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未解之谜
16591400000006

第6章 自然人文篇(5)

但对喀纳斯水怪是巨型大红鱼的第一个疑问是:淡水鱼能够长到10米以上吗?根据考察队员拍摄的照片初步估算,照片上的黑点应该有10米左右,但照片的成像以及估算方法的误差,也是专家们难以确定的因素。为此专家们打制了一个巨型鱼钩去钓大鱼,结果一无所获,只是看到在近3米长的浮漂下,有3倍于浮漂长的影子在移动。

虽然没有捕捞到实物,专家们一致认定大红鱼就是哲罗鲑,这种鱼体形巨大,非常凶猛。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对喀纳斯湖哲罗鲑的大小一直有争论,但人们普遍接受了水怪就是哲罗鲑的观点。

唐山地震未解之谜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

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度38分,东经118度11分,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为12千米。这对所有唐山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唐山大地震将这座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数十秒钟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24万生灵在睡梦中葬身废墟,16万余人重伤。

地震之后,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而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在地震后考察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当时唐山地震烈度为11度,唐山市的厂房和住宅几乎全被破坏,但奇怪的是,所有的树木、电线杆直立如初。就像唐山市内65米高的微波转播塔巍然屹立于大片废墟之中,而且震后两个微波塔仍可直接、准确传播电视信号。

而在地震之前,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舱、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怎么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

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人中没有人直接死于震动,绝大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坍塌受害。唐山地震后,除个别地区受采空区坍塌或其他影响出现局部起伏外,绝大部分地面、路面完全如震前,很少出现波浪起伏现象。唐山的人防坑道除个别有小裂纹外,其他均未受到破坏。

在唐山启新水泥厂的一栋三层库房里,一楼二楼基本完好,三楼的所有窗柱却全部断裂。而且旋转方向和角度各不相同,现存旋转角度最大的是一个右旋40毅的角度。

过去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两种,地震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可是如此“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种种现象。因为根据横波破坏原理,高的建筑物(重心较高)在地震破坏对象中首当其冲。而在地震现场考察中发现地震断裂均具有旋转性,而纵波、横波的震动是没有旋转性的。

不论横波还是纵波,它们的传播都是连续的,强度是渐变的,从震中向外逐渐衰减。因为,在同一震区内,同样的建筑物受破坏程度大致相同。可是在唐山地震中并非如此。李泰来指出,扭波与纵波和横波乃“同卵三胞胎”,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横波,但他提出还有扭波。纵波使物体产生上下震动,横波使物体前后摆动,两者的破坏都不大。但是,扭波一到,则把物体从内部扭散扭断,随即垂直坠落,造成巨大破坏。扭波才是地震破坏的元凶。

芝加哥的天火

1871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芝加哥大火,这次惨绝人寰的大火曾使得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斥180万美元巨资来重现这次灾难。

噩梦1871年10月的一天,当地一位叫凯特的妇女在巡视牲畜棚的时候,随手将灯放在地上,结果一头焦躁的畜生却将马灯踢翻了,灯油溅在旁边的干草上,干草立即着了起来,没等她回过神来,火苗已蹿上草木搭成的牲口棚顶,凯特大声呼救。邻居赶来时,凯特的牲口棚已经大火熊熊,火势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抬了起来,火场迅速扩大。

而在此之前,芝加哥城里一些重要位置已设置了新型报警器。但为防止孩童玩耍损坏它,各消防警报器都上了锁;当人们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找到钥匙时,报警器却因为安装后没有测试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消防总部也就未能接到报警及时赶来;附近一支消防队赶来了,但根本无法控制火势。

这时,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已烧着,形成了一堵巨大的火墙朝东北方向直刮过去。随即,火场的北面和东面大约四五个街区也开始着火。人们喊着叫着,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变成火海,熊熊大火吞噬着男女老幼的心。

没过多久,火势就窜入人口最稠密的中心市区。大火从天而降,高大的太平洋饭店房顶首先起火,远远望去,这幢大楼就像一把巨大的火炬。由于没有云梯,消防车只能望火兴叹。紧接着,商业大厦和芝加哥商会大厦也烧着了。

在燃烧着的大楼下,人们疯狂地奔逃着,拥挤着,烈火下汇集成一条人流。

紧接着,芝加哥歌剧院、第一国家银行也烧着了。随之,芝加哥邮政总局大楼也成了一团火海。

在市中心区的法院塔上,一个消防员看见了大火,却对火场的中心位置极错误地做出了判断。他向夜班报务员叫道:“大火已经从运河港和赫尔斯特德大街烧过来了!”总部迅速派出了所有消防队员和消防车辆,但他们却跑到了距火场中心1600米远的地方。等到消防员们弄清情况,整个芝加哥市已变成了火海,根本不用找火场中心了。

40分钟后,远郊的芝加哥水厂也冒起了大火,全城的供水系统中断,供水随即停止,芝加哥许多消防队员不得不放弃救火,因为他们已无救火之水。之前,许多人跳入了水厂的巨大水池,来避免被烧着、烧死。此时,大火烧到大水池边时,待在水池边的人们开始惊慌起来,他们又跳出水池,向远处的伊利诺斯河奔去。

更令人懊恼的是,在刚着火的时候,西南风大作,火借着风力,疯狂地扑向附近的一切易燃物。而这种风不是一般的风,而是龙卷风,龙卷风将火焰抬上天,然后再甩向四面八方。风和火紧紧地搅在一起,形成一股时速达110千米的热浪飓风。

大约晚上10点,火场已蔓至凯特家北面第六街区的圣保罗天主教堂,接着是贝特哈姆面粉厂和贮有1000捆约50万平方米木材的家具厂。又过了20分钟,芝加哥就有20个街区的1500幢建筑着火,巨大的火焰将一家家木质结构的房屋摧枯拉朽般地吞噬掉,约有6万人逃离了芝加哥。

这次大火造成火车的车厢、车轮被烧得变了形,像一条条巨龙的残骸一样坍塌下去,丑陋不堪;附近的一大堆生铁已被熔化成了一摊红色的铁水。法院的塔楼燃烧起来,上面的大钟也被震得叮当作响,随之垮塌下来;拉萨尔街金融中心的大理石建筑被吞没,石料纷纷脱落,铜梁铁柱迅速熔化,汇成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液流;半夜时分,芝加哥煤气站爆炸,随之引起附近的弹药库和下水道里泄出的甲烷气体一连串爆炸。大火已无法控制,救火员不得不且战且退。

在商业区,强大的冲天火光足以使30千米外的人在深夜中阅读报纸。在北郊的市民,站在高处发现有100余幢高大建筑在熊熊燃烧,偌大的大理石建筑物只需数十分钟便被烧成一堆瓦砾。

余火尚未燃尽,最后,一场渴望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肆虐了30小时的大火终于被浇灭了,但2/3的芝加哥城被夷为平地,2124公顷面积的市中心区变成了一片焦土。面对惨不忍睹的废墟,到处是哭泣嚎叫的人群……

惨重的损失

芝加哥大火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火灾,具体统计数据也仅仅是按照当时被焚毁的房屋和家具的价值来计算,间接损失一律没有记入。按当时最保守的货币价格,其损失也不低于10亿美元。

死亡人数是按照找到的尸首计算出来的,更多的人则认为,许多死者没有统计在内。诸如当时流动人口尚未登记,还有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就窒息死亡,并且烧得连尸骨都没有了,所以也没有被计算在内。更有甚者,有关当局在统计人数时,并没有将来自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的劳工死亡人数计算在内。即使这样,这次大火也使10万人无家可归,300人丧命,死伤牲畜不计其数。

其实,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绝不单单是因为那头肇事的奶牛,它的社会原因更引人注目。

堆满干柴的城市

其实,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发生这场大劫难绝非偶然,即便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的大火仍然不可避免。

芝加哥当时有6万多幢木质建筑,构成了一座无规则的大都会,连接各建筑的街道全用木栅栏圈围着。从市中心区向四面延伸数千米的民宅也均为木质结构,并且这些房宅外围堆满了冬用干柴,粮仓也均用木栅栏圈围,焦干的秋叶铺天盖地,各木材场、碾磨房、家具厂等到处是木屑刨花。干旱的秋季已使土地爆裂,求雨若渴。

单薄的消防力量

芝加哥消防总部共有185名消防队员,17辆马拉救火车,分驻在有35万人口、93平方千米的市区各消防站,如此状况令消防工作的主管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但芝加哥市议院曾多次否决这位主管关于增加消防器材和其他设备的建议。

铭记惨痛的教训

尽管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悲剧已过100余年,但它留给后人的教训和警示却是非常深刻的。火灾是毁灭人类财富和生命的恶魔,它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火灾的危险和危害,引起人们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让人们记住惨痛的教训,芝加哥市政当局决定,他们每年10月都举行芝加哥大火纪念日,让人们永远铭记历史教训,让灾难不再重演。

这次火灾之后,作为美国中西部最繁华的大都市——芝加哥或许可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但坚忍不拔的芝加哥人,并没有随着旧芝加哥城在大火中毁灭而沉沦,而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擂响了重建家园的战鼓。不久,满载食物、衣服、建材、工具的列车一列列的抵达,幸存的芝加哥人又回来了,艰难的重新开始起步。也许,记住芝加哥的灾难,是最好的慰藉。

神秘的麦田怪圈

如果一个地方充满了神秘和神奇,有谁会不想亲身去触摸这个神秘地带的腹部呢?

和小时候吃的“甜麦圈”音近的“麦田圈”,是指出现在农作物上的神秘图形。文献记载,最早发现“麦田圈”这一奇怪的现象是在1647年(距今已有350多年,那个怪圈呈逆时针方向),几百年来,这一神秘现象不断亮相,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在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屡屡发现怪圈,除麦田外,草原、雪地和沙地也都出现过类似现象,且在春夏农作物收成期里出现得较多。但由于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麦田,所以,正式将怪圈命名“麦田圈”。

多年来,世界各地经常出现关于“麦田怪圈”的报道。英国牛津郡的一块麦田上出现了一个给人立体感觉的三维“麦田怪圈”,又突破了以往“麦田怪圈”平面的形象。专家们也深感震惊,他们认为,恶作剧者要在一夜之间炮制出这么庞大的“三维”麦田怪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麦田怪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人为的,还是如有些人所说是外星人所为呢?

虽然长久以来这些神秘圆圈图案都有各式制作或出现的说法,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有力和完整的解释。

神秘的“麦田怪圈”现象曾经吸引了众多好奇者的目光,有人怀疑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后来又有人主动承认是自己搞的“恶作剧”。

还有人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来证明:他们将麦秆放入微波炉,然后加入一杯水。接着,麦秆就出现了人们通常在“麦田怪圈”发现的情况,开始弯曲伏倒。他认为“麦田怪圈”形成时的微波放射就来自地下,但尚无法予以证实。

还有人表示微波放射最有可能是由雷击造成的。他们表示实验时,他们用于供电的电线悬挂在距离地面10米处,这时,电线忽然向下面的草地释放人造雷击,草便以顺时针方向的圆圈形状弯曲起伏。他们进行了数次实验,并造出直径达5米左右的“麦田怪圈”。而且真正的麦田圆圈总有窄条状弯曲的草如影随形,这些草通常是因雷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