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1. 石器时代
人类最早的绘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期的艺术持续约有一万年之久,几乎所有的图画都集中在旧石器时代最后5000年里,即距今1.7万年到1.2万年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这些被绘制在原始洞窟岩壁上的最古老的图画,气势恢弘,栩栩如生,堪称自然主义杰作。法国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是其杰出代表。
古希腊、罗马由于战争与自然原因,没有留下纯粹的希腊绘画,唯一的材料来自于“希腊瓶画”,希腊艺术的两种追求,一是真实再现,一是优雅和谐。而对罗马绘画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庞培古城。
2.中世纪
中世纪(约公元476—1453)的漫长时期,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
很多人认为中世纪艺术怪诞、迷惑,甚至贬为丑恶,也有人认为此间艺术丰富,反映出了东方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及蛮族文化的融合。中世纪基督教占主要地位,于是图画也为之服务。包括五个部分:一是早期基督教绘画(2—5世纪);二是拜占庭绘画(5—15世纪);三是蛮族及加洛林文艺复兴;四是罗马式(10—12世纪);五是哥特式(12—15世纪)。
3.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14—15世纪早期画家乔托、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结合,虽还具呆板僵硬痕迹,却显出了与中世纪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画家们在真实与幽雅方面达到了统一,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盛期三杰”。提香、乔尔达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20—1590年的手法主义画家不关心作品内容的表达,而对形式因素予以极大的热情,热衷于表现扭曲的体态、奇特的透视和绚丽的色彩,反映出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审美精神相异的情趣。另外又有尼德兰、德国、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把意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融合,创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4. 17—18世纪
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以意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巴洛克,强烈的动势、戏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二是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三是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18世纪的西方绘画,洛可可风格兴盛一时。与此同时,写实主义也得到发展。洛可可特点:华丽、纤巧、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
5. 19世纪
此时法国绘画在欧洲起着主导性作用。法国绘画的发展大致分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阶段。
6. 20世纪
此时出现了众多现代主义的思潮,在艺术理论与观念上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镰。现代主义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性的因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其主要流派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风格主义、达达主义等。
篆刻概述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掾”,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掾”。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人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人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地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经过了不断的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帖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画、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篆刻种类
周玺印一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一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唐、宋以来的官私印一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秦、汉印印文多用缪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人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则用“九叠篆”人印。宋、元私印变化很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类。并且当时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叫做“关防”。
篆刻流派
徽派一徽派从何震开始,后有以下几位:
巴慰祖(1刀4一H93)字穆青,又号垢道人。
胡唐(1759—·),又名长庚,字子西。
董洵(1740—·),字企泉,号小池。
苏宣,字尔宣,号泗水。
汪关,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
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浙派一一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
胡震(1814—1860),字不恐,号鼻山。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浙派的特点,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矿,运刀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西泠八家一一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蒋仁(1743—1795),字阶平,诗画兼工。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H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冗1一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9—1908),字仓石,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是上海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诗歌
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亿,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之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宋词概述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宋词的由来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丫燕乐。
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