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纵横
16591600000007

第7章 探索战争之谜(1)

古罗马军团失踪之谜

古罗马第一军团到底去了哪里,一直是东西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今伊朗东北),在卡尔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围。33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合约,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虏。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安息国当局否认其事。罗马人惊奇地发现,当年突围的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第一军团的消失成了古罗马史上的一桩悬案,而这桩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东西方史学界。

甘肃省永昌县焦家庄乡楼庄子村六队的者来寨本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近年来却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里斯提出,者来寨是古骊靬城遗址,而骊靬城则是西汉安置古罗马战俘之城。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众多学者中,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关意权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

关意权在阅读《汉书·陈汤传》时发现: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于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市)……

征战途中,西汉将士注意到单于手下一支很奇特的雇佣军,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土城外设置“重木城”。而这种用圆形盾牌组成鱼鳞阵的进攻阵式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御手段,正是当年罗马军队所独有的作战手段。

当年陈汤等人看到的这支奇特的队伍是不是就是距当时17年前失踪的古罗马第一军团的残部?

关教授从史书上查到,郅支城之战,汉军大获全胜,斩首1518人,活捉145人,受降1000余人。甘延寿、陈汤等将这些战俘带回中国。

与此同时,西汉河西地区的版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骊靬”的县,同时还修建了骊靬城堡。这两大事件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联。

通过研究史籍,关教授注意到《后汉书》的一条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骊靬”正是当时中国人对罗马的称谓。既然是“取国名为县”,那么,这个新出现的县肯定是为了安置罗马人而设置的。

那么,骊靬古城具体坐落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找到这座古城的遗址,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向世人证明“古罗马失踪军团最终定居中国”这一论点。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实地考察,关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将追寻的目光停留在了甘肃永昌的者来寨。

关教授发现这座古城时,这座古城已经只剩断壁残垣了。残存的城垣长不过30余米,高不足3米。据当地人讲,者来寨的这个古城墙在20世纪70年代还有近1千米长,它的高度相当于三层楼,城墙上面很宽,就像长城一样可以走汽车。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纷纷将城墙上的土取下来当做农肥或筑房用,结果城墙很快就被削去了一大半,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已所剩无几了。当地人在炸墙取土时还曾发现过近一小土车铜钱,可惜当成废品外卖了(也有人说是被小孩玩丢了)。

古城遗址发现汉代墓葬,墓主为汉代的欧洲人。

在这座古城遗址还发掘出了一处前后两室的汉代墓葬,前室有4件完整的灰陶、陶灶和陶仓,后室遗体的头骨旁有一撮毛发,呈棕红色,遗体下面有一枚红色纽扣。经考古论证,墓主为汉代的欧洲人。

在与者来寨邻近的杏树村,村民们曾挖出一根丈余长的粗大圆木,周体嵌有几根一尺多长的木杆,专家认为,这可能就是古罗马军队构筑“重木城”的器物。邻近的河滩村则出土了写有“招安”二字的椭圆形器物,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罗马降人军帽上的顶盖。

根据一件件出土文物,关教授及其合作者认定,甘肃永昌县的者来寨正是骊靬古城遗址,也正是汉代罗马战俘的聚居地。

村民中很多人都有欧洲人的相貌特征。

在考察者来寨的过程中,关教授发现,尽管这里的村民们讲汉语,族系也为汉族,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欧洲人的相貌特征:个子高大,蓝眼睛,眼窝深陷,头发呈棕色,汗毛较长,皮肤为深红色。

他对此进行了专门统计,结果发现,者来寨共有400多口人,其中有欧洲相貌特征的有200多人。他发现,这些被外人称为“黄毛”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他们总有一种自卑感。因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出外做事时总要把头发染成黑色。

关教授及其合作者还对这里的民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当地民俗具有古罗马遗风。

当地人的葬俗与众不同,他们在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方。

关教授等认为,这正是面向古罗马的方向。

他们还发现,当地人对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斗牛。

村民们在春节时都爱用发酵的面粉,做成牛头形馍馍,俗称“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

他们还习惯在村社和主要路口修牛公庙。

放牧时,村民们特别喜欢把公牛赶到一起,想方设法让它们角斗,如将牛群赶到屠宰过牛的地方,牛群嗅到血腥后会发狂地突奔吼叫,或拼死抵斗,俗称“疯牛扎杠杠”。研究者认为,这正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

关意权教授等人找到的种种证据无疑支持了他们的推论,即在公元前53年的卡莱尔战争中神秘失踪的古罗马第一军团,在东移的过程中曾被匈奴收留,在后来的汉匈郅支城之战中又被汉军俘虏,最后由西汉政府安置在骊靬城定居了下来。

唐军消失之谜

恒逻斯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着名的。因为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论点,此战是中华古文明向西方输出的伟大里程碑,从此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传到了西方。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恒逻斯战役在唐王朝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之间爆发,这场战争的地点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附近。恒逻斯之役是阿拉伯人夺占中亚细亚的着名战役。

恒逻斯战役的起因是西域藩国石国“无蕃臣礼”,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假意允诺和好;但是不久高仙芝即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掳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而且俘虏石国国王并献于阙下斩首。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求救。

有消息说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的反应是采取先发制人之策,主动进攻大食。

鉴于当时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有许多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参加大唐的军队,组成的大唐联军有三万多人(另有说法为七万人),其中唐兵占2/3。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恒逻斯与大食军队遭遇。于是,一场历史上着名的战役——恒逻斯战役打响了。

在恒逻斯战役中双方相互厮杀,战斗持续五日。其间大唐联军的葛逻禄部见势不妙,反水倒向大食,高仙芝受到大食与葛逻禄部两面夹击,无力支撑而溃不成军。副将李嗣业劝高仙芝弃兵逃跑,途中他们还恰与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兵溃逃至一处,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李嗣业唯恐大食追兵将及,挥舞大棒毙杀拔汗那军士,高仙芝等人才得以通过。《资治通鉴》亦有如下记载:“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劝仙芝宵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嗣业前驱,奋大梃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李嗣业在溃逃途中还被别将段秀实撞上,段斥责李为“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倍感羞愧的李嗣业于是与段秀实收拾唐军残卒向安息逃遁。此役以大食军完胜奔袭问罪的大唐联军为结局,唐3万余士卒除了极少数逃回安息外,其余大部分下落不明。那么这3万唐军到底哪里去了呢?是被杀,还是被俘,或是逃散?在史书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史书中有关这段战役的零星记载,逐渐找到了一些线索。《旧唐书·李嗣业传》中记载说:“仙芝大败,会夜两军解,仙芝众为大食所杀,存者不过数千。”这里面所说的是逃回安息的只有数千人,而其余的人都被阿拉伯军队所杀。但是,这是否是真实的情况呢?在阿拉伯人伊本·阿勒·阿西尔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中,曾经提到高仙芝所率军队共7万人,其中5万被杀,2万被俘。这与《旧唐书》中所记载的情况是不符的。另外在唐朝政治家及学者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中提到:“高仙芝伐石国于恒逻斯川,7万众尽殁。”这和伊本·阿勒·阿西尔的记载完全符合。杜佑是与战争发生同一时代的官员,这段文字也是根据他的亲戚、曾经参加过恒逻斯战役的杜环提供的材料写成的,看来这种说法比较可靠。

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有一部分被俘的唐朝官兵被编入了阿拉伯军队,并且远赴西亚作战。杜环是一万余唐军俘虏中的一员,在被掳之前,他是作为唐随军书记官参与恒逻斯战役的。杜环在大食境内的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等地游历、居住达十多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

杜环于公元762年由海路返回中国,并将其游历见闻着作成书,名为《经行记》,为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的记录。《经行记》同时也记载了许多被俘的唐军的下落,除参军作战以外,许多被俘的唐军被阿拉伯当做奴隶使用。有一些留在了中亚地区,而有的则被带到了西亚、北非等地。中国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俘虏传到西亚和非洲的。在当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里,杜环不但发现那里已有来自中国的绫绢机杼,还亲眼目睹一些中国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人员)在当地工作。早在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学者比鲁尼就曾经写道:“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术传入了撒马尔罕,从那以后许多地方都开始造起纸来。”而另一位阿拉伯学者则直接指出纸是由俘虏们从中国传入撒马尔罕的,阿拉伯人就是在这些俘虏中找到造纸工人的。可见中国的战俘教会撒马尔罕人造纸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那么这批1000多年前出征的唐朝军队,在战争结束后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以上的史料记载来判断他们流向西亚,并在客观上为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作出了贡献呢?在各种看似真实的记载中,我们无从判断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但是在众多的古代事件中,作为后来者的人们又有多少把握认为前人所描绘的历史是准确无误的呢?也许这将成为永远都解不开的谜,而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被后人传唱……

安史之乱引发之谜

安史之乱是公元755~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节度使职自睿宗时设立,初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为十个,他们除管军政外,又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积重。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全国兵数为57万4千余名,边兵竟占49万。安禄山即在此外重内轻、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起兵反唐。

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市附近)人,他为人狡诈,善逢迎,因请求做杨贵妃养子,很得玄宗的欢心,并取得信任,官运亨通,是势力最大的军阀。他看到唐玄宗荒淫昏乱,“取而代之”的野心膨胀起来。在表面上,他经常到首都长安,装得对朝廷极其恭顺,骗得唐玄宗的宠信,而在背后却暗自在河北老巢积蓄力量。在范阳城北建筑雄武城,广招兵马;又利用民族矛盾,大搞分裂活动。经过10年左右的准备,于755年11月,安禄山串通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15万兵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安军很快就攻占了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安史之乱过去已有千年,但关于“安史之乱究竟是谁引发的”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一直是争论不休。

一种看法认为原因是唐玄宗怠于政事。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开始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不问政事,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他下面的贵族官僚也是骄奢跋扈、贪赃枉法。荒怠政事,思慕长生,随之而来的绝不会是厉行节约,只能是朝廷腐朽、军备空虚,也就是所谓的“心荡而益奢”。

也有人认为宰相误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最大的原因。由于唐玄宗“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这就给宰相专权造成了可乘之机。唐玄宗把朝政全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到处搜刮、专权自恣。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所以说,统治集团的腐败,给安史叛乱创造了可乘之机。

还有人认为导致安史之乱的最大原因是天下势偏。开元中期以来,良将精兵都戍守北方,使天下之势偏重。而且,节度使权重。每一节度使领若干州,是这个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功名卓着者往往可以入朝为相,所以节度使地位颇重。时至开元中后期,“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皇子则庆、忠诸王,宰相则萧嵩、牛仙客,始遥领矣;盖嘉运、王忠嗣专制数道,始兼统矣”。后来,安禄山得宠,势力膨胀,兼统三镇,封东平郡王。最终,杨国忠多次激怒安禄山,“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安禄山则“决意遽反”,以“将兵入朝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终于酿成大乱。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国力大大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只留下了千古疑案任人评说。

波希米亚战争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