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16584900000005

第5章 孩子,妈妈知道你渴望爱抚(1)

有爱的孩子呈现真实的自己,无爱的孩子活在别人的阴影中;有爱的孩子无所谓惧,无爱的孩子总在逃避;有爱的孩子完整统一,无爱的孩子内心分裂;有爱的孩子有自信走自己的路,无爱的孩子多自卑,随波逐流。所以,父母爱孩子,孩子才有好未来。

时常对孩子“说”出你的爱

关爱,说起来是很温馨的一个词。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快乐,能健康地成长,但每个父母还要懂得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主要营养是父母给予的关爱。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对孩子抱有关爱之心。在适当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对孩子“说”出我们的爱。

曾经有一家网站做过一项调查,题目是“你会对孩子说爱吗?”调查结果显示:75%的父母会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懵懂期时,向孩子表达情感,而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后,就很少再直接对孩子表达爱了;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孩子很少甚至从来都不向父母表达感情。

有的父母说,孩子小时候跟他说“爱”很自然,可他长大了、懂事了,再要这么说会觉得很难开口。再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就不需要表达了。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是含蓄的,但是面对孩子永远都需要的“关爱”,我们就没必要那么含蓄了。对孩子,我们也要有一个“关爱原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爱去读懂孩子的行为,读懂他的思想,更要读懂他的内心。

说到关爱,我们可能会说:“关心孩子的冷暖温饱,关心他的学习成长,这些还不够吗?他的喜好、优缺点,我也了如指掌,这还不够关爱吗?”是啊,说起来,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可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如此“关爱”孩子,为什么很多孩子还会表现得那样叛逆呢?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乖乖地和我们合作呢?

由此可见,所谓的“关爱”,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了解”,我们必须让孩子能从心里感受到我们的这份爱,而我们对爱的表达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妈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在遇到不同情况时,我们都要将关爱传达给孩子。比如,他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可以说“你付出了努力,你很棒,妈妈为你骄傲”;他犯了错误,我们也可以说“你的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合适,但妈妈爱你,所以我希望你能改正错误”;他遭遇了挫折,我们就说“别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希望你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的这些“爱的话语”,不仅会让我们的关爱尽显无遗,更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温暖。

其次,父母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爱。

说到向孩子表达爱,除了用语言,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用眼神给予孩子鼓励、用拥抱给予孩子温暖、用抚摸带给孩子安心……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和他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感受爱。而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表达,不能敷衍他。如果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我们还要蹲下身子与他平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第三,即使相隔有距离,也不要忘记爱的表达。

有的妈妈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和孩子“相隔千里”,在这种情况下表达爱可能对这些妈妈来说就有些难了。毕竟相隔甚远,很多贴心的动作、话语可能都无法及时传达。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

牛牛的妈妈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可是牛牛并没有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原来,妈妈经常和他通电话,母子二人会在电话中互相通报各自的情况,妈妈每次都会在电话里遗憾地说:“宝贝,真对不起,妈妈实在大忙了,现在可想你啦!”而牛牛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一阵阵地感到温暖,但他总是很男子汉地说:“妈妈没关系!等您回来不就看见我了?”

后来,牛牛和妈妈都学会了网上聊天、视频聊天,母子二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牛牛有事时也愿意和妈妈说说,哪怕是犯了错误,他都会主动向妈妈承认。妈妈也会给牛牛讲道理、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母子俩的亲热关系,让牛牛的爸爸看了好生羡慕。

距离并不能成为表达爱的障碍,相反我们应该让距离成为凝聚爱的重要力量。牛牛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如果我们和孩子相隔甚远,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思念,打电话、写信都是很好的传递情感的方式。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网络视频聊天也已经很普及了,妈妈可采用的方式更多了。我们该超越距离,将爱直接传递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最后,每位妈妈都要将爱的原则牢记心间。

所谓爱的原则,就是要求妈妈对孩子一定要“关爱有度”,不能爱得“没有边际”。我们要区分关爱和溺爱的不同,对孩子的关爱是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妈妈的爱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能所有的困难都替孩子扛下来,不能替孩子解决他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更不能对他言听计从、任其为所欲为……我们要记住这些“爱的原则”,孩子只有在我们正常、合理的关爱之下,才会有健康的身心。

父母的要善于解读自己的孩子

生活中,孩子想什么,要求什么,希望做父母的能够知晓,因为有时候孩子羞于和惧于和父母沟通,做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对此应该有所知晓,要善于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避免盲目地去管教孩子。

许多父母有这样一个教育习惯:对于孩子主要是强制教育而不是疏导教育,不去了解孩子的诉求。这是对孩子教育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也很难有所接受。因此,要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施教,首先就要善于解读孩子的行为。要让父母明白的是,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对他未知的一种探索,有些事情的做法孩子甚至比大人有技巧。父母通过解读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的本来目的,这样便于拿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至于出现因误解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解读孩子的行为,便于更好地教育孩子,天才也就是这样教育成的。

对孩子行为的解读,父母要明白两点,一是孩子的行为皆有道理;二是孩子的行为越特殊,他的想法就越多,天才的特质就越明显。

首先,孩子的行为皆有道理。孩子和人人不一样,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是稚嫩的。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是在自己的行动中摸索、学习的一个过程。孩子有这样一个天性,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促进自身的发展。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在某一个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举止喜好,而这些喜好对孩子成长来说都具有不同的积极意义。比如,像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他有段时间会对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他还不时地去捉虫子或抠衣服上的图案,孩子会因此被虫子咬了小手或弄破衣服,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天性使然,在心理学上叫做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这种天性能促使孩子养成巨细无遗的习性。还有,孩子在某个阶段喜欢钻进一些狭小的空间里玩耍,或者喜欢爬高下低,他不管地方有多危险,都照玩不误。这种做法也是孩子的天性,因为这时可能是孩子到了空间敏感期,孩子那样做,是为了感受空间的变化,而这种感受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智商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还有,孩子活泼好动,是为了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更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帮助智力的发展……因此,孩子很少有毫无意义的行为,他的一切举止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成长。父母要因此给孩子充分展示自己行为举止的机会,不要过于限制孩子举止的范围,这样,天才的嫩芽就会在你的手上萌发。

总之,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行为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必然;有的行为是孩子在天性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新,这是最难得的,它更能促进孩子成为一个天才。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行为无意义而去阻止,否则孩子就很难有所成就,更不用说能成为一个天才。

二是父母要能认识到孩子行为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孩子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说知道孩子行为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举止越过分,父母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反对就会越强烈。前面说过,孩子的行为越特殊,他的天才潜质往往越强,这时父母的反对,就是在对一个最有可能成为天才的孩子进行残酷扼杀。

所以说,当今的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就要善于解读孩子的行为。不要因孩子怪异的行为而奇怪,也不要为孩子出格的行为而怒火中烧。父母第一要做的就是先找出孩子行为的目的,哪怕这其中隐含很多坏的成分,父母也不要失望。因为了解孩子或解读自己的孩子,其中就包含有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的内容,特别是发现孩子的不足更利于纠正不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人才。

孩子渴望更多地陪在父母身边

每看到一群小鸡围在老母鸡身边出游的场景,相信多数人都为它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其实小孩也像小鸡一样也愿意父母常相伴自己。但现在对正为生活、为事业奔忙的父母来说,尽可能待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的成长,多多少少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为工作为生计忙得团团转,哪顾得上孩子?于是,隔代抚养、保姆、托管,各种代养方式应运而生。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约3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孩子年龄愈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

虽然,祖辈们对孙辈们不乏爱心,但毕竟是隔代,缺少父母的爱,会让孩子的身心发展发生扭曲,另一方面由于祖父母的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会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而现代妈妈们一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更了解现代的教育方法。例如:

奶奶可能会说:“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到杯子,奶奶喂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不想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而妈妈就不会这样了,她们会说:“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倒在杯里过一会儿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隔代抚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所以有关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认为,父母对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他们想象的重要得多。如果父母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将更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作为父母,不要只忙着工作与赚钱,多挤出一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亲自带你的孩子去公园或其他地方走走。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比温柔的母爱更能滋润孩子,更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妈妈要充当孩子的“避风港”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渴望一种归属感,每个人都不愿意孤独,更害怕寂寞。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归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群体——家庭、工作单位、某个协会、某个简单的小团体……人们会从这些群体中减少甚至消除那种孤独与寂寞,感受到温暖,获得爱与帮助。

特别是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的这种归属感会更加强烈,他渴望能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关爱、帮助,他更希望妈妈能够成为他的“避风港”。

新的学期开始,思远就要上5年级了。但妈妈丝毫没有思远长大的感觉,相反,她对思远的很多做法都“看不过眼”——放学回家不写作业、考试打小抄、爱说谎、总顶嘴,眼瞅着新学期开始了,可他的暑假作业才做完一半。

着急的时候,妈妈对思远不停地唠叨、训斥;火气再大点,她就会直接对思远动手。以前打,思远还哭,可到了后来,他不但不再哭了,甚至还敢反抗。妈妈很伤心,自己为思远操碎了心,可怎么就换不回来一个听话、调皮的孩子呢?

有位儿童心理专家曾经说过:“成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儿童的心理核心则是归属感。”孩子听谁的话,那么他的归属感就在哪里。很明显,打孩子就会让他认为他的归属感并不在妈妈这里,于是他的归属感就转移或者缺失了。没有了这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孩子自然会显得不听话,妈妈自然也就会觉得自己“劳而无功”。

而且,现今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我们又经常忙于工作,这使得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亲子间缺乏交流,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如果孩子缺乏归属感,那么他的思想就会无处寄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同时也会变得不负责任。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假如一个人找不到归属感,不管他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安静下来,会一直制造矛盾,既伤害别人,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由此可见,归属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

而对妈妈来讲要主动给予孩子提供“避风港”这样的归属感。为此,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依赖,往往都会和“温暖”“幸福”这样的感觉相联系。孩子的归属感,也来自于这些感觉。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