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不懂投资理财,你就穷忙一辈子
16585300000018

第18章 和基金一起成长,让财富滚雪球式增长(2)

在基金市场收获颇丰的刘军,又购买了一只比较好的基金,2007年3月份,他申购了广发优选基金,当时,该基金的净值为1.6792元;到了9月中旬时,该基金的净值就达到2.7295元,净值增长了1元多;10月上旬,该基金净值已经增长到了3.2521,基金收益将近达到了1倍。此时,刘军投入的4万元基金,瞬间变成了40万元。

2008年,刘军用自己的积蓄轻松地购买了一辆奥迪轿车!

在这个案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跟收益息息相关的基金经理,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就像一个照亮前路的灯塔,在他们的指引之下,我们才能更清楚自己前方的道路,从而将理财这条路上走好、走顺。当然,对于基金经理的话也不能盲目相信,还是应当通过自己的考察去证实,谨慎才是投资的重要原则。

2、职场新人,循循渐进忙出万贯家财

2003年,刚参加工作的张汉文认识了基金,并开始琢磨起了基金投资。

张汉文觉得,第一次购买基金不宜风险太大,还是找一些可以保本的基金,小试牛刀比较保险,于是,他用借来的5万元资金,分别购买了国债基金与货币基金,由于没有足够的理财经验,所以,他一有时间就学习基金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通过学习以后,他发现自己比较适合股票型基金。

虽然,股票型基金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其收益却非常高,这对于收入较高的张汉文而言,完全有能力抵御股票基金的风险,于是,他又将目光转向了股票基金,首先,他开始分析股票基金的市场,查看哪些股票基金的收益不错,然后,又对比每只股票基金公司的优劣,最后,他才选定了银华增长、广发稳健等几只股票基金,2004年,他将积攒的5万元储蓄全部投了进去。

2006年,由于股票的一路标红,让张汉文在基金市场上实现了财富增值,他前期投资的国债基金与货币基金,经过3年的涨跌,终于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即2万元的纯利润,而他投资的股票基金,在经过2004年的低谷后,也迎来了2006年的高潮,其收益率亦非常可观,这为他增加了4.25万元的收入。

已经有了丰富基金投资经验的张汉文,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又用自己的全部资金16.25万购买了几只基金,并且,他还采取了分批投入,分批赎回的方法,一心一意做起了基金投资。2007年,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到了年底,张汉文将所有的基金赎回,并获得了即连本带利22.75万元!

循循渐进是投资的一个重要技巧,无论是一个理财新人,还是一名理财达人,在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领域时,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自己还不熟悉的情况之下,决不能盲目地一掷千金,而应该先找个风险较低的产品尝试一下,待自己弄清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特性后,再大胆地放手一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我们财富增值的几率。

3、施行基金定投,小夫妻圆了财富梦

在北京工作的吴正法和妻子收入都不菲,他每月工资、奖金全加起来有近6000元,妻子每个月的收入也有4000元,夫妻俩的支出除了1000元房租,就是日常的一些开销,根本用不了多少钱,面对每月近万元的资金,他们萌发了投资理财的想法,通过分析和研究,他们决定专注于基金投资。

2006年8月,吴正法用每月定投2000元的方式,买下了一只基金,并开始了自己的理财实践。从2007年开始,吴正法的月薪已经涨到了1.4万元,妻子的工资也达到6000元,小两口不仅年薪翻了一番,还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10万元,由于北京的房价也在疯涨,小夫妻依然住在出租房里,因他们的开支不多,现在每月能拿出5000元来投资基金。

2007年的市场形势很好,吴正法夫妇的基金本金增至15万元,回报开始翻番,共计30多万,而且,他们采取的都是红利再投资,从不赎回,到2007年底,他们的总资产就达到50多万了,其中20多万元是债券和货币基金。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吴正法的投资出现严重缩水,50多万元基金,除了20多万元债券和货币基金外,其余30多万元股票基金全部大幅缩水,最多时账面亏损近10万。当时,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和基金,就算“割肉”也在所不惜,但吴正法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每月拿出5000元投资基金。

2008年底,随着股市的冷清,房价也开始下跌。吴正法夫妇开始计划用手中的资金来购房,他们一直关注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看房,在房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涨跌的弹性都很小时,他们终于以按揭的方式,买下了一套价格135万的二手房,每月还贷4000元。2009年下半年,房价突然开始飞涨,很快他们的房子就涨到了200多万。

2009年,吴正法夫妇终于告别了中关村的“蜗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这时,他们手中的基金也开始大幅增值,小两口的存款额达到50多万元。

投资理财,讲究的是坚持、理智、果断:首先,投资者必须抛弃一夜暴富的想法,而应当学会持之以恒,积沙成塔才能创造出财富奇迹;其次,盲目跟随大流买入或卖出是不明智的行为,每个人的投资目的都不一样,投资者应当遵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行动;最后,投资机遇从不等人,当投资者发现机遇时,就应当果断的出击,否则,便只能在错过机遇后悔恨不已。

4、合理规划基金,让人三年买房又娶妻

跟女友相恋多年的王茂法,打算三年后买房结婚,然而,手上只有1万元资金的他,三年后根本就付不起首付,于是,他决定理财投资,并将目光锁定在了收益相对稳定的基金上。由于第一次进入理财市场,王茂法显得格外小心,他为自己的基金投资,做出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规划,然后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第一年的年初:手中只有1万元资金的王茂法,购买了收益颇高的股票型基金,在一年内的跌荡起伏之后,这只基金的收益率,终于停在了10%的位置上,全年收益为1000元;另一方面,他将自己的工资与其他收入,逐月全部买入了货币基金,该基金的年收益只有1%,该项年收入为500元。一整年下来,工资加投资收益共有61500元,王茂法这一年的纯盈利为500+1000=l500元。

第二年的年初:手中已经有61500元资金的王茂法,按照自己的规划,继续购买了股票型基金,由于积累了第一年选基金的经验,这一年的股票基金年收益率为20%,全年收益达到了12300元;另一方面,他也继续逐月买入货币基金,但收益已经涨到了5%,5万元的工资增加了2500元收入。这一年,王茂法手中的资金已经增长到了2500+12300=14800元。

第三年的年初:王茂法手中的资金为61500+14800+50000=126300元,由于考虑到即将要买房了,出于稳健考虑的他选了购买配置型基金,即用8万元购买了股票基金,用剩下的46300元购买了债权基金,年末股票基金的年收益率还是20%,而债券基金的年收益为5%,全年收益约为80000×20%+46300×5%=18315元;另一方面,王茂法仍旧买入货币基金,其收益依然是2500元。

这一年的总收益为18315+2500=20815元。

三年下来,王茂法手中的资金连本带利为126300+20815+50000=197115元,于是,他用其中的15万元,贷款买下了一个两居的新房,又花了3万元对新房进行了装修,并用剩下的钱与工资积蓄举办了一场浪漫婚礼!

从王茂法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只想着笼统的理财是没有意义的,要想获得理财增值的效果,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出合理的投资方案,一个完整的规划,通常包括了理财目的、可行性以及产品的选择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还必须坚持不懈的去实施这一方案。

5、巧配基金组合,高收益让你忙有所值

廖承香是一家私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左右,她的丈夫是一位IT精英,月收入在5000~8000元左右,在职场上拼搏几年下来,家里已经有存款活期10万元、半年定期存款5万元、一年期存款10万元,还有2万元的基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巨大的开支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再产生积蓄,最近,她有了生儿育女的打算,孩子的出世势必会增加开支,为了增加收入迎接孩子的到来,她开始重新规划家里的资金。

由于廖承香一直都走稳健、保守的投资路线,即使要重新组合家庭投资,动作也不敢太大,她决定来一个可以分散风险的基金组合。首先,廖承香将10万元的活期存款用来进行债券基金投资,再将定期一年的10万元资金取出,用其中的7万元投入到股票基金市场,用剩下的3万元申购货币基金,原有的2万元基金则不动,让它继续保持增值,余下的5万元半年期存款则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廖承香还从自己每一个月的工资里,挤出1000元进行基金定投。

2005年下半年,随着股市的一片大好,基金市场也呈现出了“花儿朵朵”的繁华景象,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6年,廖承香的组合基金,也在这片红的色海洋中获得了不错的复合收益率,主要是股票基金获利丰厚。2006年9月,当股票收益率达到顶峰时,廖承香选择了赎回正在疯长的股票基金,并拿着连本带利挣回的28万元,重新调整自己的基金组合。

这一次,廖承香开始减少股票基金的申购,因为通过她的定期观察发现,凡事都会物极会必反,股市不会永远都这样一路飘红,于是,她只在股票基金上投入了3万元,而将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都提升到了10万元。此外,廖承香还将1000元的基金定投,变成了5000元的基金定投,并且,原有的2万元基金,也在收益为5万时赎回了。

2007年10月,股票开始大幅度下跌,廖承香的股票基金缩水到了50%,她庆幸自己当机立断的调整了基金组合,否则,为其两年的基金投资,不但无法增值,还很有可能会蚀本。此时,廖承香第二次投入的23万元,已经变成了近30万元,再加上赎回原有基金的3万元纯利,以及增加投入后的基金定投收益,这一年的时间里,她获得了近12万元的纯利润!

虽然投资的理念是必须保本,但盲目求保本的做法,势必会让投资者一无所获,因此,找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我们不妨根据自身的特点,将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期望收益率等因素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基金组合不是固定的,而应当随着市场的动向做出适当调整,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

6、选适合自己的基金,金融危机也赚钱

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人们都削减了脑袋想获得财富增值,吴晓宗也随之踏入了投资理财的行列,当时,他对基金还不太了解,只觉得是一种潮流所趋,不妨也尝试一下,于是,他用1万元购买了一只债券基金,谁知,在年底收到账单时,上面居然有了8%的收益,这使得他马上就来了热情!从此以后,吴晓宗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养“基”之路。

接下来,吴晓宗随大流购买了一只新基金,原本以为这有多人购买,收益应该会不错,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这只新基金刚发行没多长时间,就以最快的速度跌破了面值,而且,还在继续一路下跌,这让他顿时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明白,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游戏,亏了钱也怨不得别人,无奈之下,他只能“割肉”出局,但从那以后,他对自己投资渐渐谨慎了起来。

2009年,吴晓宗又投资过几只其他品种的基金,可依然还是亏的比挣的多,经历了多次教训之后,他终于弄懂了自己失败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在投资之前,选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清楚了这一点后,他开始分析什么样的基金比较适合自己,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太高,而货币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收益又稍慢,最后,他觉得偏股型基金不错,比较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

于是,他将闲钱中的一半10万元,申购几只偏股型基金,但为了保险起见,他用另一半资金,分别购买了货币基金与债权基金。2010年年底,当吴晓宗收到账单时,笑得都合不拢嘴,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财富增值,他手中的偏股基金收益率高达19.91%,而6万元的债券基金,也有14.26%的收益,4万元的货币基金,也获得了收益率2.36%的增值,这些利润加起来有3.7万元左右,这对于金融风暴下的理财投资,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高的收益了!

案例中吴晓宗误信“表面”信息的失败,投资者们要引以为戒。当投资者在没有调查研究之前,最好先不要轻举妄动、直接入市投资,而应该在投资之前,先让自己多了解这个“新伙伴”,熟悉一下它的“脾气秉性”,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投资期限、投资收益目标和年龄特点的基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