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最新胎教早教育儿大百科
16585000000040

第40章 10~12个月的宝宝成长记,可爱宝宝模仿秀(3)

此时的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把学步车撤掉,让宝宝练习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大人在边上看着别让他摔倒就可以。如果你不放心让他扶着东西走,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腋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保护的手臂,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虽然走起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但你完全不必担心。当然,宝宝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护,比如父母面对面蹲下,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距离要从近到远一点点调整。

或者给他定个距离,像是从床走到沙发,父母最好跟着。

合理进行营养调配

这个时期,大部分宝宝都能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只是尚不能充分消化这些食物。因此,还必须做点适合宝宝吃的食物。

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宝宝在发育期需要大量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动物蛋白(牛奶、肉、鱼、蛋等)比较重要,因此,宝宝每餐都应该吃一点。豆类及其制品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宝宝吃的菜饭不要太硬或太生,烧得透软些。

多喝牛奶。鲜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钙质等营养元素,每天给宝宝喝400~600毫升牛奶,有益宝宝健康。可以在吃点心时喝,也可以当饮料给宝宝喝,还可以用来煮菜。

讲卫生,才是好宝宝

要让宝宝少生病,就应讲卫生、增强体质,做到预防为主。宝宝生不生病,与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人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小逐渐形成的。如果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的卫生习惯,如清洁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大小便习惯及集体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等,将一生受益匪浅。如自幼养成睡前刷牙、晚饭后不吃零食等习惯,则能保持牙齿清洁、不发生蛀牙,对健康大有好处。

除此之外,要尽可能早一些培养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大便和定时小便的习惯。

不要玩生殖器,以免形成不良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宝宝做榜样,教育宝宝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宝宝。

给宝宝做个周岁体检

即使宝宝看起来很健康,正规的医疗体检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情况爸爸妈妈是不容易发现的。如果宝宝有什么疾病,可以早诊断、早治疗。

检查目的

宝宝的例行体检不仅是为了维护宝宝的健康,还是父母与医生相互交流的恰当时机。有些父母不交流或者是手忙脚乱不知道该问些什么,这是很不好的。

体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父母和医生都能充分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同时帮你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检查项目

体重

健康宝宝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

身高

宝宝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了。

头围

1岁以内是一生中头颅发育最快的时期,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

视力

这时候的宝宝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

这时候的宝宝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

这时候的宝宝一般应长出6~8颗牙齿。

以上这些都是一般检查,有些宝宝还会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血常规、男女生殖器检查等。

12月宝宝,智能

开发百科详解

弯腰练习协调能力

方法:宝宝直立,家长在后面一手扶住宝宝腹部,另一只手扶住两膝,在宝宝前方放一个玩具,让他弯腰捡起玩具,反复几次。

目的:训练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

注意:不要让孩子失去重心跌倒在地上。

宝宝爱踢小皮球

方法:对宝宝来说,一只脚支撑着体重且维持平衡,另一只脚抬高踢东西的确相当困难。妈妈可先扶住他的脚,从踢的动作开始,再一步步进展到站着踢,边走边踢。

目的:训练宝宝眼、脚协调能力。

注意: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要说“你真笨”“你不行”等刺伤宝宝自尊心的话。

宝宝是个“小大人”

方法:准备好宝宝熟悉的日常用品,选择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刻,和妈妈相对而坐。妈妈开心地做拍手、摇头、撅嘴、叉腰、做鬼脸等动作,边说边动,让宝宝开心地模仿。然后,妈妈拿梳子假装梳头,同时说“梳头啦”。此外,还可以做刷牙、洗脸,给娃娃把尿、洗澡、穿衣等模仿游戏。

目的:模仿成人生活,学习交往,发展良好的情感。

注意:如果宝宝能跟着大人模仿,一定要表扬他。平时,可用同样的方法让宝宝模仿“再见”“谢谢”等基本礼仪。

布娃娃,我爱它

方法:准备好宝宝心爱的娃娃。让宝宝看着娃娃,妈妈问“娃娃的眼睛在哪里”“娃娃的嘴巴在哪里”。妈妈拿着宝宝的小手分别指点娃娃的眼睛或者嘴巴。然后,妈妈要用同样的提问和动作来问宝宝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以使宝宝认识人体器官。

目的:认识人体器官,强化自我意识。

注意:要让宝宝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自己。

快乐钓鱼

方法:妈妈准备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一根彩色纱线。在玩具上系上彩色纱线,向宝宝演示,将这个玩具从桌上扔下,又拉回,多重复几次。然后,让宝宝拉住纱线,握住宝宝的手将玩具扔下,又拉起,重复几次后,让宝宝自己试试。

目的:通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模仿能力,从而提高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注意:妈妈在扔和拉时注意动作幅度,不要让玩具砸着宝宝,另外注意游戏时间,不要让宝宝感到疲倦。

名人早教经典:林肯的台阶

现在,你的宝宝一周岁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如果他要通过面前的几个台阶,作为妈妈的你会怎么做呢?林肯的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

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

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周岁宝宝智能发育水平

大运动

12个月的宝宝坐着时能自由地左右转动身体,能独自站立,扶着一只手能走,推着小车能向前走。动作发育快的孩子不但会站,还能摇摇晃晃地走,但孩子学会走路的平均年龄是1岁3个月。

精细动作

这时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完善,能拉抽屉和开门。能用手捏起扣子、花生米等小东西,并会试探着往瓶子里装,能从杯子里拿出东西然后再放回去,双手摆弄玩具很灵活。孩子的模仿能力更强,会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会剥开糖纸、不熟练地用杯子喝水。

适应能力

宝宝的模仿能力更为突出,他学会很多模仿动作,如“拍手”“挥手”“逗逗飞”“藏猫猫”等。

语言发展

宝宝现在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等。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起来,不想要的东西,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

现在,宝宝还不能说出他理解的词,常常用他的语音说话。一般来说,妈妈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如他说“外”,意思是想到户外玩。妈妈此时要告诉他正确的话是怎么说的。

社交行为

这时的宝宝不仅能够理解大人的许多语言,对大人说话的语调也能理解。喜欢看着比自己大的小朋友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