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16570800000004

第4章 用心体会,快乐就在身边(3)

快乐就是简简单单

快乐是一种态度,而不是状态。这种态度在于你解决问题时总是选择最简单,但同时又是最有效的方法。快乐源自心灵,当你的心灵越简单时,你获得的快乐就有可能比别人多得多。

快乐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来做。全然的快乐是一种单纯,它来自于简单的心灵,心如果负荷得太多,事事想得太复杂,烦恼和忧愁就会随之而来。

一个心理学家把一个小孩,一个数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闭的房间里。

黑暗中,心理学家吩咐他们:“请你们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尽快把这个房间装满东西。”

物理学家马上伏在桌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季节哪是光照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哪个位置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还是不能确定在哪堵墙上开窗。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

而数学家在听到吩咐后,立即找来卷尺丈量墙的长度和高度。之后伏案计算这间房的面积,又在苦苦思索能用什么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地把房间迅速填满。

只有那个小孩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蜡烛,从口袋里掏出火柴点亮它——昏暗的房间一下子明亮了。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皱着眉头设计种种方案时,小孩已经在屋里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地跳舞和歌唱了。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看着盛满烛光的小屋,看着那个不费吹灰之力就简简单单获胜的小男孩不禁面面相觑。

心理学家问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你们难道没听说过用烛光盛屋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吗?”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回答:“我们知道,可我们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啊,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的方法。”

心理学家叹了口气:“简单的心一旦复杂起来,欢乐和幸福就离你们越来越远了。”

也许,有时越复杂的东西却价值越昂贵;越复杂的故事越能吸引听众;结构越复杂的小说越畅销……但是,对于人类的心灵而言,却是越简单越快乐,越单纯越轻松。

20世纪初期,美国有一个叫阿瑟的小伙子,是个公务员。他很能干,22岁时,一星期就能赚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追求他的女孩也很多,后来阿瑟娶了其中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有一天,他对父亲说道:“我们决定搬出去住。”父亲心里清楚,儿子是觉得现在的这个家太寒酸了,不适合他这个“大人物”居住,于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现在也成了家,可以另立门户。不过我要嘱咐你一句:为人一定要诚恳,千万不能与人盲目攀比,或是炫耀自己。”阿瑟带着妻子来到了纽约市外的长岛,住进了一套十分豪华的房子里。在这里住的人都很富裕,至少看起来是相当有钱。阿瑟本来就很爱攀比,看到这些人当然不甘示弱,此时的他早已经把父亲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当他得知邻居们都是一个高级俱乐部的成员时,自己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和他们一样买马、雇佣人、常常在家里举办宴会……最后,阿瑟几乎花光了自己多年来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身债。他不得不停止与人攀比,和妻子一起搬到了一套便宜的公寓居住。直到这时,阿瑟才对妻子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当初父亲对我说的话,想想之前我的做法真是太愚蠢了!”

阿瑟意味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错误已经铸下,钱已经花光,他只能从头再来。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的车轮可以承载的伟大人物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像爱因斯坦、牛顿那样的人。如果我们注定平凡,那就好好享受这份平凡,一样可以从中找到人生最重要的幸福与快乐,也可以得到平凡中的成功。

将快乐传播给他人

一个快乐的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一个悲伤的人,能给别人带来烦恼。快乐和悲伤都是一种情绪,情绪的好坏总会影响着周围的人。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用神奇的快乐定律去感染身边的人,让他们也变得快乐。

一位年轻人决定外出游学。临行前,他去向一位智者请教,希望他能为自己指点一二,这样在人生之旅就不会或少跌跟头。

见到智者施礼后,年轻人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有些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向智者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年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少年人获得的四句话,就是人生的快乐定律。生命中快乐的事情不是很多,但是快乐是可以创造的,就看你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正如智者给年轻人的四句忠告,当你记住并能悟出其中的真谛时,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快乐并且能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会把快乐定律运用到生活中去,你的旅途将会减少挫折,你的生活也将会充满快乐,并把快乐传给别人。

微笑给生活带来阳光

笑对一切、乐观向上是成功的良好习惯之一,是一种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对人对己的宽容大度,是不计较得失的坦然心胸。笑的修养,也是人品的修养。

印度大文豪泰戈尔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很多人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这种积极快乐、热爱生活的态度,无不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阳光。和任何一个快乐生活的人谈话,他都会给你一种力量。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这天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中医,他就去看病。名医望闻问切一番后,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老先生来到药铺,给卖药的师傅递上方子。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方子是治妇科病的,名医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出门了,说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回家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经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乐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这是他故意开错的。

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老先生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好了。

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要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太低,我们要时时提防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面对着生老病死的困扰,我们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愤怒、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像人们常说的“愁一愁,白了头。”而最好的自我调适方法,就是笑,就是乐观地生活,就是养成乐观生活的好习惯。一旦你学会了阳光灿烂的微笑,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从此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人们也喜欢享受你那阳光灿烂般的微笑。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像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的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

“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

每想起这则故事,我都会被那个小女孩的话所感动。“笑,实在是仁爱的表现,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桥梁。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这是英国诗人雪莱说的。“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