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怀孕的最后一个月,聪明的准妈妈应懂得自我调节情绪,克服产前担心、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坦然地面对分娩。要知道,一旦分娩,新生命降临人世,你所有的艰辛与努力都将化为幸福的泪水,从而激发你心中潜藏的母爱。想象着宝宝天使般的音容笑貌,面对分娩,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准妈妈与胎宝宝
胎宝宝发育状况每月追踪
胎宝宝历经10个月的生长发育,现已变成一个重达3000余克、身长达50余厘米的胖“小人儿”了。皮下脂肪继续增厚,体形圆润。皮肤没有皱纹,呈淡红色。骨骼结实,头盖骨变硬,内脏、肌肉、神经非常发达,已具备生活在母体外的条件。男宝宝的睾丸已下降至阴囊。女宝宝的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胎宝宝的头部,已进入了母体的骨盆之中,身体的位置稍有下移,在子宫内的剧烈运动变少。以心脏、肝脏为首的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器官已全部形成,做好了出生后立即呼吸、调节体温与吸吮的准备。
准妈妈可能会出现的生理变化
进入怀孕10个月,准妈妈子宫底高度为32~34厘米,准妈妈会感觉身体更加沉重,行动越发笨拙费力。胎宝宝顺着骨盆口下降,子宫底的位置也跟着回落,胃和心脏所受的压迫减小,食欲会有所增加;膀胱和直肠的压迫感却大为增强,尿频、便秘更加严重,下肢也有难以行动的感觉。身体为生产所做的准备已经成熟,子宫颈和阴道趋于软化,容易收缩,分泌物增加。子宫收缩频繁,开始出现生产征兆。
安胎保胎要注意的生活细节
因随时都有可能破水、阵痛而分娩,准妈妈应该避免独自外出、出远门或长时间在外。只能短途散散步,以避免意外临产。
没有特殊的事最好留在家中,等待分娩。营养、睡眠和休养必须充足,以积蓄体力。分娩前期必须充分进食,以摄取各种营养,满足分娩时的各种消耗,同时为新生儿哺乳做好准备。
由于准妈妈的胃肠受到压迫,可能会有便秘或腹泻等不适,所以一定要增加进餐次数,每次少吃一些,而且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的运动仍不可缺少,但不可过度,以免消耗太多精力而妨碍分娩。绝对不要做对母体不利的动作,避免向高处伸手或压迫腹部的姿势。
每天淋浴,保持身体清洁,内衣裤应时常更换。特别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若发生破水或出血等分娩征兆,就不能再行入浴,所以在此之前最好每天勤于淋浴。
最后2周严禁性生活。性生活可能造成胎膜早破和早产。注意妊娠末期的危险信号,以便立即入院诊治。
终于接近生产的时刻,为防止胎宝宝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每周进行一次产检。
检查准备事项是否还有遗漏之处,譬如与家人的联络方法、前往医院的交通工具等是否安排就绪,以便随时到医院生产。
此外,还需了解生产开始的各种症候以及住院、分娩和产褥期的相关知识。生产时间在预产期的后两周内均为正常现象,所以如果预产期已过,仍无生产迹象,也不用紧张,遵从医生指示即可。
孕10月居家保健百科详解
养精蓄锐,安心待产
分娩前的2周,准妈妈每天可能会感到有几次不规则的子宫收缩,经过卧床休息,宫缩就会很快消失。这段时间,准妈妈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
忌身体或精神上的过度劳累,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但不贪睡。
临产前,准妈妈要保持心情的稳定,处理好生活、工作上遇到的较大困扰。
不宜过于懒惰,长时间地卧床,应适当运动,最好做一些有助于分娩的运动,促进准妈妈和胎宝宝血液循环,有利于胎宝宝发育,以及将来分娩顺利进行。但也不宜活动过量。
孕晚期应适当培养一些爱好,如编织、绘画等,多分散注意力;多欣赏花卉、盆景、美术作品,常与大自然保持接触,常听优美的音乐等,这些都是舒缓紧张情绪,调整心理的好办法。
一旦宫缩开始,产程启动,就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下会安全、顺利地分娩。
一般在接近预产期的前一个月,就不宜再远行了,尤其是不宜乘车、船远行。及早做好临产准备,以免临产后手忙脚乱,容易出差错。准爸爸在准妈妈临产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准妈妈。
准妈妈不要独自出门
现在由于难以保证恰好在预产期分娩,因此准妈妈在产期临近时最好不要独自外出,尽量和准爸爸或身边的其他人一起出门。一旦出现必须独自出门的情况,应向周围的人告知自己的行踪。
接近预产期还能运动吗
有些准妈妈到妊娠后期因为身体笨重,行动不便而不愿意多活动。实际上,孕期活动量过少的准妈妈,更容易出现分娩困难。这段时间可以经常散散步,或者进行一些适合于自然分娩的辅助体操。
这时候准妈妈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本着对分娩有利的原则,千万不能过于疲劳。在运动时,控制运动强度很重要,脉搏不要超过140次/分钟,体温不要超过38℃,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不要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走路。
这时的准妈妈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散步了,通过散步,准妈妈的肌肉力量得到锻炼加强,可帮助骨盆运动,有助于分娩时减轻疼痛。
锻炼增强体力
孕期准妈妈适当劳动或锻炼,能够增强体力,加强子宫和腹肌收缩力。这样才有利于安胎,有利于增加分娩的产力。如果准妈妈过于讲究安逸舒适,经常卧床不起,会引起血气运行不畅,中气虚弱,以致影响胎宝宝生长发育,临产时也会由于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胎宝宝外出,并因气血阻滞、胎宝宝迟滞不下而出现难产。所以,准妈妈正常妊娠,应该与平时一样参加劳动,只有到临产时,再适当休息。
锻炼腹部肌肉力量
这时准妈妈每天做些体操、活动关节、锻炼肌肉,能使自己感到周身轻松,精力充沛,同时还可以缓解因孕期中姿势失去平衡而引起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
腹肌运动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可以锻炼支持子宫的腹部肌肉。
准妈妈仰卧在床上,立起双膝轻轻张开,右手放在下腹部,左手放在头下。
保持腰背部不离开床面,然后按照从耻骨到头的顺序慢慢抬高。一边吸气一边恢复到原来的姿势,然后反复做数次。
准妈妈在做运动时,如果腰背一旦离开床面,臀部相应抬高时,就是没有使用到臀部的肌肉,应避免这种现象。
准妈妈背靠着垫子、立起膝盖坐着,两脚张开比肩膀稍宽。像要低头看下腹部似的,按照由腰到背的顺序弓起身体,压紧靠垫,一边吸气一边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反复做数次。
高龄初产妇临产注意要点
初产生育如果超过30岁,也就是30岁以上才第一次分娩叫做高龄初产。
80%~90%的高龄初产妇所生的新生儿都是健康的。一般情况下分娩没什么异常,不用过于担心,应保持平静和舒畅的心情,为了保证顺利分娩,高龄准妈妈可适当注意以下几点:
要充分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注意摄取营养平衡和多样化,尽量吃软、淡些;防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重视定期产前体检,按医生意见去做。
有条件的尽量到设备齐全、医疗条件好的医院去分娩。
了解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分娩日接近时,便会有以下各种征兆告诉准妈妈即将临盆,但征兆出现时机,因人而异,较快者在怀孕36周便有感觉。
子宫底下降。一般预示着胎宝宝开始下降,因此,准妈妈在呼吸时会感到比较轻松,胃不再受到压迫,感觉比较舒畅,食欲也佳。
腹部膨胀。又称前阵痛,这是因为子宫敏感,稍受刺激,便容易形成收缩所致。有时会有疼痛的感觉,却是不规则的阵痛。有些人甚至还会有腰酸的现象。
尿频。这是胎宝宝头部下降压迫膀胱所致。特别是在夜间,准妈妈必须三番五次起床解尿,这就在告诉你,分娩期临近了。
胎动减少。这是胎宝宝头部下降至骨盆腔难以活动所致。
大腿处鼓胀。大腿或膀胱附近有鼓胀的感觉,甚至于会痛得难以举步。
分泌物增多。主要是子宫颈口处的分泌物增多,而且呈黏稠的状态,其作用是润滑产道,使分娩时胎宝宝易于通过。
体重不再增加。原本持续增加的体重不再增加,甚至会有降低的情形。
不规则的疼痛并非阵痛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准妈妈会时常感到腹部收缩疼痛,有时甚至会让准妈妈误认为阵痛已经开始。如果是不规则的疼痛,那么这时的疼痛并不是阵痛,而是身体准备适应生产时的阵痛而出现的正常现象。越临近预产期,疼痛就出现得越频繁。但是,如果疼痛是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那么有可能就要开始分娩,这时应该做好去医院的准备。
入院待产的时机
规律性子宫收缩:准妈妈感到腹部一阵阵发胀、发紧、腹部下坠,就是子宫收缩。如果子宫收缩发生得越来越规则时,就离分娩不远了。不论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只要收缩的间隔缩短、增强,且每次持续30秒以上时,就要立刻住院。
见红:临产前有少量血性黏液从阴道内流出就是见红。如果只流出带血的分泌物,但收缩仍不规则时,不必急着送准妈妈上医院,先观察情况,等子宫每隔20分钟持续30秒以上的规则性收缩时,再入院生产即可。
破水:准妈妈发生破水后,此时无论是否有宫缩都要及时去医院。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准妈妈应平卧,因羊水流出时可能脐带会随之脱出,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宝宝死亡。
需要提前入院的情况
如果产前检查发现准妈妈有某些并发症的,应按医生建议提前入院待产,以防发生意外;准妈妈患有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高血压、重度贫血等,应提前住院,由医生周密监护,及时掌握病情,及时进行处理;经医生检查确定骨盆及软产道有明显异常者,不能经阴道分娩,应适时入院进行剖宫产;中、重度妊高征,或突然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胸闷或抽搐者,应立即住院,以控制病情的恶化,待病情稳定后适时分娩;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多胎妊娠,需随时做好剖宫产准备;对经产妇有急产史者,应提前入院,以防再次出现急产;有前置胎盘、过期妊娠者等,应提前入院待产,加强监护。
消除产前焦虑
准妈妈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分娩过程和胎宝宝的状况。过度焦虑会使准妈妈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胎宝宝宫内缺氧。焦虑还可引起自主神经紊乱,导致产时宫缩无力造成难产。由于焦虑,准妈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生产时会造成滞产。因此,准妈妈应学会如何在产前缓解焦虑的方法。
要对生产有正确的认识,第一,分娩痛是完全可以忍受的;第二,现代的医疗水平完全能保证你安全分娩。
准妈妈应学习有关知识,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增强生育健康宝宝的自信心。
有产前并发症的准妈妈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与医师保持密切关系,有问题时及时请教,保持良好情绪。不要闭门在家,整日躺在床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未来的担忧上。
临产前应克服恐惧心理
分娩的恐惧心理不仅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还对产后母亲的身体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若神经极度紧张造成难产,产妇的子宫会大出血,产后恢复也比较慢,还会引起各种炎症。准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这种恐惧的心理、负面的情绪持续下去,应正视自己对分娩的恐惧,然后努力克服。
正视分娩的恐惧。与家人反复讨论分娩的事情,将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想清楚,同时找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好分娩前的物质准备,这样就不会临时手忙脚乱,也会帮助稳定情绪。
掌握与分娩有关的知识。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所以,在怀孕期间,建议准妈妈看一些关于分娩的书,了解了整个分娩过程后,就会以科学的头脑取代恐惧的心理。
临产前坚持做产前检查
临产检查主要是了解胎位正不正、血压高不高、有无明显水肿,以及了解骨盆的大小、胎宝宝大小等,以决定分娩方式。
重点检查准妈妈的血压。此时,如果准妈妈血压偏高,就要考虑轻度妊高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调整。
重点检查胎宝宝体重。通过B超检查,可以详细测得胎宝宝的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然后就可以评估出胎宝宝的大小。一般此时胎宝宝的体重在3200~3500克,如果胎宝宝体重低于2500克则为体重过轻,就要考虑胎宝宝是否发育成熟;而胎宝宝体重超过4000克时,就会产生巨大儿。
胎位检查。胎位是决定分娩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确定胎宝宝的位置,胎宝宝位置正不正,对分娩过程有很大影响。足月胎宝宝中头位最多,为正常胎位,臀位和横位都是异常胎位,不利于分娩。即使头位,如果胎头不俯屈反而仰伸,也有可能造成难产。因此准妈妈在临产前通过检查胎位来决定生产方式是很重要的。
清楚胎头何时入盆
正常情况下,胎头一般在预产期前1~2周入盆。此时胎头下降,子宫底降低,对胃部的压迫和膈肌的上抬有所减轻,因此,准妈妈往往会有一种轻松感,食欲增加,呼吸通畅,活动时也觉得较轻松。如果胎头过早入盆,有发生早产的危险。
胎头入盆的时间与准妈妈活动、胎次等有关系。准妈妈活动较多,初产妇入盆时间可能稍早;经产妇往往临产后才入盆。
另外也要注意,胎宝宝从母体娩出时必经骨盆,盆骨径线大小直接影响分娩的顺利与否。因此,在妊娠30周左右应进行骨盆测量,由此得知产道的大小,可以判断能否自然分娩。这项测量对初产妇尤其重要。
进行骨盆测量的方法
胎宝宝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地分娩,除了和胎宝宝的大小有关外,也和骨盆的大小有关。骨盆的大小,是以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
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宝宝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预防产前胎头浮动
到妊娠末期时,特别是到预产期前2周时,胎头大都已进入骨盆。如果分娩前胎头尚未入盆者,即称为胎头浮动。发生胎头浮动后虽有部分准妈妈可以自然分娩,然而多数会造成分娩困难,成为难产的信号。胎头发生浮动的原因有胎位异常、骨盆狭窄、骨盆畸形、脐带过短和前置胎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