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最新十月怀胎大百科
16587600000023

第23章 怀孕6个月,怀孕也能如此美丽(2)

孕中期开始,有的准妈妈可能会遇到恼人的脚底角质增厚,脚底角质会变厚是因为同一个着力点反复摩擦所引起。孕期的体重增加,导致着力点承受的压力变大,摩擦也加大,准妈妈的脚底的角质才会变得比没怀孕时厚得多。

改善准妈妈脚底角质增厚的情形,除了穿着宽松的鞋子及避免尖头、过紧的鞋子外,每天临睡前让双脚浸泡在温水中5~10分钟,再抹上乳液,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没必要谈“跌”色变

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如果说发生了准妈妈跌倒的事,就会惹得全家人忧心忡忡,担心影响到腹中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其实,完全没必要谈“跌”色变!胎宝宝在母体内,有准妈妈的子宫及羊水保护着,如果准妈妈跌倒,一般情况下胎宝宝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也不会引起早产或早期破水。

准妈妈如果不慎意外跌倒,从理论上是不会影响到胎宝宝的健康。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不论有无外伤,准妈妈自己有无异常感觉,最好还是上医院一趟,让产科医生检查一下会比较安心。

出现异常早检查

孕期如果感到体温上升,同时还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现阴道分泌物呈脓样、黄色、绿色、奶酪状,而且还带有难闻的味道,或者觉得会阴很痒或有烧灼感,或是阴唇附近有泛红、肿胀或触痛的现象,或是排尿时有烧灼样疼痛感等现象,都应该请医生检查一下,看是否已经被感染了。

另外,发现急腹症时要及时就医,包括内、外科的多种疾病,如内科的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外科的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尿路结石;妇科的卵巢囊肿破裂、扭转等。

第6个月的产检内容

怀孕6个月末准妈妈应该去医院进行孕期的第3次产前检查。在检查时,应该告诉医生这一段时间以来,身体是否出现不适,如水肿、体重突然增加、头痛、胃痛、恶心、尿量及次数减少等。如果有龋齿,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在这个时期治疗最为合适。

第3次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体重的测量、腹围的测量、子宫底的测量、血压的测量及尿常规化验等。

医生会根据准妈妈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准妈妈的身体是否健康、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此时,准妈妈的子宫底高度为18~21厘米,或脐上1横指,子宫底长度为22~25厘米。在尿常规的化验中,如果蛋白的排出量超过0.5克,则属异常。如果超过5克,则提示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每周测一次体重

孕6月,准妈妈每周要检查一次体重,1周体重增加500克以上时就要引起注意。准妈妈要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以便顺利生产。

孕期体重的增长并不是呈线型的,到孕晚期,准妈妈的体重会直接上升,比前几个月增长得更快。准妈妈在孕期的增重以10~15千克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或体重超过80千克,都是危险的信号。

准妈妈的体重应该有规律地慢慢增加,准妈妈可以通过自己体重的变化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只有保证准妈妈体重逐月有规律地增加,胎宝宝在母体内才能生长良好,身体健康。

糖尿病筛查很重要

每位准妈妈在产检时都会检验尿糖,如果准妈妈的糖尿病很严重,随时都处于高血糖状态,自然尿液里面就会含有大量的糖分,验尿会表现尿糖的阳性反应。但并不是每位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都能够经过验尿查出,有的可能尿糖呈阴性。另外,妊娠女性肾糖阈偏低,没有糖尿病的人也可能尿糖阳性,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应以血糖来筛检妊娠期糖尿病。

糖筛就是筛查准妈妈是否患有糖尿病的试验,一般在孕24~28周时检查。注意检查前一天开始尽量避免进食甜食及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而且检查的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检查的当天早上必须空腹抽一次血后,再将50克葡萄糖冲水饮用,1小时后再抽血检查,结果以分值7.8为界。

有些准妈妈要做糖耐量测试

在糖筛检查中,分值大于7.8的准妈妈要做糖耐量检测。

糖耐是检查人体对糖代谢能力的一种方法,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水后,每隔一段时间检测血糖含量或尿糖,画出曲线,就是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耐也是空腹抽一次血,然后以75克葡萄糖冲水饮用,1小时、2小时、3小时后分别再抽一次血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均超标,那准妈妈就要控制饮食了,少吃高糖高热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主食,比如白米饭、面条等,多吃蔬菜水果。但有些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比较高,特别是葡萄、西瓜、梨、枣等,这些要每次少吃,如果很饿就改为少量多餐,过一段时间再去测血糖。

孕6月健康饮食指导

孕6月的营养需求

这个时候胎宝宝的肾脏和膀胱已经健全了,妈妈要充分摄取胆碱、牛磺酸、糖原这3种营养物质,这是培育孩子健康肾脏和肝脏的关键。

胆碱

胆碱属于B族维生素,是构成大豆卵磷脂的成分,是大脑的营养源,是胎宝宝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主要存在于蛋类、动物的脑、动物心脏与肝脏、绿叶蔬菜、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等食物中。

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瘦肉、家畜家禽、牡蛎及蛤类等食物中。在胎宝宝的大脑发育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保护神经细胞、增强学习记忆的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形成和神经网络的完善,还能促进加强胎宝宝体内的各种组织新陈代谢和各类器官生长发育,促进钙和脂肪等营养素的吸收,维持婴幼儿视网膜生理功能等。牛磺酸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是控制妈妈体重的营养素之一。准妈妈多吃含有牛磺酸的食物,有助于孕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DHA

人的大脑有140多亿个神经元,而DHA是人脑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脑细胞脂质中10%是DHA。DHA还是构成脑磷脂、脑细胞膜的基础,对脑细胞的分裂、增殖、神经传导、突触的生长和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大脑形成和智商开发的必需物质。胎儿期是人体积聚DHA等大脑营养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大脑和视力发育最快的时期。准妈妈摄入DHA等营养可以通过脐带供胎宝宝吸收,满足胎宝宝发育需要。

这些食物,营养不发胖

准妈妈的饮食规则里有重要的一条:

少食多餐。这就意味着准妈妈挑选的食物个个都要“精明强干”。以下几种食品,只要不过量食用,就不会发胖。

低脂酸奶。酸奶富含钙和蛋白质,即便是患有乳糖不耐症的准妈妈,对于酸奶也还是易于吸收的。而且有助于胃肠健康。

脱脂牛奶。准妈妈需要从食物中吸取的钙大约比普通人多1倍。多数食物的含钙量都很有限,因此孕期喝更多的脱脂牛奶就成了准妈妈聪明的选择。每天应该摄取大约1000毫克的钙,只要3杯脱脂牛奶(200克)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麦片。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赶快把早餐的烧饼、油条换成麦片粥吧!麦片不仅可以让准妈妈保持一上午都精力充沛,而且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水平。不要选择那些口味香甜、精加工过的麦片,最好是天然的,没有任何糖类或其他添加成分在里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在煮好的麦片粥里加一些果仁、葡萄干或是蜂蜜。

常吃紫菜,营养又补血

紫菜含有12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减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紫菜富含钙、碘、铁和锌等矿物质,一片紫菜铁的含量与一块猪肝差不多,两片紫菜的铁含量相当于3瓶牛奶和1个鸡蛋。因此,女性食用紫菜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紫菜的1/3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保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和痔疮;紫菜还含有微量多糖类(黏液成分),动物实验证明有抑制癌症(大肠癌)的效果。

紫菜富含可以预防人体衰老的EPA(二十碳五烯酸)、牛磺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并含有保护肝脏的牛磺酸,让人保持精力充沛。1片紫菜的牛磺酸的含量为30~50毫克,相当于3~4只牡蛎的牛磺酸含量。

紫菜泡汤,风味独特,堪称理想的菜肴,准妈妈不妨经常食用。

黄花菜,孕期的“益母草”

黄花菜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都高于番茄等常见的蔬菜,特别是含钙、磷最为突出,可为准妈妈提供充足的钙,促进胎宝宝的骨骼发育。黄花菜具有极佳的健脑抗衰功能,有“健脑菜”之称,有利于胎宝宝的大脑发育;而且黄花菜具有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它所含的冬碱等成分有止血消炎、利尿安神、健胃等功效,能很好地缓解准妈妈孕期不适。黄花菜中含有黄体酮和生物激素,对准妈妈颇有益处,是十分地道的“宜母草”。

多吃番茄,补血又防孕斑

番茄富含的维生素A源,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番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减低胆固醇含量,对高脂血症很有益处;铁、钙、镁等元素亦多,有益于补血。

番茄不仅好吃,而且有较高的美容价值和医疗价值。因为它汁液内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可通过皮肤将水分直接摄入细胞内,起到增加细胞内水分和营养细胞的作用,使细胞娇嫩,增强皮肤的弹性,舒展皱纹。常吃番茄,可补血益神,使皮肤柔嫩生辉,脸色红润。最奇妙的是,准妈妈常吃番茄,可减少甚至消除因激素变化引起的面部孕斑。

有助于预防孕斑的食物

为预防黄褐斑的形成,准妈妈可以选择如下几种食物:

猕猴桃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干扰黑色素生成,预防色素沉着、保持皮肤白皙,并有助于消除皮肤上已有的黄褐斑。

番 茄 具有保养皮肤、消除斑点的功效。每日喝1杯番茄汁或经常吃番茄,对防治黄褐斑有较好的作用。

柠 檬 柠檬中所含的枸橼酸能有效防止皮肤色素沉着。准妈妈还可选用柠檬自制面膜,安全又抗斑。

牛 奶 喝牛奶,或直接用牛奶做面膜,通过补充给养,让肌肤得到休养生息,让黄褐斑无处容身。

健康从全麦早餐开始

全麦食品指的是用没有去掉麸皮的麦类所做的食物。全麦食品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并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压,减小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常吃全麦食品有助于准妈妈控制体重,缓解孕期便秘,预防妊娠糖尿病,甚至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更有研究指出,全麦食品还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全麦食品包括燕麦、大麦、糙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等。准妈妈可搭配牛奶、果酱、蔬菜沙拉来作为早餐或者是加餐,让自己和胎宝宝都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虽然全麦食品有诸多益处,但也要注意与其他食品搭配食用。粗粮与细粮的平衡,保证食物多样化,这样才能得到更全面、均衡的营养。

适当吃“苦”增食欲

苦味以其清新、爽口,能刺激舌头的味蕾,激活味觉神经,也能刺激唾液腺,增进唾液分泌;还能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增进准妈妈食欲、促进消化、增强体质、提高准妈妈的免疫力。此外,苦味食品可泄去心中烦热,具有清心作用,使头脑清醒,缓解孕期烦躁情绪。

苦味的蔬菜有莴苣叶、莴笋、生菜、芹菜、萝卜叶等;在干鲜果品中,有苹果、杏、荸荠、杏仁、黑枣等,荞麦、莜麦等杂粮也是准妈妈的好选择。

健康准妈妈要少吃苦瓜

苦瓜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B1,具有预防和治疗脚气病,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和增进食欲等作用。苦瓜所含的维生素C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解毒,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苦瓜性寒,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苦瓜内含有奎宁,而奎宁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所以为了慎重起见,准妈妈还是少吃苦瓜为好。

进食切莫狼吞虎咽

孕期进食是为了充分吸收营养,保证自身和胎宝宝的营养需求。而一些准妈妈饮食喜欢狼吞虎咽,这是极其不利的。

吃得过快、食物嚼得不精细,不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会大大缩小,会影响食物与消化液的混合,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另外,若食物咀嚼不够,还会加大胃的消化负担或损伤消化道黏膜,使消化液分泌较少,易患肠胃病。

所以,孕期饮食切忌狼吞虎咽,要慢慢咀嚼食物,这样才有利于营养更好地吸收。

晚餐不要吃得过多

少食多餐是孕期要坚持的饮食原则,对于怕长得过胖的准妈妈来说,晚餐不要吃得过多,坚持适量也是很重要的。

晚饭的营养既是对下午工作消耗的补充,又可提供晚上及夜间休息时身体对热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晚间对热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大,特别是睡眠时,只要能提供较少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使身体维持基础的需要就够了。所以,晚上就没有必要吃过于丰盛的饭菜。如果晚饭吃得过饱,营养过多,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肥胖准妈妈要控制饮食

控制进食。主要控制糖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米饭、面食等粮食均不宜超过每日标准供给量。动物性食物中可多选择含脂肪相对较低的鸡、鱼、虾、蛋、奶,少选择含脂肪量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并可适当增加一些豆类,这样可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又能控制脂肪量。少吃油炸食物、坚果、植物种子类的食物,这类食物含脂肪量也较高。

多吃蔬菜水果。主食和脂肪进食量减少后,往往饥饿感较严重,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注意要选择含糖分少的水果,既缓解饥饿感,又可增加维生素和有机物的摄入。

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有的准妈妈喜欢吃零食,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不知不觉进食了大量的食物。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素食准妈妈的食物选择

素食准妈妈应广泛地选择食物,利用各类食物所含不同的营养素之互补作用,获得充足的热量、维生素、矿物质及较完全的蛋白质,使胎宝宝能有更充足的营养来源。

优质蛋白质来源

谷物杂粮:主食是主要来源,豆类包括大豆、青豆、红豆、黑豆、扁豆、豌豆、蚕豆、绿豆等及其制品含蛋白质极高。其中,以大豆为主。

蔬菜水果:如黄花菜、口蘑、松子、杏仁、花生、瓜子、芝麻、干果、干货等。

如果有摄取不足现象,可增加全谷类制品或植物性蛋白奶粉,如豆奶粉。

补钙食物来源

谷物杂粮:玉米、大麦、荞麦和上述豆类及其制品。

薯类:淀粉、藕粉。

蔬菜类:菜心、油菜、芥菜、甘蓝、萝卜缨、苋菜、野苋菜、荠菜、金针菜、口蘑、木耳、海带等。

水果干果类:酸枣、沙棘、柠檬、核桃、松子、杏仁、瓜子、芝麻等。

其他矿物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