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和实践的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识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可以分开作两样事情。王阳明用哲人的眼光点出了“心”和“行”之间的联系。
知行合一,圣人工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非生而知之,要想成就事业,一是靠思考,二是靠实践自思考和实践互为因果,不经过思考而付诸的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经过实践验证的认识,就会成为空中花园和乌托邦。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思考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迈开更大的步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是对事情各方面的了解和考虑,只有当人对整件事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开始行动。行,则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事情付诸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在王阳明看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知与行的结合上追求实效,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相传在唐代的中原地区,有一个地方盛产灵蛇,其胆和心都是上好的药材,因此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这种灵蛇毒性很强,非常可怕。为了求财,还是有不少人以生命为代价去捕蛇。
这天,有三个小伙子来到盛产灵蛇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抓蛇。第一个小伙子在村子里住了整整一天,休息得差不多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斗志满满地上山抓蛇。然而几天之后,人们发现了他在草丛中的尸体。
原因是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到处乱走,结果将灵蛇惊动了,被蛇咬死了。
第二个小伙子见此情景,吓得够呛,对抓蛇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惧,结果整日在山的入口处徘徊,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个小伙子不急于进山,也没有害怕,而是找到村里有经验的捕蛇人,向他们询问如何寻找蛇穴以及引诱蛇出洞等技巧,同时还掌握了制作解毒药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这个小伙子带着工具上山了。十几天过去了,村子里的人都以为他也丧命蛇口,结果他竟然背着一个沉重的口袋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村里,口袋里足有几百条灵蛇。他大赚了一笔,也成了著名的捕蛇能手。
同样都是进山捕蛇,一个是未经思考直接行动,一个是过于深思熟虑而不敢行动,一个是思考填密小心行动,便有了死亡、徘徊和成功三种不同的结局。由此可见,“知”和“行”缺一不可。有行无知,一个人就容易缺乏判断力和创新力,最终成为一架冰冷的机器;有知无行,一个人就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没有意义。
只有在学中干、干中学,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才能在思考和实践的结合中有所长进。
王阳明不仅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观点,他本身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他想要通过走仕途来实现理想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读圣贤书筹备科考;在他进入官场之后,学习官场之道的同时也悟尽职守;在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的时候,少年时期阅读的军事著作也被活学活用在了战场上……可以说,王阳明的“人生公交车”每停靠在一个站点,他之前的积累和历练就能马上运用出来,最后收到奇效。
由此可见,在王阳明的心中,对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所以他在行动的时候从来没有慌乱,即使偶尔出现点小插曲,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原因何在?就在于王阳明的脑子里有一个初始的认识——知行合一。
人生中最重要也是经常做的两件事,就是思考和行动,它们像呼气、吸气那样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时代的学习计划到学习实践,到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和职场经历,总要经历思考到行动这一过程。如果在行动前没有深思熟虑,或者只知道思考而不付诸实践,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甚至贻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思考与行动,永远是共生共存的,偏废其一,必将出现闪失。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正是通过一知一行来体现的。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和社会的主要动力,原因就在于拥有“知”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能在“知”的驱动下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空谈误事,实干兴业
关于空谈和实干的辩证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用克己功夫,只是说说而已,这样最终是看不到天理的,也不能认识私欲。好比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再走,这样才能慢慢地到达目的地。
获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即便是最简单、最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这是因为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收获成功,必须多实践,在身体力行上下工夫。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工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于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只是站到平庸的一边。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做好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龁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一意孤行,让赵括带领二十万大军去接替廉颇。
秦国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场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谙熟兵法,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出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然而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很重要,但是理论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要实干才能实现,否则,单凭空谈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
懒惰人生最要不得
王阳明说:“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损坏。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在王阳明心中,他痛恨懒惰。中国的儒者常说“天道酬勤”,他们所谓的“勤”,不仅指勤于持家,还包括勤于治学,勤于修身、处事、立业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勤勉地去做世上之事,即“敏于事”;《圣经》上说: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极端鄙视懒惰,他称懒惰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
王阳明强调的是,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话,都是天赋于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为废物了吗?
其实,懒惰与贫穷还是孪生兄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它们互为因果。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一沾懒惰,富可变穷,穷或成恶,至无所不为。因此,对于“懒惰”一词,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三个人坐在一个小旅店的外面。
他们看见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便让一个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轻人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小伙子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个看起来挺可爱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又为什么要谋杀人呢?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他们打算去找“懒惰”,终止他的罪行。
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5公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
三个人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们刚刚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皱纹和她的缕缕灰发,还取笑她的脏乱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诉你们,‘懒惰’正在追缠着我,想杀死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赶快把路让开。”
“我们不会让开路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那老太太说:“先生们,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看到一座红房子,你们就能找到它。”
三人听到这话,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上山走进那座红房子里,并没有发现‘懒惰’,却发现那座红房子简直就是天堂。房子里面有精美的食物,有无数好玩的器具,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三个人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很快就把寻找“懒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以后,三个人什么也不做,只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渐渐地,他们身体长得肥胖了,精神变得颓废了。由于什么都不愿做,疾病也渐渐缠上了身,但他们谁也不愿放弃这种舒适的生活,他们每天和那个看起来挺可爱的“懒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着走来。他们惊慌地想离开,而“懒惰”却紧紧地压迫着他们,不让他们动弹。就这样,三个人都被“死亡”带走了,和那个被“懒惰”杀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这则寓言,你还认为懒惰是一种享受吗?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要来听声音的,人们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眼睛天生是用来看世间万物的,但是人觉得不够,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因此又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双脚天生应该是用来走路的,但人又希望能与时空竞赛,人们又发明了脚踏车、机车、汽车等。
惰性是人的一种天性,不过惰性的表现往往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念头,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念头打消,那么懒惰也就会从你的身上逃走了。赶走了懒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动手改造自己开始,你的许多实践,你的许多行动,都会在你的勤劳中获得回报。一旦你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那么你将可以利用这项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质量,而这一提高,将会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着你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种,又赶走了人的惰性,那么你就不可能没有美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