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十万个为什么——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囧问题
16608600000003

第3章 你所不知道的天文窘问题(2)

黑洞就像草地里的沼泽一样,不露痕迹地吞噬所有闯入者。天文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这些宇宙的沼泽边,贴上“此处危险”的警告。但是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穿着隐身衣的家伙呢?

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方式直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黑洞的引力场对邻近区域的作用十分强大,周围的物质很快就会被吃得干干净净,不留给我们搜寻的线索。而在星际距离上,黑洞的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虽然它很想把恒星从遥远的地方,拉过来饱餐一顿,却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想通过星际间的引力作用,来观察黑洞也不现实。

但是黑洞也很狡猾,它会欺骗一些普通恒星签下契约,与自己构成一个双星系统,共同围绕一个引力中心转动。虽然普通恒星转动时保持着警惕,但总有一些时候,会转到离黑洞非常近的地方。这可让“守株待兔”的黑洞找到了机会,它会把恒星上的物质一点一点地夺过去,并在边界周围形成一个物质盘,科学家称之为吸积盘。吸积盘的物质沿着螺旋轨道落入黑洞的过程中,会放射出“求救信号”,这就是X射线。X射线是可以探测到的,因此科学家认为,找到了宇宙中的X射线,或许就可以间接地证明“那里”有个黑洞。这有点像暴雨后洪水泛滥,人们已难以看清哪里有危险的深穴,但湍急的漩涡和冲入漩涡的流水声响,仍然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判断。

那些星体为什么那么奇怪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宣布发现了一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个消息让人们激动不已。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体,是“库伊伯尔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体的直径有3379千米,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毅的夹角,大部分其他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库伊伯尔带”(Kuipe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他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他说:

“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官方声明中称“2003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13年前,布朗曾与朋友打赌: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2005年1月8日,他们发现了“2003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爷”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该组织于2006年为其命名为厄里斯。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新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发现这个星体的。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因为他们的发现已经走漏了风声。布朗解释说:“有黑客潜入我们的网站,他们正准备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

布朗与特鲁吉洛首次用48英寸的萨穆尔·奥琴望远镜拍到这颗新行星是在2003年10月31日,然而,这个星体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他们在2005年1月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这颗星体的运行情况。在过去的7个月里,他们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希望更准确地估算它的大小和运行情况。

这些科学家通过其亮度和距离,推断在太阳系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大小。

它的反射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也是科学家估算它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到两倍的原因,但估算是以他们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布朗表示:“即使它百分之百地反射到达它那里的光,这颗行星的体积仍然和冥王星一样大,所以我宁愿说它可能是冥王星的1.0~1.5倍。我们不敢肯定它到底有多大,但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星体。”

科学家之所以没有估算出这颗新行星的准确体积,是因为受到斯皮特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的限制,这部望远镜以红外光的形式记录星体的热度,但无法探测到这颗新行星,所以布朗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冥王星的两倍。

布赖恩·马斯登主管着小行星中心,专门负责收集这些天体的数据,他说,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的话,那么其他像它那样大的圆形天体都应该被称为行星。根据这个逻辑,“2003UB313”或许也是一颗行星,但它应该排在以前发现的许多行星之后,而不应该被称为第十大行星。马斯登对太空网说:“我不会称它是第十大颗行星的。”

华盛顿卡耐基协会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伦·博斯却认为这一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大步”,但博斯表示他压根儿不会称这个星体是行星。他说,取而代之的说法应该是,像冥王星和其他海王星以远的小星体最好应该被称为“库伊伯尔带行星”。博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称它们是行星对太阳系中其他大的星星是不公平的。”

关于什么样的星体才能被称为行星,天文界一直有争议。这种关于行星定义问题的争论实际上13年以前就开始了,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对“行星”一词从来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博斯说:“这一发现将很可能重新点燃什么是行星什么不是行星的激烈争论。”

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蒂恩是美国宇航局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新地平线”计划主管,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预言,像冥王星这样的行星会有1000颗之多。他还通过进行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像火星一般大的行星可能躲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一些偏远角落,有些行星甚至可能和地球一般大。关于新发现的“2003UB313”,斯蒂恩表示:“这一发现相当令人满意,因为它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