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知识大观
16584200000005

第5章 人文地理大观(4)

塔尔寺吸引大量香客游人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的祈愿法会之际,当地人称为“四大观经”。祈愿法会是寺僧向诸佛、菩萨献供、祈愿、诵经的法事活动,会上除进行一般的宗教仪式外,还有晒佛、跳欠、转金佛、晾宝等富有特色的宗教活动。

“晒大佛”是四月观经的农历四月十五上午和六月观经的六月初六上午,在寺东侧的莲花山坡展开所藏巨型堆绣佛像一幅,佛像长30米,宽20米,众僧在大佛前演奏法乐,诵经祈祷,游客蜂拥而至,信徒顶礼膜拜,气氛甚为隆重庄严。

跳欠是一种独特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舞蹈形式(起源于藏族的土风舞),俗称“哑社火”。常见的有在正月十四、四月十四、六月初七演出的“法王舞”和四月十五、六月初八、九月二十三演出的“马首金刚舞”两种。演员身着各种舞衣,头戴面具,舞姿独特,其表演旨在驱逐魔鬼,驱除不祥之物。六月初八上午举行的“转金佛”,是僧众所谓祈愿来世佛弥勒菩萨降临人间的法事仪式。众僧簇拥一乘玲珑精巧、四角饰有飞檐、内供弥勒金像的彩轿,彩旗幡幢蔽日,法乐喧天,在仪仗队前导下绕寺一周,寺僧各执寺中宝物一件尾随,香客游人云集,鱼贯而行,场面十分壮观。九月法会的二十二日,寺院开放所有佛殿及文物库房,供僧俗瞻仰,称为“晾宝”。此外,尚有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诞、忌辰的“燃灯节”和年终辞旧迎新的祈祷会等。

塔尔寺是藏文化艺术的宝库。塔尔寺在大经堂建成之时首建显宗学院,讲经开法,系统学习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显宗经典,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又先后创建起了密宗学院、医明学院、跳神院和时轮学院,从而形成系统正规的学经制度,字习密宗经典和天文、历算、医学、法乐、舞蹈(跳欠)等方面的知识。现存有数以万计的有关佛学、藏族历史、文学、语言等方面的文献图书,是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此外,塔尔寺被誉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当之无愧是藏文化园地中的奇葩。

中国护珠塔

世界上最着名的斜塔毫无疑问是比萨斜塔,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斜塔,只不过没有比萨斜塔那么有名罢了。在我国上海南面的天马山上,就有一座斜而不倒的塔——护珠塔。现在护珠塔向东南倾斜六度五十一分五十二秒,有人认为它比世界着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得还要厉害,是世界第一斜塔。当然,这个说法没有被世界公认,但说它是中国第一斜塔,恐怕没有人反对。

当你登临天马山颠,环顾四野,阡陌纵横,河流如带,村镇星罗棋布,远山皆在脚下,令人心旷神怡。近看护珠塔,只见塔的底层已有三分之一的块砖没有了,整个斜塔仅靠三分之二不到的底层砖墙支撑着。塔的顶部早已没有,各层腰檐木结构的痕迹,还是隐约可见。塔旁写着危险的警告牌。走进塔内,空无一物,抬头仰望,极目苍天,加上山顶风大,好像危塔马上就要从头顶倒下来似的,令人胆寒。

护珠塔又名宝光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现高约30多米。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山上因作佛事,燃放爆竹,引起火灾,烧毁了塔心木和各层木结构,引起塔身倾斜。护珠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南宋年间重修过,到乾隆年间又被大火焚烧。二百年来,塔虽倾斜,却始终屹立于天马山巅,斜而不倒。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今择数说,介绍于下。

第一种是当地传说,塔是向东南倾斜的,而在塔的东南面有一株古银杏树,它是“松郡九峰”之一的辰山仙人彭素云在五百年前种植的,树的枝叶皆西向,后来树虽枯死,但它依靠神力,对护珠塔遥向支撑,所以使塔不倒。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仅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当然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地质构造来分析的,据有关专家考察,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陷不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弱,西北方向土质较强,塔于是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浙江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造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风力更强,在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时,护珠塔能迎风挺立,斜而不倒。

第三种意见是根据古代建筑技术来解释的,认为是古代造塔技术的高超所致。古代用糯米汁拌以桐油石灰,来黏合砖块。这种黏合剂的强度不亚于现代的水泥砂浆,据说用这种黏合剂来建筑时,时间愈久愈坚固。

在考古发掘中,常发现古代的坟墓,是用糯米汁拌以石灰等作为黏合剂的,现在发掘古墓时,还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它拆除。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黏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护珠塔能够浑然一体,塔砖不至于一块块塌落下来。

为了抢救这一座珍贵的千年古塔,1984年5月开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积极组织力量,对斜塔进行全面抢修,组织专家制订方案,贯彻“外貌不变,斜而不倒”的原则。在抢修时,发现塔身上部虽已倾斜,但埋入地下的塔基,却没有动,所以形成了斜而不倒的独特现象,这是第四种看法。

传说古代造塔时,砖缝里填有铜钱,一方面为了使砖层平整,宝塔坚固;另一方面,出于迷信,认为可以镇妖避邪。因而后来不断有人在塔砖中寻找铜钱,把塔砖拆掉,致使塔的底部毁坏更甚,逐渐倾斜。

从乾隆至今二百多年中,无数次的狂风暴雨,把山下的房屋都吹掀了。

1954年刮十二级台风,吹倒了塔下的大殿。1984年黄海地震,上海市区的房屋也受到摆震动,但是护珠塔突兀地挺立在天马山颠,犹如一把利剑,直刺青天,迎风屹立,岿然不动。看来,护珠塔的确不同凡响。

敦煌石窟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莫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他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螺样式。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100-1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痣,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

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表现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

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弘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

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五万多件,这就是着名的“藏经洞”。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像,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5/6,其他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账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