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行星大探秘
16591800000021

第21章 神秘的自然景观(3)

很多人难以抵挡一探究竟的诱惑,选择骑骡子或骑马去谷底闯荡一遭。如果真的下到谷底,就会发现这里又是另一片天地。在“地狱”深处,也未必就要忍受无间的痛苦。你体验的不过是当年西部牛仔驰骋荒原的生活。美国西部片里常出现的牛仔骑马挎枪,骑马飞奔在寸草不生的红土地上的情景就是当年大峡谷地区的写照。很多西部片都还在这里取景,因为这里的西部风情最纯粹。

2002年,权威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野外记者和编辑们进行了一次评选:在美国最刺激、最富有挑战性的100项探险活动中,沿科罗拉多河乘橡皮筏全程漂流大峡谷名列榜首。由于大峡谷既是最刺激最有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又是美轮美奂的旅游享受,能够参与具有如此无与伦比的超凡脱俗魅力的活动,导致世界各地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向往,不惜以排队等候18年以后,才能领略此番享受而引以为自豪与荣耀!

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堪帕布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迹——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为访问者提供了无与伦比从陡立的悬崖边欣赏壮观的远古峡谷中狭长景色的机会。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是大峡谷凭借其超乎寻常的体表和错综复杂、色彩丰富的地面景观而驰名。从地质角度上来看,它非常有价值。因为裸露在峡谷石壁上的从远古保留下来的巨大石块,因其坚硬和粗犷而美丽。这些石层无声地记载了北美大陆早期地质形成发展的过程。当然,这里也是地球上关于风蚀研究所能找到的最迷人的景点。

丰富的资源

在大峡谷中,有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生存。整个国家公园也是动物的乐园。驯鹿是峡谷内最普遍的一种哺乳动物,并能普遍地从悬崖边缘观察到它们的身影。沙漠大盘羊生活在峡谷深处陡峭的绝壁上,在游人通常的游览路线中不易被发觉。体型中等或较小的山猫和山狗的生活范围从绝壁边缘到河边无定所,国家公园中还有少量的山狮。小型哺乳动物包括浣熊、海狸、花栗鼠、地鼠和一些不同种类的松鼠、兔和老鼠。两栖和爬行动物有种类繁多的蜥蜴、蛇(包括当地特有的大峡谷粉红响尾蛇)、龟类、蛙类、蟾蜍和火蜥蜴。还有成百种不同的鸟类和数不清的昆虫和节肢类动物(蜘蛛)在此处定居。

壮观的侵蚀地貌

大峡谷全长约330千米,宽度从6千米到数十千米不等,最深处可达1824米,谷地河面海拔不到1000米,而谷岸最高海拔可达3000多米。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凯巴布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迹。无论是在南岸还是北岸,居高远望,都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便是科罗拉多河刻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迹。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以其规模巨大的丰富多彩而着称。它令世人注目也是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地质学意义: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记录了北美大陆早期几乎全部地质历史。这里记录了550万~250万年前古生代的岩石,在那之后的要么没有沉积,要么就已经风化了。峡谷的形成比其岩石则晚得多(5万~6万年前)且复杂得多,主要是科河的侵蚀,降雨和冰雪融化等的流蚀作用也几乎同样重要。奇特的造型主要是由于流蚀对质地不同的岩石作用的快慢不同,峡谷丰富的色彩则是由所含的少量的各种矿物造成的,富含铁的岩石呈红或红褐色。

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为什么叫“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峰(Jo-mo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glang-ma”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珠穆”(Jomo)是女神之意,“朗玛”(glang-ma)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种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登上“地球之巅”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Nor鄄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记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人员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1996年,包括着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2000年,尼泊尔着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了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了珠峰高度数据。

珠峰的“邻居”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千米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嶂。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着名的有南面3千米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千米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珠穆朗玛峰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益,平均气温在-40~50益。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丰富的资源

珠穆朗玛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雪线(4500~6000米)南低北高。南坡降水丰富,10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山间有孔雀、长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兽及多种矿藏。

地球屋脊——喜马拉雅山

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米。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这些山的伟岸峰巅耸立在永久雪线之上。数千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南亚民族产生了人格化的深刻影响,其文学、政治、经济、神话和宗教都反映了这一点。冰川覆盖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圣者们的瞩目,他们据梵语词hima(雪)和alaya(域)为这一雄伟的山系创造了喜马拉雅山这一梵语名字。如今喜马拉雅山脉为全世界登山者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同时也向他们提出最大的挑战。

该山脉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边界及其与北部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系从北非至东南亚太平洋海岸环绕半个世界的巨大山带的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山脉本体在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andKash鄄mir)有争议地区的帕尔巴特峰(8126米)至西藏南迦巴瓦峰(7756米)之间,从西向东连绵不断横亘2500千米。两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尼泊尔和不丹位于山脉东、西两端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与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界,在北面与西藏高原接壤。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至北的宽度,为201~402千米。总面积约为594400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千米,宽200~300千米。

喜马拉雅山的经纬度是:27°59忆N,86°56忆E(北纬27°59忆,东经86°56忆)。

名称的由来

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藏语“喜马拉雅”即“冰雪之乡”的意思。

“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美丽的传说

在广泛流传的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这么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区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和平、安定的图景呀!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

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救命之恩。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它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

西藏高原由沧海变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发现所证明。但是,高原并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只是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才使高原隆起急剧上升。最近几年对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测定证明,高原还在不停地上升着,这个上升速度在地球历史上是惊人的,但也不过一年上升一二厘米罢了。

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遥不可及的高度,越陡峭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或区)。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后者从而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不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分却在雪线之下。创造了这一山脉的造山作用至今依然活跃,并有水流侵蚀和大规模的山崩。

喜马拉雅山脉可以分为4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每条山带都具鲜明的地形特征和自己的地质史。

它们从南至北被命名为外或亚喜马拉雅山脉,小或低喜马拉雅山脉,大或高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马拉雅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