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16571500000027

第27章 礼物风度——胸襟的广度决定处世的高度(1)

在西点人的眼里,军人不是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角色,相反是在需要时能为大家提供帮助的人。让学生学会打造好自身形象,穿着打扮要得体,与学生的角色相协调,举止要大方、从容,谈吐自若真诚。

西点校友会主席保罗·W·汤普森认为:“肩负重任的人都必须具有特殊的气质,才能挑得起这个担子。”一个有魅力的领导并不总是表现自己威严与不容侵犯,适当地展现平易近人的一面更能使你受到大家的欢迎。

1.培养领袖气质

凡是能进入西点军校的学员,全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的优秀人才。按照规定,在每位学员进入西点军校受训以前,校方就发出一份领导才能评估表给这位学员的上级及同学,对学员进行评估,并且填表人不用署名。

这项详细的评估表分成21部分、125个问题,内容包括这位学员的领导才能,对团体的贡献和性格。显然,西点军校特别看重学员领导才能的考核,目的是为军队和国家培养具备领袖气质、领导才华的人才。

在西点的考核标准中,满分是5分,平均分数2分就算及格。有一年,对115位学员进行的995份问卷调查,平均分数都超过了3分。

换句话说,每个单项都能得到3分以上,表示这些受训学员的领导才能已达到领导者的水准。这些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入选西点军校受训,等到毕业时已经是具备领导才能的骨干了。

在那期115位学员当中,“领袖气质”这一项平均分数是4.32。

有一位学员更是出类拔萃,在领袖气质这一项,连他的教官都给他满分!这表明,教官认为他随时随地都持有那股领袖的魅力。

那么,这个人什么秘诀呢?他的这种气质是如何得来的呢?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领导过谁,他是有意识地培养了领袖气质,从而感染了身边的人。这种气质,无疑会增加个人的气场能量,在做人做事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对男孩来说,培养领袖气质尤其必要。它是一种力量,一种风度,能够帮助你增加吸引力、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赢得成功。

“领袖气质”这个名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一件美丽的礼物。意思是说上天给你的某些东西,可以引申为与生俱来的禀赋。但拿破仑却不以这种解释为然。他说:“我的权力靠我的威望,而我的威望全靠我会打胜仗。假若我不再会打胜仗,不再有威望,我的权力就会消失。征服造成今天的我,也只有征服才能保持现在的我。”

这位欧洲战神的意思是:别人都认为他天生具有“领袖气质”,但实际上他是靠努力得到成功。为了保持这份“领袖气质”,他就得不断成功下去,这样说确实有道理。培养领袖气质,最重要的是在胆识、胸襟、智能上高人一筹,具备领导应有的水准和影响力,而后才会自然焕发出特有的领袖气质。

通常,缜密的思维,果断坚毅的性格,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一个领导必备的内在条件。只有理智冷静的人才可能沉着应对各种问题,给人以目标和信心,才可能让身边的人信服。领导的气质与魅力突出表现为你无言的时候的表现,而不是在乎你开口时怎么说。领导的气质赋予人想象的空间,为其赢得百分百的支持和信任。

总之,领导魅力是一种作用很强的非语言方式,当你开口说话之前,你的领导风范已经让对方产生某种程度上的重视和威慑效果。想要培养出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严谨、亲切、威严的气质,首先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信仰是所有人能做出为大家称赞事情的前提,欲望重的人气质比较浑浊,精神境界高的人气质比较纯净。

美国南加州大学两位研究员班斯和蓝纳斯研究发现,成功的领导者常被人看成具有领袖气质。这并不是说,假若你要别人认为你有领袖气质,你必须先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而是说,有领袖气质的人更容易赢得别人追随,更能胜任领导工作。

那么,所谓的领袖气质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在成功以前采取某些行动,让自己能具有领袖气质呢?在此,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显示你的专注。无论与人交谈,还是做事,都要专注其中,并取得成果。这种专注精神会显示你的凝聚力。

第二、适当的衣着。简洁、干练、舒畅的着装风格,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并获得心理认同。在衣着上不应付,不仅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表明了你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三、理想远大。伟大的领导者都不拘泥于眼前的小利,他们着眼未来、目光如炬,所以会为了明天的荣光决定今天的行动。

第四、对准目标,勇往直前。既然确定了奋斗目标,接下来就要为此奋斗不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停下来。这样的人会散发出无穷的力量。

第五、利用闲暇锻炼。身兼重任的人,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所担当。利用闲暇时间锻炼身体,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坚定他人信心的努力。

第六、建立神秘形象。亲近他人是必要的,但是也要保持一份神秘感,让人捉摸不透,这是领袖魅力的应有之义。

第七、使用迂回方式。为了达到目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当直截了当无法奏效的时候,必须善于迂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顺利达成目标。

西点校友会主席保罗·W·汤普森:“肩负重任的人都必须具有特殊的气质,才能挑得起这个担子。”一个有魅力的领导并不总是表现自己威严与不容侵犯,适当地展现平易近人的一面更能使你受到大家的欢迎。让下属敢于接近,乐于接近,能使得你的工作全面、系统的展开,最后取得成功。

2.摆正自己的位置

只要是从西点军校走出去的学员,都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所成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西点人总是被告知,请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自己所做的事。许多时候,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有太多的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浪费了才华。

在西点军校,教官要求每位学员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长期的科学规划。于是,每个学员都懂得:

人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地位,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追求完美,关键在于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而把不足之处的危害降到最小。

男孩踌躇满志,对未来有许多期许,不过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这时候,不妨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背景等要素,设计一个规划,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主管。老板很赏识他,每月给他的薪水很高。对此,别人都很羡慕,他也很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于是便竭尽全力地做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努力帮老板搞营销策划,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公司人员调整,有了一个部门经理的空缺。大家都说这个位子一定是这个年轻人的,而他也认为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因为他的才干、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接任的是另外一个员工,而他各方面都比不上这个年轻人。

对此,这个年轻人有点受不了,工作情绪一落千丈。后来,连正常的工作也无法开展了。期间,老板警告过他,但是他始终无法控制好自己。后来,他找朋友倾诉,朋友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想到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而老板就是老板。在老板眼里,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应该的。”

于是,年轻人终于想通了。后来,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努力工作,不再去想职位的问题了。几个月后,老板任命他做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部门的经理。后来老板告诉他,其实上次的那个职位自己原本也是想用他的,可是又考虑到那样会大材小用,于是等着有更重要的职位,再启用他。至此,年轻人恍然大悟。

由此可见,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而不必担心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许多时候,只要我们尽力了,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会有收获的时刻。

西点学员不但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在特定的时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职责。

虽然接受统一的教育,但是每个人的气质、心性还是有所不同。

这也意味着,从西点走出去的学员,将来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事人必须谙熟自己的特性,知晓自己的优劣,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一句话说的好,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个人尽管才华出众,如果被放到不适合的位置上,那么他就一无是处。知道自己属于那种人才类型,才能选对合适的岗位与职位。下面这些划分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领袖型的人物。这种人物虽然深具影响力,他们所关切的问题是如何让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他们对于团队的奋斗目标非常清楚,也深谙每个成员的优缺点;擅长于沟通,而且能明确地分清每个人的分工项目。

第二,行动派的人物。这种“第一战将”型的人物所关切的是如何速战速决,获得战果。他们相当外向,作风比较冲动,耐心也欠佳,虽然信心饱满,但只要碰个小钉子就懊恼不已。他们有强烈的领袖欲与旺盛的企图心,勇于面对挑战。

第三,实务派的人物。这种类型的人物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擅长于将团队拟定的计划或策略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步骤。他们做起事来都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然而一碰到突发事件就乱了阵脚,缺乏应变能力。

第四,理想派的人物。这种人物所重视的是那些比较高层面的问题,对于细节则常常忽略,所导致的结果是大错不犯,小过不断。对于这类人物必须给予及时适当的赞赏以提升其士气,才能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五,烈士型的人物。这种类型的人不喜出风头,凡事以大局为重,最讲究团队士气与合作默契。他们平时在团队中或许并不是很起眼的人物,然而一旦这个团体面临分裂瓦解的危机之时,他们的一片赤胆忠心往往就能收到力挽狂澜之功效。

总之,年轻人一定要对自己有深刻的洞见,知道自己的长处及短板,从而在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等方面准确判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所作为。

西点教员崖格上将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最让人惋惜的事情包括一个人站错了地方,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地方。”西点的成功之处在于让每个人有自知之名,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心中的梦想。

3.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战场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唯有在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学会灵活机动地处置各种问题,才能加大在未来战场上获胜的可能性。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是西点学员的重要一课。

西点军校的课程设置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据有才华、责任意识、执行能力、生存意志的军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下来,直到夺取胜利。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官首先让学员明白一点,主动适应环境。

环境是可以适应的。无论它怎么凶险,多么艰苦,人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生存下来。每个人的生存须臾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这是生存的必须。

长期以来,美洲鹰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由于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在当地人的大肆捕杀以及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下,美洲鹰终于绝迹了。然而,近年来,一名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研究表明,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三米,体重达20公斤。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的食物充足,因而得以将美洲鹰养成这样一种巨鸟,它锋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飞上高空。可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广阔天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如此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

阿·史蒂文在对岩洞的考察时发现,那里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像刀片一样锋利,别说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究竟是怎样穿越这些小洞的呢?

后来,为了揭开谜底,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他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蒺藜做成一个直径0.5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来。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史蒂文只能从录像的慢镜头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蒺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生活中,它们练就了能够缩小自己身体的本领。

千万年前,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会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生存空间。“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之中,只能是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之中。”

环境充满了复杂多变,并且许多时候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