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16585200000029

第29章 放弃自己多为他人着想,人间大爱源于付出(2)

有时候,许多东西不是与别人分享了,自己就会失去它,而是,只有当与别人分享的时候,自己才会得到更好的结果。生活中,那些懂得与人分享的人其实是最幸福的人,他们在与人分享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情绪的释放或者是快乐的蔓延。当这些情绪得到传播之后,痛苦的感觉会随风而散,快乐的感觉却会在瞬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盛开。

没有分享就不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功,更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喜爱。所以,为了不成为一个失败的人,我们必须懂得分享,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共同分享生命中的美好。

与家人分享不难,与朋友分享也不难,难就难在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分享。因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涉及付出和责任的关系,彼此的生老病死都不在另外一个人所关心的范围之内,因此一个能够毫无怨言地与陌生人分享食物、分享快乐、甚至只是分享一个微笑的人,必定是一个心胸博大、热爱生活的人。胸怀博大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善于克服自己的自私的一面,至少能够表现出比别人少一点的自私自利。这也是他们在人生的路上受欢迎、受尊敬原因,也是他们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发现真善美的原因。

“你眉头舒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所以我哭了。”分享不但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更能让人生丰富而不单调,多知己而少仇敌。

懂得分享,自己的快乐也会带给别人快乐的感觉,自己的幸福也是爱自己的人的幸福,自己的悲伤会有关心的人给自己安慰,自己的心痛时会有人给自己安慰和拥抱。我们分享所有的美好,我们分享所有的甜蜜,当快乐从一个人传递到两个人再到四个人再到更多时,世界也就快乐了起来。把我们的快乐告诉别人,我们也将得到别人的快乐。与人分享吧!

生命因为分享而更加美丽。

给予是兑换快乐的最佳筹码

佛语中的“舍得”有更深远的意思,先有“舍”后才有“得”。先付出、奉献,而后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与快乐。

在当今的社会,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与他人分享资源,要与他人进行资源的交换。有人也许会说,为什么要我先给出资源,为什么他不先拿出来呢?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我们常说的资源共享就没办法实现了。

我们不可以自私贪求,不要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给与者的境界比接受者更高,给与者所获得的快乐,比接受者更丰富。只有懂得给与、懂得分享、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老方丈住在山上的寺院里好多年了。他为人豁达,好善乐施,周围的人们都很敬佩他。有一年,老方丈出去布道带回来几株菊花,让弟子们把菊花种在院子里。菊花越长越多,三年后,院子里开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来寺院烧香的村民们都要欣赏一下院子里的菊花,也都禁不住赞叹一番:“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山下的村子里有个村民觉得这菊花太香太美了,就想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也种上几棵。于是就开口向老方丈要几支菊花种子,老方丈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并亲自动手挑了几株花开得最艳、枝杆最粗的菊花,连根须一起挖出送到那人家里。

消息很快传开了,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来要花,老方丈则高兴地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帮助每个人挑选花种,挖出来送到人的手里。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老方丈挖出来送人了。

弟子们看到菊花都被挖走了,满院没了花香,忍不住对老方丈说:

“本来我们这里应该是满院花香的,现在都送给别人了,我们什么也没有了,太可惜了!”

老方丈微笑着告诉弟子们:“这样不正好吗?你们想想,这些菊花长在我们院子里,香味只在我们的院子里。把他们送给大家,三年以后,就会是满村的菊香了啊!”

弟子们听老方丈话后,才明白了老方丈的用意,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们应该与别人分享美好的事物,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美好,让更多的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我们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

许多人都喜欢索取,他们总希望别人为自己做点什么,甚至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是理所当然的。对于给予者来说却恰恰相反,他们把为别人着想当成一种习惯,喜欢将心比心,认为付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们更不会利用苦苦相逼来获得那么点可怜的满足。

很多人认为给予别人是会吃亏的,只有傻瓜才会那样做。他们在付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对他们有没有好处。正因为有这种想法,他们的付出才显得小心翼翼。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当只知索取的丑态原形毕露之后,肯定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从前,有一个国王拥有很多宝物。在这些宝物之中,有一件是他最珍爱的:一瓶世上罕见的长寿药水。据说,无论谁只要喝一点瓶中的长寿药水就能延寿几百年。但是,国王却把它保管得很严,谁也没有喝过,哪怕是一滴。但是它又那么神奇,引得各地的臣民蜂拥而至,请求国王赐给他们几滴长寿药水,这些要求都被国王拒绝了。

除了臣民以外,国王的朋友们也来了:他们有的年纪老迈,还有的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乞求国王救救他们,哪怕是闻闻味儿延寿几年都知足。国王却推托说,如果赐药水的先例一开,药水很快就会消失殆尽自己则无法享用了。所以,国王以决不开此先例为由,将这些朋友们都打发掉了。

当国王看着朋友们一个个因衰老、疾病而去世,自己也已经年迈了。

于是他命人取出那瓶尚未用过一次的长寿药水,准备延续自己的生命。装药水的瓶子取来了,可是瓶中的药水却因长年搁置不用已经挥发殆尽了,连一滴都没剩。

国王此时才后悔当初没有舍得与别人一起分享,那样自己最少也能获得几百年的寿命。

在人生的历程当中,付出与回报都惟妙惟肖地演绎着一种正比关系:

报以别人的微笑多,自己收获的微笑就多,真诚的朋友、善意的帮助就会接踵而至。

吝于在人生之中分享自己快乐与忧愁的人,自然是多愁善感抑郁苦闷的人,最终只能如寓言中的国王一样悔恨不已。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与别人分享幸福,分享快乐,分享亲情、分享资源……就会在分享中获得人生的幸福。要是不懂得分享,有时会让你落入痛苦的深渊。

获得可以让自己满足,而给予在自己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威廉·沃兹沃斯说过:“一个好人生命中最珍贵的那一部分,就是他微小、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发自仁慈与爱的善行。”但有些人只看得到的多寡,却不懂得给予,更看不到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在给予别人的时候,也提高自己的存在感,这就是人生的快乐所在。我们一旦选择了给予,就不要因为别人忘恩负义而郁郁寡欢,也不要因为得不到回报而闷闷不乐。当摆脱了世俗的物质观念,真诚地做一个给予者时,我们就会获得人世间最大的快乐。

按对方所需要的付出

爱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给予喜悦、幸福的意愿和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自己的所爱,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不要给自己爱的人不需要的东西。

当我们为别人付出时,我们必须要明白他的情况,或明白我们所提供的东西会不会使他不快乐。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学会聆听,这样我们将知道做些什么会使自己的所爱幸福,做些什么会使自己的所爱不快乐。

在南方,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一种叫榴莲的水果,大大的还带着刺,味道特别强,北方人很难适应这个味道,而在南方有很多人吃完榴莲后还把皮留下,以便可以继续闻这味道。对一行禅师来说,榴莲的味道却让他害怕。有一天,一行禅师在南方的一座庙里念经,供桌上放着一颗硕大的榴莲,一行禅师也没办法让自己专下心来念经。终于,一行禅师受不了了就从佛堂里找了一个东西盖住那可怕的东西,才能继续诵经。大师后来和人调侃说:“如果你跟我说:‘师父,我很敬爱您,我想要请您吃榴莲。’我会苦不堪言。你敬爱我,你要我快乐,但你要我吃榴莲,我就感觉不到爱了。”

这就是一个有爱心无爱果的例子。本意是很好,但没有考虑到别人的需要。没有考虑到别人的需求,爱就会很盲目,这样的爱就不是真爱。

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付出了很多,却被对方斥责为“不爱”。其原因就是没有看到,付出也要按人所需,这样才会有价值,这样才能给你所爱的人带来幸福和喜悦。

一行禅师说:“许多小事情也可以带来无比的喜悦,譬如说觉知自己有双好眼睛。只要睁开双眼,就可以看见蔚蓝的天、紫色的小花、树木和许多多彩多姿的东西。处于正念中,我们就可以接触到这些美妙和清新的东西,喜悦之心会油然而生。喜悦中有幸福,幸福中有喜悦。”生活需要喜悦心,爱更要一颗喜悦心。所以一行禅师又说:“真爱总是替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喜悦。如果我们的爱无法替双方带来喜,就不是真爱。”

在农村,一些夫妻没有太多物质享受,更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他们之间也不乏有情调的婚姻生活。男人从田野回来,顺便会给女人摘一束野花,女人会在上面嗅个不停,随后会灌一啤酒瓶清水,把花插在里面养着;有时,男人会带来一些野果,放到女人嘴里,把女人酸得直咧嘴……女人闻的是花香,尝的是酸果,但在她心里荡漾着的确是一种甜美。男人看着女人嗅着花香和酸得直咧嘴的模样,这时候,他感到自己的女人是天下最美的,心里同样满揣着幸福。

为什么没有太多物质享受,更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没有玫瑰,也没有烛光晚餐,但这些夫妻却显得那么幸福呢?很简单,他们能给彼此带来了喜悦。两个人有喜悦心,所以才幸福。真爱离不开喜悦,真爱就是给所爱的人带来喜悦;喜悦更是维持真爱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