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回答说:“我可没有让你不去处理公务而研究心学,这本身就是违背心学宗旨的。既然你说自己没时间研究心学,那就不如在处理公务的时候把心学和它联系在一起,这才是我讲的‘格物’。”这位县令听了之后还是茫然无措,于是大师就给他举例子:“打个比方,当你正在审案子的时候,不要因为当事人无理取闹就勃然大怒,不要因为当事人甜言蜜语就喜笑颜开,不要因为当事人托了关系就另眼看待,不要因为当事人哭哭啼啼就心生怜悯,不要因为别人栽赃陷害就信以为真——假如你在审案子的时候能做到排除一切干扰完全听内心的指示,那么审案子就不是一件难事儿了。”
王阳明的这段话,其实就是在告诉县令要时刻反省自己,不要让心中的偏私影响了其主观独立判断的能力。当这位县令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时,就已经完成了传说中的“致良知”。所以,即使是像审案子这样的事,只要与内在的良知相结合,就是最好的心学实践例子。
王阳明虽然是一个喜欢静坐、喜欢思考、喜欢钻山洞的奇人,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人说他腐朽、愚昧、呆头呆脑。因为王阳明和那种书呆子有着本质的差别。虽然后者也酷爱读书向往归隐生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心和物相结合,因此修炼的只是单纯的逻辑思维而已,无法学以致用。王阳明将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变成有实用价值的思想利器,其实这就是一种经由万物而致良知的思辨模式,也是心学和佛学之间有很大差别的一个所在。心学强调了生命活泼的特殊体验,虽然这一点和佛家的修炼心法很是相似,但是佛家却不讲究让天理和事物相结合,而只是为了出世或者渡人渡己。相比之下,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就是心学最闪光的亮点所在。当然,这与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王阳明的一生通过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思考,真正领略到了“良知”的魅力,也摸索出了一条“致良知”的康庄大道。王阳明认为不讲学就会让圣学不明不白,所以必须用足够丰富的语言阐述清楚才能达到目的。于是,王阳明通过讲课、研讨、著书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继承了他思想的精英人物。如果不是王阳明如此“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的心学恐怕传不了几天就会被束之高阁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多让心和物相结合,用现实派哲学让你摆脱困境。当你真的能够熟练地把心作用在事上时,估计长眠在九泉之下的王阳明也会露出欣慰的笑脸——因为你用良知指导了实践,也就将心学发扬光大了。
让小事情成就大事业
《老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是由一粒粒泥沙堆积而成的,人生也是如此。漫漫人生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可是,很多人因为太过专注于长远规划和宏伟目标,而忽视了眼前的小事,不懂得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只能望着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兴叹。
王阳明曾经说过:“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探索世界的秘密,只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已,今日探索到了一小步,就只能根据今日的理解将其延伸到底,而到了明天的时候,人的内心又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感悟,那就继续从明天理解的程度再次延伸。只有遵循这种思考的方式,人才能真正地研究好一件事。
王阳明说这句话是为了告诫他的弟子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这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历史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汉名士陈蕃十五岁的时候,独住一处不愿打扫卫生,屋子是又脏又乱。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来看他,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屋子来迎接客人?”
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应该打理天下大事,怎么能够打扫一间屋子呢?”父亲的朋友听后气愤地说:“你连自己的屋子都不打扫,如何实现‘扫天下’的理想呢?”
陈蕃被问得哑口无言。从此以后,他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最终成为东汉末期的名臣。
王阳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些事情我们暂时做不了,而别人做起来却非常容易,这时我们不必羡慕别人而望着自己的宏伟目标哀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宏伟目标不断分割,直到分割成今天我们可以做的小事,然后从小事做起,一天一天地积累,那么宏伟目标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山底下有一条小河,河里有一只青蛙,青蛙想看看传说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于是它就问见识广博的苍鹰。
苍鹰说:“这很容易啊,你爬上这座山顶就可以看见大海,我每天都能看到。”
青蛙看了看高耸入云的山头,叹了气说:“这山太高了,你有翅膀而我没有,我上不去。”
苍鹰说:“没有翅膀也可以上山啊,你看看人家小鹿。”
青蛙说:“鹿的腿那么长,而我的腿这么短,它跳一次我得跳好几次。”
苍鹰想了想,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就飞走了。
青蛙看着苍鹰在天空翱翔的身影,羡慕不已,再看看自己,不禁叹息起来。
这时来了一只小松鼠,它问青蛙为什么叹气。青蛙说:“我想到山顶看大海,可是我没有苍鹰的翅膀,也没有小鹿的长腿。唉,我是无法看到大海了。”
“你能跳上这个石阶吗?”小松鼠说完就跳上了一个石阶。
青蛙说:“这有什么难。”说完,它也跟着跳了上去。
小松鼠说:“通往山顶的路就是由这样的石阶组成的,你能跳上这个石阶也就能跳上别的石阶,只要你一级级石阶地跳下去,总有跳到山顶的那一天。如果你只是在羡慕别中感叹自己,那你永远也无法看到大海。”
从此,青蛙跟着松鼠跳石阶,累了就在山路上歇会儿,渴了就喝草丛上的露水,这样过了很多天,青蛙终于跳完了所有的石阶,到了山顶,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
这时候,苍鹰飞过来,很惊讶地问:“青蛙,你是如何到达山顶的?”
青蛙说:“你让我爬到山顶,我做不到。小松鼠教我跳石阶,这却是我能做到的。”
青蛙想看看大海的样子,苍鹰告诉它只要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可是在青蛙看来,这座山是它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小松鼠把这座山划分成了一级级石阶,它引导青蛙跳石阶,等石阶跳完了,青蛙也爬上了山顶。由此可见,实现梦想,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要求我们不好高鹜远,只要人生的道路上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久了,回过头来看看,你已经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在王阳明看来,不要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当做一粒浮尘,因为这浮尘中很可能会蕴藏着很深的哲理和技巧。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素质。
附录:王阳明小传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在做学问方面,王阳明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他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