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未解之谜
16591400000020

第20章 宇宙谜团篇(4)

第一种解释是,当时的陨坑很深。陨石被运走后,风砂流石不断落入,将其渐渐填浅,以致越来越浅。但据当时记载推断,这种可能并不存在。记载“火球焰焰,数十日方熄,色渐黑,敲击声悦耳,谓之陨石。”可见,石碑所云,是当地人认定黑石头为陨石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他们认定陨石的理由,还有这些黑石头与所处环境极不一致的色泽、岩性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

“卡拉塔什陨石群”很会找地方,恰好落在人来车往的国道旁。紧挨公路,立着一块高高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天上掉下来的石头”几个字。“陨石群”被矮墙围着,旁边留着出入口。

现场很开阔,“陨石”堆积散落在稍高些的基岩体上。基岩为灰白色的花岗岩。对比之下,这些黑灰色的石头就显得格外醒目,与所处环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色泽和断口显示的岩性看,它们与身下及周围清一色的基岩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在附近,找不到与之相同的岩体或山脉,可谓“来历不明”。

这也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它们是“天外来客”的联想和推断。

进了入口,看守该物的哈萨克老汉会先用铁锤敲击一独卧着的黑石,发出的是清脆悦耳的金属声音。然后,他又敲旁边的另一块,与前者截然不同,发出的是沉闷的声音。这时他会告诉你,刚才那个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这里,判断陨石与否的是声音。

显然,上述现象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以此就断定黑石头就一定是陨石尚为时过早,不能令人信服。若再仔细观察、推敲会发现一系列让人疑窦顿生迷惑不解的问题。常识告诉我们,陨石从太空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后,由于剧烈地摩擦,会产生高温,使外表灼熔,以致留下灼痕(青河大陨铁就有)。

而“卡拉塔什陨石群”的“陨石”却不然。它们外表平展光滑,色泽及显微结构与断口内别无二致。而且大部分黑石留有明显的棱角棱面,看不到丁点高温烧灼的痕迹。而且据说,当地牧民在流光闪过巨响之后赶往现场,远远地看见一黑黝黝的巨石卧在坑里……如果当时坑很深的话,牧民们就不可能远远地一眼就看清它了。

于是,有人就提出了第二种假设和可能:现在所见的坑,并非是陨铁的第一着陆点。他们认为,陨铁先是落在了附近一更硬更高处,然后又弹到了这里。

从现场观察,此说能较合理解释巨石浅坑的矛盾现象。而且,该陨铁缺失了一块,那痕迹也像是与硬物猛烈撞击而形成。

那么,大陨铁的第一着陆点又在何处呢?

现在的陨铁坑处于一片砂砾质山间平地上。两侧四五千米处为连绵的群山。

可以推测,陨铁的第一着陆点应该在群山之中的某处,当陨铁以极高的速度从天而降首先落在这里时,坚硬的岩体使其高高弹起,抛掷出去,最终掉落到现在的第二现场。由于不是直接坠落,速度降低,于是仅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坑。

那么,陨铁的第一着陆点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呢?30吨重的铁疙瘩以极高的速度从天而降,砸到坚硬的山体上会形成怎样一种创痕呢?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得出来。欲开此眼界,只有等到发现第一现场的那一天了。

青河的大陨铁尽管存在先落何处之悬疑,但它系天外来客这一点却不容置疑。相对而言,新疆别处的“陨石”的身世就复杂得多了,它们是真是假众说纷纭。

如前所述,在新疆,除青河大陨铁外,被公布于众的“天外来客”还有阿勒泰市桦林公园的“陨石”,该市西边的“卡拉塔什陨石群”和青河县的“陨石群”。大概是出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考虑,当地人及有关部门早已把这些“黑石头”以陨石看待并向外人公开宣传介绍了。三处都立了“陨石”的牌子,且在旅游图上也赫然印上了“陨石群”的图与文。

据了解,当地人把黑石头称为天外来客的理由和依据,主要是有关的传说记载。在桦林公园的“陨石”旁立有一石碑,镌刻着如下文字: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一片安详、宁静。忽一日,狂风大作,随即天空昏暗,响声震耳,自南而北,自上而下,几条红光闪过,顷刻,风止声息,唯有地面几簇火球焰,数十日方熄。如此来说,那些发出金属声音含铁量高的“陨铁”应该更能保持灼痕,为何也不见丝毫?

再者,如果“卡拉塔什陨石”真是碑文上记载的那次降落的“天外之物”

的话,那么,它们的成分应该是相同的,或者都是陨石,或者都是陨铁。从“卡拉塔什陨石”的声音看,它们有的是铁质,有的是石质。很难想象,一次陨落中,竟会陨石和陨铁俱下(在陆地上,铁砂石和其他岩石同处共生倒是正常现象)。难道是铁质和石质两种天体,在空中汇合后,一同来到了这里?

还有,如果是“天外来客”,在它们高速坠落后,应该分崩离析、七零八落,且在地表留下对应的陨坑和砸痕。在“卡拉塔什陨石群”现场及周围,根本找不到任何这种痕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全都高度集中在一起。有好些还彼此重叠、更像人力所为。

从青河“陨石群”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看。无论色泽成分、声音还是分布状态,与“卡拉塔什陨石群”惊人地相似,据此可以说,它们也存在着与“卡拉塔什陨石群”同样的疑问。

至于石碑上关于陨石的记载也存在明显的破绽。它说,几条红光闪过后,唯有地面几簇火球焰,数十日方熄。陨石或陨铁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高温或许能使其周身通红成为“火焰球”。但它们一旦着陆,会迅速降温冷却,恢复后来的颜色,而不可能“数十日方熄”。这种严重失真的“记载”,使它的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

一些专家学者对上述“陨石”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它们有的是,有的不是,有人干脆就一律予以否定,说它们根本就不是陨石。

对此,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定论。那些真真假假的谜底何时揭晓,人们将拭目以待。

奇异事件“玫瑰夫人”

1917年5月13日中午,葡萄牙一座名叫法蒂玛的小镇的三位小牧童吕西、雅森特和弗朗索瓦见到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士。当时,那位女士正站在一棵栎树上。她告诉三位小牧童,让他们从现在起一直到10月13日为止,每月的13日这一天按同一时间到栎树边来,因为她有非常重要的话要说。

后来,在6月13日和7月13日中午,这三位牧童如约到了栎树边上见到了这位美丽的夫人,在场的一些目击者所见到的唯一现象就是每到那时太阳都变得非常暗淡,但他们(除这些牧童外)并没有见到栎树上有人。

8月13日,市政警察为了制止这些被认为迷惑人心的可怕言论进一步扩散。

就将这3个小孩关进了监狱。但鉴于事件本身的某些真实性,警察最后又不得不释放了这些孩子。在8月13日这天,由于孩子被警察抓去,那棵栎树附近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当然,同样是因为这次逮捕事件的发生,使得法蒂玛事件传到了更多的村镇和角落。

9月13日这天来到后,栎树附近人山人海。中午12点10分,太阳突然失去了光辉,许多人都举起了手,指向天空狂喊大叫着:“她来了,她来了!”

在警察局的调查档案中,有一位叫玛丽亚·佩雷拉·让的目击者的笔录,详尽地描述了当时的具体情景。

“我害怕自己同别人一样会产生幻觉,因此竭力控制自己,不受他们的幻觉影响。可是,太阳在突然之间失去了所有的光辉,这的确是我目睹的事实……”

“当小牧童吕西举手指向天空,大叫她在那里、她在那里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地举目仰望。我大吃一惊:因为我十分清楚地看见一个发光物正在朝东方飞去。那个发光体并不大,宽度比高度要小些,飞行速度相当快,我目送它在天幕后边消失。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始终百思不解。”

在1917年7月13日那次目击后,吕西就告诉了人们说那位夫人告诉他10月13日要给大家“显灵”,而9月13日这位夫人又嘱咐吕西:让她告诉大家,下月她要做出点奇迹来让人们看看。果然,10月13日那天,令人永难忘怀的壮观奇丽的情景又出现了。

这天,天阴沉沉地下着雨,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大雨聚集到了法蒂玛村。中午时分,吕西告诉大家可以收起伞了,虽然天还下着大雨,但人们还是听了吕西的劝告收起了雨具。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人们收起了雨具后,雨突然停了,太阳冲破了乌云露出头来,然而,和前几次一样,太阳光十分暗淡。

关于当时的情景,佩雷拉·让的目击报告是这样描述的:“突然,太阳开始以令人眩晕的速度自转了起来。有时它似乎向我们飞过来,大有坠毁于我们脚下之势。难忘的事情发生了:吓得面如土色的人群不约而同地跪倒在泥泞之中,有的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呼天喊地。整个山谷回荡着一片呼喊声和恐怖的嚎叫声。一会儿,太阳停止了旋转,跳起了奇怪的华尔兹舞,我们感到它忽远忽近,一股色泽多变的光芒照射着人们……”

“如果说太阳确实失去了它刺眼光芒的话,那它的热量却仍不减往常。刚才我的衣衫还是湿的,可转眼间我感到它们已经完全干了。”

在奇观出现时,吕西又遇到了那位美丽的夫人。这次,她告诉吕西说自己是“玫瑰夫人”,她嘱咐人们应该继续忏悔,然后就安详地飞向东方,一去不返了。

整个事件经过就是如此。

当时,许多科学家认为“玫瑰夫人”事件中的目击者中大部分是天主教陡,因此所谓“玫瑰夫人”及其所传递的让人们忏悔的信息都是因宗教的狂热和集体幻觉所致。然而,少数人的幻觉尚可解释,可7万人集体梦幻,未免就显得过于奇妙了。而且,这里面排除去一些宗教的成分后,也存在有许多疑点,如太阳的变暗,一个圆球发光体的飞行等。因此,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者就绝不能不加研究地对此置之不理。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天体物理学家皮埃尔·盖兰先生曾这样写道:“对玫瑰夫人事件从心理学或视觉来解释,都不能说明下面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离法玛蒂小镇数十千米之外的一些村子里也有很多人看到,在法蒂玛方向的太阳旋转着弯弯曲曲地下降,继而又升向群山之巅呢?”

“如果这一切只是一种幻觉的话,那么,周围村子的人也发生了幻觉不成?很显然,不论是精神病科大夫,也不论是物理学家,他们都没有认真地阅读有关玫瑰夫人事件的材料,这是因为他们连做梦也没想到,法蒂玛竟是一个排除一切宗教解释的圆形发光实体出现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个发光的圆球,使7万多名目击者错误地把它当成了太阳。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对它的描绘是客观的、老老实实的……”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盖兰先生除了发出疑问外,还做了一个结论:即这所谓变暗的“太阳”并不是作为宇宙中恒星之一的太阳,而是指使7万多名目击者错认为是太阳的发光圆球!

因此,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们是可以证明的,因为在法蒂玛事件发生的那一天,即1917年10月13日,世界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宇宙空间,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所以,只能说那天,只有法蒂玛村附近地方出现了那一千古奇观,而其他地方则没有出现。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事件发生之时,7万多人由于大雨淋湿的衣服如此之快地被晒干,这只有具备足够大的能量的物体才有可能,而这种物体还要具备太阳的特征,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显然只有在云层中存在一个直径达几百米的球形发光物体才行。

那么,这位神秘的“玫瑰夫人”究竟是谁?那个闪闪发光的球形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对此,科学家们依然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

未被证实的飞行器

“UFO”是“未被证实的飞行器”(UnidentifiedFlyingObject,另译为“不明飞行物”)这一名称的英文缩写。关于UFO这类事件的报道,在19世纪末就有了。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报道的UFO事件有数万例之多。

多年来,我们中国也经常听说UFO目击事件,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各执己见。到底有没有UFO,谁也不知道,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几起目击事件吧!

1994年11月30日,贵阳北郊都溪林场,长达3千米的树林,一夜间突然全部在同一高度被折断,目击者形容当时天空出现强光,并听到如火车行驶的隆隆巨响。

1995年7月26日,辽宁省阜新市上空12人称目睹脸盆大小、带云雾状光环的不明飞行物体,在空中移动。

1996年10月9日,石家庄机场上空9600米处,南方航空波音757客机由北京飞武汉途中,被一不明物撞击,驾驶舱前方的双层挡风玻璃被撞,飞机返回北京机场安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