叫、尖叫、抱怨声、长声尖叫以及类似雁的叫声。喷鼻声大多数时候被用来维持个体间的距离,而尖叫声被这些笨重家伙用来作为寻求救护的信号。雄性白犀会通过长声尖叫阻止母犀牛离开它们的领地,而当公犀牛教训其他个体时,通常会发出尖锐的气喘声。另外公犀牛示爱时会发出柔和的嗝喘声。

犀牛比较特殊的一点是:雄性的睾丸并没有沉入阴囊中,其阴茎在收缩状态下是朝后的,因此无论雌雄,都是直接尿向后方。雌性位于后腿之间的地方有2个奶头。5个物种,3个部族现存的5种犀牛属于犀牛科里3个不同的部族,苏门犀是起源于大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的双角犀族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代表。印度犀和爪哇犀---真犀族,在1000万年前的印度有着共同的祖先,而已经灭绝的羊毛犀牛是这一部族中其他家族的最后形态。两种非洲犀牛---非洲犀族,在大约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有同一个非洲祖先;两种现代犀牛属(白犀属和黑犀属)在距今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开始脱离分化。

犀牛现在的分布受到狩猎和栖息地消失的极大影响,尤其是黑犀的分布范围正在急剧缩小。到20世纪60年代时,黑犀还漫步在除了热带森林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栖息于肯尼亚的多山地区(最高可达海拔3000米)、马里、纳米比亚的多石沙漠以及从赞比亚到莫桑比克的灌木丛林带中,现在其分布则非常不均匀,大部分幸存者仅仅局限在禁猎保护区的范围里。

数以千克计的食物

所有的犀牛都是依靠树叶等植物的植食动物,它们每天都要摄取大量的食物来维持它们庞大的身体。一头有腹膜炎的雌性白犀死时胃里的草料总量重达72千克,是自身体重的4.5%,这大致是其一天要吃掉的食物数量。由于庞大的体型及强大的大肠发酵能力,它们能够容忍相对高纤维含量的食物,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它们更钟爱有营养的叶状的食物。两种非洲犀牛都没有门齿和犬齿,只用它们的嘴唇去吃草。亚洲种类有门齿,而苏门犀还有犬齿,但这些都更多地用来争斗而不是采集食物。白犀宽大的嘴唇使得它们吃东西时可以咬一大口,因此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它们都能从所钟爱的草地上采集到足够多的食物。在干旱季节,当短草都已经枯萎时,它们在树阴遮蔽的地方寻找那些主要包括大黍草的植物,最后再转向那些高高直立的以黄背草为主的食物。黑犀能用它们适于抓取的唇来获取木质的食物,它们喜欢的种类包括金合欢树、大戟属植物;还包括那些有乳状汁液的多汁植物;非草本植物也是其食物中的重要部分。

印度犀用它们灵活的上唇采集比较高的草和灌木,但当需要吃短草时,它们也可以把唇折叠起来。它们更喜欢比较高的草类,尤其是甘蔗属植物。但在冬天,其20%的食物都是木质的,它们也寻找滑桃树上掉下来的水果。爪哇犀和苏门犀是特有的吃嫩枝叶者,它们经常弄倒小树来吃枝叶。和非洲黑犀一样,它们也吃某些特定的果实,苏门犀常吃的水果包括山竹和芒果。

所有的犀牛都离不开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们几乎每天都在小池塘和河流中喝水。在人工圈养的情况下,一头白犀每天要喝80升的水,但在野外,这个数字可能要小一些。在干旱的条件下,两种非洲犀牛可以不喝水而存活4~5天。

犀牛经常会在水坑中打滚,印度犀尤其会花很多时间躺在水里,而非洲犀牛经常用湿泥涂满它们的身体。水可以带来清凉,而湿泥则主要用于保护它们免受飞虫的叮咬(尽管犀牛有厚厚的皮肤,但它们的血管只在一层薄薄的表皮之下)。

社会性的独居者

对于大型的诸如犀牛这样的哺乳动物来说,生命历程较为持久。雌性白犀和印度犀在大约5岁时开始经历第一个性周期,6~8岁时经过16个月的怀孕期后,会产下第1只幼仔。在体型小一些的黑犀中,雌性要比白犀和印度犀提前一年繁殖后代。犀牛每胎只能产1只幼仔,产崽的间隔期最短也需要22个月,大部分是2~4年不等。刚出生的小家伙相对很小,只有母犀牛体重的4%(白犀和印度犀幼仔只有65千克,黑犀幼仔只有40千克),雌性在哺育期间与别的犀牛是隔离的。白犀幼仔出生后3天就可以跟在母犀后面行动了,而印度犀中的母犀有时会在离幼仔800米远的地方觅食。白犀和印度犀的幼仔一般会在母犀的前面跑,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而那些栖息在矮树丛中的黑犀幼仔通常跟在母犀的后面。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母白犀会站在其幼仔身边保护它们。

在野外,雄性犀牛7~8岁就已经成熟了,但直到10岁左右,它们拥有自己的领地或者取得统治地位时,才能得到交配机会。

幼仔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出生,但雨季是非洲犀牛的交配高峰期,因此大部分幼仔会在旱季初期出生。母犀牛可以用母乳给幼仔提供营养,以便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尽管白犀的幼仔3个月大时就可以啃草了,但却需要由母犀看护到1岁大小。

成年犀牛大部分都是独居的,但母犀会一直和最近出生的幼仔待在一起,直到幼仔2~3岁时,为了下一个幼仔的出生小犀牛才会被迫离开。然而那些不成熟的雌雄个体或者还没有生育幼仔的成年雌性有时也会成双结对,甚至组成更大的群体---在白犀中这种临时群体通常包括10个甚至更多的个体。带着一头幼仔的雌犀牛,加上一头大一点的小犀牛而组成三成员群体,在白犀牛中也并不罕见,虽然这头雌犀牛一般不是那头比较大的小犀牛的母亲。没有幼仔的成年雌性犀牛也十分乐意带着那些年轻的小犀牛。除了和发情的雌性短暂地在一起待一段时间之外,几乎所有的成年雄性都是独居的。

白犀和印度犀一般的生活范围是10~25平方千米,而在低密度分布地区,可能会达到50平方千米,甚至更大。雌性黑犀的生活范围从3平方千米的森林小块地,到高达近90平方千米的干旱地区不等。

所有种类的雌性其生活范围都在很大程度上重叠,因为它们不需要占有领地。雌性白犀通常参加“鼻碰鼻的友好会议”,它们可以很文雅地互相摩擦触角,而印度犀则对任何密切的接触都很抵触。然而,它们中快要成年的个体都会接触那些成年雌性、幼仔及其他未成年的个体,进行“鼻碰鼻的友好会议”

或者顽皮的摔跤较量。

所有种类的雄性都会加入到会导致严重受伤的残酷争斗中,两种非洲犀牛通过它们前面的触角来较量。在种内战斗可能导致毁灭性后果的物种中,黑犀最为典型---大约50%的雄性和33%的雌性由于战斗留下的创伤而死亡。它们为什么如此好斗,人类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有着高死亡率的犀牛的数量恢复很慢。亚洲的犀牛会张开大嘴,用它们长尖的下门齿来进行攻击,而苏门犀则是用它们的下犬齿。

黑犀以具有无缘由的进攻性而闻名,然而它们通常只是以盲目的疯跑来赶走入侵者。印度犀受到骚扰时,经常会充满进攻性地狂奔。在一些犀牛占据的避难所,它们还时不时地攻击大象。

形成对比的是,白犀尽管体型庞大,但其实很温和,天生没有攻击性。包括那些快要成年的白犀在内的一群白犀,经常臀部互相紧贴,朝着外面的不同方向站立,形成保护阵形。这样或许可以成功地保护那些小犀牛不受诸如狮子和鬣狗这样的食肉动物的攻击,但是对付装备了武器的人类却无能为力。

最近,很多白犀在动物园里被大象杀害,因为这些地方引进了在优胜劣汰竞争中留下来的小象“孤儿”,也许是由于青春期误导致使它们表现出攻击行为。

不稳定的存在者

关于危机和保护研究方面有一个案例是黑犀。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大量的黑犀被残忍地屠杀,据估计,其数量由10万只直线下降到不足3000只。20世纪70年代中期,《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把犀牛纳入受保护物种内,但是收效甚微。偷猎者只是为了将犀牛角卖到黑市上,这些犀牛角主要流向也门和亚洲其他地区。在也门,犀牛角被加工成匕首的柄,男人佩戴它可以象征他们的地位;在亚洲其他地区,犀牛角还被用做传统药材。人们遏制这种屠杀的措施有多种,诸如与村民合作,开展教育项目,寻求更多的保护等一些传统的做法,还包括将犀牛转移到非洲的安全地方,甚至非洲以外地区等激进想法。有争议的做法包括一发现就处死偷猎者(在津巴布韦)及去掉犀牛触角(在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处死政策被证明效果不佳(尽管有150名偷猎者被处死),而去掉触角也遇到了各种麻烦和经济问题。

鼓舞人心的是,现在在一些大的保护区,仍然有黑犀出没,有些保护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千米(比如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和纳米比亚的伊托沙国家公园)。除此之外,所有其他种群都是被圈养的。唯一的例外出现在纳米布沙漠,在那里有一个黑犀种群,其密度低到每平方千米0.002头。

现在,犀牛的存活首先依赖武装保护及对旅游收入的合理利用。目前犀牛和其他动物还能够在公园和保护区里共存,然而从长远来看,保护者们依旧不知道怎样解决犀牛基因单一及过度拥挤带来的问题(包括和大象间的争斗)。

此外,传统中药市场的繁荣也会带来持续的偷猎威胁。

白犀牛

白犀牛与黑犀牛是非洲最着名的犀牛种类。白犀牛与它的近亲黑犀牛有许多不同。它们生活在南部和中部非洲的大草原和林地。它们要求生活的区域地形比较平坦,有灌木作为掩护,同时草场和水源丰富。白犀牛一般来说比较温顺,没有门牙和犬牙,它们使用嘴唇采集食物。20世纪,白犀牛分布在许多非洲国家。现在白犀牛已经成为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

袋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