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致加西亚的信
16591100000012

第12章 威廉·亚德里:上帝,赐予我们罗文一样的人吧

100多年以前,一个名叫哈伯德的人写了一篇关于一个美国士兵送信的故事。就是这篇看上去无关紧要的文章后来竟然成了印刷史上销量最高的出版物之一。这篇文章就是《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玄机何在?

时光回放:那是1899年的一个傍晚,工作了一整天的哈伯德和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喝茶聊天。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聊起了有关美西战争的故事。就在每一个人都为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的英勇和智谋而喝彩时,哈伯德的儿子伯特却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伯特肯定地说,“战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亚将军,而是给他送信的罗文中尉。”儿子的话引起了哈伯德深深的思考。

当晚,哈伯德就写下了《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第二天这篇文章就被发表在杂志上。起初哈伯德并没有注意这篇文章,但后来要求重印杂志的呼声越来越高,3万份、5万份、10万份……这大大超过了哈伯德的意料之外。最后,哈伯德不得不给予那些需要大量份数的人印刷发行的版权,因为他的印刷能力承受不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哈伯德也逐渐搞清楚了人们为什么会对故事中那个名叫安德鲁·萨莫斯·罗文的无名之辈如此感兴趣的原因所在,那就是: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寻找像罗文这样忠诚敬业、高度负责、勇于执行的人。

故事发生在古巴。在19世纪末,古巴岛上的西班牙士兵残酷压迫和奴役着那里的人民,古巴人民也正在为摆脱西班牙统治者、争取民主独立而斗争。出于********及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考量,美国对于古巴人民的独立事业相当关注。

1897年,在哈瓦那大街上发生了古巴民族主义者与西班牙士兵之间的暴力冲突,引发社会****,美国在古巴的大量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麦金利总统在古巴境内派遣了主力舰——作为美国政府的显著标志,意在保护在古巴的利益不受损失。但出于国际形势的考虑,这艘战舰一直停靠在哈瓦那港湾,一直没有参加反对西班牙的战役。

然而,西班牙人似乎对于这种示威得以存在很反感,他们竟然在1898年2月15日的一个夜晚炸沉了这艘主力舰,而且出事地点离美国海岸甚至不足100英里,这次挑衅性的行动彻底激怒了美国。麦金利总统向西班牙下了最后通牒:要其撤军古巴。西班牙对此置若罔闻。时年4月,美国与西班牙开战,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美西战争。

宣战以前,麦金利总统会见了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问道:“到哪里可以找到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因为与古巴起义军领导人加西亚取得联系并建立合作是美国对西班牙作战的关键步骤之一。但问题在于这个生于古巴的克里奥尔人加西亚将军是西班牙军队缉捕的对象,他行踪飘忽不定,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阿瑟·瓦格纳上校毫不犹豫地对总统说:“我认识一个年轻的陆军中尉,安德鲁·萨莫斯·罗文。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完成此任务,那么非他莫属。”

一小时后,给加西亚的信摆在罗文面前。罗文接过信件,什么都没有说,便踏上了寻找加西亚的旅途。

历经千难万险,罗文最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带回了答复。而在出发前,罗文什么都没有问,他只是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

试想,在我们周围存在有罗文这样的人吗?有不对上司提出疑问就能把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人吗?

也许世界上确实存在有这样的人,只不过少之又少而已。也正是因为少,他们才会尤其显得优秀,他们不仅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且会超越其他人的想像,追求完美。

以下文字摘录于哈伯德文章的原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吧!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当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到罗文手上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里?”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在每所大学里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让青年人学习他这种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去行动——“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样的经典句子不胜枚举。

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却大量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做事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并且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除非上司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甚至威逼利诱,否则他们绝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把事情完成。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假定你此刻正坐在办公室里,身边有6名待命的职员。你对其中的一名职员说:“请把本月的商品库存单统计一份给我。”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但是,他会立即去做吗?

事实上,他绝不会立即去做,他会满脸狐疑地看着你,然后接二连三地提出一些问题:本月的库存单一直都是月底才给你的啊?这事情不是一直由××负责的吗?为什么不让××来做呢?这件事情急不急啊?你要这个统计表做什么用途呢?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多少改变,难道不是这样吗?回忆一下,在我们的周围,每当有人接受任务的时候是否总是会问一堆问题呢?

试想,这样的人是那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

不可否认,这世间上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是很稀少的。社会上更多的人都是满足于平庸的现状,不思进取,过着平庸的生活。其实,成功不会对每一个人关闭大门,关键在于你做如何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一个完美的生活。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记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耶稣和他的信徒们经过长途跋涉后,又饥又渴。

耶稣走到一棵茂密的无花果树下,却发现树上连一颗果实也没有。失望之余,耶稣诅咒了它。第二天,当他们路过这棵树的时候,一名信徒发现昨天还郁郁葱葱的无花果树已经枯死了。

对于这个故事,我最初的理解是,那棵树不结果实是因为没到季节。但是这样的理解又加深了我另一方面的疑虑:“万能的主啊,如果因为没有结果就诅咒致死,对那棵树的惩罚是否太过严厉了呢?要知道,在那个时间段所有的无花果树都是不结果实的。”

但是,在万能的上帝眼中,他当然是不希望我们只做那些自然就会发生的事情,不要只做那些舒适与方便的事情。在上帝眼中,那种生活是最平庸无奇的。

耶稣以诅咒一棵小树为例,告诉我们:如果这颗无花果树能在一年中的某些天结果,那为什么不能每天都结出果实呢?——既然你可以选择做一个优秀的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呢?

平庸的生活无疑让人厌倦,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哈伯德的如下金句:

近来,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他们对社会上那些“勤奋工作却又备受压迫的工人”、“无家可归却仍在寻求温饱的流浪汉”等社会弱势群体报以深深的同情,同时还将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注意到了有些雇主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想让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而到头来雇主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我是否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呢?但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那些所谓的弱势群体身上。

社会中,我们都羡慕那些成功人士,也由衷的钦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接受任务——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反省一下:“你是那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如果你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我相信:你能行!

上帝,赐予我们罗文一样的人吧!

请坚信,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那些消极的语言、情绪说再见吧,你惟一要做的就是立即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如果你付诸于行动,你就能做到。

如果有人让我把信送给加西亚,我想我能做到。

或许,听了我的回答,你会认为我太过自大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自信罢了。我只是坚信,如果你让我把信送给加西亚,我一定能够做到。同时,我也想让你把信送给加西亚,而且要做到最好!

把信送给加西亚,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