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整天为贫穷而烦恼,其实人生的快乐不是由贫富决定的。假如天生贫穷,不妨就此放弃对金钱的追逐,减小欲望,让心灵获得解放,这样,即使没有很多金钱,也同样获得很自在的生活。
没有贪念,才不会招魔
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生活中的陷阱太多了,金钱、名誉、地位、美女、机遇……其实,所有的陷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抓住人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使人像中了魔似的不能脱身,毫不犹豫地掉进陷阱里。
从前,无果禅师为了专心参禅,在深山里一住就是20年,这20年来一直有一对母女细心地照料着他。
然而,这20年,他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认为自己无法在那里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寻师问道,解除多年来心中的疑惑。
临行前,他向这对母女辞别时,她们对无果禅师说:“禅师,您再多留几日吧。路上要风餐露宿,容我们为您做件衣服再上路也不迟呀。”母女的好意让禅师无法推辞,于是只好点头答应了。
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衣服。衣服做好了,她们又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作为路费,禅师心中无比感激,他接受了母女二人的馈赠,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走。
到了晚上,无果禅师坐禅养息,半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童子,后面还跟着许多人在吹拉弹奏。他们扛着一朵很大的莲花,来到无果禅师面前说:“禅师,请上莲花台!这就是您要去的地方。”
无果禅师心里嘀咕:“我的修行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这种境况来得太早了,恐怕是魔境吧!”于是他没有理会,童子又说:“禅师,请您坐上来吧,机会就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哦。”抵不住童子的纠缠,无奈之下,无果禅师就把自己的佛尘插在莲花台上。童子与诸乐人便高兴地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无果禅师正要动身时,那母女二人来到他家,手里拿了一把佛尘,问道:“禅师,这可是您的物品?昨晚怎么会从我家母马的肚子里生了出来?”
无果禅师听后十分吃惊,说道:“如果不是我的定力深厚,今天已经是你们家的马儿了。”于是将马蹄银还给了母女二人,作别而去!
莲花台就是一个陷阱,还好无果禅师识破它是个魔境,否则就被投入母马的肚子里面,成为一只小马了。
可见,掉进陷阱的人,十个当中有十个是因为贪恋不该属于自己的那份东西,被当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诱惑,结果总是得不偿失的。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仅关系到脚下的人生,更关系到我们每日的心情。生命属于个人,每个人有权设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愿,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应该受到尊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生命的过程中,一切物质及肉体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就必须放下这些本性之外的东西,而追求生活本身淳朴,这样才能活得惬意。
人毁于欲,福于寡
只有懂得克制自己的人,才能冷静从容地控制局势,不急躁、有次序地前进,进而取得成功。
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而显现出本能的贪欲。如想消除贪欲之心,免去贪欲之害,必须做到克制、忍耐。“人毁于欲,福于寡。”生活中,只有学会忍耐,以律己之心克制自己,常思贪欲之害,才能抵制欲望的侵扰,心胸坦荡地走好人生之路。
从前,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
一天,他们听说佛陀在合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两人便相约一同前往听佛陀开示法要。
两人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便向舍卫国出发了。烈日下,两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两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
正当两人走得精疲力竭时,突然,他们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两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
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
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您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没喝水的比丘听完,不为所动地说:“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
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没喝水的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他得到了法眼净。
而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的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他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地把路上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即呵斥说:“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己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步说:“若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边,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
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克制自己,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若不克制,放纵自己被激情和欲望的心魔牵制,莫说难以成就事业,甚至会自取灭亡,走向可悲境地。
大千世界之中,抽象的自由与克制这两者之间,克制总是更为光荣。
所以,唯有克制,才体现了高等动物的特性;上自天使的工作,下至昆虫的劳动——从行星的均衡到一粒尘土在万有引力下的趋向——一切生物、一切事物的力量与光辉,都存在于它们的服从之中,而不在于它们的自由。
安贫以守道,知足即是福
拥有花,就去深嗅花的芬芳,拥有草,就去欣赏草的青绿,怀有一颗知足心品尝已有果实和美味,才能获得真实的快乐。
有句俗话说:“莫羡王孙乐,王孙苦难言;安贫以守道,知足即是福。”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要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而人之所以有烦恼,就在于不知足,整天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地为着自己所谓的“幸福”追逐、焦灼、勾心斗角……结果却并非所想。
从前,菩萨是一个大国的国王,名叫察微。有一次,在空闲的日子里,察微王穿着粗布衣服,去巡视民情。他看到一个老头正在愁眉苦脸地补鞋,就开玩笑地问他说:“天下的人,你认为谁是最快乐的?”
老头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国王最快乐了,难道是我这老头儿呀?”
察微王问:“他怎么快乐呢?”
老头儿回答道:“百官尊奉,万民贡献,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这当然很快乐了。哪像我整天要为别人补鞋子这么辛苦。”
察微王说:“那倒如你讲的。”
他便请老头喝葡萄酒,老头醉得毫无知觉。察微王让人把他扛进宫中,对宫中的人说:“这个补鞋的老头说做国王最快乐。我今天和他开个玩笑,让他穿上国王的衣服,听理政事,你们配合点。”
宫中的人说:“好!”
老头酒醒过来,侍候的宫女假意上前说道:“大王醉酒,各种事情积压下许多,应该去理政事了。”
众人把老头带到百官面前,宰相催促他处理政事,他懵懵懂懂,东西不分。史官记下他的过失,大臣又提出意见。他整日坐着,身体酸痛,连吃饭都觉得没味道,也就一天天瘦了下来。
宫女假意地问道:“大王为什么不高兴呀?”
老头回答道:“我梦见我是一个补鞋的老头儿,辛辛苦苦,想找碗饭吃,也很艰难,因此心中发愁。”
众人莫不暗暗好笑。夜里,老头翻来复去睡不着觉,说道:“我究竟是一个补鞋的老头呢?还是一个真正的国王?要真是国王,皮肤怎么这么粗?要是个补鞋的老头又怎么会在王宫里?是我的心在乱想,还是眼睛看错了?一身两处,不知哪处是真的?”
王后假意说道:“大王的心情不愉快。”便吩咐摆出音乐舞蹈,让老头喝葡萄酒。
老头又醉得不知人事。大家给他穿上原来的衣服,把他送回原来的破床上。老头酒醒过来,看见自己的破烂屋子,还有身上的破旧衣服,都和原来一样,全身关节疼痛,好像挨了打似的。
几天之后,察微王又去看老头。老头说:“上次喝了你的酒,就醉得不晓人事,到现在才醒过来。我梦见我做了国王,和大臣们一起商议政事。史官记下了我的过失,大臣们又批评我,我心里真是惊惶忧虑,全身关节疼痛,比挨了打还痛苦。做梦都如此,不知道真正做了国王会怎么样?上次说的那些话错了。”
故事中补鞋的老头羡慕国王的生活,以为锦衣玉食、万民朝拜就是一种快乐,岂不知国王也有国王的苦恼,补鞋也有补鞋的乐趣。知足天地宽,贪则宇宙窄。放下肩头利欲的重担,拉住知足的手,珍惜所得到的所拥有的一切,在知足中进取,快乐将永远陪伴左右。
看轻身外物,就是自在人
我们应该平静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不要让欲望这个没有止境的黑洞来洞穿我们的心灵。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票子等,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我们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我们,有的让我们暂时使用,有的让我们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何必为身外之物太过费心呢?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我们不妨换种想法,金钱和权力固然可以换取许多享受,但却不一定能获取真正的开心。
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修鞋的,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太太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鞋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修鞋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而来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修鞋的活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别人会怀疑是我们偷来的。”
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笑声和歌声了。
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鞋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就像这对穷夫妻一样,一些中年男人现在拥有了年少时所渴望的东西,但他们却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原来当我们被身外物羁绊住时,我们就会迷失自己,无法弄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