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16582100000011

第11章 水灾来临时的防范与自救

什么是洪水

洪水是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的形成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按地区可分为河流洪水、融雪洪水、注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合洪水、溃坝洪水六种。

我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南方一些地区春季也可能发生。以地区划分,我国中东部地区以暴雨洪水为主,西北部地区多融雪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98长江大洪水”和“98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都是由暴雨洪水形成的。

暴雨类型划分

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很大的雨。一般根据24小时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

(1)降雨量在50—100毫米,称为暴雨。

(2)降雨量在100—200毫米,称为大暴雨。

(3)降雨量大于200毫米时,称为特大暴雨。

我国的暴雨洪水有哪些特点

(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人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所以说,我国的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

(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暧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我国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极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

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经常遭遇洪水,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尤其是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年的2?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得出我国主要河流的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频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频期内大洪水往往年年出现,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条件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

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如“98长江大洪水”目卩类似于1954年的长江大洪水。

洪水暴发时如何做好防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失措而走路。

(3)自保措施:

(1)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2)扎制木排、竹排,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力口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人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4)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

(4)洪水到来时的自救措施: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时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如木盆、木桶作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

(4)避难所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信、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5)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

(6)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储备干净的饮用水。

(7)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信设施,方便与良好的、系。

(8)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

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9)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生。

(10)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离,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卷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导致的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10)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水灾的伤害

水灾可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洪水发生时,由于水面宽阔、水急浪大,可在瞬间造成很多人淹溺。

(2)洪水可引起房屋倒塌,继而导致人体砸伤和挤压伤,这种严重创伤可使人休克和增加感染机会。

(3)受害者和抢救人员因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可引起烂足病、皮肤病和。

(4)天气炎热情况下,常可造成人员中暑。

(5)水灾后,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痢疾、肝炎、霍乱、血吸虫病等会在灾区流行。

水灾的现场救援

1.实施自救

(1)搜找漂浮物:当洪水灾难袭来时,要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尽快离开危险的建筑物和容易造成人体损伤的物体,关闭家中的煤气阀和电源总闸刀,设法寻找和接触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如气圈、木板、衣柜、安全绳等。

(2)机智等待:如果未能及时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移动,借助坚实的房顶、大树,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3)携带求救物品:在水位不断升高时,应设法找到可以发出求救信号的东西,如手电筒、哨子、小红旗、镜子等。

(4)自带食品:身上应自带一些热量高的食品,如糖果、甜面食和饮。

2.救人

(1)疏散人员:尽快采取疏散措施,特别要注意将老人、儿童等困难群体转移到安全地带。

(2)发现待救者未被淹没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助。

(3)距离岸边较近时,可向待救者投掷带有绳索的救生圈或浮力较大的漂浮物,让待救者抓住救生器具,将其拽到安全地带。

(4)距离岸边较远时,应考虑水流的速度、待救者的位置,然后利用救生船、漂浮的脊柱板或其他漂浮物实施正确的救助。

(5)救生人员应选择水性好的人担当,一定要穿好救生衣。

(6)人水救助人员腰间要系好安全绳,其余人员应在岸边或船上协助保护,并随着水中队员的划水动作同步进行,动作要稳。

(7)接近救助者时,应注意观察待救者的位置,最好从背后靠近,可采取抱住待救者的头部、抓住头发、搂其胸部等方法,使待救者头部高出水面。最好采用仰泳姿势,不要让落水者抓住救助者的手脚。

(8)确定待救者淹没时,应详细了解失踪人员的性别、年龄、失踪地点、失踪时间及水面流速、风向等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搜救范围。医疗救护人员应积极配合专业水上搜救人员进行救助。待救者被救出后,应立即对其采取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并注意保暖。

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最常见的山洪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因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具体做法如下: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是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

水灾后常见疾病

(1)呼吸道传染病。由于连降大雨气温偏低,大雨停后气温又偏高灾民受劳累、饥饿、心理焦急紧张、灾区居住条件简陋拥挤、睡眠及饮食不足等影响,正常生活环境完全被打乱,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感冒。

(2)消化道传染病。水灾发生后,饮用水被污染,供水困难,许多灾民因不能及时得到干净的饮用水,有时迫不得已饮用被污染的江、河、湖、塘及水库的水。加上灾区粪便及垃圾无法管理,造成灾区整个卫生环境差,易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或者伤寒和副伤寒等。

(3)虫媒传染病。灾后积水,给蚊、蝇、虫的滋生提供了良好场所,致使蚊、蝇、虫滋生速度和密度加快增高,而大量的蚊、蝇、虫又是疾病的传播源,易引起疟疾等。

(4)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病、狂犬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在洪灾后也会流行。

(5)皮肤病: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

(6)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蜇伤、毒蛇咬伤。

(7)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

水灾后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1)广泛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宣传工作,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传授给灾区人民,要求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的食物,防止病从口人,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2)饮水消毒。灾后供水中断,城乡水井受到污染,人员饮水困难,应采取紧急措施,对人员的饮用水进行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采取煮沸法消毒。也可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可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1—3毫克,15—30分钟即可饮用。个人饮用水每1000毫升中可加入2.碘酒3—6滴,10—20分钟即可饮用。

(3)食品卫生。要保持食品供应的清洁卫生,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对餐具用后进行洗净、消毒。饭菜要烧热煮透,做到现吃现做。

(4)消灭蚊蝇。灾后由于厕所、粪池被冲,粪水外溢,天气炎热、湿度大。力卩上人畜尸体腐烂,蚊蝇会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故应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坚决消灭蚊蝇。

(5)卫生防护。灾后,要做好人畜尸体打捞、搬运和火化及深埋中的卫生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戴好防毒面罩,穿上隔离服,戴厚橡皮手套,穿上高腰胶靴,扎紧裤脚、袖口,以防吸人尸臭中毒和尸液剩液损伤皮肤。每个救援小组要配有专业消毒人员,随时喷洒高浓度漂白粉、除臭剂等。

(6)洗消除臭。对人畜尸体打捞、搬运、火化、深埋处理完毕后,有关工作人员应先被安置在距生活区50米左右的洗消站,脱下面罩、工作服和手套、胶靴,由洗消人员进行洗消除臭。双手应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然后用肥皂水擦洗,最后用清水冲洗。有条件时可进行淋浴,然后再进宿舍穿上清洁衣服。

(7)环境卫生。灾民多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内,应组织专门人员对这里进行定期消毒,同时应设置公共卫生厕所,并定期消毒,搞好环境生。

(8)疫情报告。对灾区发生的疫情应发动群众做到有病自报或互报。卫生防疫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应共同配合,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对传染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隔离、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