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16582100000013

第13章 交通事故的防范与自救

交通事故的成因

交通事故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与人、车、路、环境四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交通事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人们事先是无法准确预测究竟何时、何地要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何在,后果如何的。但交通事故又有其内在规律性,通过具体事故的分析,总结其规律,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完全可会帥勺。

分析事故成因,确定预防措施,必须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入手。

1.人的方面

各类交通参与者都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制造者。据统计,约93.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参与者的因素造成的,其中尤以机动车驾驶人员最为突出,占85%;其次是非机动车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道路交通的管理人、有人有关人。

2.车的方面

现代机动车的技术性能除个别车型外,绝大部分都能满足安全行驶的要求。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失修失养、“带病行驶”导致机件失效,造成交通事故。

3.路的方面

道路等级标准越高,安全设施越齐全,交通安全越有保证,但也不是等级越低事故就越多。在低等级道路上,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低,往往事故并不多见。而恰恰在一些新建或改造通车后的高等级道路上,由于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还不完备,或者由于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或者由于当地多数驾驶员还不适应新的环境,在车辆行驶速度提高后,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另外,我国的一些被全世界都一致认为是“高效、安全、便捷、低公害”的高速公路,到目前为止其交通事故仍居高不下,事故率远高于普通公路。

4.环境方面

主要是气象条件和道路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如气温、风、雨、雪、雾以及昼夜差别等。

交通事故的预防与特点

交通事故的预防

回顾和检讨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的。加强机动车行驶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事故预防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对策。

第一,教育。教育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危险性的行为和采取安全的预防措施。例如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乘机动车时系好安全带、禁止酒后驾驶和驶。

第二,约束。通过一系列相关法律的作用,要求所有的人避免危险的行为。例如禁止超速驾驶。

第三,工程学。对道路、环境加以整治,机动车的制造要不断加以改进。

交通事故的特点

1.现场特点

交通事故现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和空间。交通事故发生后,道路上的车辆、物体和有关人员的相对位置与形态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在事故现场处理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抢救伤者,减少损失,恢复正常。

交通事故现场虽然千差万别,但有其共同的特点:

(1)事故原因难确定。事故的损失后果公开暴露在公共环境之中,并不隐蔽,但事故原因有时难以一目了然,特别是对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较大的事故,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需要立案调查,依法处理。因此,现场车辆人员和有关遗留物的相对位置及状态者卩需要认真保护。

(2)次生灾害较严重。有的交通事故现场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必须注意及时排险,抢救伤员,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如在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往往造成数十辆或成百辆汽车相撞。

(3)事故现场易变动。事故现场本身极易变动和遭到破坏,还可能妨碍正常交通,当事人员和过往车辆的驾驶人员都有义务协助救助伤员,保护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尽快勘查取证,恢复交通。

根据交通事故现场的以上特点,在进行现场抢救前,必须首先查看事故造成了哪些损失、情况如何、有无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害是否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总之,一定要弄清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是否有引发二次事故的可能。有时候二次事故的损失比原发事故还要严重,必须积极预防,使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要注意灭火防爆,防止烧伤、触电等意外伤害。

现场警示非常重要。如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因为过往车辆很多,行驶速度又普遍较高,要注意采取措施,立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行驶方向的后方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或雨、雪、雾天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尾灯和后雾灯。乘车人应迅速离开车辆去到安全地带,防止来往车辆由于躲避不及而驶人事故现场,撞上事故车辆与受伤人员。在弯道视线不清处发生事故,也存在车辆突然出现使人措手不及的危险,要按要求放置。

2.伤情特点

交通事故常常瞬间发生,现场往往车毁人亡,惨不忍睹,常常单个人员或成批人员出现伤亡,而且损伤因素多,致伤过程复杂多变,伤员轻重不一。现场也常会起火和爆炸,伤员常被限制在车上狭小空间内,救护难,尤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更是如此。

(1)损伤机理不同,伤情轻重不均。车辆行驶中常常是突然发生意外交通事故,驾驶员和乘客瞬间向上、向前屈曲,胸部、腹部、双下肢易受伤。车辆正面和侧面常被撞击,挡风玻璃容易发生破裂,致头、面部软组织剌破伤。在急速行驶和乘客睡眠中,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驾驶员和乘客由于突然紧急刹车或车辆故障常常使颈部过度伸展,造成颈椎瞬间脱位及颈椎骨折而损伤脊髓,此类损伤称为挥鞭样损伤。

(2)伤情严重,易发生休克。车祸发生后,伤情多半严重,伤员常常发生多处伤及内脏损伤。特别是严重的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和腹部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率高,脊髓挥鞭伤和多处伤患者死亡危险性亦很大。

(3)现场判断难,救护矛盾多。交通事故常见伤为皮肤擦伤、挫伤、撕裂伤、撕脱伤、撞击伤、碾压伤,四肢、脊椎脱位及骨折,四肢离断,挤压综合征,颅脑、胸、腹穿通伤,还有溺水、烧伤及中毒等。现场往往因部位不同、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大小不同、器官与组织结构不同,其损伤程度也不同。从事故现场人员伤亡情况来看,有些外伤具有暴露性,但有些外伤复杂,具有隐蔽性。亦常常是重伤掩盖着轻伤,颅脑伤、内脏伤、复合伤同时发生,往往在现场难以快速做出判断。交通事故由于发生突然,伤员往往成批出现,且伤情重,需要救护的急迫性和医疗措施也各不相同,亦常常难以正确判断,从而给现场医疗人员的救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交通救援的基本步骤与原则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迅速报警,现场应统一指挥,确定救助手段,救护人员可结合现场询问,边抢边救,先救重伤后救轻伤患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对各种各样的事故现场,要保持头脑冷静,进行仔细分析、综合判断,实施科学救援。

1.迅速报警

急救电话:120;火灾救援电话:119;事故处置电话:122;刑事案件报警电话:110。在实施多功能合一的地区,拨打报警电话110即可。

2.现场抢救

当发生重大伤人事故时,现场要统一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事故现场如交通不便或难以开展救护,应立即请求综合救援。现场救护应采用“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原则,缩短伤后至抢救的时间,并善于应用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现场救护的成功率。

3.现场调查

车祸发生后,应迅速了解车辆的种类、车辆的行驶速度、人员受伤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受伤时间、受伤原因、伤口大小、伤口部位等,这对伤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场应迅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脏骤停,肝脾脏破裂和胸腹部大出血、颅脑伤等情况,还应注意车祸后因翻车、高处坠落,除引起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外,也常会发生骨盆损伤以及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4.确定救护手段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将失事车辆引擎关闭,拉紧手制动,特别是在斜的地面上,须立即固定车辆,防止车辆滑动。如伤者被压于车轮或其他物体下,禁止强拉、强拽,以免加重受伤的程度。现场需移动车辆时,在人力资源充足或设备齐全的情况下,可用人推、抬,设备进行吊、移等方法,现场禁止人为点火发动车辆,以防止火灾及爆炸发生。

当有人员被挤夹在车内时,要仔细观察,确定人员在车内的具体位置。车祸发生后车辆变形,人员被挤夹不能动弹时,应请求消防救援人员给予切割、撬开、扩张、夹合、弓抢、支撑、气垫等救助措施,使其尽快脱险。现场救援及救护人员应对伤员边抢边救,医疗救护人员应以救为主,对伤员实施通气、止血、包扎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急救措施。

5.验伤分类

交通事故现场验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区分伤员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科学救护。现场救护人员一定要紧密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确认现场情况、伤者受伤的姿势、当时所处的位置、事发后的瞬间变化以及伤者受害最重的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全面分析,从而做出现场判断,做到按先重伤后伤的,施现场急救。

6.先重伤后轻伤

现场经验伤分类后,救治危重伤员是医疗救护的主要任务,应按下列顺序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护。

第一类是危重伤员。如严重头部伤、颈部损伤、昏迷、各类休克、呼吸道烧伤、严重挤压伤、大出血、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领面外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伤员对其应优先救护。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脊椎损伤尤其是颈椎损伤的伤员不能抱、拖、拽,应将颈椎用力牵引为轴线位,戴上颈托并力卩上脊柱板把头、面、颈、胸、腹等部位固定,整体水平位搬运,避免脊髓受损或损伤加重导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对交通事故引起的昏迷伤员,无论有无生命体征,都应按脊髓损伤的处理原则去实施抢救。

第二类是中重伤伤员。主要是指胸部损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30%以下)、长骨闭合性骨折伤员。现场要对那些损伤较重、如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可成为危重伤员的患者实施紧急救护。

第三类是轻伤员。现场表现为损伤较轻,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特殊处理。

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要求

(1)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防护。现场车辆发生火灾应及时灭火。

(2)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迅速抢救人员生命并及时交由医护人员或送医院救治。

(3)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不能同一方向驶向事故现场。应从不同的入口进入,相向驶向现场。

(4)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同向车道易于堵塞,消防车可打开聚灯、跳灯,从反向占用一股车道,快速靠近事故现场。

(5)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器材装备,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6)对伴随有化学灾害事故的交通事故,应按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程序进行。

(7)在处置高速公路事故时,应在事故前500米处设置明显的警戒和事故标志;如有雾等视线不清时,应从1000米处开始连续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后续车辆司机麻痹再次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现场急救方法

1.脱离现场

当车祸发生时,应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区域以避免受到燃烧、爆炸、中毒、二次车祸等次生伤害。车辆乘员应迅速停车并打开车门或砸破车窗玻璃撤离事故现场。如果汽车发生火灾,有乘员被困其中时,可用干粉灭火剂或二氧化碳灭火剂迅速进行灭火;如果火灾猛烈难以控制,而油箱还没有破裂或爆炸时,应用雾状水或泡沫灭火剂灭火,并用水不断地进行油箱冷却,尽快使伤员撤离现场。

2.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颅脑损伤者常有呕吐现象,容易导致误吸,甚至发生窒息。所以抢救人员应注意随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或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如果发生窒息或呼吸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维持生命体征

交通伤一旦发生,往往伤情严重,并导致生命体征的不稳定。所以要随时检查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积极纠正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各种原因,如大出血、气胸、连枷胸等。对此应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以维持呼吸、循环的基本功能。

4.颅脑损伤的救治

检查意识、瞳孔以及神经反射,注意头部伤口、血肿的部位以及有无颅骨骨折。对头皮出血可采用力卩压包扎止血;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应注意妥善包扎以保护脑组织,以免污染和加重损伤;预防脑疝可用冰帽和降温毯,降低脑的耗氧量,并在现场或救护车中使用脱水剂。

5.胸部伤的救

胸部创伤时可引起胸廓、胸内脏器官同时损伤,可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心壁或;包膜血管损伤会导致心包腔内积血,心脏血液回流受阻,需心包穿剌抽血减压。开放性气胸、连枷胸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应立即用消毒敷料或用干净的布类堵塞和封闭伤口;连枷胸还需用绷带或宽胶布固定胸廓,尽快转送医院治疗。

6.腹部伤的救治

腹部伤不论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都能引起出血、内脏损伤、休克或感染,甚至死亡。开放性腹部外伤有肠管脱出者原则不做还纳,对可疑内部脏器破裂出血者,应尽量避免粗暴搬动和后送途中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