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最新十月怀胎大百科
16587600000019

第19章 怀孕5个月,第一次感觉到胎动(2)

到怀孕20周左右,胎宝宝四肢活动明显增加,这时大多数准妈妈可感到胎动,夜间更为明显;孕29~38周为胎动最频繁的时期;接近足月,胎动略为减少。如妊娠过期,胎动次数会减少。

胎宝宝活动的方式有4种:蠕动、踢撞、搅动和呃逆运动。一般每小时胎动3~5次,12小时内胎动次数为30~40次。一天之中,以早晨次数少,下午18时以后增多,晚上20~23时是胎动最活跃的时间。怀孕6个月开始,胎宝宝有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产前3个月左右有缓慢的蠕动或扭动。

每个准妈妈最好掌握自己胎动的规律。从妊娠28周开始至临产前,准妈妈每天上午8~9时,下午13~14时,晚上20~21时,各计数胎动1次,每次数1个小时。3次数字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次数。也可安排早、中、晚3次计数,但时间应固定。如果每日3次计数有困难,可于每日临睡前1小时计数1次,将每日的数字记录下来,画成曲线更好。

胎动次数的多少、快慢、强弱等,常表示胎宝宝的安危。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宝宝的氧气充足,胎宝宝发育健全,小生命在子宫内愉快地生活着。

正确听取胎心音

胎心音系双音,第一音和第二音接近,犹如钟表的“滴答”声。其声音清脆,节律整齐,频率较快,每分钟120~160次。妊娠24周之前,胎心音大多在母体脐下正中或稍偏左或右听到;妊娠24周后,胎心音在胎背所在侧听得最清楚。

胎心音最清楚的位置一般不会改变。每次听1分钟计数。

听胎心音时要注意与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相区别。子宫杂音是血液流过扩大的子宫血管时所产生吹风样低音响,而腹主动脉音为“咚、咚、咚”的强音。两者和准妈妈的脉搏节律相一致,与胎心音不难区别。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钟,如果每分钟胎心率超过160次或少于120次或发现有明显的不规则,很可能是胎宝宝宫内窘迫(缺氧)的信号,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

从现在开始学会测量宫高和腹围

随着孕期的进展,子宫顺应胎宝宝的发育而增大,通过宫高和腹围的测量即可初步判断孕周,并间接了解胎宝宝生长发育状况,估计胎宝宝的大小。

测量宫高的方法

准妈妈排尿后,平卧于床上,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宫底的距离。一般从怀孕20周开始,每4周测量1次;怀孕28~35周每2周测量一次;怀孕36周后每周测量一次。测量结果画在妊娠图上,以观察胎宝宝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如果发现宫高间隔2周没有变化,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测量腹围的方法

准妈妈排尿后,平卧床上,用软尺经肚脐绕腹部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腹围。测量腹围时注意不要勒得太紧。测量腹围的时间与测量宫高的时间相同,要将测量结果及时记录下来,与孕周标准相对照。如发现增长过快或过缓,则应考虑是否是羊水过多或胎宝宝发育迟缓。

孕5月健康饮食指导

孕5月的营养需求

妊娠5个月时,胎宝宝发育增快,需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促进胎宝宝肌肉及血液发育,准妈妈应充分摄取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鱼、肉、蛋及大豆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肉类能补充一部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但吃肉过多,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吃肉过多,还会使准妈妈和胎宝宝体重过大,造成难产。此外,人体呈微碱性状态是最适宜的,如果偏食肉类,则使人体趋向酸性,容易致使大脑迟钝、不灵活,影响宝宝智力发展。

孕5月可选择的食物

富含铁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豆类(包括豆腐)、芹菜、金针菜、羊栖菜、苜蓿、荠菜、胡萝卜缨、苋菜、雪里红、木耳、动物肝脏、鸡胗、牛肾等。

多摄取富含有助于血液生成的铜元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锌、叶酸、钴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红薯、蜂蜜、海带、大枣茶、裙带菜、洋白菜、葛根、豆类、葡萄糖、南瓜、牛奶、瘦肉、牡蛎、蛤蜊、动物肝等。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鱼虾、蛋、豆制品、牛奶等。

富含脂肪的食物,如核桃、芝麻、栗子、桂圆、黄花菜、香菇、虾、鱼头、鹌鹑、鸭等。

能够预防感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食物有冬瓜、赤豆等。

孕中期应及时补钙

从第5个孕月起,胎宝宝的牙齿开始钙化,形成骨骼也需钙,所以需从准妈妈身体摄取大量的钙。这样,就容易使准妈妈身体缺钙,逐渐出现腰酸、腿痛、手脚发麻、腿抽筋等不适感,如果缺钙严重还会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如牙齿、骨骼发育,甚或患上先天性佝偻病。因此,从妊娠5个月开始,钙的摄入量就应由正常女性的800毫克增加到1200~1500毫克。

准妈妈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孕期应该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食物中含钙量最多的是奶类及奶制品(酸奶、奶粉、奶酪等),而且最容易为人体所吸收。乳酸饮料和各类含乳饮料则不在其列。豆制品、坚果、芝麻以及虾皮、海鱼、海带、紫菜、海参等海产品的含钙量也很高,虽然其钙吸收率较奶类差一些,但经常食用对补充钙质也是很有利的。

此外,注意多做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促进皮肤产生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

缺钙严重选药物补钙

如果在每天保证2杯奶及适当的户外活动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小腿抽筋、手足发麻、夜汗多等缺钙症状,或妊娠期高血压等与缺钙有关的并发症时,就应该补充钙制剂,对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胀气、腹泻、胃痛等)和不能喝奶的准妈妈,也应该补充钙剂,如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氨基酸钙胶囊。目前市面上钙剂品种繁多,准妈妈选用钙剂时要注意两点:

一定要适合准妈妈服用。

最好选择吸收利用率高的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

忌过多服用鱼肝油和钙制品

通常,人们都认为鱼肝油和钙片是一种“滋补品”,有增强体质的功效,于是,怀孕以后,有些准妈妈便盲目地大量服用浓鱼肝油和各种钙制品。实际上,这种做法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因为长期服大剂量的鱼肝油和钙质食品,会引起毛发脱落、皮肤发痒、食欲减退、感觉过敏、眼球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和维生素C代谢障碍等。此外,血中钙浓度过高,还会出现肌肉软弱无力、呕吐和心律失常,使胎宝宝在发育期间出现牙滤泡移位,甚至使分娩不久的新生儿萌出牙齿。所以,怀孕期间不宜服过多的鱼肝油和钙片。

牛奶和酸奶,可以交替着喝

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牛奶和酸奶是准妈妈常喝的两种奶类,只要不是妊娠反应过大的准妈妈,两者交替着喝补钙效果更好。

牛奶不仅是优质蛋白的来源,而且是含钙丰富的食品。牛奶还有不错的安神功效,准妈妈在睡前喝一杯,可以减少失眠的困扰。

酸奶是鲜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其中的钙、磷等矿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酸奶还含有益生菌群,对肠道非常有好处,准妈妈适当饮用可以加强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孕期便秘症状。

在妊娠中后期,准妈妈每日需要钙的摄入量增加,在选择奶制品时,最好牛奶和酸奶交替喝。无论是喝牛奶也好,还是喝酸奶也好,都要切记,千万不要贪喝,要适可而止。

喝牛奶有禁忌

牛奶不宜空腹喝。尤其是早上,因为牛奶中含的L-色氨酸有镇静作用,会使人产生疲乏的感觉或睡意绵绵,会影响早上的工作和学习,所以,喝牛奶之前应吃些面包或糕点。

一次饮量不超过200毫升。过量的牛奶会造成胃肠蠕动紊乱,产生肠胀气和上腹部不适。

先热牛奶后加糖。有些人喜欢喝甜牛奶,在纯鲜牛奶加糖后加热,此时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果糖基赖氨酸。所以,应该在牛奶煮热后,晾片刻,再加糖为好。

牛奶、果汁不能同时饮用。任何果汁都含有酸性物质,使牛奶中蛋白质出现凝块,影响消化和吸收,还会造成胃肠胀饱。所以,两者饮用至少间隔一两个小时。

孕期补铁方法多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正常妊娠时,准妈妈的血容量要增加50%,这就要求有大量的铁来制备额外的红细胞。几乎所有能提供充足热能的饮食都含有足够的矿物质,不会引起矿物质缺乏,而铁除外。因此,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铁元素。随着孕期的增加,铁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一般来说,妊娠中、后期,每天要补铁18毫克。

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

一般来说,颜色越深的食物,铁质的含量越高,而其中又以红色的动物性食物中的铁质最容易为人体所吸收。

富含铁的食物有瘦肉、猪肝、猪血、鸡蛋、海带、绿叶蔬菜(芹菜、油菜、苋菜等)、坚果、干杏、樱桃等。

每天至少吃35克红肉

红色肉类(猪瘦肉、羊肉、牛肉、鲑鱼等)富含铁质,人体对此种铁质吸收利用率高,一天一份不但可以补充铁质,还不用担心摄入脂肪过量。

蔬菜先汆烫

喜欢素食的准妈妈可以选择含铁质丰富的蔬菜,如深绿色的蔬菜、紫菜、海带等。但由于蔬菜中的草酸、植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因此,建议吃蔬菜先汆烫或煮过再吃,或加一些柠檬汁凉拌,可降低草酸和植酸的作用,提高身体对铁质的吸收利用率。

饭前饭后避免喝茶

茶或咖啡中都含有单宁酸,这种物质会抑制人体对铁质的吸收。建议饭前饭后2小时内避免喝茶或咖啡。

饭后半小时吃水果

专家指出,搭配维生素C有助于铁质的吸收。因此,建议饭后半小时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柑橘、奇异果、番石榴、番茄等,可让所摄取的铁质更好地吸收。

孕妇维生素不能代替饮食

孕妇维生素可以弥补你饮食中的营养不足,但它不能代替你正常的健康饮食。孕妇维生素不含有你现在全天所需要的钙。健康的准妈妈,只要摄入平衡的饮食,没有特别的危险因素,并不需要服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而奶和奶制品中钙含量最为丰富且吸收率也高。虾皮、芝麻酱、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准妈妈应适量摄取。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孕妇维生素不能补充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帮助消化和避免便秘,准妈妈在孕期摄入足够的纤维素是很重要的。

每天兼顾五色食物

营养学家指出,食物的颜色与人体五脏相互对应,合理搭配,是营养均衡的基础。所谓“五色”,是指白、红、绿、黑、黄5种颜色的食物。每日饮食尽量将5种颜色的食物搭配齐全,做到营养均衡。

含纤维素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防癌和保护心脏的作用。如大米、白面,以及白菜、白萝卜、冬瓜、菜花、竹笋、莴笋等蔬菜。

可减轻疲劳、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如红枣、番茄、草莓、苹果等。

富含纤维素,堪称肠胃的“清道夫”。主要指各种绿叶蔬菜。

如黑豆、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香菇等,可以通便、补肺、抗衰老。

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具有健脾护肝、保护视力及美白皮肤等作用。常见的黄色食物有玉米、大豆、南瓜、柿子、金针菜、橙子、柚子、杏等。

每天吃够8种食物

营养学家提倡每天吃够八种食物。提倡每天吃够八种食物,主要目的是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类营养素的摄入。各种豆类、蛋、瘦肉、鱼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海带、紫菜、海蜇等食品含碘较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铜等微量元素较多;芝麻酱、猪肝、豆类及豆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素;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准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生活区域、季节变化等具体情况,科学地安排一日三餐,保证营养的同时,注意不要营养过剩,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的种类越多越好,越杂越好,不必仅仅限于8种这个具体的数字。

高脂肪饮食不利母子健康

脂肪本来是准妈妈应注重摄取的营养之一,而脂肪酸又是形成细胞膜的不可缺少的材料。据英国伦敦动物研究所米克洛福特博士研究表明,为保证胎宝宝的需求,准妈妈每天应从食油、动物肉、鱼等食物中摄取脂肪酸11~12克。但是,脂肪绝不是越多越好。

研究表明,准妈妈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似乎不利于胎宝宝下丘脑腺体的正常发育,并通过内分泌的作用,增加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的危险。为此,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见解:预测女性癌症发生率,将不仅与女性本人吃什么有关,而且还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的饮食有关!因此,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

准妈妈吃猪腰有讲究

猪的肾脏被称为“猪腰花”。它有滋肾利水的作用,适宜准妈妈间隔食用。

在清洗猪的肾脏时,可以看到白色纤维膜内有一个浅褐色腺体,那就是肾上腺。

它富含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如果准妈妈误食了肾上腺,可能诱发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或高血糖等疾患,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肌肉无力等中毒症状。因此,吃腰花时,一定要将肾上腺割除干净。

夏季饮食要注意

盛夏时节,准妈妈饮食宜少食、多餐。饮食要经常换花样,以满足营养需要。多吃些清淡且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的食物,忌油腻、辛辣及含咖啡因的饮食,冷冻、过咸、腌制类食物进食要适度,平常可以多喝点绿豆汤和白开水,防止温度过高时,由于脱水导致中暑。

还要提醒准妈妈注意,夏季病原体易滋生繁殖,进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前必须洗净。

夏季常使人食欲缺乏,若不注意调理,必然会影响准妈妈和胎宝宝的健康。

为了使准妈妈安全度过盛夏,更应合理安排准妈妈的营养膳食。

应让准妈妈多吃新鲜蔬菜,如小白菜、黄瓜、黄豆、番茄、扁豆、冬瓜等。

准妈妈应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及豆浆等。因为豆制品中含有25%~40%植物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准妈妈可适量吃些鸡肉、猪肉,多喝爽口的菜汤、紫菜汤、金针木耳蘑菇汤。如果准妈妈对肉类感到油腻,不爱吃,可改变烹调方法,如在肉末里加些面粉、蛋清后搅拌成糊状,在铁锅上做成薄饼或做成肉丸子汤,这样可增进准妈妈的食欲且营养更丰富。

准妈妈要控制甜食的摄入

准妈妈爱吃甜食可能会出现消渴,而消渴需要饮用大量的水,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而且甜食摄入过多会使准妈妈体内的血糖陡然升高又很快下降,不利于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过食甜食还易引起妊娠糖尿病,继而引发各种感染,如果血糖浓度持续增高可导致胎宝宝巨大,不利于准妈妈和胎宝宝的健康。

因此,准妈妈应控制糖类及含糖量高的蛋糕、水果派、饼干、果酱、加糖的起泡饮料、加糖的水果汁、巧克力、冰激凌等食物,控制体重过快增长。

孕期不可多服阿胶

阿胶即驴皮胶,是用驴皮去毛切块熬成的胶水经浓缩、冷凝、阴干后制得的。阿胶性平、味甘,含多量动物胶、蛋白质,有加速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改善机体内的钙平衡等作用。入肺、肝、肾三经,具有滋阴养血、补肺润燥、安胎止血的功效,为有效的补血药和妇科用药,属滋补强壮之品。准妈妈出现先兆流产征兆时,可用阿胶和其他中药材配伍,有安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